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允许的朋友,先准备一个圆缸用作隔离检疫。当然,水的量要适合于检疫鱼的数量。有些朋友认为检疫缸就是很小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水量太小的,就会太拥挤。对于新鱼来说,这是一种负担。检疫缸的设备应尽可能简单。最好不要有底沙。如果鱼的数量很多,就要考虑添加过滤器。最起码也要有一个水妖精。
2、原缸混养:
这种方法风险更大,适用于家中没有额外鱼缸的朋友。新鱼在进入水箱3-5天后,应特别注意新鱼和老鱼的状况,以防止突发性致病传染病。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对症下药。
在检疫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在鱼放出约10分钟后,仔细观察新鱼的体色是否变暗或体表是否有创伤;如果没有可以下0.1%(每升水1克)粗盐,可以减少新鱼对新环境的紧迫性,以及添加高质量的分解细菌(帮助快速建立有益菌系统)和少量营养素(补充新鱼的滋补品)。
相反,如果看到新鱼身体颜色变暗,或者有创伤,除了需要0.3%(每升3克)粗盐外,还可以下黄药或1/2剂量的细菌性制剂。以防止病原体入侵,危害新鱼的健康。
建议在新鱼进入鱼缸后关闭灯光,以减少新鱼在新环境中的紧张。在第一天,最要喂食,让新鱼将体内剩余的食物、粪便排出。第二天,可以观察,如果新鱼肚子并没有太大改变,可能在体内有寄生虫(如:蛲虫、绦虫等),作为后续疾病预防的参考。
在最初的3到5天内,确定是否存在突发病原体传染病是一个危险的时期。在该检疫的早期阶段,建议可以少量换水,控制饲喂量以保持水质。
二、检疫的3个步骤
1、水质适应:
在3~5天后度过新鱼危险期后,可以逐渐增加换水量,直到适应你的换水节奏。如果你想彻底消除突发性致病传染病,必须保证足够的换水量,以便通过充足的水交换完全消除新鱼带来的病原体。
2、驯饵:
3、疾病预防:
在检疫池中,经过3步检疫后,仍然身体健康,索饵正常的新鱼,可以考虑进入混养缸。建议将尚未恢复正常的新鱼留在检疫池中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