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考指南
目录
一、关于报考条件
(一)招聘岗位中年龄要求如何确定和计算?
(二)在读的全日制学生可否报考?
(三)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国家承认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毕业生可否报考?
(四)持有第二学位(专业)、二学位、辅修学位(专业)证书人员能否以第二学位(专业)、二学位、辅修学位(专业)报考?
(五)技工院校毕业生可否报考?
(六)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可否报考?
(七)国外留学回国人员可否报考?
(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医师可否报考医学类硕士研究生岗位?
(九)什么范围属于服务基层项目人员?
(十)哪些人员可以应聘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岗位?
(十一)什么范围属于大学生退役士兵?
(十二)哪类人员可以应聘兼通蒙古语言文字岗位?
(十三)应聘优秀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岗位人员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十四)应聘优秀社区工作者岗位人员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十五)哪些人员可以应聘高校毕业生岗位?
(十六)应聘残疾人岗位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十七)应聘退役士兵岗位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十八)基层工作经历如何计算?
(二十)对应聘人员所学专业如何界定?
(二十一)研究生学历和“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是否受部分招聘岗位户籍限制?
(二十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回避规定有哪些?
二、关于报名事项
(一)应聘人员如何完成报名?
(二)简历填写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三)应聘人员如何查询招聘岗位的报名情况?
(四)招聘岗位被取消的,应聘人员如何进行改报?
(六)《报名表》何时提供?
(七)报名过程中,对招聘条件和审核结果有疑问的,应如何咨询?
三、关于笔试
(一)招聘岗位的笔试开考比例如何查询?
(二)笔试科目有哪些?
(三)笔试范围是什么?
(四)考试前遗失了身份证怎么办?
四、关于资格复审
(一)如何确定进入资格复审人员范围?
(二)招聘单位资格复审的通知,应该在什么网站进行查询?
(三)应聘人员需要携带哪些材料进行资格复审?
五、关于面试
(一)如何确定取得面试资格?
(三)面试工作如何组织实施?
六、关于体检
(一)体检工作由谁具体组织实施?
(二)一般多久进行体检?
(三)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体检标准执行范围有哪些?
(四)应聘人员如遇体检结果不合格,可否申请复检?
(五)怀孕考生如何体检?
七、关于其他事项
(一)本次招聘哪些环节可以进行递补?次数是多少?
(二)哪些情形不进行递补?
(三)全区建立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诚信档案,哪些情形将被记录?
(四)对违纪违规的应聘人员如何进行处理?
答:年龄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是指即1988年9月20日(不含)至2006年9月20日(含)期间出生。35周岁以下指1988年9月20日(不含)之后出生,40周岁以下指1983年9月20日(不含)之后出生,45周岁以下指1978年9月20日(不含)之后出生。招聘岗位有特殊年龄要求的,以岗位表为准。应聘人员年龄认定以有效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为准。
答:能够在2025年7月31日前取得毕业证书,且符合岗位招聘条件的,均可以报考。
答:符合岗位资格条件的,可以报考。
答: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21】82号)有关规定,在符合专业等其他条件的前提下,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可报名应聘学历要求为大学本科的岗位,高级工班毕业生可报名应聘学历要求为大学专科的岗位。
答:试用期或最低服务年限已满的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可以报考。
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招聘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岗位,住培合格、培训专业符合招聘岗位所学专业且符合其他报名资格条件的本科学历医师,均可报名参加考试。
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组织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人员、高校毕业生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计划人员、面向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选拔储备高校毕业生计划人员、基层公益性岗位;自治区教育厅牵头组织的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人员;自治区团委牵头组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人员以及大学生退役士兵。
答:应聘人员须为2024年9月20日(含)之前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或在2024年9月20日(含)之前已退役的大学生士兵。
答:指国家统一招生(含自主招生和保送)的普通高等院校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退役士兵。通常情况指先具有普通高等院校学生身份再去参军入伍的人员。
答:能够熟练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蒙古语言文字并能开展公务的人员。
答:1.须为2024年9月20日(含)之前在我区任嘎查村(社区)“两委”成员满3年,且任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满1年的现任党组织书记和现嘎查村“两委”成员中享受“退正进副”待遇且符合上述条件的原党组织书记。
3.符合条件的人员,在自愿应聘的前提下,还需经所在苏木乡镇(街道)党(工)委同意推荐后才可报名,且不得跨盟市、跨类别应聘。
答:须为2024年9月20日(含)之前已纳入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范围的在职在岗人员,专职从事党建、治理、服务工作满5年,在社区任职期间个人年度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等次。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社区工作期间,个人获得市级党委、政府及以上表彰奖励;(2)社区工作期间至少有三次年度考核等次为优秀;(3)持有助理社会工作师及以上职业水平证书。
答:应届毕业生和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其中:(1)国家统一招生(含自主招生和保送)的择业期内(含2023年度、2024年度)未落实工作单位,且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应聘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岗位。(2)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期间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并完成教育部学历认证且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可以应聘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岗位。(3)参加服务基层项目前无工作经历的人员,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可以应聘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岗位。
答:须为2024年9月20日(含)之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持有退役军人事务部制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且须满足具体岗位所需招聘条件和残疾等级要求,可以应聘残疾人专项招聘岗位。
答:须为2024年9月20日(含)之前退出现役的义务兵和士官,并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出现役证》,且须满足具体岗位所需招聘条件的,可以应聘退役士兵专项招聘岗位。
答:部分招聘岗位具体要求户籍限制的,应聘人员须符合应聘岗位相应户籍(或生源)要求。具有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应聘人员,不受户籍或生源地要求限制。“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应聘服务地所在盟市的岗位,不受户籍(或生源)要求限制。
答:对未取得教师资格证的2025年应届毕业生,采取“先报名、后考证”的方式,允许先报名参加考试,于2025年8月31日上岗前,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的,可以正常办理聘用手续;未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的,取消聘用资格。
对未取得住院规范化培训考试合格证的2025年应届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准备参加2025年住院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的往届生,采取“先报名、后考证”的方式,允许先报名参加考试,办理聘用手续前,通过住院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的,可以正常聘用;未通过住院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的,取消聘用资格。
答: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进行岗位回避和履职回避。凡与聘用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该单位负责人员的秘书或者人事、财务、纪律检查岗位,以及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聘用单位负责人员和招聘工作人员在组织实施招聘工作过程中,涉及与本人有上述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招聘公正的,也应当回避。
答:本次招聘采取网络报名方式,请应聘人员认真阅读《公告》及附件后报名,具体报名流程请参看报考操作手册。
答:报名期间,应聘人员可以适时动态看到所要报考岗位报名情况,供应聘人员参考。请应聘人员选择好岗位后尽早报名,因报名后期过度集中报名造成网络拥堵、影响报名的,后果自负。
答:所有应聘人员均需填写报名信息,所填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网上报名初审通过后打印报名表待资格复审时使用。主要信息填报不实的,按弄虚作假处理;信息填报不全导致未通过招聘单位资格复审的,后果由应聘人员自负。《报名表》在面试前向招聘单位提供。
答:笔试开考比例(交费人数与岗位招聘计划数之比)一般为3∶1。对于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或部分基层的岗位可以降低开考比例或不设开考比例,具体岗位开考比例情况详见《岗位表》。
答:笔试包括两个科目,分别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
答:招聘岗位对应的考试类别,由招聘单位确定并在《岗位表》中予以明确标注。具体岗位的分类笔试测试方向见《岗位表》。考试范围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2022年版)为准。
答:考生进入考场须持本人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社会保障卡或护照,四者有其一即可),未带有效身份证件的考生,须到考务办签订《未带有效身份证件考生承诺书》,采集照片、留取指纹后,方可进入考场参加考试。
答:预计2024年12月中下旬,应聘人员可通过身份证号和准考证号在报名网站上查询自己的笔试成绩。
答:从笔试成绩达到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上的应聘人员中,按照每个岗位进入面试人数与招聘计划数3:1的比例由高到低的确定进入资格复审范围的人员。凡笔试成绩并列且超出3:1的,全部进入资格复审范围;笔试成绩最低合格分数线上人数不足3:1的,按实际人数确定资格复审人员范围。定向招聘“优秀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岗位按照每个岗位进入面试人数与招聘计划数5:1的比例由高到低的确定进入资格复审范围的人员。凡笔试成绩并列且超出5:1的,全部进入资格复审范围;笔试成绩最低合格分数线上人数不足5:1的,按实际人数确定资格复审人员范围。
答:资格复审通知在内蒙古人事考试信息网或所报考的盟市人事考试机构网站(或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招聘单位官网上进行查询。
答:通过资格复审的应聘人员,即认定具备面试资格。资格复审人员结果查询可通过当场“资格复审通过”盖章、现场发放《面试通知书》或报名网站公布的参加面试人员名单的公示进行认定。
答:笔试成绩公布后,大约一个月左右开展面试工作。面试通知可通过内蒙古人事考试信息网或所报考盟市人事考试机构网站、招聘单位官网进行查询。
答:自治区直属事业单位面试工作由招聘单位或委托第三方考试机构组织实施;盟市以下(含盟市)面试工作在盟市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下进行。
答:体检工作由盟市以下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或招聘单位自行组织实施。
答:公布总成绩后,招聘单位需在一个月内完成体检工作。
答: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有关规定执行。事业单位特殊行业对从业人员身体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答:可以申请。对心率、视力、听力、血压等项目达不到体检合格标准的,应当日复检;对边缘性心脏杂音、病理性心电图、病理性杂音、频发早搏(心电图证实)等项目达不到体检合格标准的,应当场复检。对非当日、非当场复检的体检项目结果有疑问时,可以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7日内,向体检实施单位提交复检申请,体检实施单位应按照规定程序尽快安排应聘人员复检。复检只能进行1次,体检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复检内容为对体检结论有影响的项目。复检前,体检实施单位应对复检项目严格保密。复检应另选体检医疗机构进行,复检医疗机构应当不低于原体检医疗机构级别。
答:对于进入体检程序的怀孕考生,可以在体检时暂不进行妇科和X光等项目的检查,也不做出体检是否合格的结论。待考生孕期结束后进行妇科和X光等项目的检查,完成体检,并作出体检是否合格的结论。体检不合格,不予聘用;体检合格,按照程序进行考察、公示、办理聘用手续。
答:本次招聘资格复审、体检、考察、公示阶段,出现岗位空缺的,从符合条件的人员中按照成绩依次递补一次。
答: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聘用批复文件印发之日起,出现的空缺岗位不再递补。在资格复审工作结束后至面试结束,出现的空缺面试人员名额不再进行递补。
答: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过程中,应聘人员有违纪违规行为的,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