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复习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小东、小南两位同学取同一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东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对照比色卡并读出pH
pH试纸变色
pH7(填“>”或“<”)
该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小南
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经打磨过的铝条
有气泡产生
该溶液是稀硫酸
【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取相同溶液而实验结论却不同呢?
【解决问题】
小东、小南讨论后决定再用硫酸铜溶液进一步验证,结果观察到的现象是,于是一致认为该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小南加入铝条会有气泡产生呢?通过查阅资料,他们发现初中常见金属中只有铝能与酸、碱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NaOH+2H2O=2NaAlO2+3H2↑。
【拓展延伸】利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两种溶液,测定镁铝铜合金中各成分的含量。实验设计如下:
【回答问题】
(1)写出操作I中玻璃棒的作用:;
(2)a溶液是,选择该溶液的理由是;
(3)金属铜的质量为g,固体A含有的物质是,溶液A中所含溶质是。
【答案】【实验方案】>【解决问题】有蓝色沉淀产生【回答问题】(1)引流(2)氢氧化钠溶液;只有金属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通过生成氢气质量方可求出铝质量(3)0.5;Mg、Cu((2分);NaOH、NaAlO2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方案】中结论为氢氧化钠溶液,故溶液的PH大于7;【解决问题】用硫酸铜溶液进一步验证,观察到有蓝色沉淀产生,说明该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回答问题】(1)在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依据题中提供的资料可知,a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选择该溶液的理由为只有金属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通过生成氢气质量方可求出铝质量(3)因为金属铜不与盐酸溶液反应,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为金属铜的质量故为0.5g;固体A中含有的物质Mg、Cu;溶液A中所含溶质是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生成的偏铝酸钠两种溶质。
【题目】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试剂或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B.木炭与四氧化三铁(观察颜色)
C.二氧化碳与氮气(澄清的石灰水﹚
D.水与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题目】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A.制取氧气时,始终收集不到氧气-----可能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结果小于1/5-----可能燃烧结束后没有立即打开弹簧夹
C.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可能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可能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
【题目】薯片等易碎的食品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适宜充入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硫D.空气
【题目】“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有许多“食人兽”(即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的物质)的小山,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无法通过,请你帮助它走出小山。
(1)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
入口→→→→⑨→出口。
(2)盐酸刚进入口时,碰到两种阻止它前进的物质,其中一种是能“吃掉”盐酸的盐,它的化学式是(填化学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小山中潜伏着黑色的“食人兽”,若盐酸遇上,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题目】斯里兰卡的一家报社由于在油墨里加了香茅精油,而使印出来的报纸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同时又能很好的驱走蚊虫,这说明
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可以再分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题目】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和一组是
A、SO2、CO、NO2B、CO2、N2、O2
C、H2、CO2、N2D、SO2、CO2、NO2
【题目】下列生活事例中,主要过程为化学变化的是
A、功夫深,铁杵成针B、佳节到,焰火缤纷
C、春天来,冰雪消融D、美酒开,满屋飘香
【题目】大海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探究学习小组以含有Ca2+、Mg2+、Cl﹣的卤水和贝壳(主要成分为CaCO3)为主要原料在实验室制备无水CaCl2,流程如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2)以MgCl2为例写出卤水中除去Mg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操作Ⅱ酸化时应选择的酸是(填写化学式)。
(4)电解熔融MgCl2的化学方程式是;若要验证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选择铁丝后,还要选择、两种溶液。
(5)Mg(OH)2加热分解生成MgO和H2O,MgO是高熔点的化合物,某些阻燃剂(阻碍燃烧的物质)的有效成分是Mg(OH)2。你认为Mg(OH)2能够阻燃的原因可能是(选填序号)
a.Mg(OH)2分解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生成的氧化镁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了空气
c.生成的水蒸气降低了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d.反应因吸热降低了环境温度,使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6)上述流程图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填写字母标号)
a.复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c.化合反应d.分解反应
⑺已知T℃时四种化合物在水中和液氨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AgNO3
Ba(NO3)2
AgCl
BaCl2
H2O(1)
170g
92.0g
1.50×10﹣4g
33.3g
NH3(1)
86.0g
97.2g
0.80g
0.00g
上述四种物质能在液氨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⑼尿素[CO(NH2)2]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控制条件可以使CO2和物质M发生反应:CO2+2M═CO(NH2)2+H2O,物质M的化学式为;若CO2转化率为90﹪,则生产1吨尿素所需CO2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