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1、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珍爱我们的生命第8-10课教案(6课时)第八课生命可贵第一框认识生命教材分析本框内容是生命教育的起点,重在引导学生了解生命、认识生命。教材首先指出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财富,明确指出了人的生命的重要性。接着教材从“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是有限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生命的特点,为后面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守护生命作好了铺垫。学情分析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对生命已有初步的思考,他们也见证了现实生活中的新陈代谢、生老病死,知道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他们也知道自己是家族生命的延续。
2、但是由于阅历、认知的不足,他们对生命的认知还是不成熟的、不全面的,大都还停留在肉体的生命上,对精神生命认识不足,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正确的生命观。教学目标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视生命的道德观念。健全人格1.体会生命的可贵,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2.培养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学会从容对待生命,担当起接续生命的使命。责任意识感受生命来之不易,培养热爱和珍惜生命的意识,树立起对生命接续使命的责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生命的独特性、不可逆性和有限性,以及生命的代代接续和精神生命的传承。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6、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罗曼罗兰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关汉卿思考问题:上述材料说明我们的生命有什么特点?对此你有何感悟?学生交流、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从婴孩成长为儿童,又从儿童成长为青少年,再到中年和老年,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要珍惜生命的每一天。4.活动环节四:生命是有限的多媒体出示材料:中国传统意义上,60岁为花甲,70岁为古稀。即使以现代的医疗和生活条件,能活8090岁的人也不是太多。人生大约3万余天,计算一下,若以3万天(82.4岁)计,自己已用去了多少天,还剩下多少天?请同学们尝试算一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畅所欲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
14、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探究二敬畏生命的做法2.活动环节二:尊重生命多媒体出示材料:那天,小明偶然听到医生告诉爸爸,奶奶的病情更严重了,已经没法再治疗了。小明听后心里很难受。不久奶奶去世了,小明更加悲伤了。思考问题:从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这对我们敬畏生命有何启示?学生交流、回答。提示:对人类而言,新陈代谢、生老病死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的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教师总结: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天地之大德曰生”,万物的生长和生命的延续是宇宙天地间的重大法则。我
16、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教师补充:“仁者爱人”的意思是,那些具有仁德之心的人会去关爱和尊重他人。“推己及人”是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4.活动环节四: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多媒体播放视频2024年67月“鄱阳湖决堤”,党和政府组织撤离人民,抗洪救灾。思考问题:为什么抗洪救灾中,党和政府首先考虑的是人民?学生交流、回答。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5“阅读感悟”。思考问题:当人民的生命遇到威胁时,党和国家竭尽全力挽救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生命,这启示我们怎样敬畏生命?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讲述:敬畏生命,就要坚持
18、敬畏之心,懂得追求生命的美好,使学生逐步形成珍爱生命的价值观,从而为自己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同时联系生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第九课守护生命安全第一框增强安全意识教材分析本框内容属于守护生命安全的思想认识范畴,只有安全意识增强了,才能真正做到守护生命安全。教材围绕为什么要增强安全意识,如何增强安全意识展开叙述。重点讲述了要树立规则意识和增强风险意识两方面内容,为下一框提高防护能力作了铺垫。学情分析处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他们对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人为侵害警觉性较差
20、的理解和体会。3.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不同情境下做出正确的安全行为选择。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教材P67“生活观察”:思考问题: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想法和做法?学生思考、回答。请同学们出示课前准备的学校、博物馆、公共交通工具等不同场所的安全标志和安全提示语。教师导入: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我们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增强生命安全意识,是我们保护自己生命的第一步,那么我们应如何增强安全意识呢?让我们从今天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吧!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探究增强安全意识1.活动环节一:树立安全意识多媒体出示材料,了解我们可能会遇到的威胁生命的情况:材料一材料二外在环境的
23、点。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烟、酒和彩票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或者彩票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任何人不得在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吸烟、饮酒。思考问题:(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未成年人的规则和要求?(2)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和要求?学生讨论、交流、回答。提示:(1)未成年人要遵守的规则: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抵制不良诱惑,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注意安全,防火灾、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等。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缺课。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
28、框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守护生命安全,除了要增强安全意识外,还应提高防护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教材从提高危险预判能力、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以及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和技能三个方面阐述了我们如何提高防护能力。学情分析作为七年级学生,小学和初中班会课上接受过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对于安全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中学生由于受年龄限制,生活经验不足,当自己的生命面临险境时,会缺乏自救或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所以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目标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以及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面前的互助精神。健全人格具备自我保护意识
30、死亡、1名学生重伤、4名学生轻伤的严重后果!思考问题:在校园发生拥挤事件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导入:在公共场合,我们一定要掌握一定的防护技能,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学会自保,也能够帮助他人。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主题提高防护能力。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探究提高防护能力1.活动环节一:提高防护能力的重要性多媒体出示材料:思考问题:面对上述突发事件,我们怎样才能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学生讨论、交流、回答。提示:我们要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自救和救他的能力。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面对上述突发事件,如果我们拥有防护能力,结果会怎样?学生讨论、交流、回答。提示:面对
33、止被楼板、墙体砸伤。在这次地震中,小洋就是根据演练中学到的方法来避险的。思考问题:(1)你还知道哪些避险方法?(2)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学生讨论、交流、回答。教师拓展补充:一些避险方法:雷雨天气1.避开一切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炭、潮湿的动物和植物等。2.不要在树下避雨,不要在高大建筑物旁避雨,也不要在倒塌的阴湿的老建筑物(如古庙等)旁避雨。3.手中如果有金属物品(如金属杆的雨伞、铁锹等),要迅速放到较远的地方。4.在室内,不要靠近暖气管片和自来水管;不要收看、收听电视机或收音机。5.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待在户外,尤其不要到河流湖泊边钓鱼、游泳、划船,要尽可能撤离到安全地
34、带。大风天气1.横向逃离。在野外遭遇大风时,应以最快速度朝与大风前进路线垂直的方向逃离。2.防砸防压。室外遭遇大风时,应远离大树、电线杆、简易房等,以免被砸、被压或触电。3.速趴洼地。来不及逃离时,迅速找低洼地趴下,脸朝下,闭上嘴巴和眼睛,用双手、双臂抱住头部。4.“地下”安全。躲避大风最安全的地方是混凝土建筑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简易住房内和楼顶上都很危险。5.躲进小房。大风来时,应躲到小房间内抱头蹲下。6.远离外墙。如果在室内,要避开门、窗和房子的外墙。火灾1.快速判断火势方向,朝相反方向逃生,尽量利用身边的环境和物品帮助逃生。2.逃生过程中尽可能关闭经过的所有门,以减慢火焰和烟雾蔓延的速
35、度,避免进入阁楼、厨房和卫生间,不要乘坐电梯。3.遇到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压低身子贴近地面逃生,沿着墙壁边缘逃生。4.经过火焰区时,先弄湿衣服或用湿棉被包裹身体,迅速通过,若身上着火,不要奔跑,就地打滚扑压火苗。5.楼梯被烟火封堵时,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绳索、被单、衣物等从窗户滑下,或寻找其他安全出口。6.若被困室内,关闭门窗,用湿毛巾塞紧门缝,用水浇湿地面等待救援,发出求救信号。教师总结: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平时,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在危险来临时,我们要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4.活动环节四: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多媒体出
42、中有外伤、腹痛、胸闷、过度换气综合征等。思考问题:(1)“脆皮大学生”的现象走红网络,说明了什么?(2)“脆皮大学生”现象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学生讨论、交流、回答。提示:(1)这说明了目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身体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年轻人应重视自己的健康,爱护身体。(2)应充分认识到爱护身体的重要性。保持身心健康是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蓬勃的朝气。身体是生命存在的根本。身体健康既关系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家庭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国家的人口素质和社会的发展。爱护自己的身体,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我们要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教师总结:爱护身
45、时科学就医。素材拓展:生理健康的标准1.生命体征: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体温、血压等。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脉搏为60100次/分钟,体温为36.537.5摄氏度,血压为120/80毫米汞柱。2.身体质量指数(BMI):身体质量指数是衡量身体肥胖程度的重要指标,计算方法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的平方(米),正常范围为18.524.9。3.饮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应包括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避免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4.运动量:适量的运动对于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5.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