患癌4年后申请重疾理赔,保险公司以过索赔时效为由拒赔,咋办? 前几天,有个读者朋友找到我咨询他的重疾险拒赔案子,我觉得挺有典型意义的,值得作为一个知识点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位朋友当时是... 

这位朋友当时是发的语音,我转成了文字,大概意思是这样:

他妻子的单位在2015年给全体员工购买了一份泰康保险公司的团体医疗保险,一直都正常续保,2020年7月刚完成第六次续保。

这份保障方案里包含有20万的重疾险,但公司也没具体告诉员工这份团险的具体内容,大家只知道是一份团体医疗保险,能报销的。

他妻子在2016年检查出了【乳头状甲状腺癌】,但属于早期,医生说以目前的程度,手术可做可不做,持续观察,如果肿瘤变大了再做手术也不迟。

加之他妻子工作当时比较繁忙,要经常出差,于是就没做手术,选择了“随诊观察”,因此也没住院,也就没用到单位团险的医疗报销。

这次手术,一共花费3万多,社保报销后,自付的花费是1.6万。出院后,妻子把结算单拿到公司申请报销,这个时候,公司保险经办的小姐姐才告诉她:公司的团险里除了住院医疗,还包含“20万的重疾险”,恶性肿瘤可以一并申请理赔呢!

这可是“意外之喜”,20万的重疾赔付,可以给妻子后续的康复和治疗,减轻很大的家庭经济压力。

“住院医疗可以赔,重疾险因为自首次确诊恶性肿瘤距今超过两年,超出重疾险的索赔时效,故无法给付。”

保险公司拒赔的依据是条款里关于【诉讼时效】的约定:受益人向本公司申请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如果“保险事故发生之日”是以“确诊甲状腺癌”为标准的话,从2016年2月确诊,到2020年8月申请理赔,确实已经过去了4年多。

我们再来看看【保险法】里关于时效的规定:

人寿保险是5年,人寿保险以外的保险都是2年。

人寿保险就是指“XX寿险”,是保障“身故、全残”的那种保险。除了这种“寿险”的诉讼时效是5年外,其他的“重疾险”、“意外险”、“医疗险”都是2年的诉讼时效。

看来,泰康公司的拒赔没有问题啊!

那位来咨询的读者朋友,一开始也并没有多少把握,只是来问问我,“还有希望吗?”

我的答复是:“有希望!应该赔!”

一、“正方”观点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关于诉讼时效的这句话:

“自其知道或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什么是“保险事故”?

国家标准定义是: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

我们把标准定义套进诉讼时效条款中看看:

“自其知道或应当知道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那么就很容易理解了!妻子是什么时候知道“恶性肿瘤”是“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呢?

就是从申请医疗费报销理赔时才知道的!

所以,保哥的观点是,诉讼时效是从妻子2020年7月手术后申请理赔时,知道这份保险团体合同的具体保险责任之时,才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

所以,泰康公司应该给予正常赔付。

二、“反方”观点

当然也会有反方观点,反方主要会有两种观点:

1、诉讼时效里的“保险事故之日”就是指“确诊恶性肿瘤之日”。

那从法律观点看,这就属于【保险法】第三十条的约定:保险双方当事人对于“合同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应当做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

2、即使“保险事故之日”是“从知道保险责任之日”起算,那怎么证明被保险人是4年后才知道有重疾险保险责任的呢?

这点其实也很好证明,团体保险只有一份保单,一般是保险公司给到投保单位的财务或者人事部门保存,普通员工不会看到具体合同内容,让单位证明一下就可以。

而且从正常逻辑推断,被保险人如果4年前就知道公司团险里有自己完全符合的重疾险责任时,能给付20万保额,为什么不去申请呢?这完全不符合行为逻辑。

如果走法律途径,我相信法官也会从正常人的逻辑推断被保险人4年前并不知道有此重疾险的保险责任。

因此,不论“反方”持哪种观点,我方都可以做出有力的抗辩。

这个案子,保哥建议这位朋友先于与保险公司进行沟通,阐明关于“诉讼时效”的观点,希望保险公司能够主动纠正拒赔的结果。

其实,作为团险而言,风险控制手段与个险有很大的不同,在理赔方面也具有相当的灵活性,这起案件完全可以不经过司法程序而获得圆满的解决。

如果保险公司非要“固执己见”,那保哥建议这位朋友立刻走司法程序,通过起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至于胜率嘛!我只能说不会是百分百,最多99%吧!

THE END
1.平安重疾保险怎么理赔流程?平安重疾保险怎么理赔流程? 重疾险是一种重要的保险产品,能够为我们提供在患有重大疾病时的经济保障。那么,当我们需要进行重疾险理赔时,应该怎样操作呢?首先,当被保险人发现自己患有符合重大疾病合同内规定的疾病时,需要及时通知保险公司的保险代理人,并告知他们患病的情况和所在的治疗医院,这样他们就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报...https://www.xyz.cn/toptag/pinganzhongjibaoxianzenme-675115.html
2.通赔通赔专注于保险理赔守护者,服务包括各类理赔咨询、方案设计、理赔结果诊断、 委托代办、法律文书服务、诉讼委托代办等。解决用户在理赔中的各种难题,为用户争取最大的合法权益。通赔为广大保险消费者提供一个专业、可靠、便捷的一站式理赔纠纷处理平台。http://www.tongpeifuwu.com/
3.免费保险咨询平台买保险选择厦门有保有保网-为购买保险的人,提供一系列的免费保险咨询平台,丰富的保险产品,上万保险代理人,免费提供买保险方案和咨询,买保险就上有保网,安全可信赖!https://www.youbx.com/
1.大病保险种类及理赔流程全解析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精准定价、风险评估和智能理赔。 总之,大病保险在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和家庭财务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和配置大病保险,为自己和家人的未来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线,让生命在面对重大疾病时依然充满希望和尊严。https://www.cpic.com.cn/c/2024-08-19/1865562.shtml
2.保险公司重疾险不理赔怎么办保险理赔知识问答1.看自己是否符合重疾险理赔条件,比如若是被保险人虽然罹患重疾,但是却没有达到重疾险理赔条件,那么自然是无法理赔的; 2.向保险公司进行咨询协商,看保险公司是因为什么原因而不理赔。一般来说,保险公司不理赔的原因可能有:投保人/被保险人没有进行如实告知;被保险人等待期内出险;属于免责范围;被保险人没有提供有效...https://www.baoxianlipeiwang.com/baoxianwenda/1084.html
3.香港保险香港保险网香港保险资讯网香港重疾保险购买香港保险,香港保险网,为客户提供香港保险公司产品最全面的资讯与测评, 香港重疾保险,香港储蓄保险以及香港保险怎么购买,以客观态度讲解,让您明明白白香港保险的网上专业咨询平台https://www.brokerhk.com/
4.重疾分红型保险,一共要交20年,现在交了11年,想退?商业保险属于合同 约定,你得看下保单现金价值。https://www.64365.com/ask/36439855.aspx
5.重大疾病保险不予理赔的情形有哪些3、因意外伤害事故以致一目永久完全失明或一肢永久完全残废的,给付保险金额半数。 4、因意外伤害事故造成本条二、三两款以外的伤害以致永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身体机能,或永久丧失部分劳动能力、身体机能的按照丧失程度给付全部或部分保险金额。 三、重大疾病保险理赔怎么办 其一,多数重疾险产品都是一经确诊即可获得全额...https://www.66law.cn/laws/1511140.aspx
6.保诚储蓄型重疾险身故保险金与严重疾病不共用保额 一站式专业医疗咨询服务 孕妇保障 为了让您将出生的孩子赢在起跑线,您最早可于怀孕22周时预先为他们投保「诚保一生」危疾保-挚爱保,如此一来,您的孩子将从出生一刻起即获保障,更涵盖先天性疾病,而该储蓄型重疾险更会继续沿途守护您的孩子走过每个人生阶段。 https://www.kerri-finance.com/prudentialinsurance/CIM3.html
7.保宜赔保险律师保险拒赔,就找保宜赔!资深保险律师和理赔专家团队,帮助您解决重疾险拒赔、意外险拒赔等保险拒赔案件,打破保险理赔过程中双方专业知识不对等,让您得到合理的赔偿!https://www.baoyipei.com/
8.慧择保险网慧择,中国知名互联网保险平台,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业务涵盖大病保险、意外保险、财产保险、健康保险、旅游保险、儿童保险、人寿保险和家庭保险等,同时提供保险资讯、保险咨询、保险方案定制、智能核保、保单保全、协助理赔等一站式保险服务。http://www.hzins.com/
9.重疾险理赔两月内两次均被拒,互联网保险能否让人“安心”本以为购买重疾险后能够为自己的健康添加保障,但真的患病后,陈一(化名)才发现实现理赔并非易事。 从今年6月确诊后发起第一次理赔申请,2个月时间内,陈一经历了两次拒赔。由于是在互联网平台上购置保险,理赔则成了他与平台、险企的三方拉锯。 1995年,我国内地市场引入了重大疾病保险,现已发展成为人身保险市场上重要...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911577
10.风险技术流谁说重疾理赔金就一定不会被偿还债务重疾保险金是有两个属性,其一是保险理赔金,其二在保险理赔金没用完后会转化成为遗产。 如果发生疾病理赔的理赔金,这笔钱是直接给到被保险人的,在其生存期间,不得执行该保险金,是因为保险金具有专属性。法律依据见下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23条规定 ...https://www.douban.com/note/83097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