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一年一度的世界自闭症日来临,“星星的孩子”再次走入我们的视线里。在特殊教育的发展上,青岛一直走在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在原来市区青岛六中校址建设了山东第一所公办自闭症学校——青岛晨星实验学校。4月1日,市教育局举行“青岛市2019年世界自闭症日教育宣传活动”,记者探访了这所独居特色的自闭症公办校,为您揭开不一样的更加温暖的青岛教育。
晨星学校首年面向全市招小学生
位于市南区观象二路17号的青岛晨星实验学校,原校址是青岛六中。六中迁入西海岸新区后,市区的老校区换新颜,打造成了全国颇为知名的特教学校,成为岛城特殊教育的新高地。晨星学校正式成立于2017年,是山东第一所公办自闭症学校,隶属于青岛市教育局,教育理念是“敞开心灵,融爱同行”。4月1日,这所学校第一次对媒体开放,“青岛市2019年世界自闭症日教育宣传活动”在这里举行。
为了让更多人认识、了解这个特殊群体,包容、接纳他们,实现自闭症儿童与普通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与相互关心。郑芳代表青岛特教教师向社会公众发出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倡议。
学校硬件顶尖,青岛特教再迎发展契机
记者在晨星学校探访发现,这所学校可谓高标准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走进教学楼,不管是走廊设置还是教室设置都别具温情。“温暖”“呵护”等富有恩情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从环境上为自闭症儿童打造一个温馨的康复环境。教室设置也和正常的教室有所不同,各种高标准的康复设施遍布学校。
郑芳说,冬去春来,春暖花开,晨星的教育康复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晨星为自闭症的孩子创设了全国一流的教育环境,我们也逐步形成了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模式。”她表示,学校2017年4月正式批复成立,2019年伊始,带着社会对星儿的瞩目,正式办学。以晨星为代表,青岛的特殊教育也在快速发展。青岛市教育局局长刘鹏照表示,近年来青岛抓住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唯一承担三项国家级改革任务的有利契机,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送教上门”“随班就读”“医教结合”三项改革,特殊教育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全市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3所。其中,省、市级规范化学校9所。刘鹏照表示,以晨星开始,青岛各区市特殊教育学校也普遍开设自闭症儿童实验班,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包括视障、听障、培智和自闭症儿童教育的残疾人教育体系。特教学校建设取得新进展。青岛晨星实验学校一期工程、城阳区特教中心二期综合楼建成并投入使用;青岛盲校、青岛四流中路第二学校新校已建成,两校为搬迁工作做了充分准备;西海岸特教中心迁建工程已启动。青岛还在市中心聋校成立青岛市全纳教育资源中心,对全市特殊教育学校、中小学(幼儿园)融合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和评估。
引专家“坐诊”学校“练内功”
晨星实验学校通过引入国际顶尖的专家团队进入学校全面指导孤独症儿童教育工作,内练师资、课程等“内功”。记者了解到,刘旭东教授是一位在国际孤独症领域享有盛名的华裔专家,他是加拿大女王大学的教授,其在加拿大主导的跨学科团队一直致力于对孤独症病因和精准康复干预的研究,同时担任美国—加拿大孤独症联盟的联执主任。
胡磊博士是派驻在晨星学校的专家之一,毕业于加拿大曼尼托尼大学的他是博士级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目前中国只有两个人拥有这个专业资格。通过引进国际顶级专家团队,晨星学校夯实内功,内外兼修为青岛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