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病,又称为“支气管哮喘”。这是一种呼吸道慢性炎症疾病。
大家熟知的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这些疾病通常是呼吸道急性炎症,大多数情况下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等原因造成,经过正确的抗感染治疗就会使炎症消除,疾病痊愈。
哮喘病所造成的慢性炎症却截然不同,它既有急性炎症的表现,例如出现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急性加重,可以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就发生;又有慢性持续性炎症的症状,由于呼吸道对许多外界刺激物的敏感性增高,可能反复出现喘息或咳嗽,症状持续几天或几个月,有的甚至常年,不仅影响正常活动,甚至影响休息和睡眠。
因此治疗哮喘病不仅要针对急性发作,而且更重要的是控制慢性炎症,一方面减少严重急性发作,另一方面维持呼吸系统正常功能和机体健康。
二、哮喘发病部位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体的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是我们体内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气体吸入和呼出体内所经过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或“气道”。气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毛细支气管、肺。就象一棵倒立大树的分枝一样,气道从上至下,从主干到侧支,逐级分支变得越来越多,直径变得越来越细。正常情况下,整个气道非常通畅,气体很容易进出。
哮喘的慢性炎症会使整个气道都受到影响,但最主要的发病部位是细支气管。
三、哮喘症状产生的机制
哮喘患者的气道由于炎症病变,造成气道表面水肿、分泌物增多阻塞、气道外周肌肉收缩,从而使整个气道腔变得狭窄,气体流通不顺畅。空气进入肺部减少,而残存的“废气”渚留却增加。
由于机体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呼吸系统就会用力地增快呼吸次数、增加胸部肌肉力量来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这时候患者会感到胸部发紧、憋闷感、呼吸急促、儿童常常见到鼻翼煽动、胸口窝伴随呼吸而起伏凹陷;呼吸的气流快速经过狭窄的气道管腔时,会出现哮喘病特有的哮鸣音,尤其在呼气过程中更加明显;另外由于呼吸道炎症刺激,咳嗽也很常见。
四、哮喘病的分期
哮喘发病的特点是反复性、发作性和长期性,由于哮喘发病的这些特点,在气道的病理表现上也有所不同,在医学上把它分为三期,以便针对不同的发病期来进行治疗。
1、急性发作(或加重)期
在短期内很快出现明显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症状表现为急性加重。经过适当的急性期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在1周内病情应该得到改善。
2、慢性持续期
3、临床缓解期
五、哮喘病的危害
1、并发症
急性哮喘发作会导致缺氧、肺气肿,严重者可能出现气胸、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
小年龄患儿长期反复哮喘会出现生长发育障碍;
反复哮喘若未经长期控制治疗,会导致气道结构上的变形,出现不可逆转的气道阻塞,进展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或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
2、生活质量受影响
因反复哮喘发作而就诊,耽误患儿上学及家长工作;
部分患儿若缺乏正确引导,可能因为哮喘而感到自卑和害羞,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
长期控制不佳的患儿难以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
3、不规范的治疗带来经济损失
反复急性发作导致急性期必须的治疗增加,造成直接的治疗费用增加;
家长因耽误工作而影响收入,造成间接的经济损失。
六、多少人得哮喘病
七、哮喘的病因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1)过敏原诱发
①吸入性过敏原
室内:尘螨、霉菌、屋尘、蟑螂、有皮毛的动物
室外:花粉、霉菌
以上吸入性的过敏原常常需要做医学检测才能确定患儿是否对其敏感,或确定敏感的程度有多严重。
②食物过敏原
在一部分哮喘患儿中,表现出对某些特定食物过敏,如牛奶、鸡蛋清、花生、黄豆、小麦、鱼、某些蔬菜和水果、坚果等等。另外,有些食品添加剂也能引起过敏。
有可疑食物过敏史的患儿通常也应该经检测确定是否对某种食物过敏及其严重程度。
③药物如阿司匹林,但在我国儿童中较为少见。
(2)使哮喘加重的刺激物
香烟烟雾、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如杀虫剂、油漆、装修污染物甲醛)、燃烧物的烟雾(蚊香、熏香、燃放的烟花、厨房的油烟)
3、运动
病情没有得到控制的哮喘患儿,剧烈运动成为诱发哮喘的危险因素;一方面剧烈运动本身使心肺功能的负荷增加,另一方面在运动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恶劣环境也成为诱发因素。
4、呼吸道病毒感染
即通常所说的感冒,病毒本身会对气道造成炎症性的损伤,也会使哮喘患儿原本反应性增高的气道变得更加敏感。
5、天气变化
沙尘天气、温度骤冷骤热、气压或湿度的剧烈改变都会使敏感的气道出现不适。
6、强烈的情绪波动
儿童过度的兴奋、紧张或焦虑等会通过神经内分泌因素的变化诱发哮喘。
八、儿童哮喘表现的症状
以下症状经常是哮喘发作的征象
1、喘息,严重时在胸部可以听到哮鸣音(“咝咝”声,类似拉风箱的声音,“吱吱”声)
2、胸闷(胸部有压迫感)
3、呼吸困难(嗓子眼儿发紧,发憋)
4、咳嗽(频繁的干咳或伴有粘痰)
有哪些表现提示严重哮喘发作
说话困难
呼吸时鼻孔张大
嘴唇和指甲变灰或青紫
呼吸时颈部周围和肋间的皮肤内限
心跳或脉搏非常快
走路困难
有以上情况时应该立即去看急诊。
十、医生是诊断儿童哮喘的依据
当儿童反复出现发作性的喘息、咳嗽、胸闷、呼吸困难,伴有或不伴有感冒样症状(例如发热、全身不适等),尤其在夜间或清晨症状加重,或在运动时表现类似症状,或由于某种刺激物(例如花粉、宠物、特殊环境或异味、特殊食物)等诱发,这些症状往往提示可能患有哮喘。医生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必要的检查化验(例如肺功能检查、过敏原检测、胸部X线检查等)、以及对相应治疗药物的反应来确诊或排除哮喘。
十一、喘息超过3次不能确诊哮喘
一般来说,反复喘息发作超过3次应该考虑是否为哮喘病。但是首先要排除有无其它原发病造成的反复喘息。例如在年龄较小的儿童,要排除支气管肺发育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心肺血管畸形等,各年龄组的儿童都要排除有无异物误吸入到支气管内,以及是否有其它感染如肺结核病或支气管扩张等等。这些可疑的疾病都要经过医生详细了解病史后经过相应必要的检查来排除。
十二、以下特点提示儿童患哮喘病的可能性大
十三、长期咳嗽与哮喘病的关系
有一类儿童慢性持续性咳嗽超过1个月以上,用各种抗生素或镇咳药效果不理想,常常发生在清晨或夜间,运动后加重,或吃了冷饮或过于刺激性的食物后咳嗽不止,干咳无痰,也不伴有发热。这时候要注意孩子是否患了咳嗽变异型哮喘,也称为过敏性咳嗽。医生将根据病情以及相应检查,并结合患儿对治疗药物的反应来作出诊断。
十四、儿童期哮喘不规范治疗可能导致的结果
儿童哮喘一经确诊,不管严重程度是轻是重,都应遵循医嘱进行规范的控制哮喘慢性炎症治疗或对症治疗。只有早期治疗,才有助于使儿童哮喘早期达到控制,减少哮喘反复发作的机会,减轻哮喘急性加重的症状,降低哮喘病对肺功能造成的损害。否则,哮喘反复急性加重或长期慢性持续炎症将导致不可逆的肺功能损伤,从而使生活质量长期受到哮喘病的困扰。
十五、哮喘的预后
儿童哮喘病的自然进程具有很大的可变性。5岁以内起病的哮喘患儿,大约有超过60%的患儿到青少年阶段症状将逐渐缓解。从年幼儿到成年阶段的慢性持续性哮喘所占比例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对那些可能自然缓解的哮喘类型不进行积极治疗。因为即使是慢性间歇性哮喘类型,也会在某种诱因作用下出现急性加重或严重急性发作,积极而规范的控制炎症治疗和必要的监测将有利于减少重症哮喘。
十六、哮喘和鼻炎的关系
哮喘的病变部位主要发生在下呼吸道,鼻炎的病变部位则位于上呼吸道。在解剖结构上,上下呼吸道是连续的整体,组织结构近似,发生炎症病变表现也类似。据统计大约有超过40%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合并哮喘,而大约80%的哮喘患者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和鼻炎联合治疗对缓解两病有交互作用。因此医学上常常将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成为“一个气道,一种疾病”。
十七、哮喘儿童的运动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很多哮喘患儿在运动时诱发哮喘,因而害怕运动加重哮喘病情,常年累月免体或很少参加体育运动。事实上,经过规范治疗病情控制的哮喘患儿,完全能和正常孩子一样进行各项运动,不仅对他们的心肺功能是很好的锻炼,而且也能增进他们抵御疾病的信心。
十八、哮喘患儿检查肺功能的意义
通俗的讲,肺功能检查是了解呼吸过程中空气在气道内部流通是否顺畅。由于哮喘是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很多炎症因素回导致气道管腔变得细窄,空气流通受到阻碍和限制。病变严重程度不同,气道狭窄程度也不同,通过肺功能检查,才能帮助医生客观而科学地判断哮喘病的严重程度,从而指导临床治疗以及监测病情和对治疗药物的反应。
十九、哮喘的治疗
很多父母初次得知孩子被医生诊断为哮喘后,都会感到紧张和焦虑。因为引起哮喘发病的因素极为复杂,这是一种迄今为止很难治愈的慢性疾患,父母们担心慢性哮喘会导致对孩子身体的长期不良影响。实际上目前已经有很有效的哮喘控制治疗方案,专业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制订出治疗计划,家长的工作就是要配合医生,帮助患儿正确和严格遵循治疗方案,定期复查,只有这样,整个的治疗方法才会行之有效。
首先避免诱发因素极其重要
诱发因素
避免措施
室内尘螨(非常小,肉眼不可见,以人的皮屑为食物,喜欢生活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如地毯、被褥、枕芯)
每周用热水洗床单和毛毯;取走地毯和厚重的窗帘以及软椅坐垫,因为容易积灰尘;最好用塑料、皮革或简单的木质家具,而少用纤维填充家具;最好用带滤网的吸尘器。
室内霉菌
经常打扫所有潮湿区域,降低室内湿度。
蟑螂
杀死蟑螂,并彻底清除蟑螂尸体及排泄物;剩余食物放入容器内;家中不要堆放报纸、纸箱和空瓶。
有皮毛的动物
家中不要养宠物
烟草烟雾
患儿及家庭都应戒烟;当有做饭的烟雾或燃烧木柴时,要开窗通风;当室外充满汽车尾气、工厂的污染,关闭窗户;
室外花粉
在花粉高峰期(春季树木花粉,夏秋杂草花粉),关好门窗呆在室内。
体育活动
在哮喘达到控制时,无需避免体力活动。部分患儿在剧烈运动前需要预防用缓解药;持续的控制类药物治疗能减少运动后哮喘的发生。
二十、治疗哮喘的药物
大部分病人需要用两类哮喘药物
(一)控制类药物
有慢性持续症状的患儿需要每天使用这类药物来控制气道的慢性炎症,减少和预防哮喘的发作。
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评估来决定是否需要用这类药物,或该用多大剂量及多长的疗程,家长自行给患儿改变用药的剂量和疗程往往是很危险的,所以应该定期到医生那里复查,让医生了解患儿在治疗期间的病情变化,以便合理调整用药计划。
(二)快速缓解类药物
这是一类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必须应用的药物,它可以迅速缓解哮喘的急性症状,有时甚至能终止哮喘发作;有时需在剧烈运动前30分钟应用,来预防运动诱发的哮喘。但要记住,过多的使用快速缓解类药物是有害的,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时适量应用。
二十一、哮喘药物治疗的途径
(一)吸入用药
不管是控制类药物还是快速缓解类药物,最常用和最有效的用药途径都是吸入治疗,药物通过吸入型装置直接到达哮喘的病变部位——气道中,分别起到控制炎症和缓解气道痉挛的作用。
吸入型药物的吸入器装置有很多形状,不外乎两种剂型,气雾剂和干粉剂。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年龄和掌握吸入技术的程度来选择合适的剂型。但是吸入型药物是否能起到应有的疗效,还取决于能否正确掌握药物吸入方法,如果吸入方法不得当,也就相当于无效治疗。
(二)口服用药
一部分哮喘药物是口服用药,它们可用于那些掌握吸入方法较为困难的幼儿,或者不方便使用吸入药物的患儿。
(三)经雾化泵吸药
在较重的哮喘急性发作时,由于气道缩窄的情况较为严重,并且患儿常常难以用力吸入,这时候单纯依靠手动和/或主动吸入配合的吸入装置时难以迅速起效,因此在急诊室常常会应用雾化泵来进行吸入治疗缓解急性发作,以确保患儿在呼吸困难时仍能较充分吸入药物并快速起效。
(四)静脉输液
重度和极重度发作的患儿常常同时应用静脉输液来全身给药,并需要吸氧。
二十二、正确的吸入药物方法是什么
不同吸入型装置的使用方法
注意:首先应明确你使用的药物是下列哪一类吸入装置,然后严格按照标准方法吸入,才能保证有足够治疗剂量的药物到达气道,发挥疗效。
(一)定量吸入器(又称气雾剂)
1、移开喷口的盖,用力摇匀吸入器。
2、轻轻地呼气直到不再有气体可以从肺内呼出。
3、将喷口放在口内,并合上嘴唇含着喷口,在缓慢吸气同时按下药罐将药物释出,并继续深吸气。
4、屏气约10秒钟,然后才缓慢呼气。
5、若需要多吸一剂,应间隔至少一分钟后再重做第2、3、4步骤。
6、用后将盖套回喷口上,如果使用的是吸入型激素的控制类药物,必须用水漱咽部然后吐出漱口水,反复2~3次。
7、如果同时需要使用吸入缓解类药物时,应该先吸入这一类药物,5分钟后再吸入激素。
8、如果是一瓶新的吸入器,第一次使用时需要预按,直至有气雾喷出再开始起用。
9、难以掌握气雾剂正确使用方法的婴幼儿和儿童应同时应用储雾罐,来辅助气雾剂的使用(详见以下储雾罐的使用方法)
(二)都保吸入器
1、将保护瓶盖旋下。
2、握紧瓶身,保持瓶口垂直向上,尽快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瓶底然后再旋回原位,当听到“咔嗒”一声时,表明药粉剂量已经装好,可以用了。
3、缓慢呼气后,把吸嘴置于齿间,并把嘴唇紧固于吸嘴周围。
5、把都保从嘴边拿开,并屏气约10秒钟,然后再进行呼气。
6、盖好保护瓶盖,如果使用的是吸入型激素的控制类药物,必须用水漱咽部然后吐出漱口水,反复2~3次。
8、瓶身上的药物计量显示窗口出现红色标记线时,表示药物即将用完,全部被红色标记覆盖时,表示药已用完,需要更换新药。
(三)准纳器
1、用一手握住外壳,另一手的大拇指放在手柄上,向外推动拇指直至完全打开。
2、向外推动滑动杆发出“咔哒”声。一个标准剂量的药物已备好以供吸入。在剂量显示窗口显示减少一个数字。
3、尽量呼气,但切记不要将气呼入准纳器中。
4、将吸嘴放入口中,经准纳器深深地平稳地吸入药物。
5、将准纳器从口中拿出。继续屏气约10秒钟,然后缓慢恢复呼气。
6、将拇指放在手柄上,往后拉手柄,使其恢复原位,滑动杆自动复位,并盖好保护外壳。
7、如果使用的是吸入型激素的控制类药物,必须用水漱咽部然后吐出漱口水,反复2~3次。
8、带有计数显示的准纳器数字显示为“0”,表示全部的药量已经用完,需要更换新药。
(四)储雾罐(用于辅助气雾剂的使用)
1、移开气雾剂喷口的盖,用力摇匀气雾剂后插入储雾罐对接气雾剂的一侧。
2、将口器放入儿童的口中(如果是面罩,要注意罩住口鼻周围并紧贴皮肤)。
3、鼓励儿童慢慢的吸气和呼气,一旦呼吸调整好了,可看到口器后方的单向活瓣膜随呼吸运动交替开启和闭合,用另一只手按压气雾剂的罐顶来释放药物,再让儿童持续呼吸30~60秒,同时保持储雾罐的位置不变。
4、用后取下气雾剂,盖好气雾剂喷口,如果使用的是吸入型激素的控制类药物,必须用水漱咽部然后吐出漱口水,反复2~3次。
5、如果同时需要使用吸入型缓解类药物时,可以同法使用储雾罐,应该先吸入缓解药物,5分钟后再吸入激素。
6、注意定期更换储雾罐的瓣膜(每3个月1次)和储雾罐(每半年1次);切忌用洗涤剂或用力擦洗储雾罐内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