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医院是教育部所属的大学附属医院,1998年被评定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任务。2015年总收入42.51亿元,门急诊人次350.31万人次,出院病人数12.19万人次。2013年6月购买PET/CT设备经过安装调试,于同年7月正式投入临床使用,现放置在核医学科PET中心。
1.检查人次
2015年PET/CT检查2181人次,其中:肿瘤全身断层显像检查1941次;肿瘤局部断层显像10次;脑代谢断层显像230次。
2.医疗收入
按照《浙江省医疗服务价格手册》收费标准,PET/CT全身检查7500元/例次,局部检査4500元/例次,该收费价格中包含放射性药物、造影剂、胶片、存储碟片等消耗材料,不再加收其他任何费用。A医院2015年PET/CT收入1563.75万元(见表)。
2015年PET/CT收入
3.总成本
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组成。固定成本包括PET/CT设备折旧、房屋折旧及大额修缮、人员经费、设备维保费用等;变动成本包括设备检查使用的胶片、存储媒介、放射源、卫生材料和其他材料消耗、水电消耗等,以及检查必需的放射性药物成本等。
3.1设备折旧
PET/CT购置费2185.75万元,包含运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用等。按照《医院财务制度》规定,设备预计使用10年残值为零,按照直线法计提年折旧218.58万元。3.2房屋折旧及大额修缮
按照《医院财务制度》规定,房屋按直线法50年计提折旧,并按使用科室房屋面积计算,年折旧19.70万元
3.3人员经费
PET/CT中心有员工11人,其中:医生5人,负责处理读片、撰写报告;技师4人,负责处理放射性药物、设备操作;实验人员2人。2015年11人实际薪346.32万元。
3.4设备维保费PET/CT2015年支付维保费用180万元。
3.5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包括PET/CT全年卫生材料及其他材料消耗79.6万元;放射性药物消耗261.72万元。
上述成本汇总(见表2)。
PET/CT成本明细单位(万元)
2015年发生PET/CT总成本1105.93万元,其中:固定成本764.60万元,变动成本341.33万元,分别占总成本的69.14%和30.86%。
02、效益分析
1.量本利分析
量本利分析作为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用于研究设备投资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成本、业务量和结余三者之间的变量关系。它是将总成本细化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计算边际贡献和边际贡献率,确定设备收益的保本工作量。
如图,按照工作量计算:年保本工作量=固定成本/(均例检査收入-均例变动成本)=764.60/(0.717-0.1565)=1364(人次)
2015年PET/CT成本与收入单位:万元
每天保本工作量=年保本工作量/工作日=1364/249=5.48(人次)
按照收入计算:年保本收入=年保本工作量×均例检查收入=1364x0.717=977.99(万元)
PET-CT保本工作量
根据数据可知,PET/CT2015年均变动成本为1565元/次,单位边际贡献为5605元/次,边际贡献率为78.17%。设备年检查保本工作量为1364人次,即每天检査5.48人次时,可以达到收支平衡。
2.2收入和总成本分析
PET/CT的检查人次与检查收入、检查总成本呈正比,而与单位成本呈反比。当检查人次超过保本工作量后,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成本的增长速度,当检查人数越向右偏离保本工作量越远,产生的结余越大。假如PET/CT检査人次从2015的年2181人次提高到预期的2490人次时,收入、成本和收支结余情况(见表)
PET/CT的收入、成本和收支结余单位:万元
2.检查人次增长趋势分析
统计2014-2015年PET/CT检査人次,发现同比检查人数有明显的增加,2015年增长22.94%。其中:脑代谢断层显像、肿瘤局部断层显像和肿瘤全身断层显像分别增长265.08%,400%和13.58%。见图。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对身的管理从生病后的治疗转向早期的诊断预防,而PET/CT对于肿瘤可以比常规检查早半年到一年发现早期病灶。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身体稍有不适,在其他检查手段无法查明原因的情况下,选择PET/CT检查。
03、建议
1.预约常态化,减少药物不必要消耗。
PET/CT检查的原理是利用PET探测注射到人体内的微量放射性药物在人体全身各脏器的分布情况。该放射性药物的衰变期只有半天。意味着超过半天后,药物就不能使用。因此,做好PET/CT检查前的预约和二次确认等工作,可以避免药物合成后无病人检查造成不必要的药物消耗成本。
2.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3.强化临床医生对PET/CT的认知。
PET/CT引进以来,该设备定位是肿瘤、神经系统、心脏等疾病早期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和治疗效果监测,而在临床应用中以肿瘤学为主,也可以发挥其在神经系统、心脏等疾病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效果中的作用。
4.医疗设备资源共享。
目前PET/CT仍只有少部分符合条件的医院才能配置。如能加强区域医院联合,在一定范围内集中病人到配备该设备的医院检查,既可以降低PET/CT设备的固定成本,也可以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医院之间还可进行放射性药物的调配使用,实行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