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冠检测试剂收入存下滑预期,但受疫情影响的传染病、慢病业务也将出现恢复式增长。
美国公共危害分析部门本月表示:“新冠疫情已是一种常规地方性疾病,从长远来看,政府应该退出直接购买药品的业务”。近日有消息称“国会没有提供额外的资金来补充国家的核酸检测库存,面向民众的免费检测服务将于周五(9月2日)暂停”。
无独有偶,我国二季度公开表示“医保不承担核酸检测费用”。在二季度物流供应问题缓解后,抗原应急检测需求减少。
公共卫生事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偏短期,疫情受益股在越来越精准的防控下,需求会呈下降趋势!三季度以来,新冠概念股普遍表现一般。
但今年上半年,万孚传染病传统业务营收只有1.87亿。要知道去年安徽省IVD集采,针对的产品并不是传染病,况万孚来自于安徽省的营收占比也不高。目前其他省区的集采尚未开启,对万孚的影响不会有这么大。
教主认为,上半年万孚传染病传统业务营收下降,是因为检测试剂突然爆发的需求,挤占了传统业务的产能。如新冠检测试剂需求下降,传统业务环比也将有所恢复。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传染病传统业务就同比2019年出现了下降,今年上半年亦是如此!
万孚第二大业务线“慢病”,上半年销售额5.11亿,出现了10%的下滑,主要是新冠疫情使得住院调理人数减少。下半年如疫情防控得当,慢病也将出现恢复性增长。
2021年,安徽省发布《安徽省公立医疗机构临床检验试剂集中带量采购谈判议价公告》,开了国内IVD集采之先河。
2021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通知》,提出要持续扩大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范围。去年年末,全国多数省份、直辖市、自治区已上线“阳光招采网”,医疗耗材集采有加速的趋势。
不久前的7月份,江西省牵头的《关于成立肝功生化检测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流出,参与的省份多达22个。换言之,我国将近三分之二的地区都将参加此次集采。由于所涉市场份额巨大,各IVD企业重视程度必将高于安徽集采,血拼之下,价格降幅或超过安徽集采当时的47%。
拟建设的知识城项目中,智能物流仓储系统可快速完成产品原材料、产品配套件、成品件之间快速流转和输送工作,降低仓库转运过程造成的人工成本。
生产IVD的原料主要包括抗原、抗体、生化酶、核酸扩增酶、引物探针等核心反应体系原料,以及纳米磁珠、化学缓冲剂等非核心反应体系原料。IVD原材料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此前我国IVD原料多依靠海外进口,但近年来地区摩擦、疫情影响运输等原因不断,原料价格波动较大,为我国IVD企业竞争力带来了不确定性。
国内虽有一些IVD原料企业,但生产规模较小,上下游产品协同效果不强,综合成本优势不明显。
单看天深医疗的化学发光平台产品,就有炎症、心肌、传染病、肿瘤等多个领域的产品处于待上市状态。多个新产品陆续上市将会有效抵消集采可能带来的影响。
《2021年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表明,2021年中国宠物医疗行业规模达600亿元,其中66.6%的养宠人群会为宠物进行定期体检。宠物体外检测是高增长且无集采风险的蓝海。
2022年7月,公司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成功获得WHO的EUL认证、HIV自测产品获得WHO的PQ认证。后续万孚将与FIND(全球创新诊断基金会)及Unitaid(国际药品采购组织)共同推动高质量检测试剂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商业化和分销。
三、我国以符合“老龄化社会”标准,“十四五”期间体外检测规模仍将翻倍。
2021年末,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为14.2%,已步入真正意义上的“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激增,必然会带来IVD更庞大的需求。
我国体外诊断市场从2016年的45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0年的1075亿元人民币。2025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预计将达到2198亿元人民币,2020-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5.38%,“十四五”期间体外检测规模翻倍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