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澳大利亚一位名叫马歇尔的内科医生在很多胃病患者的胃里发现了一种细菌。
普通细菌想要躲过胃酸的侵袭只能躲在食物里,或者干脆睡大觉(某些细菌在休眠状态时体外会产生一种可抵抗胃酸的包膜),然后随着食物进入肠道安家落户。
所以这个发现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认知。
由于这种细菌形似螺旋,所以被命名为幽门螺杆菌。
不久,马歇尔又爆了一个猛料: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元凶!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马歇尔先是将含有细菌的培养液喝到了肚子里并“成功”得了胃病,然后通过吃下能杀死幽门螺杆菌的药物就把胃病治好了。
后来人们才知道,其实幽门螺杆菌长期呆在胃液里也受不了,可是它会在胃壁上钻洞躲猫猫,可这样一来就破坏了胃黏膜,胃酸、胃痛等情况也就随之而来了。
因为胃黏膜有自我修复功能,所以幽门螺杆菌被杀死后胃病也就治好了。
原来人们认为胃病和胃肠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可这却解释不了包括胃癌在内的多种胃病发病率为什么总是居高不下,而马歇尔的发现却能很好的解释这一切的根源。
由于尿素酶只能和胃里的幽门螺杆菌结合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所以人们研究出来了一种非常简单的检测方法,将含有C—13或C—14的尿素酶通过口服给药的方式进入人体,然后检查呼出的气体,如果有C—13或C—14,就说明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另外,通过抽血化验也能查出幽门螺杆菌抗体。
而彻底消灭幽门螺杆菌也不是什么难事,90%的感染者经过1到2周治疗就能彻底消灭干净,所以2014年世界各地的40余名专家在日本京都达成了一个专家共识:只要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应该根除掉。
现在我们都知道,幽门螺杆菌(感染)属于Ⅰ类致癌物。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按照京都的专家去做呢?对此国内外的众多专家有不同看法!
专家认为,其实绝大多数人体内都有幽门螺杆菌,只不过目前的检测方法只是预先设定了一个标准,当超出这个标准就认定被感染,所谓的阴性就是细菌数量未超出设定的标准。
而且,即使杀死了幽门螺杆菌,也会在与其他人吃饭、亲热时被再次感染。
所以,即使现在体检项目中已经有了幽门螺杆菌的检查,但发现阳性时医生也只是建议定期观察,而不会用药进行治疗。
那么,哪些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必须要杀菌呢?
一、患有活动性胃炎者。
二、患有消化性溃疡者。
三、早期胃癌手术患者。
四、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
五、胃食管反流者。
另外,胃里发现慢性淋巴瘤及平时有胀气、少量进食既有饱腹感的人也应该及时用药,灭杀体内的幽门螺杆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泌尿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服务数714回复率83.00%好评率100%
擅长:重度阳痿和早泄的治疗、阴茎手术(假体植入、延长、增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