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自己或家人在身体出现问题时,不少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我们做个CT。拿到报告单后,我们都会自己先看一看,但上面很多的医学专业术语常常让我们一头雾水。
CT诊断报告单上有什么
一般来说,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单上会包含患者信息、检查信息、影像所见、诊断意见等内容。
患者拿到报告单后,首先要核对一下个人信息,以免出现乌龙事件。影像所见是最专业的内容,一般供临床医生看,患者可以不看这一段。
诊断意见是本次检查的结论部分,也是患者最为关心的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正常、准正常、准异常和异常。
正常:如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左膝关节未见明显骨折征象等等。说明我们这次检查没有看见明显的病变。但是此刻一定不能大意。如持续有临床症状不缓解,及时就医。
准正常:如肺内钙化灶,肺内纤维索条,主动脉钙化,肠管积气,轻度骨质增生,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等等。这类诊断有一些问题,有可能是长年累月的慢性病变,并不会引起临床症状,没什么临床意义,也就是说不需要治疗,不会发展,没什么严重不良预后。
准异常:如,肺内小结节建议定期复查,肠管小的液平面请结合临床,腕骨可疑骨折建议CT进一步检查等类似情况;这类检查有明确异常,但目前不好定性,或短期内无需处理。这种情况要去找医生,得到专业医生的建议。
异常:如考虑肺结核,请结合实验室检查;右肺下叶占位,建议进一步检查;左侧股骨颈骨折(头下型);膈下游离气体考虑消化道穿孔等等。这类情况会写明影像医生所考虑的诊断,告诉临床医生病人的问题,一般需要进行处理或进一步检查。
教你看懂CT报告单
诊断意见一栏,诊断确切的情况下常会明确写出诊断,如第几肋骨骨折、硬膜下血肿、脑梗死、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肺结核等。
写“占位性病变”,一般是指肿瘤,这时会紧跟一句:“考虑……肿瘤”。但有时常会写:“……可能性大”,说明单凭这一次CT资料不能肯定诊断,但影像医师有个人的倾向性意见。
诊断时常会写有分型、分度、分期等字眼,这是为了精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所必须做的,但患者或家属等行外人士,这时不可盲目对号,因为目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组织、不同行业,分型、分期、分度标准各不相同,以避免带来误解;后面常会有一句:“建议……”。
在诊断结论部分,大家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不明确写什么病,而是一长串类似于描述的话,这说明病情复杂,不好直接下结论。说到期、型、度等概念,是对病变的进一步描述,有利于临床医师更好把握疾病特征。
报告单只是影像医师个人阅片结果和个人经验的表达,只是影像诊断而不是最终临床诊断,有疑问时,最重要的是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化验等其它检查综合诊断。
医学诊断报告是医疗文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供临床医生参考。病人或家属最好是咨询影像医生或临床医生,千万不可凭一纸报告,一知半解,盲目推断,空添烦恼或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