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审计论文赏析八篇

内部审计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它是一个组织内部为检查和评价其活动和为本组织服务而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活动,它要提供所检查的有关活动的分析、评价、建议、咨询意见和信息,以协助本组织成员有效的履行责任。随着我国加入WTO,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日益迫近,证券业发展环境将发生剧烈变化,在为我国证券公司走向国际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的同时,也使其高风险的行业特征充分暴露。在我国,由于证券市场不规范,投机性强,监管能力较弱,那么证券公司的内部审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避免证券公司的不健全市场下违规操作的重要保证,是证券公司乃至我国证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证券投资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领域,每天都涉及数以万亿的投资额。如此巨大的资本在证券公司内部运转,使证券公司成为管理风险高发的企业。因此,在证券公司发展的早期,内部审计就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内部风险控制手段。从世界范围来看,证券公司的内部审计主要经历过以下几个阶段:

一、财务审计阶段

证券公司发展之初,内部审计的目的是确定雇员是否遵循财务和会计制度,是否存在舞弊或其他不道德行为。内部审计只不过是外部审计工作的一种延续,在公司的管理体系中仅仅承担非常有限的责任。并且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隶属于会计部门,工作内容局限于财务报表审查。虽然,这一阶段内部审计仅仅针对公司财务,但却在证券公司资产安全,以及未来内部控制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经营审计阶段

随着世界范围内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证券公司的内部审计也从会计部门独立出来,并且内部审计也开始涉及经营方面的问题。内部审计师的工作,对于帮助业务部门提高赢利能力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三、管理审计阶段

四、风险导向的综合审计阶段

我国证券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在证券业发展初期,根据政府要求建立的,并不是根据公司内部需求建立起来的,其机构独立性普遍较差。多数证券公司,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某实权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无论从层次、地位和独立性来讲,都是不够的,并且审计范围也相对狭小。在审计方式上,相当部分证券公司内部审计基本是采取被动式审计。被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积极性不够,或多或少地存在抵触审计的行为,导致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处于对立状态,关系比较紧张。这也导致了,我国证券公司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在审计手段上,现代电子信息及通信技术还没有西方国家那样发达,审计工作对电子信息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应用还不够,许多审计还停留在传统手工查账的基础上,在新技术面前有些无所适从。况且,计算机犯罪呈上升的趋势,传统审计技术又主要适用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因此很多问题不易发现。审计手段落后,不但增加了审计难度,而且效率低,准确率差,严重影响了审计作用的发挥。

但随着证券公司内部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加深,以及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我国证券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与国外在审计手段方面的差距正不断减小,特别是审计人员对网络化、信息化的审计手段的掌握,内部审计部门地位的提升,都使得我国证券公司内部审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由于我国证券公司内部审计是在跟踪国外实践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现代化的审计方法上,特别是现代化的管理审计,还要对国外证券公司的实践状况作诸多借鉴。

内部审计已经成为证券公司防范内部风险,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在金融投资不断发展的今天,特别是中国的金融市场逐步走向开放,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内证券公司的足够重视。国内证券公司在内部审计的手段、方式、制度方面都逐步实现了与国际的接轨,通过对国外证券公司近年来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内部审计未来的发展之路。

首先,内部审计网络化,内审机构地位提高。内部审计技术和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是内部审计发展最直接的表现。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内部审计造成巨大的冲击。目前,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组建安全、高效、合法的网络系统,选择合适的设备、网络、数据库、管理软件成为证券公司内部审计发展的新方向。随着网络技术的完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网络中的权限也不断提高,发展为可以直接远程查看任何部门的网络文件,这将大大提高内审机构的地位,并且促使在公司组织结构中的地位也有相应的提升,成为一个直接向董事会负责的独立评价机构。

再次,审计观念改变,被审计部门参与性增强。随着内部审计作用表现的越来越明显,证券公司工作人员对内部审计的观念也逐渐变化。特别是在我国,由行政干预建立起的内部审计体系正在瓦解,而发展为公司根据自身需要,自身特点建立一套合适的内部审计系统,并且出于风险控制意识的深入,各业务部门已主动参与到内部审计当中来。特别是内部审计外包化的趋势,更明显的表现了对内部审计的主动性、参与性的增强。

进入21世纪,国内证券公司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将在重新“洗牌”中经受严峻的挑战。约束、自律是证券公司获得良好信誉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券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在中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内证券公司要加强内部审计,重视内部审计。要做到,审计查证力求“透”、审计处理力求“实”、审计反映力求“准”的原则。希望在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诞生一批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的现资银行。

参考文献

[1]李智芳.从内部审计定义的演进看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J].经济师,2007,(1).

[2]约翰·法莱赫蒂,等.集中解决问题型的审计报告编写[J].内部审计师,1991,(10).

[3]陈诗设.基于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J].中外企业家,2007,(1).

【论文摘要】现在,在许多较大的集团公司内部,都经常设置“内部往来”科目来核算公司内部以及和子公司的交易、往来。而且,较多的集团公司似乎都“热衷”于通过内部往来业务进行一些“特别的会计处理”达到企业自身不可告人的目的。笔者针对自己所审计过的上市公司中内部往来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审计业务的实际情况,剖析了企业集团内部往来的种种奥秘。

一、某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往来审计案例简介

某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该公司)1978年成立,注册地:福建沿海某城市,总资产153亿,净资产49亿;主要经营范围:进出口和业务、加工贸易业务、转口贸易业务、房地产开发与经营、高科技产业投资、旅游、酒店、实业投资、高科技产品的研制及生产销售等业务。

2.审计事项简述

该公司由若干个业务部门组成,各部门实行独立核算,部门之间的往来、交易均通过内部划账进行,内部往来款通过“内部往来”科目进行核算。该公司还有众多子公司,还有一个未上市的母公司-集团公司,我们将上市的股份公司和母公司(集团公司)以及与子公司的所有关联往来,均定义为“内部往来”。

因为那些通过内部往来划转的款项本来上年年末的账龄就为1~2年,如果算上今年,那么该些款项今年年末的账龄就是2~3年,就要从原来的20%的坏账计提比例改按50%来计提坏账准备,那么企业就要多计提2,580多万的坏账准备,这样就会对企业今年的利润形成巨大的压力,迫于利润压力,管理层就决定通过应收款项的内部划转,虚增应收款项的发生额,从而来降低应收款项的账龄,进而达到少计提坏账准备,最终粉饰企业的会计报表,审计人员将该事项写成MPA,向该项目的分管合伙人进行汇报,经过多轮的交涉与谈判,在充分的审计证据面前,企业的管理当局最终不得以做出让步,但只愿意补计提2,000万的坏账准备。转

作为审计人员根本无法了解该事项背后的实际背景。要不是审计人员敢于怀疑,并进行一系列的追查,那么该公司的粉饰报表的阴谋就会得逞,就会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了巨大的审计风险,也会给依据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来进行投资决策的广大投资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审计启示

现在,在许多较大的集团公司内部,经常设置“内部往来”科目来核算公司内部以及和子公司的交易、往来。而且,较多的集团公司似乎都“热衷”于通过内部往来业务进行一些“特别的会计处理”达到企业自身不可告人的目的。常见的情形有:

1.类似该公司的上述做法,利用“内部往来”将应收款项的在不同部门和子公司间的划转:当企业的应收款项余额较大并且账龄较长,再加上企业的计提坏账的政策比较严格,企业就会利用“内部往来”,通过内部划转将应收款项的账龄缩短。继而操纵坏账准备的计提额,粉饰经营业绩、调节损益。

二、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及现状分析

三、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建议

关键词: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内部控制

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公司治理活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已然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已成为企业生存、经营和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通过对企业集团内部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评价,帮助企业集团填补漏洞,完善经营管理,提升经济利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完善企业集团经营管理制度、促进企业集团健康持续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创维集团自2000年以来,其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运用有效的运作模式,为公司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查出集团公司员工违反公司章程等行为多达200余起,并将这些案例信息反馈给了集团法律部,最终移交国家司法机关处理10余人。在“世通”案件中,内部审计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加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及特点

二、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及问题

三、完善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刘实.企业内部审计论:基于管理学视觉的理论思考[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2]曹廷求.公司治理理论面临的三大挑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2).

[3]陈艳利,刘英明.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2004(5).

[4]耿云江.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J].审计监督,2006(2).

[5]吕欣航.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财经界,2006(10).

[6]时现.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透视[J].审计研究,2003(4).

[7]汪国银,林钟高.公司治理框架下的内部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2005(2).

[8]王光远,瞿曲.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J].审计研究,2006(2).

[9]杨远.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机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

[10]郑海航,戚幸东.集团公司的产权结构与法人治理结构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5).

[11]朱荣恩.内部控制理论概述[J].中国审计,2001(8).

[12]CynthiaHarrington.InternalAuditNewRole[J].JournalofAccountancy,2004(9).

关键词:审计延迟;内部审计职能的质量;内部审计职能的贡献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二、内部审计职能的质量、内部控制和审计延迟之间的关系

尽管有学者早就认识到内部审计职能可能对内部控制质量产生影响,但也是近几年才开始提供这一关系的直接实验证据。Prawittetal.(2009)用一个全面的替代变量来度量内部审计职能――应计项目,并发现内部审计职能的这个全面的替代变量和盈余质量之间存在正向关系。Linetal.’s(2011)研究结果表明,某些内部审计活动(使用质量保证技术、财务报告的审计活动和后续监测)可以有助于防止重大缺陷的发生。而其他的活动则提高合规流程。

三、内部审计职能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贡献和审计延迟之间的关系

四、内部审计职能的质量和内部审计职能的贡献之间的关系

五、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1]江锋,唐均,于荣霞.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实践探索[J].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3.

[2]冉龙飞.关于加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思考[J].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3.

[3]尹顺达,曲世友.对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质量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2.2.

[4]付文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J].财会通讯,2011.9.

1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1.1风险管理的概念

风险管理是指识别风险并设计控制风险的方法,其核心是将没有预计到的未来事项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首先,风险管理要求在组织中发现那些高风险暴露的领域,对高风险暴露点的识别要通过对组织的分析进行,这种分析既包括审计人员客观的测试,也包括主观的判断。其次,将分析的结果与认为可接受的风险水平相比较;最后,实施必要的变革,使组织的风险暴露水平与其所设定的目标相一致。

1.2公司治理的概念

公司治理从狭义的角度进行理解,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若从广义角度进行理解,是指包含法律、文化等在内的有关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其决定企业目标的实现。

从主要功能上来说,公司治理的范围可以包括:股东、董事会—决策者;管理阶层—执行者;审计人员(包括内部审计人员及外部审计人员)—监督者;其他利益关系人(例如:顾客、供应商、债权人及员工等)—影响者等。从这个角度来讲,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在公司治理中占有一席之地。因为内部审计处于公司内部,对于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经营活动、风险管理都有透彻深人的了解,与外部审计人员相比,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发挥的作用在层面上更为深人,在范围上更为广泛。

1.3公司治理的核心是风险管理

公司治理是组织应对风险的战略反应,其职责核心就是确保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案的适当性,因此公司治理中包含一些战略性的风险管理的因素。例如,公司董事会所设定的公司经营管理基调是风险偏好型或是风险规避型;再如公司高层管理当局(CEO)在经营风格、理念、管理哲学中包含的风险态度等。这些战略性风险管理因素就是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交、汇点。因此,风险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2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密不可分

2.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日趋紧密

2.2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风险管理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能够从客观的、全局的角度管理风险。风险在企业内部具有感染性、传递性、不对称性等特征,即一个部门造成的风险或疏于风险管理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不是由其直接承担,而会传递到其他部门,最终可能使整个企业陷入困境。因此对风险的认识、防范和控制需要从全局考虑,而各业务部门又很难做到这一点。内部审计人员不从事具体业务活动,独立于业务管理部门,这使得他们可以从全局的客观的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及时建议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2)控制、指导企业的风险策略。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处于企业的董事会、总经理与各职能部门之间,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充当企业长期风险策略与各种决策的协调人。通过对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的调节,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调控、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

(3)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更易引起重视。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管理部门,其风险评估的意见可以直接上报给董事会,这会加强管理层对内部审计部门意见的重视程度。

3内部审计对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意义

站在公司治理的角度看,内部审计作为监督和评价机制的主要手段,在平衡不对称信息,使合同有效执行和促进股东与经理人利益最大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

(1)内审部门的隶属关系体现所有权监督的性质,通过审计协助所有者平衡不对称信息,使合同有效执行。

因此,为确保受托方充分履行受托责任.如实报告经营信息.就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对其经营履约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而内部审计由于熟悉公司政策和内部体系,并拥有专业知识的优势,通过稽核检查,可以协助所有者平衡不对称信息,评价履约责任,为委托合同的有效执行提供必要的条件。

(2)内部审计不仅是所有者进行监督的有效手段,也是经营者经营业绩报告的重要鉴证方式,为激励和考核经营者能力提供必要的依据。

企业经营者能否获得企业所有者给予的报酬,取决于经营者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实际经营效果。企业经营者为向企业所有者证明其经营能力,获得所有者的信任,就必须定期向企业所有者汇报其工作成果,传递经营管理信息。而内部审计的存在就为经营者的业绩报告提供鉴证帮助,为经营者迎接企业所有者的激励与考核提供必要的依据。

4在风险管理目标下,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整合

论文摘要:首先探讨了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监督的关系,指出内部审计是内控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提出了健全内部审计的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和加强内控信息披露来实现企业的内部控制的策略。

内部控制是随着企业对内加强管理和对外满足社会需要而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自我检查、自我调整和自我制约的系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内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证单位有效进行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财务报告和其他信息,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实现企业整体目标。目前我国内部控制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而导致的企业监督执行不力,内部审计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内部控制对外信息披露不足。

一、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监督的关系

二、健全内部审计的制度安排

目前企业中关于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情况不一,有些上市公司同时设立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大部分只设立审计部。只设立审计部的企业审计部的定位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由监事会领导;第二,由董事会领导;第二,接受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副总经理领导。

这样,有关内部审计的制度问题目前需解决以下两点: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与内部审计机构的定位。关于前者,单是设置审计部还是同时设立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如果只设置审计部并将其置于总经理的领导之下,董事会对总经理的领导就缺乏监控措施,产生的问题是加剧内部人控制。至于内部审计机构的定位问题,对于上市公司,由于其规模一般较大,业务也较复杂,所以应同时设置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从机构隶属上来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计部分别对股东大会、董事会和总经理负责,同时二者存在着业务指导关系。

之所以选择这种制度安排,原因在于: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所有者对受托经营的经理层的监督。因此,审计委员会只有直接对代表所有者利益又由参与企业主要经营决策的董事会负责,才能保证这种监督的效果。同时,内部审计又要满足经理层的各种需要,若内部审计的一切活动都需直接由审计委员会决定,既无必要也影响效率,这就需要在董事会和经理层间就内部审计范围进行权限的划分。其中,以经理层为监督对象的内部审计活动,如对经理层执行董事会决议的监督、对经营业绩的鉴证和评价、经理离任审计等,均应由审计专门委员会组织开展;而以分权单位为监督对象的内部审计活动,如对公司其他职能部门、下属分支机构的监督、考评,以管理咨询为目的的专题审计活动,都可由经理层组织实施,但审计结果应报审计委员会备案,且审计委员会有权对审计情况进行检查。另外,对于监事会而言,它代表的是全体股东,其机构隶属自然是股东大会,因而其定位应是内部监督评价体系的最高领导者,在必要时可检查审计专门委员会组织的内部审计事宜,并对内部监督评价中发生的争议作最终裁决。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四、加强对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

1、确定信息披露的内容

因为内部控制设计范围非常广泛,如果要求上市公司对所有内容进行披露,从目前情况看不太现实。我国最新公布的审计准则将内部控制目标划分为财务报告可靠性、经营效率效果、经营合规合法性,如果将所有目标全部要求进行披露,管理当局及公司等会大大地增加成本,而且目前许多制度尚不完备,即使全部披露不一定会收到很好成效,处于内部控制效益成本原则考虑,可以参考美国的做法只实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即管理当局只要求公司就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内部控制出具评价报告。

2、确定信息披露的责任主体

3、统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和审核的标准。

为提高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的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应当遵循比较统一的标准。建议审计准则委员会研究有关指导意见,在我国公司治理环境下,对管理当局内部控制报告的验证提供指导。

五、结论

参考文献:

[1]刘金文,“三要素”内部控制理论框架的最佳组合[J],审计研究,2004.2

[2]田良富、欧阳清东.中外公司监督机制比较研究与启示[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11

目前张裕已在全国建立了37个省级营销管理公司、496个城市营销部,拥有2600人的专业营销队伍和3300多家经销商,营销网络覆盖了全国所有发达的县级以上市场。产品在畅销国内的同时,还远销美国、法国、荷兰、马来西亚、香港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00多家国外商。

近年来,集团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利税平均每年以20%的幅度稳步递增,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03亿元,利税30亿元,上缴税金16亿元;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24亿元,利税36亿元,上缴税金19亿元。

随着张裕公司的快速发展,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早在1987年公司就成立了专职审计机构。近几年,内部审计工作紧紧围绕集团公司的经营目标,服务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公司企审部主要负责:生产、销售系统各二级公司的经济效益审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经理离任审计、应收账款审计、异地仓库审计、基建工程预决算审计,以及不良资产、可控成本费用、资金占用定额、运费、修理费使用、退回酒、原酒、葡萄加工成本等专项审计调查。2010-2011年,完成审计项目200多个,专项审计调查50多个,提出审计建议500余条,被公司采纳410余条,审核工程120多个,审减额8176万元,不良资产逐年缩减,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2500多万元,促进公司增收节支3000多万元,公司连续五年被国家、省、市评为内部审计工作先进单位。

企业的不断发展给内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为此我们积极进行审计转型,不断探索开展风险导向审计的工作模式,积极参与企业的风险管理。根据证监会的规定:2012年1月日在深交所、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开始施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审计》,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控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专门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与年报一同公布,基于这一要求,我们内审的工作重点也随之调整。下面是张裕公司内部审计开展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审计取得的一些成效:

一、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重点开展营销领域的审计工作

张裕公司除了在市场营销高风险领域广泛开展审计,还在生产、采购、筹资、投资等领域协助公司进行了相应风险的规避。

二、实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整合的工作流程

通过反馈意见,修订了对生产系统重点费用的管理控制文件,对生产系统重点控制的加工费、修理费、运费、燃料动力费用的审批手续、核销原则、过程管理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办法和明细的考核细则,突出重点,有针对性的控制各项重点费用,定期检查,形成专项审计报告,为领导了解生产系统的费用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中:对燃料动力的控制,一方面确定预算指标:根据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分别要求单位GDP能源消耗下降20%、16%的幅度,2011年下降3.5%,结合国家的要求和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确定2011年公司吨酒耗能指标为:在2010年的基础上公司总体下降5%,生产系统各二级单位下降幅度要求同比不得低于5%。另一方面修订生产系统能耗费用管理考核细则,明确了考核范围和考核内容。

首先,规范管理制度建立。

要求各二级单位根据公司能源管理制度的要求,结合本单位或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建立各自的能源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其次,加强能源消耗台账管理

各二级单位要按照公司的要求,建立各自的水、电、煤(汽)消耗台帐,详细记录生产过程中水、电、煤(汽)的消耗情况。

再次,定期检查,着重生产现场管理力度。

1、要求二级单位应该按照管理制度的要求,分清各级的职责,分别制定管理考核办法,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2、要求各二级单位应严格生产现场的管理,制定能源使用规范,杜绝各种跑冒滴漏现象。

3、各二级单位应该按照国家规定及时更新高耗低效的设备设施,淘汰落后的产能,提高能源利用率。

最后,对能耗统计上报情况进行分析。

要求各二级单位要在每月5日前,及时上报上月各种能源消耗报表,每季度过后5日内提交本单位的能源使用分析报告,查找能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方案。

三、根据审计发现问题,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及时调整审计重点。

从2007年起,我公司提出加强生产系统可控成本费用的审查,由企审部按季度进行审计检查。

通过近3年的实践,内部审计部门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分类、系统的向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回报、分析,对于考核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新的考核办法,使张裕公司可控成本费用的管理更加趋于科学、合理,有效的防范在成本管理中个别单位利用管理漏洞,投机取巧,使公司的费用考核结果不准确,增加不可控风险。

针对以往只考核可比产品的吨酒包装材料成本,部分单位存在将可比产品成本超过定额部分转入不可比产品,致使考核结果不准确。针对此方面的漏洞,2010年张裕内部审计部门提出:

1、除了延续对可比产品的考核外,新增对不可比产品包装材料消耗率的考核。将所有产品都纳入考核范围,实现了包装材料成本考核的全覆盖。其中:

(1)包装材料包装材料消耗率=(使用量-产量)/产量。

(2)对不可比产品的包装材料,分别按瓶、盒、箱、盖等不同材料,与可比产品的平均消耗率比较,要求其不高于可比产品的平均消耗率。

2、针对以前年度对配成酒过程消耗分别考核贮酒损失率、配成损失率、装酒损失率,在考核中,发现因计量工具的限制,很多单位的数据提报流于形式。2010年提出考核配成酒自投料至产成品全过程的投入产出率,使配成酒消耗率指标的考核更加科学、合理。

3、2010年增加吨酒变动费用的考核,在往年单项考核吨酒运费、接待费等费用的基础上,考虑近年外加工的数额较大,仅2009年外加工费发生2000多万元,本年又增加了对吨酒加工费用的考核,从而使张裕公司对各项变动费用的考核更加全面。

根据我们在成本审计和管理的经验,撰写的论文《实行战略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竞争优势》一文获省现代化成果特等奖,并于2011年获得省第二届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

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审计为公司内部审计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张裕公司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发挥了互动效应。

四、根据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大型工程的基建审计力度,规避投资风险。

近几年,随着张裕公司的迅速扩张,大型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加强技建工程的预、决算审计,对公司规避投资风险、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基建审计的监督管理中,我们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严格选择中介审计机构。

要求选择具有建设部认可的甲级、乙级资质(甲级资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执业,乙级资质可以在全省范围内执业);具有较好的工作业绩,并在审计质量、工作服务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

第二,严格审计程序。

一是采取穿插审计。为防止施工方同审计机构串通,也为了提高审计质量,使审计机构能够更严格把关,对工程项目进行穿插审计,如北京爱斐堡酒庄工程有三家审计机构穿行,分别是正源和信、通元和中瑞岳华。

二是加大内审力度。对于烟台本地的工程,每项工程完工后,先由施工单位把工程结算资料报工程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对工程结算资料进行审查,审查无误后,再报企审部,由企审部对工程结算进行初审,对不符合要求的工程结算资料退回重做,初审后,经领导批准转交审计机构。在外地的工程完工后,报经领导批准由企审部汇同中介机构直接对项目进行审计。

三是三方共同参入,确保审计质量。工程量现场测量工作、工程量核对工作及定额套项工作都是由甲、乙和审计机构三方共同进行,这样起到了相互监督的作用,避免了弄虚作假。

四是对部分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进行跟踪。对葡萄酒城之窗、博物馆改造装修、爱斐堡小镇装修等大而复杂且工期紧的工程项目同审计机构一起进行施工过程跟踪,现场拍下照片,做好记录,了解施工工艺,对工程施工过程有一个全面了解,为工程项目的结算审计提供了完整详细的资料,确保了审计工作质量。

第三、对公司技改基建工程管理起到监督作用。

公司技改部门负责工程的建设,工程完工后,审计部门负责工程造价的审计,对技改部门提报的工程结算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审核,校对图纸及有关资料是否相符,勘察现场,了解工程概况,实行量、价分离,在工程管理上起到互相牵制的作用。

五、根据风险导向在内部审计中应用取得的积极效果,谈几点体会。

根据张裕公司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中的实践和探索,可以欣喜地看到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已经开始尝试按照一定的规程服务于公司的风险管理,为规避公司面临的综合风险,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将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进行了初步的结合,尽管这种结合不够系统和规范,但明显提高了内审的效率和效果。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有利于把审计重心前移,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水平。

内部审计在公司风险管理过程中,有重点的选择关键风险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根据组织需要,利用内部审计充分熟悉组织经营战略、发展目标的有利条件,准确的识别风险、将风险水平进行量化,将审计力量合理分配高风险领域,由事后监督,转为事前防范,给高层管理人员及时提出合理的规避风险建议,提高了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二)对经营风险的科学预测,完善内部控制,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通过近年的工作实践可以看出,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通过风险审计评价,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为企业制定战略规划、调整经营方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有效的保证。

(三)更新审计理念,更好的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审计水平。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不仅是一种新的审计模式,它内含价值增值等新的审计理念,能促进内部审计实现增加价值、帮助组织实现目标。因此,内部审计人员,也应该不断学习,更新思路,用新的理念开展审计工作,提高审计水平,促进风险导向审计更好的服务于组织发展。

THE END
1.央企董事会建设进一步深化!到2029年中央企业应建立科学理性...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董事会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提出,到明年年底中央企业集团和二级子企业董事会建设要取得重要实质性进展,董事会制度更加健全、运行更加规范、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到2029年中央企业集团和各级应建董事会的子企业应全面建立科学、理性、高效的董事会。 https://www.cnpre.com/list/newsshow.php?id=1843383
2.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提示:相似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3~15分钟获得解答! 立即提问2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咨询我 黄明律师 盟 服务地区-广东深圳·电话-134-1883-0180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核心,负责决策与监督。依据《公司法》,董事会设董事...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7771855.html
3.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对公司的发展有何影响?董事会和经理的合作和有效沟通是实现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之,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对公司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董事会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经理负责具体的经营管理工作,两者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https://www.chinaacc.com/zhongjizhicheng/jhwd/zy20241025134708.shtml
4.我国独立董事与独立董事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与比较分析在这一时期,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以强化董事会的职能,确保董事会的独立性、保证董事会运作的公正透明性,成为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证监会孜孜以求的目标。但是,是否董事会中独立董事人数的增加就意味着董事会独立性的增强呢?显然二者并不一定是划等号的。因为这要受制于公司的权力结构。若是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兼任CEO的情况下...https://www.wydbw.com/info/10/28991.html
5.董事会的主要意义董事会的主要意义专题聚合,致力于帮您解决董事会的主要意义的问题,董事会的主要意义相关问答及文章聚合于此,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您有关于投融资的问题还未解决可以在线咨询专业合伙人!专业的企业服务平台-投融界!https://wapnews.trjcn.com/askzt/2799018/
6.怡达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3)公司董事会应于董事会表决通过之日起 2 个交易日发出召开股东大会 的通知,并于发出股东大会会议通知后的 20 个交易日内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公 1-1-7 江苏怡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意向书 司股东大会对回购股份做出决议,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 上通过,公司控股股东承诺就该等回购事宜在...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7102400000048.shtml
7.持续提升世界一流企业公司治理效能构建战略型董事会的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中央企业持续推动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赋予了新的职责使命,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董事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董事会建设是推进国有企业一系列深层次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中央企业以服务...https://www.jingjidaokan.com/icms/null/null/ns:LHQ6LGY6LGM6MmM5ZTg0MTk4ZWU2ZjUyYTAxOTA5YmJlOGVkMTAwMzkscDosYTosbTo=/show.vsml
1.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免费法律咨询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地位上看,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代表股东...https://www.66law.cn/question/49367421.aspx
2.充分认识建立和完善董事会的重要意义建立和完善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监事会 重要意义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JCK200615012.htm
3.国有公司董事如何产生有限责任公司章程中可以自由约定董事长,副董事长的产生方式:可以是某股东委派或者某些股东联合委派,股东会决议(普通或者特别决议)通过,董事会选举产生等,不违反章程。聘任董事多应用于上市公司聘任外部独立董事,有限公司实际操作中也有聘任外部独立董事作为企业的顾问角色,但大多是“橡皮图章”(因为聘任董事既不是股东也不...http://www.jzlawzx.com/chanye/rgzn/11270.html
4.通过任泽平先生的演讲,看董事会如何通过数字总部弥补稀缺价值打造董事会的“数字总部”,有什么意义? 董事会打造数字总部,通过一个数字化工具打造董事会数字化统一平台,让董事会的信息交流、会议全流程、文件管理与存储等都在这个平台上进行。登录这个董事会的数字总部,董事能直接查找到想知道的信息,在平台上操作直接完成履职行为,高效运转董事会的所有环节,让所有董事、高管都在线...https://blog.csdn.net/m0_74363626/article/details/128803942
5.建立中国特色的独立董事制度(三)强化董事会的制约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独立董事设立的本意就是制衡公司经理层对股东利益的损害。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一方面可制约大股东利用其控股地位做出不利于公司和外部股东的行为,另一方面还可以独立监督公司管理阶层,减轻内部人控制带来的问题,保障中小股东的权益。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5/12/id/189086.shtml
6.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加强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国有企业“两个一以贯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董事会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通过加强董事...https://www.zgcsb.com/news/pinDao/2024-05/11/a_515098.html
7.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省属企业董事会建设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一、进一步深化对规范董事会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 规范董事会建设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突出市场主体地位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企业治理机制问题,推动改革不断深化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省属企业董事会建设工作不断深入、保障措施逐步完善、外部董事制度基本建立,规范董事会建设工作取得积极...https://gzw.ln.gov.cn/gzw/wzsy/zfxx/zfxxnb/lzyj/bbmgfxwj/2024010916581883884/
8.上市公司常用的董事会会议通知17篇(全文)董事会会议是董事会治理机制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讲,董事会会议频率的高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董事会的行为强度。相对于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结构、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们对董事会行为及其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互作用关注得并不多。但是,董事会行为对...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pzswq9b.html
9.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研究法律的实施也具有重要意义,高效率的法律实施有时比法律规则更加重要。SP在评价一个国家的法律基础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下列几方面:一国法律体系中,与公司治理有关的法律主要有哪些;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如何界定;对于内幕交易、报告和信息的披露、董事会的职责与构成、股东登记与股票储存、代理投票权、投票程序、...https://www.szse.cn/www/aboutus/research/secuities/documents/t20051123_530854.html
10.浅析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在公司规范治理中起到的作用1997年 3 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市证券管理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例会制度并进一步发挥董秘作用的通知》,强调建立董事会秘书例会制度,涉及董事会秘书的人选配备、工作条件及职责权限等方面,该通知对支持和推动董事会秘书工作,提升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地位及促进上市公司规范化运作有重要意义。1997...https://ielaw.uibe.edu.cn/fxlw/bjsfx1/bjsszzf/13616.htm
11.朱慈蕴:中国公司资本制度体系化再造之思考譬如公司陷入经营困顿,有若干股东出资均未到期,由股东会决定变更认缴期限必定会陷入相互推诿的境地,此时应当由熟悉公司财务状况的董事会及时、公平地向股东催缴相应的出资。在我国正式建立董事会催缴制度之后,董事就应当承担催缴义务。应参考德国的做法,规定当公司产生补充资金的需求时,或其他法律、章程规定的事件发生时,...https://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26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