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测中的正常值是怎么来的?

-应该如何看待体检报告中的轻微异常值?

去医院看病或常规体检,你总会拿到一堆“化验”结果。其内容少则十几项,多则几十甚至上百项。每个项目后面都会标明一个正常值(或正常值范围),再标明你的检测值。如果检测值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就会在后面出现一个向上或向下的小箭头以提示异常。一旦在检测报告中出现了小箭头。心里难免惴惴不安,完啦!俺这是得了神马病啦?!

如果检测值超出正常值范围几倍甚至更多,严肃对待是必须滴,赶紧拿着检测报告找医生去寻求对策。但很多时候,检测结果仅仅超出正常范围一点点。比如,空腹血糖的正常值上限是6.1。如果检测结果是6.2,那就是得了糖尿病么?又比如一项叫CEA的检测指标,说出中文名字来就吓人了:癌胚抗原。确实,这个指标是辅助诊断直肠癌的,正常值上限是5,如果检测值是5.1,后面就会出现个向上的小箭头,那就意味着得了直肠癌么?从我们的生活常识来看,这是非常可疑的。我们都用尺子量过东西,测量结果是5厘米还是5.1厘米,一毫米之差,那不就是一哆嗦的事么!虽然医学检测用的是比普通尺子精密得多的高大上仪器,但它就能那么神,这一点点差异就说是癌症?!不敢相信啊!

确实,这一怀疑是有道理的。常识经常蕴含着最基本的道理,更高级的道理是其延伸而不是对基本道理的否定。可是,医生规定这个数值作为正常值上限必然是有他的道理啊!咱们就敢凭着一点生活常识对检测报告里的小箭头视而不见么?这个的确是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所以,老败认为有必要做点科普,给大家讲讲医学检测中的正常值是怎么确定下来的。了解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对这个纠结的问题有一个理性的应对。

咱们首先来看一下,如果医生们感觉某项检测有作为某一疾病诊断指标的潜能,他们下一步会怎样做?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在我们的常识之内:找个病人来,再找个健康人来,分别对他们的这项指标进行检测。如果结果一个高,一个低,有差异,那我们以后就可以凭借这个差异来诊断一个人是否得了这种病,就这么简单。但是,只测一个病人和一个健康人够么?显然不够。咱们至少得各测它几十个人来看一下吧?好,咱们看看各测它几十个人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上图是老败从一篇文献中借来的,是对34个健康人和38个病人的某项检测指标的对比结果。坐标系中的每个小圆圈代表着一个人。粗线圈代表病人,细线圈代表健康人。小圆圈所对应的纵坐标数值是这个人的检测值。从这个结果图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病人的检测值整体(平均值)来说高于健康人。但个体之间的对比就不一定了。也有不少健康人高于病人的现象出现。这可怎么办?!放弃这项检测作为诊断指标?还是退而求其次,将这些数据做些统计处理后总结出一个相对可靠的标准(即所谓“正常值”,术语叫阈值),然后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患病的可能性?

须知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黑白两分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是生物体普遍存在的现象。能够把病人与健康人做截然区分的检测指标少之又少。绝大多数检测都会得出与上图中类似的结果。我们多数情况下只好接受现实,从这些实验数据中总结出一个相对而言最靠谱的阈值,尽量利用“不完美”的检测帮助我们诊断疾病。

首先来明确几个概念。如果有一人生了病,我们的检测结果也说他有病,这个结果我们叫它真阳性。在对一群病人进行检测之后,真阳性的数目除以全体被测病人的数目就叫做真阳性率。真阳性率也称作灵敏度。显然,灵敏度越高越好。最高是100%,那最好,但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对吧?

如果一个健康人,我们的检测结果却说他有病,这个结果我们叫它假阳性。在对一群健康人进行检测之后,假阳性的数目除以全体被测健康人的数目就叫做假阳性率。显然,假阳性率越低越好。最低是0%,那最好,但现实中几乎也不可能,对吧?

那么,我们现在面对的命题是什么?以上图中的数据为例,34个健康人的检测值在0到968之间。38个病人的检测值在165到2590之间。我们该选哪个数值作为诊断阈值呢?咱们可以这样想,假设在0到2590之间随便挑一个数作为诊断阈值来衡量这总计72个检测结果,就可以计算出一个相应的真阳性率(灵敏度)和一个假阳性率。如果阈值选得低一点,灵敏度就会比较高(咱们喜欢),但同时假阳性率也高(咱们不喜欢)。如果阈值选得比较高,假阳性率可以降下来(咱们喜欢),但灵敏度也会降下来(咱们不喜欢)。显然,咱们面临着一个两难抉择。那么咱们的最佳方案就是,找到一个平衡点作为阈值,以使我们的检测能够得到尽量高的的敏感度和尽量低的假阳性率。

怎么找到这个平衡点呢?咱们可以做个图:以假阳性率为横坐标,以灵敏度为纵坐标,然后在0和2590之间多挑几个数(候选阈值)分别测算它们相应的假阳性率和灵敏度。这些数据可以在坐标系里形成很多点。把这些点连起来,得到一条曲线,就象是这个样子:

上图是老败从同一篇文献里借来的。这个曲线(粗黑实线)叫做ROC曲线。咱们没有必要知道这个ROC的英文和中文全名,反正那名字看着也是莫名其妙的,无助于理解和记忆。并且,大家平时就是叫它“啊呕噻曲线”,没人叫它那冗长拗口的全名。

这个图可以告诉我们许多有用的信息。首先来看一下它的对角线。对角线上所有的点都意味着灵敏度(真阳性率)和假阳性率相同。用投硬币的方法随便猜就是这个效果,用作诊断方法毫无意义。对角线下以下的部分假阳性率比真阳性率还高,更是没用。这个图里的左上角是个好地方。那儿意味着检测灵敏度接近100%而假阳性率非常低。ROC曲线上离对角线垂直距离最长的点就是我们要找的平衡点。在这个例子中,当选取这个点所对应的检测值为诊断阈值时,所能得到的灵敏度大约是百分之八十。同时,假阳性率大约为百分之五十多。这就是这种检测方法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

在现实中,因为检测灵敏度低,把一个病人诊断为健康人叫漏诊。因为假阳性率高,把一个健康人诊断为病人叫误诊。对某一种特定的疾病或临床状况而言,漏诊和误诊后果的严重程度可能是不相同的。因此在选择诊断阈值时经常会以放弃一个方向为代价去追求另一个方向的高性能。还以老败借用的这篇文献为例,其作者最后推荐的检测阈值是841。在这个阈值下灵敏度为百分之四十二,而假阳性率则可以低至百分之六。

了解了医学检测正常值的确定过程,咱们就可以对本文初始提到的纠结问题:该怎么看待体检报告中的轻微异常项目,做一个理性的应对了。

然后,咱们现在知道了,因为人的个体差异,没有哪个诊断项目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的灵敏度,百分之百地避免假阳性。换句话说,自己可能恰巧就是那百分之几的天生在这项指标上偏离平均值的健康人。如何确定这一点呢?需要按顺序做下面三件事:

2.与其它检测指标和诊断方法相印证。正是因为没有哪个诊断项目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的灵敏度,百分之百地避免假阳性。医生们发展了各种不同特性的检测和诊断方法互为补充,相互佐证,这就是检查项目密密麻麻,如此众多的原因。现在不少患者抱怨医生乱开检查项目骗钱。老败固然不敢否认有这种现象存在的可能,但还是奉劝大家相信医生。必要与不必要,毕竟只有医生才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

THE END
1.#如何看待年轻人不愿意去体检#面对未知事...来自夏SHEP普#如何看待年轻人不愿意去体检# 面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吧有些时候检查会让人幻想自己患癌患绝症前些年生病很严重每天流鼻血长达两年时间 出血量很多一度贫血那个什么贫血三项指标好像只有正常值的十分之一?然后...https://weibo.com/7722291524/L4YarvN5w
2.如何看待「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的现象?如何看待「90 后不敢看体检报告」的现象?阅读量:669预约:89872赞:856最近被#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的采访刷屏了,这怎么有点像迷死氧身边同事的缩影,五月份去体检到现在都没取报告,网页查询也没勇气点开。 网友的评论也是real扎心,90后的痛苦已经悄术压力转移到身体上。 在采访中,许多90后表示,他们对自己的体检报告...http://xiangyuem.zgui.com/stjc/60.html
3.你怎么看待患者体检未见异常,一月后确诊肺癌晚期,医院说检查没...这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但是这样的事情非常罕见。首先,我们要考虑一下,体检未见异常是在什么情况下...https://mip.yilianmeiti.com/question/2296062.html
1.如何看待故事最后怀孕这个情节?这是故事的延续啊,她去做体检是为了领养回杨吉芳,体检出来怀孕了法院自热会查是谁的孩子,工友的证词...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5798222/discussion/615039384/
2.万师傅所以接下来小编主要的目的,也就是为了给大家介绍一下商品体检这个工具,商家应该如何看待。商品体检是一种检测工具,用来检测店铺商品分类选择错误、标题过长、低价引流等问题,帮助商家提升店铺商品曝光量,减少被平台惩罚的风险。对商家来说,想要提高商品的曝光量,就必须要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最容易看到的位置。所以商品体检...https://www.wanshifu.com/zhishi/tag/tag574
3.体检常识查体项目查体前准备如何看待查体报告体检常识---查体项目、查体前准备、如何看待查体报告 一、健康体检必查项目: 体检应根据威胁人类健康的几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癌症等为起点,根据现有的检测设备及体检单位的要求来决定体检内容,其最低限度不应少于如下项目。 (一)X光 通过胸透或拍片以发现肺部的肿瘤、结核、炎症等。因为结核病在全世界发病率...https://neuc.nuc.edu.cn/info/1281/3681.htm
4.降年轻人为何大多不愿意去体检?大家在热议#如何看待年轻人不愿意去体检# 引发热议 此前一项针对 1144名青年的调查显示 45.2%的受访青年表示害怕参加体检 为何不愿去体检,梳理整合后发现了以下原因 没钱体检 有些网友表示,便宜的体检感觉检不出什么,全面的又太贵了;也有人表示,如果体检真的查出什么病,后续治疗、住院等费用有点负担不起。 https://www.shantou.gov.cn/stswsj/gkmlpt/content/2/2002/post_2002905.html
5.肿瘤防治宣传周防癌体检二三事,听听专家怎么说由于防癌体检的普及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大多数人对这个概念仍然感到陌生。直播中,两位专家分别从癌症的发展特点、高发病率的癌症种类、高危人群和防癌体检年龄、如何看待体检指标异常等角度给出了详细的解答。 尽早筛查,可防可治 张凯在直播中介绍,有统计表明,当一个人活到80岁甚至更久,大约有1/3的几率会患癌症,“...https://m.thepaper.cn/uc.jsp?contid=12223319
6.从中医角度如何正确看待西医体检中医学习笔记从中医角度如何正确看待西医体检 有人说,为了保持健康所以坚持每年做体检。每次检查后总会有几个小指标不正常,心中甚是忧虑。我们都认为,只有及时检查身体,才能在疾病的早期及时治疗。问题是事实果真如此吗?体检与健康有必然联系吗?君不见本来活蹦乱跳的一个人,当体检发现有癌症后,一周许即见面色憔悴,半年后竟然...https://zhong1.org/1748.html
7.100家大公司java笔试题汇总三个人一个b9,编写一个函数(addAll()),实现如何结果: addAll(1,8); //结果:9 addAll(5,8,-7);结果:6 10,结果相同的语句 var o = {}; Var o = []; Var o = //; Var o = new Object(); Var o = new Array(); Var o = new reg(); //这个不正确,忘怎么写的了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943297/article/details/80345823
8.你做过的体检,意义有多大?哪些人需要高度重视体检?南方plus体检结果无异常应如何看待? 体检结果无异常表示所检查项目中各检查数据均在正常范围,没有查出异常情况或疾病,表明受检查者目前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然而,限于目前医学水平和所设定的有限体检项目,一次体检并不能保证查出所有疾病 ,各种检查手段也都有其局限性,其敏感度也并非百分之百,且现在无异常并不等于以后永远正常。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7/30/c5580347.html
9.体检抽血为什么要求空腹?喝了水算不算空腹?体检前不知道这些,容易...如何正确看待体检结果? 有些人看到自己的体检结果没有异常,就以为万事大吉,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由于体检和选择检查项目的局限性(一般体检没有包括胃肠镜),以及一些疾病的复杂性,体检结果在正常范围,并不能完全排除潜在的疾病可能,疾病的形成有个动态的过程,变化细微有时还检测不出来。对体检中的阳性结果片面理解,过...https://www.wzhealth.com/news/show-11393.html
10.面对羞涩,勇敢面对——为何不应轻易拒绝这项体检项目,面对羞涩...3、维护心理健康:面对羞涩的体检项目,我们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勇敢面对并接受检查,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和安心,相反,如果因为羞涩而拒绝检查,可能会让我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产生不必要的担忧和焦虑。 如何正确看待羞羞的体检项目? 1、了解其重要性:我们应该了解羞羞的体检项目的重要性,明白它们对于保护我们身体健康的作用,只...https://dalianredian.com/post/65672.html
11.体检中的这些指标你也会困惑吗?听听专家怎么说肿瘤标志物,该如何正确看待? 目前,国内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前几位的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及女性高发的宫颈癌,都具备比较成熟的早癌筛查手段。日常体检中,部分人会做肿瘤标志物筛查,尤其是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 在一份防癌六项检查报告中,分别会监测癌胚抗原、促红细胞生成素、甲胎蛋白、糖...https://www.wxrb.com/doc/2021/01/24/61920.shtml
12.体检无用论?请用客观的态度看待医学—优医迈医事热点请用客观的态度看待医学 日前,在中国科协年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做了一篇报告。在报告中他阐述关于普通人体检有没有意义的问题。在他看来,普通体检是没有意义的。这一观点一经提出,立刻备受关注。 韩启德认为,医疗对人的健康只起到8%的左右,包括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经费条件,因此我们应该对医疗...https://www.uemeds.cn/info/infodetail/1857
13.又到一年体检季:代谢性疾病和各类结节的年轻化趋势颇为明显又到体检季,每当体检来临时,总有一部分人担心又迷茫,既担心自己会不会查出什么问题,又在收到体检报告后对各种指标一脸迷茫。那么我们要如何正确看待体检这件事?怎样读懂指标背后的“健康信号”?对越来越普遍的甲状腺问题要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针对这些问题,9月6日,潮新闻记者分别联系到了浙大二院体检中心主任孙婷和...https://www.cqrb.cn/shishi/2024-09-06/2017782_pc.html
14.不好的体检结果很容易压垮一个人?不敢去体检怎么办?当你试着理解自己和接纳自己后,你极有可能有多余的心力去想其他事,这时我建议你理性看待体检这件事。理性看待,需要你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明白,有些疾病是有一定潜伏期的,体检的作用是早发现、早治疗。你在描述中说,自己不舒服时,肯定会去医院看医生的,但身体没什么不舒服时,就不想去,这么想是可以理解的,但你...https://www.xinli001.com/qa/100783262
15.不愿体检恐惧疾病,这届年轻人怎么了?小时候在课堂上学到“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时,总是很疑惑: “世上真的有这样自欺欺人的人吗?” 结果等到十几年后,当自己在繁忙的996中消耗着生命,却不敢去医院体检时才发现: 原来小丑竟是我自己。 这届年轻人,已经不敢体检了 前段时间,一个名为#如何看待年轻人不愿意去体检#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 https://www.jd.com/pccontent/1018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