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时节,居民在小区公园散步。
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体育运动。
改造后的小区楼栋大厅焕然一新。
居民在小区花园享受午后阳光。
小区环境干净整洁。
小区公园升级展新容。
春日暖阳,绿荫葱葱。漫步在渝中的大街小巷,最亮眼的莫过于小区内的新设施、新景观,三三两两的小区居民坐在凉亭内或休闲聊天,或下棋对弈,洋溢着别样的城市活力……
老旧小区改造是重点民生事项之一。近年来,我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着手,以高质量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动居民居住环境提升,让居民生活有温度,更有品质。
近日,记者从区住房城市建委获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中央文明办秘书局日前下发通知,公布全国百个“加强物业管理共建美好家园”典型案例,渝中辖区的双钢路小区、白象街小区榜上有名。
双钢路小区
以“新”换“心”老旧小区改出幸福感
老旧小区管理一直是社区治理的关键难题。物业介入难、服务不到位、基础设施老旧、居民需求日趋多样,这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开的共性问题,也是社区管理的痛点。
大溪沟街道双钢路小区,老旧建筑面积9.1万平方米,常住人口约3680人,居民住宅28栋,其中9楼以上高层建筑14栋,均为上世纪50年代至2000年建成,是典型的老旧居民住宅小区。曾经,这里存在楼道杂物乱堆乱放、设施设备老旧等问题,这与70岁居民陈有足心里的美好家园相差甚远。
2019年3月,重庆市祥佳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祥佳物业”)入驻双钢路小区,小区有了“管家婆”。随后,在政府部门、大溪沟街道、双钢路社区的指导支持下,昔日“脏乱”小区蝶变为“安逸”的美好家园,成为城市更新和社会治理“样本”。
如今,在陈有足心里,生活在大溪沟街道双钢路小区,就是美好家园。
环境好配套全
宜居小区获居民点赞
“我们按照‘消隐患、提环境、补功能、留记忆、强管理’的工作思路,进行老旧小区改造,让双钢路小区焕发新生。”大溪沟街道副主任熊清介绍,在消除隐患方面,小区更新了基础设施、整治了管网线路、畅通了消防通道,切实解决了老旧社区消防设施老化破损、线路杂乱等难题。同时,针对小区设施设备滞后、特殊群体报警困难等问题,双钢路小区积极推进“互联网+智慧消防”建设。通过增设监测设备、安装预警终端、设置监控设备等,让小区变得“耳聪目明”。
“党建+物业”
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老旧小区“穿新衣”,居民过上“新”生活,但如何保持常“新”?
“只有良好的管理,才能让小区的‘新’成为常态化。”熊清说,大溪沟街道坚持从源头化解难题,积极推动实施“党建+物业”,社区党委、居委会、祥佳物业、城管力量与社区成立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大溪沟街道双钢路诗苑物业服务中心,形成了“五方”联席会议制度,汇集居民诉求,研究解决问题。通过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用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理顺、规范和支撑小区物业管理工作体制,解决了“无人员、无资金、无管理”等难题,完成蜕变的双钢路小区被誉为老旧小区改造的“新样板”。
此外,双钢路小区创新实施“党员自主认领岗位责任制”,100多名党员志愿者结合自身特长,主动认领文明宣传、城市管理、美德劝导、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岗位,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小区的变化,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大家爱护环境、建设美丽和谐小区的意识不断增强。从被动变主动,自觉维护小区环境,共建共享共治理念深入人心。”熊清高兴地说。
熊清表示,双钢路小区还将持续探索“党建+物业”管理新模式,提升养老服务站功能、改造青少年活动中心,以更大力度、更高品质、更快进度,全力推进小区品质持续提升,让美好家园更美好。
白象街小区
高品质物业服务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求
南纪门街道白象街小区由3栋超高层住宅和社区“底商”组成,总户数为1039户,由融创服务集团重庆分公司提供物业服务(以下简称“融创服务”)。小区交付6年来,融创服务在区住房城市建委、街道和社区的指导支持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党建引领物业,积极创建美好家园,着力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动城市更新迈上新台阶。
党建引领物业发展
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白象街小区为何能成为“加强物业管理共建美好家园”的典型案例?融创服务项目经理盛成川认为,“党建引领物业发展”的思路是关键。
“在区住房城市建委、南纪门街道、凯旋路社区等支持下,我们成立了白象街传统风貌区党委,下设三个党支部,实现了社区班子成员、融创服务白象街小区项目管理层、社区民警的交叉任职,实行‘风貌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网格管理模式,共同推进白象街小区的物业管理。”盛成川介绍,白象街小区以党建引领为契机,搭建“政府+物业+居民”三方桥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小区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居民自治小组、社会组织、居民、物业企业开展社区共建,共同解决居民反映的“急、难”问题。
正是如此,更多的党员加入到了小区管理的队伍中。白象街小区推进垃圾分类楼道“撤桶”工作之初屡屡受挫,由于居民不了解垃圾分类楼道“撤桶”的意义和重要性,不愿意“撤桶”。几经商量,小区党员与物业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一道上门入户,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增强居民环保意识,逐渐居民接受了“撤桶”,并主动践行垃圾分类。
颜值与功能并重
创造高品质生活
60岁的周春霞是陕西人,一年半前与儿子、儿媳搬来白象街小区居住。原本以为生活上会有诸多不习惯,却没想到周春霞在这里开启了“花样”生活。
“小区里面的舞蹈队、合唱队我都参加了。”周春霞表示,舞蹈队和合唱队在平日练习时物业提供专门场地、表演时物业还热情周到地给予各种支持和服务,这为她们的“花样”生活提供了保障。周春霞口中的舞蹈队、合唱队只是白象街小区丰富多彩活动中的缩影。融创服务在小区搭建了“聚友趣”社群服务平台,建立了别具特色的花艺、宠物、运动、亲子社群,2021年社群活动开展10多场,近900人参与其中。融创服务还为中、小学生设立了“四点半课堂”,由楼幢管家陪伴看护,解决业主后顾之忧;组织开展入户陪护、敬老茶话会、健康体检、养生讲座、防诈骗讲座、衣柜收纳整理等活动,营造出和谐友爱的浓厚氛围。
“美好家园不仅要居民感受到温暖氛围,还需要让居民的生活更便捷、更‘智慧’。”盛成川告诉记者,融创服务以居民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围绕便捷生活、空间运营、全周期服务三个方面,积极推进“物业+互联网+生活服务”的新模式。居民可以享受融创服务提供的家政、房屋租售、装修美居、生活团购等数十项生活服务。此外,融创服务还在小区门岗试点运行“人脸识别系统”,完成门岗升级改造,提升了门岗的服务效率及服务质量,受到居民欢迎;通过智慧安防管理系统打造社区透明防护网,实施的智慧车行管理系统无感通行高效快捷;推行EBA设施设备管理系统,实现配电、消防等设施设备状态24小时智能监控,有效保障了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数据显示,通过“物业+互联网+生活服务”模式,融创服务年服务居民频次逾10000次,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下一步,融创服务还将在做好基础服务的同时,不断加强智慧化社区建设,升级服务品质,努力为居民创造更高品质生活。
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缔造居民美好生活
近年来,我区结合自身实际,成立了68个社区物业服务中心,全覆盖管理辖区690万平方米老旧住宅物业,大力促进老旧小区物业品质提升。
“我们印发了《渝中区老旧住宅区物业管理经费管理办法》,规范经费保障使用管理,把上级支持基层的政策资金全部下沉到社区统筹使用,增强社区党委在辖区事务中的统筹统揽能力。同时,还建立了以收费率和环境卫生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完善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成本信息和计价规则,指导各社区物业服务中心根据实际实行‘菜单式’差异化服务。”区住房城市建委物业监督管理科科长利亮介绍,通过提升老旧小区物业品质,老旧社区物业收费率从50%提升到73%,部分社区达95%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我区还建立了物业服务企业进入和退出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渝中区物业管理市场秩序的实施方案(试行)》等指导性文件,指导街道(社区)引导小区业主依法有序更迭服务质量差的物业服务企业。2021年我区平稳更迭物业企业2家,为小区居民带去了更好的物业服务。
“我们还以全市物业信用信息平台为载体,严格落实企业服务收费信息公开、建立实施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红黑名单制度和守信联合激励以及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利亮说,过去两年,区住房城市建委还组织开展了物业项目星级评价工作,评出五星级项目51个,四星级项目67个。该评价结果将作为物业项目招投标、企业信用信息管理、行业评比表彰、业委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重要参考依据,让物业行业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
今年,区住房城市建委将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创造高品质生活作出示范”总体要求,进一步做深做实“党建+物业”工作,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对于老旧小区,继续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巩固提升老旧住宅“党建+物业”工作成果,提升社区物业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真正将物业管理和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对于市场化小区,积极推动物业管理重心下移,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同时持续规范优化行业管理,促进物业服务提质拓面,引导物业服务企业向养老、托幼、家政、文化、健康等领域延伸,探索“物业服务+生活服务”,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有机更新、全面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品质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