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76号)

第一条为了加强实验动物的管理工作,保证实验动物质量,适应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从事实验动物的研究、保种、饲育、供应、应用、管理和监督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条实验动物的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分工,有利于促进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全国实验动物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本地区的实验动物工作。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本部门的实验动物工作。

第六条国家实行实验动物的质量监督和质量合格认证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另行制定。

第七条实验动物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和饲育环境等方面的国家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饲育管理

第八条从事实验动物饲育工作的单位,必须根据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和饲育环境方面的标准,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质量监测。各项作业过程和监测数据应有完整、准确的记录,并建立统计报告制度。

第九条实验动物的饲育室、实验室应设在不同区域,并进行严格隔离。

实验动物饲育室、实验室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十条实验动物的保种、饲育应采用国内或国外认可的品种、品系,并持有效的合格证书。

第十二条实验动物分为四级:一级,普通动物;二级,清洁动物;三级,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四级,无菌动物。

对不同等级的实验动物,应当按照相应的微生物控制标准进行管理。

第十三条实验动物必须饲喂质量合格的全价饲料。霉烂、变质、虫蛀、污染的饲料,不得用于饲喂实验动物。直接用作饲料的蔬菜、水果等,要经过清洗消毒,并保持新鲜。

第十四条一级实验动物的饮水,应当符合城市生活饮水的卫生标准。二、三、四级实验动物的饮水,应当符合城市生活饮水的卫生标准并经灭菌处理。

第十五条实验动物的垫料应当按照不同等级实验动物的需要,进行相应处理,达到清洁、干燥、吸水、无毒、无虫、无感染源、无污染。

第三章实验动物的检疫和传染病控制

第十六条对引入的实验动物,必须进行隔离检疫。

为补充种源或开发新品种而捕捉的野生动物,必须在当地进行隔离检疫,并取得动物检疫部门出具的证明。野生动物运抵实验动物处所,需经再次检疫,方可进入实验动物饲育室。

第十七条对必须进行预防接种的实验动物,应当根据实验要求或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进行预防接种,但用作生物制品原料的实验动物除外。

第十八条实验动物患病死亡的,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妥善处理,并记录在案。

实验动物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必须立即视情况分别予以销毁或者隔离治疗。对可能被传染的实验动物,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对饲育室内外可能被污染的区域采取严格消毒措施,并报告上级实验动物管理部门和当地动物检疫、卫生防疫单位,采取紧急预防措施,防止疫病蔓延。

第四章实验动物的应用

第十九条应用实验动物应当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用相应的合格实验动物。申报科研课题和鉴定科研成果,应当把应用合格实验动物作为基本条件。应用不合格实验动物取得的检定或者安全评价结果无效,所生产的制品不得使用。

第二十条供应用的实验动物应当具备下列完整的资料:

(一)品种、品系及亚系的确切名称;

(三)微生物检测状况;

(四)合格证书;

(五)饲育单位负责人签名。

无上述资料的实验动物不得应用。

第二十一条实验动物的运输工作应当有专人负责。实验动物的装运工具应当安全、可靠。不得将不同品种、品系或者不同等级的实验动物混合装运。

第五章实验动物的进口与出口管理

第二十二条从国外进口作为原种的实验动物,应附有饲育单位负责人签发的品系和亚系名称以及遗传和微生物状况等资料。

无上述资料的实验动物不得进口和应用。

第二十三条出口应用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物种开发的实验动物,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取得出口许可证后,方可办理出口手续。

第二十四条进口、出口实验动物的检疫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办理。

第六章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人员

第二十五条实验动物工作单位应当根据需要,配备科技人员和经过专业培训的饲育人员。各类人员都要遵守实验动物饲育管理的各项制度,熟悉、掌握操作规程。

第二十六条实验动物工作单位对直接接触实验动物的工作人员,必须定期组织体格检查。对患有传染性疾病,不宜承担所做工作的人员,应当及时调换工作。

第二十七条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人员对实验动物必须爱护,不得戏弄或虐待。

第七章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八条对长期从事实验动物饲育管理,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或者个人,由管理实验动物工作的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二十九条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单位,由管理实验动物工作的部门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限期改进、责令关闭的行政处罚。

第三十条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有关工作人员,由其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根据本条例,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实施办法。

THE END
1.生物学:实验动物学题库考点(每日一练)考试题库32、判断题 进口、出口实验动物的检疫工作,按照《实验动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 点击查看答案 33、单项选择题 配合饲料(formula feeds)是根据饲养动物的(),将多种饲料原料配方经工业化生产的均匀混合物。 A.营养需要 B.实验需要 C.生长需要 D.采食需要 点击查看答案 34、单项选择题 弓形虫病在实验动物中以...http://www.91exam.org/exam/87-4474/4474025.html
1.涉及出入境检验检疫,海关总署修改4部规章一、对《出入境快件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3号公布,根据海关总署令第238号、第240号、第243号修正)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八条第三项中的“微生物、人体组织、生物制品、血液及其制品等特殊物品”修改为“血液等人体组织、病原微生物、生物制品等关系公共卫生安全的货物、物品”。 https://www.cqrb.cn/24xiaoshiredian/2024-11-14/2084666_pc.html
2.进口出口实验动物的检疫工作,按照《实验动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进口、出口实验动物的检疫工作,按照《实验动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https://www.shuashuati.com/ti/9e4be6707bb44286b427e7da5896dbf2.html?fm=bdbdsbdb07a26f94bbfe3eb7a40c94b1f58f9
3.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 出口应用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物种开发的实验动物,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取得出口许可证后,方可办理出口手续。 第二十四条 进口、出口实验动物的检疫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办理。 第六章 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人员 ...https://www.dhms.gov.cn/nyj/Web/_F0_0_4SH5IVXK07E6194532ED43AAAC.htm
4.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内容8篇(全文)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内容 第2篇 一、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一共有13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法定检验 (二)进出口商品检验; (三)动植物检疫 (四)卫生检疫与处理 (五)进口废物原料、旧机电产品装运前检验; (六)进口商品认证管理 (七)出口商品质量许可和卫生注册管理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inejx2hr.html
5.中国进出口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介绍国家法规政策法规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在海陆空口岸和货物集散地设立分支机构,全国共有272个检验检疫分支局和278个办事处,共设有452个实验室,约有32000人,其中负责进出境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验、检疫、出证和出口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等工作的约有6000人。现有专职官方兽医2700名,拥有动物产品和食品的检验检疫设备10000台套。https://law.foodmate.net/show-1687.html
6.出入境检验检疫四大传统职能,你知道是啥吗?行业动态进口前环节(9项):出口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查制度(出口国官方政府)、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注册管理制度(企业主体责任)、出口商备案制度、进口商备案制度、官方证书制度、进口商对境外生产企业审核制度、进境动植物源性食品检疫审批制度、进口境外预先检验制度、优良进口商认定制度。 http://www.grgtrading.com/index.php?ac=article&at=read&did=31
7.进口乳品检验检疫须知资讯中心境外乳品生产企业进行注册 进口乳品进出口商进行备案 办理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 报检 存放在检验检疫机构指定或者认可的监管场所 检验检疫(包括标签符合性检验) 首次进口的预包装乳品标签进行备案 检验检疫合格的获得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进行退运或销毁处理 进口商建立进口记录和销售记录,以及于公共媒体公布进...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40523/131784.shtml
8....关于做好进境动物源性生物材料及制品检验检疫工作的通知各局根据工作实际可以对进境动物源性生物材料及制品进行实验室检测。 五、加强检疫监督管理 (一)对进境销售的动物源性生物材料及制品的进口企业实施备案管理。 进口企业应当在首次报检前或报检时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企业基本情况说明及相关资质说明等向进境口岸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备案。备案企业应建立经营...https://www.66law.cn/tiaoli/6845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