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差异,使其以不同速度移动的一种物理分
离方法。
2.什么是分配系数
分配系数是指溶质在固定相中的浓度和溶质在流动相中的浓度的比值。
3.层析技术的种类
1吸附层析
2分配层析
3离子交换层析
4凝胶过滤层析
5亲和层析
6气象层析
7固相层析
8柱层析
9纸层析
10薄层层析
11高效液相层析
4.影响Rf值的因素有哪些
1纸层析时纸层析时要在密闭仪器中加入平衡试剂使纸层析上吸附的溶剂达到
饱和.
2滤纸要保持洁净,点样时要适量斑点不能过大.
3样品物分子结构和极性
4滤纸的厚薄和纤维松紧度不一样,结合的水量也不一样。
2.酵母RNA的提取和分离
1.试验中为什么选择干酵母做实验材料?
酵母中RNA含量较高(2.67%~10.0%),DNA含量少
2.提取RNA的方法有几种?
稀碱法和浓盐法
3.加入酸性乙醇的目的?
在碱提取液中加入酸性乙醇溶液可使解聚的核糖核酸沉淀,由此得到RNA的粗制
品。
4.如何鉴定RNA的组分?现象如何?
RNA中含有核糖,碱基,磷酸各组分。核糖与浓盐酸和苔黑酚共热产生绿色;嘌
呤碱与银铵络离子共热白色絮状嘌呤银化物沉淀;磷酸与钼酸铵试剂作用产生黄
色的磷钼酸铵,加硫酸煮沸可使其水解,从水解液中可以测出上述组分的存在。
3.球蛋白提取及含量测定
1.蛋白质沉淀方法有哪些?
分可逆沉淀法和不可逆沉淀法两种。其中可逆沉淀法有等电点沉淀,中性盐沉淀
法,有机溶剂沉淀法;不可逆沉淀法有加热沉淀,重金属盐沉淀,生物碱沉淀。
2.蛋白质含量测定的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光度计,双缩脲法,福林酚法
3.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接电源,打开样品室暗箱盖,预热20min
2调节所需波长
3开盖放黑色比色皿,关盖,调T%为0%
4放空白对照,放样品液到比色皿2/3到3/4处,用擦镜纸擦干表面,在对照组
处调T为100%
5调节T%到ABS,分别测各样品分光光度值
4.盐析原理
将大量盐加到蛋白质溶液中,高浓度的盐离子(如硫酸铵的SO4和NH4)有很强的
水化力,可夺取蛋白质分子的水化层,使之“失水”,于是蛋白质胶粒凝结并沉淀析出.
盐析时若溶液pH在蛋白质等电点则效果更好.由于各种蛋白质分子颗粒大小、亲
水程度不同,故盐析所需的盐浓度也不一样,因此调节混合蛋白质溶液中的中性盐
浓度可使各种蛋白质分段沉淀.
4.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1.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温度,pH,抑制剂,激活剂
2.唾液淀粉酶的抑制剂,激活剂分别是?
激活剂:Cl-;抑制剂:Cu2+
3.NaOH对v反应实验,做碘反应实验前为何加盐酸
因为碘遇NaOH变NaI和NaIO3,而不能与淀粉发生反应,所以加入盐酸中和氢
氧化钠。
4.温度如何影响酶活性?
一般来讲,每种酶的酶活性有最适温度,在此温度下,其活性最高,偏离此最适温度
时,温度越低,或者温度越高,其活性越小.而且,温度过高会导致酶失活以及变性.
5.植物组织中丙酮酸含量的测定
1.本实验中氢氧化钠的作用?
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发生反应,生成的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在碱性条件
下显红色,因此氢氧化钠作用是提供碱性环境。
2.本实验中所加试剂为何不能颠倒?
因为本实验中所用的丙酮酸与三氯乙酸均为酸性,而2,4-二硝基苯肼与丙酮酸的
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显色;三氯乙酸的作用是除去蛋白质,使之沉淀,如果后
加,试验结果可能会被其他蛋白质干扰。
3.制作丙酮酸标准曲线时为什么以8%三氯乙酸为空白对照?
因为本实验所用提取液是8%三氯乙酸溶液,所用丙酮酸均溶解于该溶液中。
4.测定丙酮酸含量的基本原理
植物样品组织经三氯乙酸除去蛋白质后,所含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发生反应,
生成的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在碱性条件下显红色。测定样品吸光度,与丙酮
酸标准曲线相比较即可得丙酮酸含量。
06.DNA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1.DNA提取中各试剂中英文名称及作用
●SDS:十二烷基硫酸钠,使蛋白质变性及破坏脱氧核酸降解酶
●CHCl3:氯仿,使蛋白质沉淀被除去
●乙醇:使DNA呈纤维状沉淀出来
●Na2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抑制DNA酶活性,与Mg2+结合,保护
DNA
●NaCl:使蛋白质溶解
●CH3CHO:乙醛,提高反应灵敏度
2.加入氯仿后出现什么现象?
溶液分三层,上层为DNA溶液,中层为蛋白质沉淀,下成为有机层
3.DNP与RNP在盐溶液中溶解度有什么不同?
DNP和RNP在盐溶液中的溶解度受盐浓度的影响而不同。DNP在低浓度盐溶
液中,几乎不溶解,如在0.14mol/L的氯化钠溶解度最低,仅为在水中溶解度
的1%,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溶解度也增加,至1mol/L氯化钠中的溶解度很大,
比纯水高2倍。
RNP在盐溶液中的溶解度受盐浓度的影响较小,在0.14mol/L氯化钠中溶解度
较大。因此,在提取时,常用此法分离这两种核蛋白。
4.定糖法测定DNA含量的原理
DNA分子中2-脱氧核糖残基在酸性溶液中加热降解,产生2-脱氧核糖并形成
ω-羟基-γ-酮基戊酸,后者与二苯胺试剂反应产生蓝色化合物,其反应如下图。
蓝色化合物在595nm处有最大吸收,且DNA在40μg~400μg范围内时,吸光
度与DNA浓度成正比。在反应液中加入少量乙醛,可以提高反应灵敏度。7.植物过氧化物同工酶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
1.什么是电泳,同工酶,等电点?
●在溶液中,蛋白质分子会由于氨基酸的解离而带电荷,电场中蛋白质带电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