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模块完整掌握竞品分析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1.28

互联网行业,竞品分析已不仅仅是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对于UI设计师来说系统地分析竞品并且做出有理有据地分析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技能了。

竞品分析(CompetitiveAnalysis)一词最早源于经济学领域,是指对现有的或潜在的竞争产品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

通过找寻市场上存在竞争关系,高品质的产品,把他们进行分类和对比,输出结论为下一步决策提供正确的方向,它就像是武林中的吸星大法武功秘籍一样,可以把各家的绝招都变成自己的武功招式。

一套完整的竞品分析主要由以下七个模块组成,因为企业资源的原因一般是不需要全部输出出来的,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重点分析,并不是每次竞品分析都是面面俱到的。

正是因为企业为了适应小步快跑的产品迭代频率,要求在做竞品分析时候都会尽量地精简化,比较有针对性,所以市面上就出现了三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竞品分析,分别是商业模式分析、交互体验分析视觉体验分析。

产品经理——商业模式分析

交互设计师——交互体验分析

交互体验的分析,顾名思义,就是对产品功能场景交互结构的分析。对于体量小一点的公司会把这项重任都交付给UI设计师了。

交互体验分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分析分别是:

视觉设计师——视觉体验分析

视觉体验的分析,一般是由UI设计师和运营设计师两个职业完成的工作:

*有人还会说要分析设计规范,我觉得没必要,因为不可能看到竞品的设计规范,另外与其说是看设计规范,倒不如说对比页面的还原程度。

宏观视角——纵向分析

以宏观的视角,根据不同的版本迭代,拉长战线进行纵向的对比总结,这类做法虽然并不常见,但是可以提炼出很多竞品的设计思路,在做产品规划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常用于产品定位、商业模式、运营思路模块的分析中。

深入视角——横向分析

以深入勘探的视角,通过在不同的产品上相同或者类似的功能(这类的相同的功能可以是一个功能或者是一组功能)上作比较。这种横向的分析方法有助于在相对关键的场景中找到竞品的功能亮点,常用于产品体验、产品功能、UI视觉等模块的分析比较多。

竞品分析&体验报告的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新手在制作竞品分析的时候,上面就写几个竞品分析的模板,也有同学直接上来就开始写文档,写的和产品体验报告,傻傻分不清楚。这里我就讲解一下两者区别。

我举一个例子,如果有人问“这个男生怎么这样子,那这就叫产品体验;你看别人家的男朋友再看看你,这个就是竞品分析。”竞品分析比较强调“产品功能的对比”,即指两款以上产品的差异化;而产品体验则强调对“产品体验的深度”。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竞品分析被应用在互联网产品发起项目或者改版初期阶段,帮助我们摸清产品规律和对手弱点的一个工具。

竞品分析的三个意义

对于产品经理而言:他是避开之前产品迭代功能坑的试金石,比如:有一天,老板觉得我竞品的这个功能就不错,想把这个功能弄到我们的产品上,我们没有参考行业里面的竞品,直接按照老板的意思实现了,效果应该不会理想。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因为在做新功能如果都是拍着脑袋想需求,是很缺乏经验的一种表现,结果肯定不会特别理想。

对视觉设计师而言:竞品分析其实可以作为一个设计决策的依据和支撑。比如说别人在质疑你设计风格或者是颜色选择,两方不能很好地达成一致观点,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说我这个东西是调查、分析过的,而不是“我认为”这种苍白无力的表述,用专业的水平说服对方目前方案是最优方案。

对整个团队而言:竞品分析可以让团队更好地了解这个行业,了解对手,了解别人都在做什么,在和竞争企业PK中取得胜利。通过竞品分析,确定其自己的产品的优势和劣势,并制定有效的产品策略或者设计策略。

竞品分析有三个关键词发现——分析——论证。一套完整的竞品分析要具备了解、目的、竞品、对比、分析、总结六个步骤。

做竞品分析最忌讳的就是直接找到竞品进行对比,我们第一步应该做的是了解,比如在抖音的竞品分析中就有对视频行业的分析,如图:

了解哪些维度信息

了解行业信息其实就是了解我们目前产品的生态环境,例如了解整个行业背景、竞品的产品定位、现阶段行业内发生了什么事件、新的功能玩法等等,这些信息都可以了解,这里提供四个了解信息的维度(以下内容不用全写,挑几项重要的即可):

搜集信息的两种渠道

很多人不知道从哪些渠道获取行业或者市场的信息,可能在第一个步骤出了问题,这里我推荐两个渠道进行信息搜集,一个是用户的意见的渠道另一个是第三方平台的行业信息报告。

第三方平台信息渠道:这类渠道市场上有很多,我推荐几种如酷传咨询、易观智库、比达咨询、企鹅智库等找一些行业分析报告,通过这些报告了解目前行业发展现状、国家政策的支持方向、竞争对手占有市场份额等。(下图大家也可以收藏使用)

呈现形式案例借鉴

通过行业和市场的了解,为了梳理一个对自己产品和竞品的认知、观点,如下图这样表格的形式把自己的认知和观点一一梳理出来。

或者可以梳理得更加精细一些,如把产品定位差异化、关键词、产品特点都梳理出来。

再或者像是摩拜单车这种,以产品生命周期为横向维度把每个阶段的产品当时确定的战略目标都书写出来。

目的决定一切,明确目标也是竞品分析前最为关键的一个步,目标确立直接关系到后续竞品选择、分析思路和结论的输出。

许同学在做竞品分析的时候会被其他产品的某一个功能所吸引,导致后续在推导结论的过程中失去了方向。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去分析体验竞品,只有这样才不会流于表面,学习到表象。所以我们在做竞品分析之前就要想好我们想要得到什么,也就是做竞品分析的目标。

不妨多问自己几个问题

做之前不妨多问问自己几个问题,希望通过竞品分析,获得什么?资讯or知识or行动方案?需要通过竞品分析抄袭这个新功能吗?不做行不行,为什么?这些新功能会和产品的其他模块有什么联系?等等。当我们以自我反省式的问法向自己提问,并给出答案时候,这个答案就是我们做竞品分析的目标了。

三种常见的目标类型

在工作中做竞品分析基本出于这三个目的,第一次做竞品分析的同学可以按照我这三个目的找出自己项目的竞品分析目标:

不同阶段目标侧重点不同

众所周知,每个产品都是具有周期的,分别是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衰退期一般不做竞品分析),产品所处的周期不同产品所处的阶段就不同,进入期的产品处于开拓阶段、成长期的产品处于成长阶段、成熟期的产品处于防守阶段。

比如行业发展史、经营环境、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产品发展史、目标客户、业务流程、盈利模式等维度分析。

产品成长期——成长阶段:在成熟期的产品总会遇到自身的瓶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提出创新性需求,更好地服务和其他竞争对手拉开差距这是成熟期要考虑的问题。

产品成熟期——防守阶段:经历了成长期后,可以证明产品在行业中是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产品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守住原有的用户,不被其他竞争对手侵占市场份额。

为什么要讲这个,很多时候我们接到的竞品分析需求都是不明确的,我们可以结合自己产品所处的阶段,更明确地分析出竞品分析的目标。

明确了竞品分析的目标,就可以进行第三步挑选竞品了。对于不知道怎么选择合适的竞品的同学可以用“寻找——划分——挑选”这三个步骤选出最合适的竞品。

寻找·竞品的三种方法

寻找好的竞品无外乎就是考察自己的“搜商”能力,这里我推荐三种方法,帮助大家在搜索阶段找到竞品:

划分·竞品的三个种类

找寻到竞品之后不用全部分析,工作量太大,可以按照竞争关系给竞品划分种类。竞品大致分为直接关系的竞品(垂直竞品)、间接关系的竞品(间接竞品)和其他关系(翘楚竞品)这三类。

竞品的选择不在量多,而在质优,接下来的重点在于“挑选”,在这个环节我建议可以通过二八原则挑选竞品,其目的就是缩小竞品范围,比如在直接关系中挑选前1到2个算是头部的直接竞品来分析,然后挑选间接竞品和翘楚竞品中比较优秀的竞品。

a垂直竞品找相似、差异化设计

垂直竞品中因业务线高度吻合所以比较适合对比相似设计与差异化设计特点。

所谓相似化设计,就是针对自己产品有相似的功能可以直接借鉴。比如在做优酷和爱奇艺两款产品对比发现,视频的固定比例16:9、弹幕功能都是在最左侧,并且都会对新注册的用户进行VIP会员服务购买的指引,反观自己的产品在做视频播放功能也可以采用视频的固定比例16:9,引导VIP服务购买指引的功能,不要出现3:4等其他尺寸影响用户的惯性体验。

b间接竞品找相同设计

通过间接竞争找相同设计和通过垂直竞品找相似设计有些类似。间接竞品因为用户群体高度重合,业务领域或是核心功能上有类似的地方,是找相同的设计点很好的办法,这些共同点都是我们需要借鉴和避免踩坑的地方。

比如大众点评/小红书都是种草社区的产品,在首页Feed流推荐的功能上,卡片的设计上就可以找到相同的设计(图片比例、内容布局、播放图标样式),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促成大众点评用户往小红书产品上进行用户流量的转换。

c翘楚竞品找灵感设计

如果我们在做竞品分析时候只挑选垂直类和间接类的产品进行分析,最后的结论只能是和竞品很像但很难走出“抄袭”的困境,在这个时候同类竞品就派上用场了。

利用同类竞品可以激发灵感创造更多可能性,比如自如的设计师可能借鉴了喜马拉雅产品滑动Banner背景图片更换的设计亮点,再加上腾讯动漫对主题形象破形的处理手法,形成了现在独特的自如Banner表现形式。

当然他们的设计不仅如此,还增加了更有趣的设计亮点,Banner采取重力感应设计方式,图片中的所有元素会实现x轴的位移。

当手握住手机左右摇晃的时候,可以感受Banner元素竟然会动,这不失为一种通过翘楚竞品找寻灵感的设计案例。

挑选出合适的竞品之后,我们不可能把全部的竞品功能都做对比,一般都会分析以下四个维度进行功能对比、价格对比、用户体验对比和服务对比,如图:

产品的分析是指对原始信息进行整理、归纳、推理,使信息转化为有价值结论的过程,接下来我就以网上一个闲鱼的竞品分析案例,梳理一个产品大致可以从以下4个维度进行分析。

a对产品属性的分析

在了解行业信息的那一个部分,我们讲到通过第三方平台查阅对行业、市场的研究报告,这个时候就派上了用场。

前面做的行业了解,都是为了进一步对自家产品的分析,比如我们就可以从七麦数据这个平台,获取一些闲鱼和竞品的数据。

对用户的分析可以从用户的基础属性和用户消费这两个维度入手,看看彼此的目标用户的需求上有哪些异同点,比如对核心用户的分析(最忠诚的用户群体是哪类);对主流用户的分析(占领最大的用户群体是哪些);用户构成的分析(各类用户群体的比例构成)。

对用户进行分析之后并没有结束,最重要的是得出自己产品的用户画像,可以参考以下四个问题给予自己分析维度的思考:

d对功能对比的分析

另外就是对产品功能的对比分析,可以把竞品的主要功能路径画出来,思考竞品为什么做这个功能,做这个功能会给产品带来什么好处,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功能列举出来,再看看哪些平台有,哪些平台没有等等。

对竞品功能对比分析并不是把功能简单地罗列出来,最重要的是通过功能的对比,帮助梳理出用户需求的痛点,发现自己产品的问题,尤其对后续改版的方向都可以在对产品功能的解析中找到答案。

对于数据的分析可以理解为对功能对比分析的升华,假设我们提案一个产品功能是否值得上线,这时就需要产品的数据增长波动,来佐证提案的可行性。

一般在进行产品数据收集的时候我们可以把目光锁定在两个数据维度——基础数据和趋势数据,我们需要用两个维度的数据去判断产品的体量和目前的阶段状态。

趋势数据的范围有:产品在一年内的用户的增长情况或者固定周期的总注册用户量/下载量/有效转化率的趋势情况、产品平台及官方的排名情况。这里再推荐两个针对查询产品数据趋势比较好用的网站。

以上5步全部做完还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竞品分析的结论,也就回到了开篇那个问题,我们的目的是什么?达到了吗?

很多同学的竞品分析,就是为了分析而分析,并没有总结出一个结论。没有结论前面所有的分析岂不是就没有任何的意义,没有结论的话又按照什么方向去迭代产品升级改版呢?所以说一定要有最后的结论:虽然结论很主观但是也要有结论,没有结论的竞品分析是展示报告,是没有意义的。

结论要具有真实性:是推导出来的而不是硬加上去的,要知道一个错误的结论比没有结论的后果更可怕。

有些同学们在做竞品分析时候,先找到市面上的最火爆的直接竞品,把自己的产品与直接竞品一一对照,把设计亮点直接copy;或者是找到间接竞品、翘楚竞品与自家产品共有的功能,取一部分粘贴复制到自己产品身上。

这样的做法并不是错误的,只会让自己产品与竞品相似度很高很难让我们的设计改版具有创新性。为什么大家做竞品分析相似度很高,我认为问题出在目标不够明确和方法使用不正确这两点上。

接下来我就用锤子和钉子的关系,向同学们一一说明,竞品分析的十锤法则,希望大家在不同的竞品分析目标面前用对竞品分析方法。

钉子:

常用于竞品的横向比较,比如想要全面地了解一个功能的概况。或者是当我们思考某个功能元素是否需要保留,可使用对比表格法。

锤子:

对比表格法是竞品分析最经常用到的一种分析方法,衍生的还有打勾比较法、评分比较法和描述比较法三种形式,常用于视觉竞品分析里面。

打勾比较法通过与竞品的功能一一对比打勾,有的话就在表格上对应位置打勾,不存在就空着。用这种方法来了解自己产品与竞品在产品功能上的差异,全方位地了解竞品的功能分布,为自己的产品是否加入这个功能规范做参考依据。

评分比较法多用于体验设计中,把自家产品都有的功能得分列成一行作为一个标准,把竞品的数据依次排列,可以直观看到与竞品之间数据的差异。

另外描述比较法这种方法比较的是竞品的功能细节、界面等功能,并且跟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竞品中也很常用,如图。

当自己不知道产品的问题是什么?或者想避免自己产品在产品体验上犯同类错误的时候,可以使用用户体验地图,算是一种寻找产品问题、用户痛点的方法。

用户体验地图的意义是在于分析前模拟用户的视角去发现用户整个行为的痛点,发现用户要的是什么,而不是说我们想在产品上放什么。

建立多张用户体验地图可以对比不同的产品在流程中的不同,发现并记录流程中的共同问题来帮助设计师避免自己产品犯同类错误。

以下是我在网上找到的制作竞品画布的要点,建议大家收藏。

精益画布应用于以下两个场景:

精益画布常用于产品成熟阶段的产品,做产品商业模式分析,建立产品全局观,检查产品商业功能清单来使用,一般产品经理或者是产品战略者的角色会使用。比如OFO这种体量比较大的公司会用到精益画布,制定产品战略,如图:

以下是关于精益画布的模块构成,需要的自行复制吧:

属于宏观层面的分析,是一种想要了解市场大环境、市场趋势,直观地找出机会与威胁所在的方法。

比如2018年p2p网贷行业集体暴雷,因为政府的监管制度的完善,一大批不合法律法规的p2p平台倒闭,预测未来p2p的市场份额将会减少。再比如,当今中国市场人口老龄化严重,年龄分布不均匀等情况属于社会分类的范畴,预测未来适老化的产品可能会成为互联网市场下一个风口。

锤子

在一张大白纸上画出4个格子,团队成员分别代表“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尽可能多地罗列关键词填写到4个格子中,最后集体投票,每个格子选出得票较高的3~5个点子作为PEST分析的结果。

不知道自己产品的竞品如何分类的,常用来对比多个产品或者同一产品的多个方面的好工具。

雷达图起源于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估方法,通过雷达图的绘制可展现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后被人应用于互联网行业,称竞品雷达图(又叫蜘蛛图)。

竞品雷达一般选6个—9个维度分析,这9个维度参考尼尔森的十大可用性原则自行组合,进行产品分析。

对自己产品的优势、劣势不明确,判断现有的产品是否需要重新定位,并帮助我们重新找到合理的定位的场景的工具。

矩阵分析法是一个场景的分析法,以四维矩阵的方式分析自己的产品与竞品的定位、特色或优势,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梳理清楚市场中存在的空白点。以下图为例,在严肃和亲民这个范围领域就是没有这个产品,企业是否可以在战略层面上投入开发成本,开发这个空白领域的产品,抢占市场。

SWOT是一种基于四个要素的战略规划方法,与PEST模型不同的是这个SWOT模型不仅可以帮助梳理产品优势和劣势,还可以制定企业的竞争策略和未来开发的计划规划,是一种既可以分析产品/公司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威胁)竞争环境的工具。

我自己使用的时候会把这个方法放到竞品分析和总结的那部分,比如在竞品分析前半部分把宏观层分析完、竞品的功能亮点对比完,最后进行输出总结归类到产品的优势和劣势,再预警一下现阶段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预测一下以后的机会。

对于做竞品分析一点头绪都没有的同学,可以使用这个五层九纬度法(也叫用户体验五要素)。

一套完整的竞品分析其实和做产品思路一样,将复杂的事物抽象成分层的模型,能让人直观、清晰地获取其内在的逻辑,算是比较常规的方法了。

使用场景分为两个,第一个是针对竞品分析前不知道竞品哪个功能对用户来说意义重要;第二个是竞品分析后验证自己产品中某个功能改版是否成功。

可用性测试的意义在于如果不用竞品的产品,自己可能不能真实地感受到竞品好在哪里,就不能真实找到竞品在体验层面上值得我们借鉴的功能是什么。它除了可以还原竞品功能对用户真实的体验之外,更是一个验证功能改版是否成功的工具。之前讲到了数据是有欺骗性的,数据会受环境因素所影响,有些数据是代替不了可用性测试和用户访谈的结论的真实性。

通过以上的讲解,我相信大家对“竞品分析”会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知,虽然大家较为清晰地知道了竞品分析的概念、制作流程以及方法,但是在我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以下9个问题,值得注意。

人的认知是有局限性的,尤其是接受一个不太熟悉的观点时候,就好比你让雕刻工刻一个马的扶手,因为描述不清楚的问题,他可能会刻成一个驴的扶手。

我们在论证一个观点最好就是举例论证,这样才能做到有理有据,所以要注重平时的素材积累,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做到观点都有资料可以佐证避免假大空,不会出现低级错误。最好把竞品分析当作一个产品来做,用产品思维(有逻辑性)做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绝对不是说找不同,竞品分析方法千千万,无论是在分析前,还是分析后,跟着目标走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最终做到产品设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终极目标。我梳理了两类目标,供大家思考自己做竞品分析的目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分清楚给谁看也是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最好要问清楚最终呈现给谁看,因为同事、领导、老板的角度不同所以需要看的切入点就不同。

所以在分析报告中,事实一定是严谨可信的,是市场上认可的,这样通过分析得出来的观点才会不带有主观臆测的。

另外一点我想说的是注重逻辑,有些竞品分析一会儿分析市场大环境,一会分析产品核心功能,看似面面俱到,但是分析的主线思路不清晰,缺乏逻辑关系,形式归于表面。

做竞品分析常规的方式是先挑选3-5个竞品,围绕用户体验要素(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对竞品展开分析,我知道大家都是受了ajax之父jessejamesgarrett的经典之作《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的影响,我最开始入行的时候也是我的启蒙书。

但是大家要清楚“由于产品不同、受众用户不同、产品阶段不同、分析目标不同竞品分析最终呈现的样子就会不同,”如果大家都用这五层去写的话,避免不了有套模板的嫌疑。

这里列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2015年时候互联网很流行“互联网+传统行业”的创业概念,但互联网+并不适合所有行业,要认清自己产品适合“互联网+传统行业还是传统行业+互联网”,了解清楚自己产品的特长,清楚谁主导谁,处于什么产品阶段后再做决策,不要跟着主流舆论裹挟,盲目做选择。

除了我所讲的通过适合竞品的方法来审视自己产品之外,还有一点值得大家注意的就是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尤其是在UI设计当中,并不能保证设计方案是一直对的,只能说在某一个产品阶段或者应对某一个问题设计方案是最好的方案,更为精准的说法是设计方案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只能说那个设计方案更合适当前这个需求。

我看了很多竞品分析,内容深度很深,视角也很独特,观点也很鲜明有价值,只是其表现形式太难让人阅读下去。我们是设计师,竞品分析的结论固然重要,但是精心包装才能更好地传递竞品分析的价值本身,这也是体现我们基础设计师价值的一部分。

设计领域中的眼球理论也是如此,一份好的竞品分析,务必在视觉包装上下点功夫,通过合适的逻辑结构进行梳理,可以让你的观点更易于理解并接受,配上适当的图文制作成PPT,保证文字信息可以高速清晰地进行传达,让读者第一眼就有继续阅读的兴趣。正所谓好的内容+好的设计形式=易于别人接受,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细节决定成败,很多同学按照流程步骤一一分析了,得出了结论也是真实有效的,认为竞品分析就完成了。

我们的目的不是交付100分的答卷,而是交付100+的答卷,自我检查是提高自己的能力的好方法,如果工作周期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从头到尾,把竞品分析查缺补漏,这样也利于发现更有价值的信息。

竞品分析不是一次性的事情,它对团队来说是每时每刻的,因为市场和需求是不停地更新,做竞品分析也是一个了解市场了解产品的手段,需要持续更新的。可以说它是贯穿整个产品迭代的始终的,把握节奏可以让你更从容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建议至少半年更新一次。

竞品分析在不同的阶段能给我们的产品带来不同的效益,学习好竞品分析也能避免走很多的弯路。

THE END
1.闲鱼产品分析报告闲鱼 产品分析报告 体验者:大星星 体验版本:Android 3.2.7 设备型号:SM7100 操作系统:Android 体验时间:2016年8月1日 体验目的:为面试做准备 一、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置了大量的物品。互联网和物流的发展,进一步刺激了消费,当人们买下物品后,绝大多是都是闲置...https://www.jianshu.com/p/acdf499105f0
2.闲鱼电子商务案例分析报告.pdf该【闲鱼电子商务案例分析报告 】是由【秋江孤影】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闲鱼电子商务案例分析报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闲鱼...https://www.taodocs.com/p-887436401.html
3.9闲鱼vs转转1一份关于二手物品交易app的竞品分析报告.pdf9闲鱼vs转转1一份关于二手物品交易app的竞品分析报告.pdf,VS转转 一份关于二手物品交易APP 的竞品分析 Q:58同城上线了 “转转”这款二手物品的APP,假设你是淘宝旗下 二手物品APP “ ”的产品经理,做一份针对 “转转”的竞品分析 。 (三节课的同学应该很熟悉这道题目吧,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630/7033125021004136.shtm
4.IIGF观点电子商务领域绿色消费现状分析1991年、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可持续消费政策因素》报告,报告中进一步丰富了绿色消费的内涵,将可持续消费定义为“提供服务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好,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 https://iigf.cufe.edu.cn/info/1012/4475.htm
5.各行业的分析研究网站大全,建议收藏麦黛黛电影电视行业免费报告列表页-艺恩咨询(是个研究娱乐行业的公司,提供行业报告) 旅游数据报告-旅游圈(旅游行业报告) 小程序报告-阿拉丁统计 爱应用:一个应用所有历史版本的产品分析截图记录。 Appannie,看国外的人都下载什么应用 卡思数据-短视频网红分析数据分析 国金证券研究所(国家宏观经济研究数据和报告) 中金研报(...https://www.cnblogs.com/maidaishe/p/13700228.html
1.闲鱼高效投放背后的秘密——鲲鹏闲鱼投流闲鱼业务发展迅猛,闲鱼首页feeds、闲鱼搜索、猜你喜欢商品推荐feeds流、首页金刚卫等大流量场景成为了各条业务线的产品、运营争抢的流量入口。随着海量的投放需求提到技术团队,陈旧的开发、运营模式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现有的技术链路无法在多业务投放同一场景时,既保证他们的pv投放目标,又保证较高的点击转化。各业务方...https://blog.csdn.net/hellozhxy/article/details/134987960
2.闲鱼用户群体分析报告.pptx闲鱼用户群体分析报告RESUMEREPORTCATALOGDATEANALYSISSUMMARY目录CONTENTS引言闲鱼用户概述闲鱼用户画像闲鱼用户行为分析闲鱼用户需求与偏好结论与建议REPORTCATALOGDATEANALYSISS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4365490.html
3.竞品分析报告:闲鱼VS转转,二手交易市场的爱恨情仇本文作者早在两年前对闲鱼和转转做过一次竞品分析,当时,闲鱼的百度搜索指数是转转的30倍,在App Store的评论是转转的10倍,总体用户量也相距数倍,时隔两年之后,作者再次进行调研,发现两家已呈并驾齐驱的姿态,以下是调研报告全文。 一、调研背景及目的 1.调研背景 ...https://36kr.com/p/1722690420737
4.竞品分析报告10篇竞品分析报告1 对比和分析是竞品分析的内容主体,一般有两个点需要着重注意: ①分析维度 竞品分析,可能会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战略定位、盈利模式、用户群体、产品功能、产品界面(交互方式、视觉表现)、数据和技术等,对于不同目的的竞品分析,会有所侧重,这和第一步中确定分析目标相对应。 https://www.ruiwen.com/fenxibaogao/6306366.html
5.从3个阶段,由浅入深帮你完全掌握竞品分析优设网信息搜集是特别繁重的工作,在资料查找过程中需要判断哪些能作为竞品分析报告的内容,所以需要了解常用的信息渠道。不同层面的信息都有对应的信息获取来源。例如公司的发展经营状况、方向,大事件可以通过行业媒体、官方渠道、高层访谈视频,第三方机构等;公司的产品相关数据可以通过第三方数据公司(如艾瑞、七麦等大数据公司);...https://www.uisdc.com/analysis-for-competitive-products
6.消费者消费心理调研报告(通用10篇)崇尚绿色消费等生活方式。逛超市购物时,更关注绿色环保类产品;选择共享单车等绿色交通出行;在食堂以“光盘”为荣;利用高校自行设立的“二手资源交易群”“万能墙”,以及闲鱼等闲置商品交易平台将有价值的闲置物品二次出售,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今天的大学生,对于绿色、环保消费情有独钟。 https://www.yjbys.com/diaoyanbaogao/3137332.html
7.《阿里巴巴集团2018财年财报》财务分析报告界面新闻·JMedia五四晚,“快乐青年”阿里巴巴发布2018财年年报,对此电商行业热点,电商中心第一时间发布《阿里巴巴集团2018财年业绩报告》财务分析报告,为大家带来独家、权威、深度解读。 一、报告概要 北京时间5月4日晚间,阿里巴巴发布了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2018财年第四季度业绩和2018财年的业绩报告,随着财务和运营的数据重重揭开,不由令...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2115689.html
8....化妆品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模式研究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附下载)化妆品企业需要进一步了解消费者市场,抓住颜值经济、他经济的趋势,开拓社交电商的转化渠道,进行更精细化的产品销售。(《2019-2024年中国化妆品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模式研究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完整高清PDF版共326页,可点击文章底部报告下载按钮进行报告下载) IiMedia Research data show that from 2012 to 2018, the ...https://www.iimedia.cn/c400/66646.html
9.全球心脏病护理点(POC)诊断行业细分品类与应用前景分析2022年第一梯队有 ,共占有 %的市场份额;第二梯队厂商有 ,共占有 %份额。报告依次分析了这些核心企业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价格、销量、销售收入及市占率,并对其市场竞争优劣势进行评估。 细分地区方面,2022年 是最大的生产地区,占有 %的市场份额,预计未来几年, 地区将保持最快增速,预计2028年份额将达到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7929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