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CSF)抗体检测卡(胶体金法)采用了快速免疫层析技术,用于检测猪全血、血清中的猪瘟抗体。把样本加入到加样孔后,若样品中存在抗CSF抗体,则与胶体金标记的CSFV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一起沿层析膜移动,再与检测线上的抗原结合而显示酒红色。如果样品中不存在CSF抗体,则不产生颜色反应。
【操作方法】
1.采集全血分离血清(2000~3000转/分离心5~15分钟,或4℃过夜自然析出),或采用加抗凝剂的全血作为检测样本。也可采用不加抗凝剂的全血,但必须立即进行检测。
2.撕开铝箔包装袋,取出检测卡,放于平整、干净的台面上。
3.采用配套吸管吸取已采集的样本,保持吸管竖直,缓慢、逐滴地准确滴加3滴(勿过量滴加)到有“S”标记的加样孔
内。
4.室温下放置10~20分钟判读结果,超过20分钟的结果视为无效。
【结果判定】
阳性:在观察窗内,检测线区(T)及对照线区(C)同时出现紫红色线。猪瘟抗体滴度越高,检测线(T)颜色越深。
弱阳性:在观察窗内,检测线区(T)及对照线区(C)同时出现紫红色线,但检测线区(T)出现的颜色很浅。
阴性:在观察窗内,只有对照线区(C)出现一条紫红色线。
无效:在观察窗内,对照线区(C)和检测线区(T)都不出现色线;或仅检测线区(T)出现色线。
【诊断参考】
1.如果该猪未接种过猪瘟病毒疫苗:
a)当被检样品检测线(T)处无明显色带出现,说明被检测样品中没有猪瘟病毒抗体。如果猪群健康,则表示没有猪瘟病毒感染,应当及时进行猪瘟病毒疫苗接种。如果出现相应急性症状,则不能排除猪瘟病毒感染的可能。
b)当被检样品检测线(T)处有明显色带出现,则该动物存在猪瘟野毒感染的可能或既往感染史,应进一步观察验证。
2.如果该猪已接种过猪瘟病毒疫苗:a)当被检样品检测线(T)条带的色泽≥对照卡中1:32效价时,说明猪瘟病毒抗体的滴度较高,已达到抵御野毒攻击的保护水平,同时说明猪只感染野毒的可能性较小。b)当被检样品检测线(T)条带的色泽<对照卡中1:32效价时,说明猪瘟病毒抗体效价未达到抵御猪瘟病毒野毒攻击的最低保护滴度,存在感染野毒的风险,建议进行疫苗补种。
【注意事项】
1.过期或铝箔袋破损的产品,均不可使用。
2.纯水、自来水、生理盐水不能作为阴性对照。
3.本产品室温阴凉保存即可(低于30℃)。如冷藏保存,需先将检测卡平衡至室温,再打开铝箔袋使用,防止层析膜吸潮。检测卡从铝箔袋中取出后,应尽快使用。
4.请不要接触检测卡上“加样孔”和“观察窗”处的层析膜。
5.为保证检出效果,尽量采用新鲜、无污染的样本。如样本有大量血脂,会干扰检测,对此,应离心处理后,避开油脂层取血清部分检测。当血液或血清异常粘稠或不足时可用生理盐水对倍稀释后再进行检测。
6.采集的血清样本如不能立即检测,短期存放(48小时)需置于4℃,长期保存请置于-20℃以下。
7.未加抗凝剂的全血标本应立即进行检测;如已发生部分凝血,请分离血清进行检测。加抗凝剂的全血标本请于24小时内进行检测,且勿冷冻;冻融会使红细胞破裂溶血,严重影响
检测效果。
8.过量加入样本不会提高检测敏感度,反而会出现错误结果。特别是,过量的全血样本会使红细胞淤积在“观察窗”部位,导致层析膜红色本底过深,严重影响结果判读。同样,过量滴加缓冲液也会导致错误结果。过少的样本又有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所以请根据说明书准确控制加样量。
9.样品或缓冲液加入到检测卡加样孔时应该避免产生泡沫。滴加样本时,请将吸管或滴瓶口与加样孔保持1厘米左右的距
离,以保证能准确加样;如距离过近,可造成液滴体积减小或因滴数判断误差而造成加入量不准,均影响测试效果。
10.抗体水平的高低只与检测线(T线)的深浅有关,与质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