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是由专性细胞内寄生虫刚地弓形虫所引起的人畜共患性疾病。
它广泛寄生在人和动物的有核细胞内,在人体多为隐性感染。
发病者临床表现复杂,其症状和体征又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主要侵犯眼、脑、心、肝、淋巴结等。
弓形虫是孕期宫内感染导致胚胎畸形的重要病原体之一。除此之外,本病与艾滋病(AIDS)的关系也密切。
弓形虫病是如何传染的?
刚地弓形虫属球虫目,弓形虫科,弓形虫属,也叫三尸虫。生活周期需要两个宿主,中间宿主包括爬虫类、鱼类、昆虫类、鸟类、哺乳类等动物和人,终宿主则有猫和猫科动物。
1.后天获得性
①消化道传染。如果人食用了被弓形虫感染的肉类食物、奶类食物以及蛋类食物等,可能会通过消化道的途径感染弓形虫。
②血液传染。当健康的人群皮肤或黏膜发生损伤时,如果破损处接触到弓形虫,有可能会导致弓形虫传染。
此外,如果输入的血液被弓形虫感染或在进行器官移植时,器官被弓形虫感染也可能会造成传染。
③接触传染。如果接触被弓形虫感染的猫、鸟禽等动物,也可能会造成传染。
2.先天获得性
如果母体感染了弓形虫,在怀孕阶段可能会通过胎盘的途径传染给胎儿,进而导致胎儿感染。
感染弓形虫,会有什么症状?
1.先天性弓形虫病
只发生于初孕妇女,经胎盘血流传播。受染胎儿或婴儿多数表现为隐性感染,有的出生后数月甚至数年才出现症状,也可造成孕妇流产、早产、畸胎或死产,尤以早孕期感染,畸胎发生率高。
据研究表明,婴儿出生时出现症状或发生畸形者病死率为12%,而存活中80%有精神发育障碍,50%有视力障碍。以脑积水、大脑钙化灶、视网膜脉络膜炎和精神、运动的障碍为先天性弓形虫病典型症候。
此外,可伴有全身性表现,在新生儿期即有发热、皮疹、呕吐、腹泻、黄疸、肝脾肿大、贫血、心肌炎、癫痫等。融合性肺炎是常见的死亡原因。
2.后天获得性弓形虫病
获得性弓形虫病可因虫体侵袭部位和机体反应性而呈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因而无特异症状,须与有关疾病鉴别。
患者多数与职业、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淋巴结肿大是获得性弓形虫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多见于颌下和颈后淋巴结。
弓形虫眼病的主要特征以视网膜脉络膜炎为多见,成人表现为视力突然下降,婴幼儿可见手抓眼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也有出现斜视、虹膜睫状体炎,色素膜炎等,多见双侧性病变,视力障碍外常伴全身反应或多器官病损。
弓形虫病,怎样检查更准确?
现在我国有很多医院已在开展对孕妇普遍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查。但检查的质量不高,试剂质量和筛检方法有待标准化,许多临床医生对血清学检查结果的意义和正确判断也不熟悉。
检验质量不高造成的假阳性结果和医生解释错误,不仅浪费病家钱财,而且引起病人和家属无谓的焦虑不安,带来很大精神负担,甚至做了不该做的人工流产,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有经济条件的,当IgM抗体阳性,可以考虑行弓形虫核酸检测如mNGS等。
弓形虫病,是怎么治疗的?
药物治疗目前一般采用螺旋霉素,此药属于大环内酯类,毒性作用小,孕妇应用较安全,大剂量应用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用法用量请遵医嘱,请勿自行乱用。
及时和恰当的治疗可使弓形虫病得到控制或治愈。
传统的抗弓形虫药物是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现也可采用螺旋霉素、氯林可霉素、阿齐霉素等药物治疗。
弓形虫病的治疗必须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定合宜的药物配伍、剂量和疗程,并防止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支持疗法加强免疫如注射胸腺素。
如何预防弓形虫病?
注意环境卫生,做好水源,粪便及禽畜管理;不吃不熟的肉、蛋、乳等;孕妇,免疫缺陷人群定期检查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