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还有必要买吗

当然有必要买重疾险,而且你需要买的第一种保险就是它。

保险作为现代家庭和个人最为底层的保底杠杆配置,每个家庭都必不可少。

这就好比实现财富自由的路上,努力拼搏奋斗等于公司的基本面,而大病突袭就是大盘系统性风险,甚至是股灾。

保险,就是用来防止人生的股灾。

保险配置只需要占用一点现金流,就能保住我们赚钱的能力和赚到的钱。

没有人会因为买了保险而倾家荡产,却有人会因为没买保险而一无所有。

所以需要买的第一种保险,毫无疑问,那就是重疾险!如果你想给自己配置一份重疾险的话,可以给我留言进行咨询。

一、什么是重疾险?

重疾险就是,万一你得了重症,保险公司会给你一笔理赔款。

一般情况下重症的种类包括癌症在内100多种疾病,一旦不幸遇上,直接赔付几十万元。

赔付款是一次性直接到账,和治病开销无关、随便你怎么用,不扯皮。

除了重症之外,重疾险也会对中、轻症给予理赔。

二、买重疾险需要注意什么?

l重疾

简单来说,就是会危及生命的疾病,并且治疗费用十分昂贵。

像大家日常生活中了解到比较多的癌症(即恶性肿瘤)就是其中的一种。

保监会现在规定的高发重疾有28种,除了之前提到的严重恶性肿瘤,还有较重急性心肌梗塞、严重脑中风后遗症等重疾。

这28种高发重疾的理赔率就已经占到95%以上。

所以一款重疾险保障80种重大疾病还是100种,并没有什么区别。

两款重疾险,在同样都是单次赔付的前提下,A产品出险后赔付100%保额,B产品60岁之前出险赔付180%保额。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呢?

如果是多次赔付的重疾险,我们则主要看28种高发重疾的分组情况。

重疾险不分组当然是最好的。

在有分组的情况下,重疾险组数越多越好,高发重疾独立分组最好,同一组别赔付间隔期越短越好。

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出险概率,让多次赔付更加实用。

l轻症、中症(高发轻中症)

相对重症来说,轻、中症的治疗较简单、不会危及生命,且花费相对不大。

我们在挑选重疾险的轻、中症的部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赔付比例越高越好。

·有被保人轻中症豁免,比没有的更好。

·覆盖的轻、中症的高发病种越多越好。

·自己在意的病种理赔是否宽松。

现行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对高发的28种重疾和3种轻症进行了统一规范,无论是名称还是疾病定义,各家公司都一样。

但除了3种约定的轻症外,其他的轻症和中症都没有统一的标准。

因此大家在挑选重疾险时要注意,高发轻症数量越多越好,如果能按中症来赔会更优秀。

多数重疾险的轻中症赔付额是根据总保额来算的。

例如某款热销产品的总保额是50万,轻症赔20%的保额,中症赔50%的保额。

即轻症获得10万的赔付,中症能获得25万的赔付(注意,此处轻、中症赔付额一般是不占总保额的,也就是如果后续不行罹患重疾,我们仍能获赔50万)。

l重疾险要不要保身故?

很多人觉得只要买重疾险选择保身故,哪怕身故之前没出险都能拿到一笔钱,这样保证不会亏。

但实际上的,保身故的重疾险价格,比不保身故的重疾险价格高出许多。

如果你预算有限,就没有必要考虑保身故的重疾险了,徒增自己的经济压力。

真要考虑身故风险,不如选择定期不要身故的重疾险+定期寿险,性价比高出一大截。

l保费豁免

保费豁免的意思是,当被保人出险后,豁免保单后续所有保费,保单在保险期内持续有效。

锦鲤君在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更容易理解一些。

2020年年初,A先生给自己购买了一份保额为40万的重疾险。

这份重疾险包含轻症豁免责任、轻症理赔保额的20%,需要缴费30年。

今年5月份,他轻症出险,不仅获得了理赔的8万,还省了后续28年的保费。

l癌症二次赔付

在单次赔付的重疾险中,如果被保人因为罹患重疾就已经获得一次赔付了。

在合同期内,过了保险公司要求的间隔期后,又不幸罹患了合同中约定的癌症,还能获得一次赔付。

一般来说,所要求的的间隔期越短,理赔额度越高,它的性价比自然也更高。

l前x年额外赔付

这一点对于想要拉高保额的朋友来说十分实用。

如果保额是50万,重疾险合同中有一条“前10年额外赔付50%”的条款。

那么在这10年间出险,都能获得50*150%=75万的保额。

l重疾险保额

一般来说,重疾险保额应该至少要覆盖疾病治疗费用+五年内收入损失+长期康复费。

一二线城市应不低于50万,其他城市不应低于30万。

三、重疾险有哪些种类

一般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给重疾险进行分类。

按重疾的赔付次数分,可分为多次赔付重疾险和单次赔付重疾险。

按保障期限分,可以分为一年期重疾险和长期重疾险。

按身故保障分,可分为保身故和不保身故的重疾险。

四、什么时候买重疾险最好?

建议大家在自己最能赚钱和最健康的时候,早做打算。

现在大病的年轻化趋势明显,就拿癌症来说,我国癌症发病年龄提前了15~20年,原来50~80岁才容易得的癌症,已经提早到了35~55岁。

而且年纪越小保费越便宜,杠杆越高。而且身体健康,可以选择的产品范围也更广。

上了年纪的老人买重疾险,不仅没有什么产品可以选择,而且还可能会出现“保费倒挂”的情况。

THE END
1.重疾险购买必要性解析:为何每个人都应考虑购买重疾险?总的来说,重疾险是一种非常有必要购买的保险产品。它可以提供全面的保障,帮助人们应对重大疾病的高额治疗费用和生活开支。购买重疾险可以保证个人和家庭的财务稳定,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提供安全网。当然,在购买重疾险之前,建议咨询专业保险规划人员,了解具体的产品条款和保障范围,以便更好地掌握保险计划的细节。 https://www.xyz.cn/discover/detail-zhongjixian-3274580.html
2.到底有没有必要买重疾险保险问答若能重选,我会打死学姐,而不是买重疾险,动辄上万块的标准+苛刻的理赔前提,并不像其他人说的那么好。向大家展示个例子——程度重的脑中风后遗症,看一下它的理赔要求: 比如“严重咀嚼吞咽功能障碍”,即病人只能吃一些流动性的食物,但凡他能吃下去两口饭,是无法达到理赔标准的。其实其他 购买重疾险是否有必要?https://www.275.com/question/tag-daodiyoumeiyoubiyaomaizhongjixian.html
1.保险重疾险有必要买吗?投保攻略通常来讲,保险重疾险的保费会比普通寿险要高,这是因为保险公司需要计划针对性的设计保险费率,并承担相应的风险。所以需要购买者对自己的经济状况进行评估,确定是否有必要承担这样的经济负担。 总的来说,保险重疾险的必要性是有一定的,但仍需要购买者仔细评估自身的情况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https://m.shenlanbao.com/zhishi/6-607937
2.人需要买重疾险么人们是否应该考虑购买重大疾病保险虽然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可能遭遇重大疾病的风险,但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其购买重疾险的具体需求会有所区别。年轻人通常身体健康状况较好,但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提前规划并配置一定的重疾保障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而对于中老年人而言,由于患病几率相对较高,因此更加迫切地需要通过重疾险来转移潜在风险,并...https://m.99.com.cn/a/895782/
3.环球聚焦:保险重疾险有必要买吗中国保险网虽然近些年来保险行业不断推出各种各样的重疾险产品,重疾险的赔付从单次到多次,保障责任从必选到必选加可选,但是仍然有不少用户对保险重疾险购买的必要性产生怀疑。还在纠结保险重疾险有必要买吗的用户,不妨看看重疾险的作用,便一目了然了。 一、保险重疾险必要买吗 ...http://life.china-insurance.com/2022/0926/201376.html
4.重疾险为什么有必要购买?重疾险挑选要点有哪些?最后重疾险是直接给付的一类保险,保险金不是报销的形式,而是一次性给付,这笔钱不光可以用来治疗重疾,还可以补贴家庭收入,作为家庭的正常生活开支。 因为重疾险可以规避风险,提供医疗费用和维持家庭生活开支,用处还是很大的,所以说重疾险是有必要购买的。 二、重疾险挑选要点有哪些? https://news.naibabao.com/comment/index/show.html?id=16083
5.重大疾病保险有必要购买吗?深度解析重疾险的保障价值摘要:关于重大疾病保险是否有必要购买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购买重大疾病保险可以为个人和家庭提供重要的健康和经济保障,避免因重大疾病导致的财务压力。重疾险可以在确诊患有严重疾病时提供一笔额外的保险金,帮助患者支付高额医疗费用和其他生活开支。购买重大疾病保险是一项值得考虑的重要决策。 https://www.1000c.net/post/33128.html
6.重疾险有必要买吗?对于“保险小白”来说,以上信息的数量和复杂性大大增加了产品选择的难度,易迷失方向甚至踩到雷区。 如果您需要重疾险购买建议,推荐您寻找专业的保险中介机构。不仅可以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还可以带您货比三家,选出适合您的产品。 需要保险建议? 如希望了解保险产品却又缺乏相关信息,您可以选择Pacific Prime寰宇...https://prime-care.com/news/13.html
7.重疾保险有必要买吗?保险知识问答重疾保险是有必要购买的。重疾保险就是一种给付型的保险,只要投保人确诊了某种重大疾病,并且该疾病在重疾保险的合同范围内,就可以立即得到保险公司赔付的款项,不需要治疗疾病后再报销。随着医疗费用越来越高,一旦患上重大疾病,高额医疗费用将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另外目前的社会保障有一定的局限性,社会保障的报...https://www.51credit.com/wenda/813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