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高手只差这么一点儿细节和经验!
“新三大常规检测”概念,即为:WBC+CRP+SAA。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儿科蒋瑾瑾教授鉴于SAA检测在婴幼儿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提出的。
C反应蛋白(CRP)
是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指标,病毒感染时CRP一般不增高,但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时也增高。
临床应用相当广泛,包括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手术后感染的监测;抗生素疗效的观察;病程检测及预后判断等。
检测方法:
目前主要应用免疫化学法,如单项免疫扩散、火箭免疫电泳、胶乳法、免疫速率散射法比浊发和ELISA等。
其原理都是利用特异性抗CRP抗体与待检标本中CRP反应,根据形成的沉淀环直径、沉淀峰高度、凝集程度、呈色程度或其他免疫反应结果判定待测标本阳性、阴性或CRP含量。
CRP特点:
1、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2、炎症急性期、恶性肿瘤、局部缺血、组织损伤——→肝脏分泌,数小时内急剧上升是反应机体炎症状态的敏感指标。
2、半衰期18h——→炎性反应控制后,迅速将至正常水平炎症恢复的评价指标。
4、增高幅度反应病情变严重程度
CRP生物学特征:
1、受多种细胞因子如IL-6、IL-1、TNF-a等的调节和诱导。
2、CRP与补体C1及FcTR的相互作用使其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如宿主对感染的防御反应、对炎症反应的吞噬作用和调节作用等。
3、与受损细胞、凋亡细胞及核抗原的结合,使其在自身免疫疾病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健康状况下的CRP正常范围:
临床上一般<10mg/L为正常,连续结果的前后比较更有意义。
所有年龄段
<6mg/L(平均低于1mg/L)
新生儿:
<2mg/L(平均0.32mg/L)
儿童:
<2.2mg/L(平均0.16mg/L)
成年男性:
<5.2mg/L(平均0.5.5mg/L)
女性:
吸烟者:
中值为11.5mg/L
孕妇:
<20mg/L
CRP的影响因素:
检验要求:
1、多种样本类型:CRP主要面对门急诊病人特别是儿童病人,应做到静脉血、末梢血、血清血浆标本全部适应。
误区释疑:
CRP根据临床意义的不同分为hsCRP和常规CRP。
常规CRP是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指标,hsCRP是诊断和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发展的有效指标,在冠心病、脑卒中、周围血管栓塞等疾病的诊断和预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
1、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肝脏中合成,并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结合,与CRP相仿,用以评估急性时相反应进程。
2、正常情况下血浆含量很少,当机体受到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抗原刺激后,肝脏合成大量的SAA入血。当抗原清除后则迅速下降。
4、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辅助诊断、冠心病风险预测、肿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动态观察、移植排斥反应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改善观察方面。
临床上一般SAA浓度<10mg/L为正常,与CRP参考范围一致。
SAA的检测方法:
目前主要应用酶标免疫测定,放射免疫测定,免疫散射法或免疫比浊法。原理同酶标免疫法。正常值:<10mg/L,由测定方法确定。
SAA的发展:
1962年淀粉样变性前体物质
1979年非感染性炎症指标
1979年肿瘤检测指标
1982年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1993年感染性疾病指标
1993年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独立预测指标
SAA的特点:
2、感染、炎症、外伤、肿瘤—→肝脏分泌,5-6h内升高约1000倍反应机体炎症状态的敏感指标。
3、半衰期只有50min—→炎症反应控制后,迅速将至正常水平炎症恢复的评价指标。
4、增高幅度反应病情严重程度。
SAA应用体会
1、快速诊断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新试验。
4、在特殊病毒感染、风湿性疾病如:手足口病、EB病毒感染、CMV感染、轮状病毒感染、疱疹性口炎、川崎病等上升较显著。
5、知道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
6、与CRP联合检测能有效鉴别病毒和细菌感染,避免抗生素滥用。
7、poct及时检测,快速、精准。
1、多种样本类型:因和CRP的联合应用更具备临床价值,面对门急诊病人特别是儿童病人,应做到静脉血、末梢血、血清血浆标本全部适应。
2、异构体的影响:以单抗为原料的试剂盒,专一性强,可避免与SAA异构体的交叉,结果更准确,但成本会有所增加。
临床开展依据:
1、是否对诊断有帮助
2、标本采集是否方便
3、报告快速
4、价格合理
5、病家接受
SAA和CRP联合检测
1、SAA、CRP联合检测更能体现优势互补,对真菌、病毒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多一份依据。
2、SAA/CRP比值更能体现单项指标不能反应的临床意义。
感染性疾病中与CRP的比较
比较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SAA
比CRP升高更早、下降更快、幅度更大★★★
明显增高★★★
CRP
明显增高
不增高或略增高
意义:
SAA、CRP联合检测对临床判断并非是简单的重复检查,二是1+1>2,两者优势互补,使儿科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高。
加上血常规检查,被称为临床检验新三大常规。
文献报道:
1、SAA、CRP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及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时SAA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RP。
病毒感染者SAA检测敏感性为100%,CRP检测对病毒感染不敏感,而细菌感染者SAA与CRP均升高,病毒感染者仅SAA升高,而CRP不升高因此同时检测SAA和CRP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并有助于鉴别细菌和真菌感染。
2、SAA和CRP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价值
细菌感染组急性期血清SAA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病毒感染组(P<0.01),病毒感染组急性期血清SAA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但血清SAA/CRP比值却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P<0.01)。
结论:联合检测SAA和CRP有助于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尤其血清SAA/CRP比值的诊断更有意义。
3、SAA、CRP与血常规张WBC计数联合检测有助于儿科医生对患儿病情进行初步诊断,病情评估,指导治疗,减少不必要抗生素的应用,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血常规、CRP和SAA
临床常见组合
检测指标
临床诊断辅助
常见治疗方案
WBC正常+CRP正常
依赖经验推理,可能为非细菌感染原因导致
依赖经验推理
WBC正常+CRP↑
提示存在细菌性或病毒感染的可能
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
WBC正常+SAA↑+CRP正常
提示存在病毒感染的可能
★★★契合循证医学的要求
抗病毒
WBC↑+SAA↑+CRP↑
提示存在细菌性感染的可能
抗生素
案例分析
患者:男、12岁、主诉‘’咳嗽、头痛2天、伴呕吐”、门诊查体情况尚可、体温39.5℃。
检验:WBC:正常、CRP:6.2mg/l、中性粒细胞:65%、SAA:80mg/l。
诊断:根据患者体征及CRP+SAA+WBC联合检测结果,初步诊断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经过蒲地蓝口服治疗,嘱咐患者多喝水多休息,三天后门诊复查SAA<6mg/l,症状体征消失,体温正常。
分析:
入院时WBC、CRP、中性粒细胞正常;SAA升高,是典型的病毒感染症状。出院时SAA恢复正常,也印证了感染时上升快、治愈后下降快的特点。
临床用药准确得当,节省了患者费用,也避免了抗生素滥用。
以上病例可以看出,通过非特异性感染指标的组合使用,从而获得快速的、特异性辅助诊断效果是应用的创新;血常规、CRP、SAA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避免抗生素的滥用,从而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对国家和社会都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