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印象中,男性总是以一种健康强壮、坚实有力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似乎男人天生就该顶天立地、无畏坚强。然而,现代社会的高强度工作压力、频繁的社交应酬以及一些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却让不少男性处于亚健康状态。
有关数据显示,男性的健康状况相较于女性更不容乐观,且平均寿命通常比女性短三到六年。10月28日是世界男性健康日,男性健康如何自测?有哪些误区?青年、中年、老年男性如何保持身体健康?一起听听医生的建议。
吸烟酗酒难“戒”,疾病找上门
隔三差五加班应酬、吃饭陪酒,今年35岁的老曾又把自己“熬”进医院了。这次,老曾得的是急性肠胃炎,医生叮嘱他出院后要远离烟酒、不能暴饮暴食,可这对老曾这种跑销售的人来说,绝对是件大难题。
“随着工作节奏、生活方式的变化,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和危害越来越大,现在很多男性的肠胃都不太好。”台州市立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张海涛介绍,进食任何药物及食物的效果。也不能替代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对身体带来的正面影响。因此戒烟、限酒(戒酒最好),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适当的运动锻炼都是最好的“药方”。
“建议男同胞们平时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猕猴桃、橙子、葡萄等富含维生素CD的水果润肠通便,日常可以选择一些热量少的粗粮,如玉米、黑米、燕麦、薏米、小米、糙米和豆类等。”张海涛说,肠胃不好的男性,吃东西时一定要注意细嚼慢咽,避免给肠胃带来过重的压力。
绕不过去的“难言之隐”
49岁的林先生(化名)从前年开始常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症状,他以为这是年纪大了以后的正常现象,没有太在意。但近两个月来症状明显加重,到医院就诊后,被确诊为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常见的疾病之一,在50岁以下的男性人群中较为多见。”张海涛介绍,前列腺炎主要与职业、季节、饮食、性活动、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良性前列腺增生或下尿路症状、社会经济状况、精神心理问题等因素有关。患者犯病时,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下腹部、会阴部疼痛、性功能障碍等症状,如果久治不愈,很容易导致男性身心健康受损,甚至影响正常性功能。
“对于无症状的患者来说,前列腺炎可以不必接受治疗,但有症状的前列腺炎是应该及时治疗的。”张海涛说,医生会针对个体情况为患者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因此,积极配合专业医生的治疗,并坚持定期复查,是尽快远离前列腺炎的关键。
此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前列腺炎非常重要。对此,张海涛建议,平时一定要注意多饮水、多排尿,忌烟酒、辛辣刺激食物。上班族不要久坐,注意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免疫。40岁以上男性应每年进行一次前列腺体检,平时若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重视体检的重要性
常出现腰痛、尿频、尿急、尿细、对性生活没有兴趣等状况的男性,要及时就医检查。即便是身体没出现不良症状,也应该一年去做一次男科检查。
男科检查除了常规项目以外,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选择。青少年时期,建议检查身体有无发育异常,如发育迟缓、生殖器异常,以及常见的隐匿型阴茎、包皮过长和包茎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做B超、性激素、染色体等检查。
很多男性一发现自己容易疲劳或身体状况异常,就认为需要进补了。在张海涛看来,正常情况下,大家应该先了解自己属于哪种体质、该不该补。“如果身体状况良好,但以预防疾病为由,胡乱在饮食中添加过多高脂高热量的羊肉、鸡汤等进补,反而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