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人说肝病是百病之源,可以说如果一个人的肝脏出现了问题,那么这个人的健康恐怕也会出现红灯警告,因此定期进行肝功检查十分必要。那么肝功能常规检查项目有哪些呢?
常规肝功能检查项目:
根据这些指标检验的结果,可以作出肝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综合判断病情处于什么阶段以及病情的轻重程度。通常这些指标一般每隔3~6个月检查一次。
(2)乙肝病毒检验指标: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抗-HBc)、乙肝病毒核心抗体IgM(HbcAb-IgM;抗HBc-IgM)、乙肝病毒前S1(PreS1)、乙肝病毒抗前S1(抗-PreS1)、乙肝病毒前S2(PreS2)、乙肝病毒抗前S2(抗-PreS2)。也可以选择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扩增(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定量检测、YMDD变异检测,用于乙肝诊断和疗效观察、对治疗药物拉米夫定的耐受检测。目前有些医院检验科已开展乙肝病毒突变测序分析,可检测到包括YMDD在内的多个突变点,有助于了解患者对拉米夫定、替比夫定等抗病毒药物耐受性。
(3)其他病毒性肝炎的检验指标: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丙型肝炎病毒基因(HCV-RNA);丁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DV)、丁型肝炎病毒抗体IgM(抗-HDV-IgM)、丁型肝炎病毒抗原(HDVAg)。
(4)肝纤维化标志物检验指标:各种病因所引发的反复或持续的慢性肝脏实质性炎症和坏死,可导致肝脏持续不断的纤维增生而形成肝纤维化。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是连续的发展过程,两者难以截然分开。目前肝纤维化标志物有所谓的“肝纤维化四项”,即Ⅲ型前胶原(PCIⅢ)、IV型胶原(CIV)、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
(5)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检验指标:甲胎蛋白(AFP)、AFP异质体、碱性磷酸酶(ALP;AKP)、y-谷氨酰氨基转移酶(Y-GT;GGT)、乳酸脱氢酶(LDH;LD)及其同工酶、血清胆碱酯酶(SChE)、腺苷脱氨酶(ADA),a-L-岩藻糖苷酶(AFU)等。
(6)血常规检验:注意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变化。慢性肝炎病情一旦进入到肝硬化阶段,血常规检验结果的改变,常可以提示病情严重程度。早期的肝硬化阶段,常有血小板轻度降低;中晚期肝硬化时,因伴有脾功能亢进,导致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三系均有下降;若单纯血红蛋白降低,应注意有无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