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幽门螺杆菌,你需要知道的15个真相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1.05.09

自从发现幽门螺杆菌(下称HP)的马歇尔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这个原来默默无闻的细菌,渐渐混得风生水起,成了红得发紫的网红菌。

但是有许多人对它的了解只是一鳞半爪,仅仅是片面的耳闻而已。

今天咱们就从专业角度,深入浅出地说说大家最关心的15个问题,也就是大家对幽门螺杆菌常见的认识误区。

没这么容易,但有可能。

第一种情况,你对象不一定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第二种情况,即使TA被感染了,口腔里的幽门螺杆菌含量也比较少,很难通过接吻传播。研究表明,成年人新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或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再感染的几率都比较低,根除成功后的年再感染率仅为1.5%。

当然,如果你心里十分在意,而你的TA又恰好是感染者,那就让TA在医师指导下根除掉吧。

有可能,所以建议使用公筷。

对成年人来说,接吻感染幽门螺杆菌都不容易,聚个餐嘛,更不至于。

目前专家们普遍认可的观点是,感染幽门螺杆菌基本都是在孩童时期,成年后才感染的不多。

咱们提倡使用公筷,并不是针对幽门螺杆菌,而是因为唾液能传播的病原体可真太多了:流感、水痘、麻疹、开放性肺结核、甲肝、戊肝……

现在的新冠病毒也有可能经由唾液接触而传播。

是的!10岁以下儿童最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孩子胃内环境不同于成年人,幽门螺杆菌进入到孩子胃里容易定植繁衍,交换唾液对成人来说不算什么,对孩子来说就可能增加了风险。

数据显示,我国10岁以下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40%~60%。

有可能。

目前,幽门螺杆菌的具体传播途径还不明确,但科学家们推测,最可能的传播途径是「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

口-口传播携带幽门螺杆菌的大人,亲吻孩子的嘴巴或者咀嚼后喂饭给孩子。

粪-口传播如厕后不洗手,又去吃东西或者摸嘴巴。

不是!

幽门螺杆菌检查手段,都是定性检测,不是定量检测,数值高低没有太大的临床意义。你只要看结果是否是阳性即可。

由于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的高准确性,目前是检测的首选手段。由于各地各医院使用的设备不同,数值标准也不同,因此,只需要看结果即可。

比如标准上限值是150,结果是300,那就是阳性,感染了;和结果1300没有太大的区别,并不代表感染的程度就重了些。

如果有用,感染率就不会这么高了。

大蒜提取物有杀菌作用,但是大蒜变成大蒜提取物差距很大。目前没有研究表明食物能抑制幽门螺旋杆菌,大蒜、洋葱、蜂蜜都一样。如果你非要吃大蒜来灭菌,你最可能收获的是……口气!

不能。

我们所说的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是强调“根除”,而不是抑制,是杀得片甲不留的意思。

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个别中成药、中药方剂、单用益生菌制剂能够完全杀灭幽门螺杆菌。

现有的证据表明,某些中药复方(比如清热解毒类的蒲公英、地丁、黄芩等)可以抑制或部分杀灭幽门螺杆菌。

但是,单味的中药、食材,更不靠谱,比如网传的大蒜、丁香茶、火麻油、蒲公英等,均不能彻底杀灭。

和益生菌一样,可以辅助西药提高根除的成功率,减少副作用。

目前仍然推荐使用含有铋剂的四联方案:

即,两种抗生素+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一种铋剂,疗程14天,不低于10天;目前此方案的根除成功率还在90%左右。

准确性差,不推荐使用。

目前销量较多的网购快速检测都是尿素酶快速检测。胃镜检查时可以使用这个方法,因为胃里基本只有幽门螺杆菌能产生尿素酶。

但口腔里有很多细菌都可以产生尿素酶,不一定就是幽门螺杆菌带来的。用快速检测,非常不准确。

一般建议碳13/14呼气试验。

没必要,养成好生活习惯就行。

感染幽门螺杆菌又不是感染新冠病毒,不用慌。幽门螺杆菌在成人之间的传播是非常非常非常有限的。

在家里,一定要说注意什么的话,注意不要共用毛巾、吃饭时分餐或者使用公筷,这倒不是为了防止幽门螺杆菌传播,是咱们平时就该养成的生活习惯。

并不是,但仍要提高警惕。

幽门螺杆菌确实是1类致癌物,但这并不表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一定会得胃癌。

胃癌的发生还受遗传、饮食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只有1%发生胃恶性肿瘤,中日韩等东亚地区可能会偏高些。

但大家也别轻视它,毕竟中国有一半人感染,1%也是很庞大的数字了。及时根除,可以有效降低胃癌风险。山东地区的一项大型研究发现,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癌的发生率降低了39%。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根除。

最后提醒一句,东亚地区是胃癌的高发区,除了确保自己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我们还要

少吃腌制、高盐食品;

避免摄入过期发霉食物,多吃新鲜蔬果;

不吸烟;

40岁之后进行必要的胃癌筛查(胃镜联合胃蛋白酶等检查)

这也都是预防胃癌必备技能哦~

2019年4月19日,我国出台了《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2019年,上海)》,明确指出:

根除幽门螺杆菌是预防胃癌最为重要的可控手段,根据日本的经验,18-40岁之间,根除受益最大;

在浅表性胃炎或无症状阶段根除,受益最大,几乎可100%预防肠型胃癌;

建议无抗衡因素的所有成人都检查并根除。

所谓抗衡因素,是指:

75岁以上高龄老人、12岁以下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严重慢性疾病(系统性疾病、恶性肿瘤、老年痴呆、精神类疾病、肝/肾/心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或更加严重的疾病)等、个人不愿意治疗、肥胖、哮喘、反流性食管炎等。这些人群不建议治疗。

不完全正确。

很多人知道,HP是通过口-口传播的。在中国,由于独特的餐饮习惯,很难做到西方那样的分餐,甚至推广公勺、公筷都很困难。那么,被感染的机会似乎无处不在,几乎无法预防。

既然容易感染,还治疗它干嘛?辛辛苦苦吃了半月药,一顿饭就会再次感染!

事实上并非如此!

很多人感染HP是在幼年时期,甚至是婴儿时期,相对来说成年人不是易感人群。所谓的复发,很大一部分是上次根本没有根除成功。

北大三院的周丽雅教授做了一个研究,感染根除之后的复发率只有1.7%多一点,也就是一百人中不到两个人会复发。

对于一般人群来说,如果没有症状,根据个人意愿,也可以选择暂时不予治疗。

但是对于一些高危人群来说,即便没有任何症状,也要治疗;比如萎缩性胃炎、胃癌家族史、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抽烟;长期服用非甾体药物者等。

但从预防胃癌的角度来讲,即使没有症状,也要治疗。因为:

第一,在没有发生萎缩性胃炎之前根除,几乎可完全阻断肠型胃癌的发展路径;

第二,没有症状不代表没有伤害,一旦感染,100%会有胃黏膜损伤;

第三,很多胃病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包括胃癌的前期也没有特异性症状;而根除HP是属于釜底抽薪的有效预防手段。

目前推荐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主要是铋剂四联(铋剂+质子泵抑制剂+2种抗生素)。

短期服用铋剂的安全性很高;短期服用PPI几乎无明显不良反应。

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是抗生素,目前推荐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等。

恶心/呕吐(甲硝唑、四环素)、口苦/金属味/舌苔厚腻(克拉霉素、甲硝唑)、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泻、皮疹(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头晕、乏力、肝功能损害(四环素)等是这些抗生素最主要不良反应。

至于对肠道菌落的影响,在停药后会在短期内回复正常。

错误!

我们检查幽门螺杆菌有一种抽血查HP抗体的方法,这里需要注意:

1、即使HP抗体呈阳性,也不代表对HP产生了免疫力,还有再次被感染的可能;

2、如果结果是阳性,仅代表曾经感染过,不能证明是现症感染;就是说,你就是根除成功后,抗体也是阳性的;所以不能用于治疗后的复查;

THE END
1.国外不建议杀幽门螺杆菌是真的吗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只是有部分国外的专家不建议杀幽门螺杆菌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幽门螺杆菌是不需要...https://www.ziyimall.com/ask/9354162/
2.国外不建议杀幽门螺杆菌问医生国外不建议杀幽门螺杆菌2023-04-21?1168 病情描述:国外不建议杀幽门螺杆菌 医生回答詹晓文?副主任医师 三甲?南昌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在国外,不建议杀幽门螺杆菌。因为杀菌剂可能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导致肠道菌群失衡,从而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发慢性肠炎等肠道疾病。此外,杀菌剂还可能会抑制肠道...https://m.dazhong.com/ylcore/ask/10_819769.html
3.为什么医生不建议杀幽门螺杆菌问答频道医生不建议杀幽门螺杆菌是因为它并非人体所需要的有害菌之一。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黏膜细菌,大部分...https://www.fh21.com.cn/ask/mip/1zdk94qxugkmnwp.html
4.为什么医生不建议杀幽门螺杆菌如果发现胃中存在幽门螺杆菌,是建议及时消除的,以免导致胃溃疡、胃癌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需氧细菌,它具有传染性且具有致病性,可能会导致胃黏膜细胞的变性、坏死已经炎细胞的浸润,其与胃溃疡、胃炎、胃癌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因此一旦发现有此类病原菌的感染是建议尽早进行治疗的。 https://www.jiusongjiankang.com/doctor/mip/mip_article/06d24f590f2dd363043f24342bc98321.html
1.国外不建议杀幽门螺杆菌吗科普文章国外不建议杀幽门螺杆菌的说法是错误的。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的细菌,寄生于人体胃黏膜组织中,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胃部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建议进行根除治疗。 在国外,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通常也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https://www.liangyiyy.com/article/info/1645165.html
2.国外不建议杀幽门螺杆菌吗权威文章国外不建议杀幽门螺杆菌吗 一般是没有国外不建议杀灭幽门螺杆菌的说法,通常是没有这种说法的。 幽门螺杆菌是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病原菌,一般会寄生在胃肠道,有可能会导致胃肠道黏膜受到损伤,还有可能会出现不良的胃肠道,如果不及时的治疗,有可能会导致出现胃炎或者是胃溃疡,有可能会对自身的健康造成影响,所以没有不...https://www.cndzys.com/ylcore/art_detail/1_1814781.html
3.国外不建议杀幽门螺杆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河南省中医院 中西医结合生殖中心?男科 https://yao.bohe.cn/ask/08Oewzex7j.html
4.千万不要杀幽门螺杆菌,这个是为啥呢千万不要杀幽门螺杆菌,这个是为啥呢 幽门螺杆菌最早于1980年代发现。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杆菌列为I类致癌物。 我们现在知道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大多数慢性胃病密切相关,并且是许多慢性胃发育的重要病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1. 粪便-口腔感染:...https://www.xianyangti.net/4787.html
5.专访钟捷:幽门螺杆菌被过分强调,要不要杀菌尚有争议曾经,幽门螺杆菌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这两年来,突然就变得家喻户晓。常规体检中也常有幽门螺杆菌的检查,一旦发现阳性,都会心事重重,恨不得马上就能把这个菌消灭殆尽。究其原因,还是癌症给人带来的恐惧。 幽门螺杆菌到底杀不杀?这个问题在业界还有争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钟捷指出,虽然国外有...https://m.thepaper.cn/api_prom.jsp?contid=1762067
6.关于幽门螺杆菌的10个真相!不治也能自愈?都2022年了,还在纠结要不要杀幽门螺杆菌,转发此篇,患者心服口服。 自从发现幽门螺杆菌(下称HP)的马歇尔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这个原来默默无闻的细菌,渐渐混得风生水起,成了红得发紫的网红菌。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它不但与胃炎、消化性溃疡相关,还与胃癌有密切关系。 https://nursing.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4c3de37243a9
7.一旦染上幽门螺旋杆菌,谨记“3吃4不做”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什么症状? 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大部分是没有明显症状的,一部分感染者可表现为口臭,胃酸,嗳气,恶心,腹部不适,腹胀等症状。 还有一部分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者中,约30%左右可进展形成各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口腔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 https://www.jd.com/pccontent/293351
8.千万不要杀幽门螺杆菌,小心越杀越多后悔莫及千万不要杀幽门螺杆菌,小心越杀越多后悔莫及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消灭“幽菌”,方法要选对。 幽门螺杆菌是人类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现已确认其感染与多种临床疾病密切相关,但近年来常规三联及四联疗法不仅效果不尽如人意,还导致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降低且复发率不断升高。https://www.1209i.com/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