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我国的农药残留检测领域,农药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方面还有待提高和发展。在比较受重视的环境污染检测领域,发达国家拥有可以检测出二恶英及类似污染物是否超标的检测技术和手段,兽药残留方面,发达国家也具备检测激素和氯丙酵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痕量的检测技术和精密仪器。除了这些检测手段和检测方法之外,部分发达国家在食品中疯牛病蛋白和禽流感病毒的检测技术方面投入也十分巨大[2],我国虽然在这些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上也有投入,但检测手段和检测方法依然不够成熟。
1.3食品安全检测设备不够精密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检测设备也影响着食品安全检测的发展。现如今我国有许多检测设备都不够精密,检测项目局限性较大,检测设备的质量也较差。虽然,大多数检测机构在检测食品过程中使用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仪等仪器设备,但这并未赶上发达国家的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还未普及[3]。在检测的过程中,检测机构往往使用的是技术含量很低,并且操作简单的检测方法,导致检测的样本处理较为传统,且净化的结果也比较差,导致检测的准确性及精度都无法保证。
1.4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
1.5食品检测机构重复设置现象严重
从我国食品检测体系的发展现状来看,存在着检测机构重复设置的问题。当前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仅仅注重各自隶属部门检测机构的建设,没有统一的规划,造成重复建设和极大的财力、人力资源浪费,也造成一定程度的财政负担和公共资源浪费。在一些地区,常常会出现食品安全与监管职责重叠的问题,以至于各部门都在食品检测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检测机构的建设。就目前来看,农业部门、质检部门、检验检疫部门和卫生组织等部门都设有检测机构,以至于该地区的检测机构出现了重复设置的问题。同时,由于检测项目均为技术含量较低的普通项目,导致县级检验检测能力普遍低下。因此,导致我国的食品检测技术发展受到阻碍。
2解决食品安全检测存在问题的建议
2.1及时更新检测设备
2.2发展新的生物检测技术
2.2.1DNA探针技术
DNA检测技术即基因检测技术,是通过基因分子的分裂变性并利用碱基互补配对的精准度,对发生异变的DNA分子序列进行生物探查的一种分子杂交技术。与以往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比起来,DNA探针技术在特异性、灵敏度等方面有着以往生物食品检测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2.2.2PCR技术
PCR技术又叫做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最早应用在基因克隆上,后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后使其应用到食品检测中。事实上,PCR技术只需要采用少量的物质,就可以扩增到我们需要DN段的数量,为技术人员进行定性分析提供了便利条件[6]。
2.2.3免疫技术
免疫技术是生物检测方法中最受欢迎的一种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成本低、分析容量大等优势。在免疫技术中,得到最大化普及的当属ELISA试验技术。ELISA技术是将发生特异的抗体制成具有抗原抗体和酶的催化特性的酶标抗体。当酶标抗体与抗原结合后,根据底物发生颜色的深浅进行定性判断。
2.2.4生物芯片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是通过使附在被检测样品表面的生物分子发生固化,从而进行同分子杂交的一项高新技术。当杂交分子发出信号时,根据信号的强度,再利用特定的检测仪器对信号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2.2.5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技术是通过特定的生物材料和放大信号装置等特定的分析系统进行实时检测。生物传感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优势很多,该技术可以进行连续分析且操作简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检测自动化的发展。目前,生物传感技术在进行食品检测时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检测食品的新鲜度,二是检测食品的味道和生熟度。
2.2.6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技术
转基因生物中被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的外源基因一般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即由启动子、结构基因和终止子组成,一般称之为基因盒。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由两个或更多的基因盒插入宿主基因组的同一位点或不同位点。因此,在检测转基因食品时,主要针对外源启动子、终止子、筛选标序列和产物进行检测。
2.2.7光学检测技术的研究与运用
共振光散射技术因其灵敏度好、实验仪器简单、检测方便等优点而备受分析化学研究者青睐。在食品安全检测及其生化药物分析中有广泛的用途,应用化学发光现象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运用研究近年来也屡有报道。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光几种特性来检测食品中有毒物质的新方法,使常规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也有了突破。除此之外,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果蔬、肉制品检测及其他方面都有独到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此外,诸如拉曼、红外、近红外、质谱、核磁、太赫兹等先进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7]。
2.2.8快速检测技术
快速检测技术与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突破是当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热点。食品安全检测普遍存在检验程序复杂、检测周期漫长、检测成本昂贵、检验人员专业素质要求较高等特点,大大限制了现场监督和通关检验的效率。时效性困扰着食品安全检测作用的充分发挥[8]。近年来,快速检测技术研究颇为广泛,如利用超声波快速检测仪具有非破坏性、精确、设备低廉、能够快速对高浓度液体和光不透明材料进行检测。
2.3优化整合资源,做强做大食品检测机构
想要使我国食品检测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还要做好检测组织机构的调整,从而实现检测资源的整合。合理布局,优化食品检测机构食品安全的重要关卡就是食品检测体系的建立,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大型食品检测机构,打破原有的部门割据的状态,实现各级食品检测机构的整合,打造检测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食品检测机构,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2.4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3结语
作者:娄丽陈虹陈溪单位:丹东海关中国合格评定中心大窑湾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