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语出惊人。他放言,虽然小米创办仅4年半,但5至10年后将带领小米成为世界第一智能手机公司。最近小米也是动作频频,11月19日,小米和顺为资本联合宣布,双方以18亿元人民币(约3亿美元)入股爱奇艺,这是小米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单笔投资。不过这背后,是金山软件(03888)股价被腰斩的事实。
金山软件股价腰斩背后:雷军做了什么?
作者:新财富杂志文芳
2010年9月,雷军回归金山软件,带着对移动互联网极深的感悟,启动金山软件改革。由于腾讯火速入股、确立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战略和“3+1”的业务框架、主要子公司相继MBO,在“雷军”溢价的不断催化下,最后以金山软件股价暴增10倍,以及猎豹移动的分拆上市为完美收官。120%的表现。
然而,在2013年以移动互联网战略为起点的第二阶段改革中,体现在金山软件身上的“雷军溢价”似乎正在减弱。金山软件是否已经沦为小米生态链的一颗棋子?猎豹移动虽手握海量用户,但海外市场移动端货币化能力面临考验。而金山软件手中现存的西山居、WPS和金山云三大业务,谁又能成为下一个“猎豹”?
2014年5月8日,金山软件(03888.HK)分拆猎豹移动(CMCM.NYSE),登陆纽交所,至2014年8月11日,猎豹移动市值高达39.18亿美元,标志其第一阶段改革完美落幕。
在市场对猎豹移动给予认可的同时,却也开始对第二阶段的改革打上问号。猎豹海外市场的货币化进程是否顺利?分拆了猎豹移动的金山软件,还有其他增长引擎吗?2014年10月23日,金山软件发出盈利预警,因营销、研发、期权费用大增导致净利润大幅下滑,似乎已经印证了市场的怀疑。
雷军主政金山华丽转身
2010年9月,雷军回归,出任金山软件董事长。此时的雷军,涅重生,2007年10月从金山的舞台淡出、蜕变为天使投资人后,先后投资20多家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社区的公司。2011年7月5日,求伯君退位,雷军正式接手,开始用自己对移动互联网的感悟改造金山。同时,火速引入腾讯控股(00700.HK)为金山软件第一大股东。
夺得控制权
2011年7月6日,金山软件公告,腾讯控股将透过其附属公司分别从求伯君、张旋龙手中购买约1.11亿和0.67亿股股份,各占金山总股本的9.80%和5.88%,总收购价格为8.92亿港元,相当于5港元/股的价格,求伯君套现5.55亿港元,张旋龙套现3.35亿港元。收购于7月7日完成,收购完成之后,腾讯持有金山软件15.68%的股份,成为第一大机构股东,雷军持有10.3%,超过求伯君的9.54%和张旋龙的3.05%,成为金山软件第一大个人股东。
不过,公告出来的前一晚,雷军、求伯君、张旋龙三人订立协议:求伯君和张旋龙将投票权委托给雷军。这样,雷军拥有的投票权为22.89%,超过了机构股东腾讯。雷军由此获得了对金山软件的控制权。此后雷军对金山软件的控制权不断加强,直至2014年4月,其拥有的投票权为23.93%,而腾讯为12.61%(表1)。
雷军接手后,风驰电掣般地对金山软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是确立了转型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战略,组建以张宏江、傅盛等为核心的管理团队,搭建“3+1”的业务框架,并通过对主要子公司MBO,将管理层和公司利益捆绑合一,推动四大子公司独立发展、对外融资、分拆上市,最终以猎豹移动的分拆上市,完美收官。
确立移动互联网战略和“3+1”业务架构
在雷军的主导之下,金山软件旗下庞杂的业务部门,最终被整合成“3+1”的架构,“3”指金山办公(WPS)+金山游戏(西山居)+金山网络(KIS,现为猎豹移动),“1”为金山云。2012年7月,金山WPS办公子公司紧跟金山网络和西山居,完成MBO,雷军欣然宣布“3+1”策略,即三个主要现有业务线加一个战略性新业务线的格局已经成型。与此同时,四大子公司的管理层也敲定,傅盛掌舵金山网络,张宏江为金山软件CEO并负责金山云,邹涛出任西山居CEO,葛珂负责WPS(表2)。
猛将傅盛率猎豹移动突围
跟随周鸿一路走过3721和360的傅盛,曾是“周教主”麾下最出色的产品经理,对互联网产品有着敏锐的嗅觉和果断的执行力,与“教主”决裂后投身经纬中国,而后创办可牛网络。2010年10月分拆出来的金山安全,以其18.75%的股份换股合并可牛网络,成立金山网络。
事实证明,“降伏”傅盛是雷军做得最英明的决定,而任君离去则是人称“周教主”的周鸿最不应该犯的错误。合并可牛时,金山网络(上市后更名为“猎豹移动”,下称“猎豹移动”)的估值约为5亿元。至2014年10月23日,猎豹移动市值24.3亿美元,折算汇率后增值30倍。2014年8月11日,猎豹移动市值创下39.18亿美元的峰值,这让其最高增值幅度达到近50倍。
3Q大战:金山结盟腾讯
2010年,360的免费战略把金山的安全软件打得节节败退。被迫实行免费策略后,猎豹移动当年收入同比减少3000万元。10月傅盛入主后,金山的老产品线被砍剩两个:毒霸和卫士,连用户达到8000万、被寄望“唯一有望打败360”的金山网盾也被砍掉。同年11月,金山毒霸个人简体中文版全面免费,而此时新的盈利模式尚未建立起来。2011年猎豹移动收入降到冰点,仅1.4亿元(图1)。
借力GO桌面,清理大师脱颖而出
3Q大战非但没有让金山毒霸陷入绝境,反而让傅盛抓住时机站稳脚跟,将猎豹移动发展壮大。2012年9月,金山网络推出清理大师,主打海外市场,这款为手机清理内存的App,在此后金山网络的飞速发展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至今在猎豹家族中仍居于头号位置。而在它之后,电池医生、猎豹浏览器和手机毒霸等核心应用陆续登场,不断丰满自身羽翼。
久邦数码(GOMO.NASDAQ)是清理大师和电池医生在海外最重要的分发渠道,同时也是GooglePlay应用市场上仅次于Facebook和谷歌的第三大应用开发商,收入绝大部分来自海外市场。久邦数码旗下Go桌面系列产品2014年4月的用户总数达到了3.64亿,其中70%来自海外。在Go桌面的推广之下,猎豹移动在海外市场接连攻城拔寨。2013年一季度便夺得5400万月活跃用户,然后以每个季度新增3000万-6000万用户的速度增长,2014年二季度增长4倍多至2.843亿月活跃用户,而安装用户更是暴增到6.622亿次(表3)。
与此同时,猎豹移动与360的角力还在持续,帮助猎豹移动迅速拓展海外市场的久邦数码,自然也被360瞄上。早在2013年12月久邦数码IPO时,360和猎豹移动均是其基石投资者,二者分别出资1500万美元和500万美元。
据悉,久邦数码与猎豹移动的合作于2014年5月31日到期,赶在猎豹移动即将赴美筹备路演之前,2014年4月24日,360宣布与久邦数码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360将借助于久邦数码的安卓移动分发平台,向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海外市场推广360的无线安全产品和其他工具类应用,如系统清理和电池管理等。这个排他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今后猎豹移动将失去Go桌面的推广。
2014年10月,这场博弈再添变数。久邦数码CEO张向东辞职,Go桌面4亿用户的去向扑朔迷离。跌破发行价的久邦数码,具有被收购价值。市场纷纷猜测,久邦数码的新主人会是猎豹、360,还是阿里(BABA.NYSE)、百度(BIDU.NSDQ)?
对于清理大师借力Go桌面扩张海外市场,奇虎当然心知肚明,如果奇虎倾其全力,清理大师并不具备快速占据制高点的机会。不过,猎豹移动或者说傅盛的运气实在不错。
2013年9月16日,搜狐(SOHU.NYSE)、搜狗和腾讯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搜狐旗下将搜搜业务打包注入子公司搜狗,“新搜狗”同时获得腾讯4.48亿美元注资,并保持独立运作。搜狗月度用户超4亿,2013年二季度收入达5000万美元。
强强联合,新的竞争对手要从虎口抢食,这让奇虎如临大敌。市场调研机构CNZZ的数据显示,在PC搜索市场,截至2013年8月,搜狗的市场占有率为10.35%,搜搜为3.62%,合计约14%,与占有18%份额的360分庭抗衡。而随着“新搜狗”的诞生,未来搜索市场或将重新被瓜分:搜狗与百度、360三分天下。为应战“新搜狗”,奇虎显然分身乏术,疏于应对即将一飞冲天的金山网络。
在“新搜狗”成立之后的两个季度,猎豹移动的月活用户增长开始提速。2013年二、三、四季度分别新增用户3600万、4400万和3400万,到了2014年一季度,新增量高达近6000万,2014年二季度继续加速,新增月活用户超过6000万(表1)。
与BAT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金山的成长历程中,一直不乏巨头的支持。早在2005年,被微软击败的金山软件,获得联想的“注血”方才活下来。而后,又一路得到BAT、小米的帮扶。猎豹移动招股书显示,2013年其营收中的25%、19%和14%分别来自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这与四面树敌的奇虎形成鲜明对比。作为BAT的战略合作伙伴,猎豹向BAT提供增值服务,如恶意网站过滤或安全软件模块,以此换取转介流量的优惠,从而提高旗下App的曝光率。
2011年,金山软件共获得来自腾讯的营销收入701万元,2012年前8个月为3803万元;2012年9月27日,双方将2012年营销费用的上限提高为1.2亿元,2013年上限为2亿元。根据2013年12月27日腾讯与猎豹金山达成的战略合作协议,腾讯付给猎豹2014年和2015年的推广费用上限分别为2200万和3300万元,这一上限在2014年7月31日的补充协议中得到修改:2014年和2015年的推广费用上限修订为1亿和1.05亿元。
腾讯先后入股金山软件和猎豹移动。2013年6月25日,金山软件公告,与腾讯共同增持猎豹移动,腾讯斥资4698万美元,金山斥资522万美元,收购金山网络B系列优先股,新增股份占收购后总股本的10%,其中金山软件占1%,腾讯占9%。至此,腾讯持有猎豹移动普通股1.22%,A系列优先股7.77%,B系列优先股9%,总计17.99%。在腾讯投资猎豹移动之前,金山软件对猎豹移动的持股比例是72.22%,腾讯投资后,金山软件的持股比例降低到54.9%。此时,猎豹移动估值超过5亿美元。
2014年4月,百度、金山软件、小米与猎豹移动共同签署股份认购协议;其中金山软件将最高认购1000万美元的股份,百度将最高认购2000万美元的股份,小米旗下投资公司XiaomiVentures将最高认购2000万美元股份,成为金山旗下独立分拆的猎豹移动IPO的基石投资者,进一步加强了现有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MBO:奠定未来成长基础
2012年5月,WPS部门完成MBO,标志着金山网络、西山居、WPS三大核心子公司的重组完成,MBO完成后,四大子公司管理层均获得20%的股权激励,而这部分股权激励所需要的金额,绝大部分由母公司以很低的利率贷款来支付。随着四大子公司的一系列融资,管理层持股也被稀释。至2013年11月26日前,管理层通过WPSHoldings持有金山办公21.05%股份;至2013年8月13日之前,管理层通过KSC持有金山云17.57%的股权;至2014年2月14日,管理层通过WestGame持有西山居18.8235%股权;而在2013年12月金山网络提出分拆上市申请之前,留出8.16%的股权作为激励保留(图2)。
MBO的效果立竿见影。2011-2013年,金山软件的总收入从10亿元增长到21.73亿元,年化增长率29%(图3)。尤其是2012年之后,增速更为明显,2012年同比增长38.28%,2013年同比增长54.01%,2014年中期同比增长49.59%。同时,游戏之外的其他部门也开始飞速增长,一度贡献了总收入70%左右的网络游戏,至2014年二季度,占比终于下降到42.24%(图4)。
提升西山居业绩利器
2011年4月8日,西山居完成MBO。根据2011年1月24日订立的协议,包括金山游戏CEO邹涛在内的26名核心员工成立了WestGame,以每股1.1834港元的价格认购新“西山居”1.6亿股股份,总价值约1.89亿港元(约合1.5亿元),获得新“西山居”20%的股份,金山集团则享有剩余的80%。其中,1.51亿港元(1.2亿元)由西山居母公司KESHolding垫付贷款拨付,并以贷款首年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加1.3%计息。
MBO带来的激励效果立竿见影,网络游戏收入剧增,2009-2011年,收入均为6.6亿元左右,在MBO之后的第一年即2012年增长23.48%至逾8.5亿元,2013年继续增长28.79%,跨越10亿元大关,至10.96亿元。2014年中期网络游戏收入6亿元,几乎接近于2010年全年的水平(图5),相当于再造了一个2010年的金山游戏。
无独有偶,金山下属另一个子公司大连鲸彩工作室2013年2月MBO,工作室主打游戏《反恐行动》2013年同比增长43%,年收入接近9000万元,《反恐行动》2008年1月就推出了,但直到2013年才实现增长。
WPS移动端月活跃用户暴增
2012年5月22日,金山软件发布公告,旗下办公软件业务WPS已完成MBO。金山软件旗下全资子公司Kingsoftoffice将以每股0.03美元的价格,向WPSHoldings发行及出售2亿股股份,总价600万美元(3691.7万元,据此计算,估值为2850万美元,合1.75亿元),而WPSHoldings为100%员工持股。同时,金山软件与WPSHoldings订立贷款协议,将按相当于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加1.3%的年利率,向WPSHoldings提供450万美元贷款用以收购KingsoftOffice股份。MBO后,WPS公司员工持股比例达21.05%。
正在减弱的“雷军溢价”
雷军在“主席报告书”中写道:“2013年是金山变革之关键年,是我们开始把核心业务转移至移动业务之首年。”在2014年中期报告中,雷军如是评述:“2014年上半年,我们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录得重大增长。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我们将继续增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扩大我们的手机用户基础、坚定我们在移动安全、移动办公及手机游戏方面的立场,并加快全球渗透的步伐。”概而言之,移动化和全球化是金山第二阶段改革的两个关键词。
猎豹移动:海外市场移动端货币化能力考验
对于猎豹移动而言,虽然其在移动端已经攫取6.622亿手机安装用户和2.843亿手机月活跃用户,活跃用户中有67%位于海外,并且还在持续增长;然而,摆在猎豹移动面前的任务是,如何将这部分用户变现。无论是清理大师,还是金山毒霸,抑或电池医生,都不能直接变现,需要依赖于浏览器、网站导航和网络游戏来变现。
2012年6月19日,猎豹浏览器推出,用户开始变现的征途正式开启,当年四季度开始,猎豹移动的收入明显提速(表5)。2013年其年报对盈利模式这样总结:2013年猎豹移动收入7亿元,主要由于Duba.com个人起始页、猎豹浏览器流量的快速增长,以及游戏平台的巨大增长所支持。2013年底,猎豹移动的游戏平台上已有超过400款游戏。
不过,虽然2014年中报显示,上半年猎豹移动收入中约18%来自移动业务,而上年同期的该比例仅为3%。然而,这样的表述显然掩盖了海外市场移动端货币化进程的真实情况。
在确立移动化的首年即2013年,猎豹移动的移动战略实施得非常顺利,用户数量暴增的同时,移动端收入也猛增,2013年三季度移动业务占比8%,到2013年四季度便增加到11%,2014年一季度,移动端更是贡献了17%的收入。
随着海外市场移动端的推进,到了2014年中期,移动端只带来18%的收入(表6)。这意味着,与二季度18.83%的移动业务比例相比,增速明显减慢,一个季度只增加0.83%。由于猎豹移动2/3的移动端在海外,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海外市场货币化能力的难度。
2013年,猎豹移动的海外业务约贡献了总收入的1.5%,市场估计2014和2015年,这一比例将分别达到11%和28%,其中60%来自于网络营销业务。尽管预期乐观,但海外业务货币化仍处于早期阶段,过往也没有成功先例,猎豹移动的未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金山软件股价“腰斩”背后
金山软件股价创下历史最高点33.5港元/股,是在2014年4月2日,这一天恰好是猎豹移动第一次公告分拆上市的前一天。2014年10月14日,金山软件股价下探17.74港元/股,紧接着10月23日其发布盈利预警,股价再下探16.88港元/股。股价腰斩,市场对金山软件第二轮改革的质疑卷土重来。
首先,移动化战略如火如荼,投入期拖累净利润率。2011-2013年,金山软件的净利润率均维持在32%以上,而到2014年中期,其净利润率下降到26.62%。与此同时,研发费用和营销费用猛增。尤其是营销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一路飙升,从2011年的12.33%升至2014年中期的22.69%。研发费用占比一直稳定在将近30%(图7)。西山居副总郑可表示,2014年单单在手游研发上资金投入就将过亿元。在10月23日发布的盈利预警中,金山软件表示,因研发成本、营销费用、期权费用大幅增加,净利润大幅下降。第二天,金山软件股价下挫11.92%,资本市场总是对EPS降低者用脚投票。
其次,自然是猎豹移动的分拆上市影响。猎豹移动分拆上市后,金山软件对猎豹移动仍然有控制权,只是持股比例从54%降到47%,仍然是合并报表。表面上,从收入和利润来看,金山软件没有受到分拆的任何不利影响,反而因此获得了发展资金并提升了市值。但是从市盈率的角度,或许有不同的解读。金山软件将上升势头最好的猎豹移动分拆上市,相当于把高PE业务分拆出去,而留下低PE业务,那么母公司的PE也会拉低。反映在股价上,自然是猎豹移动股价上涨,而金山软件股价下跌(图8)。尤为明显的是,在关于猎豹移动分拆上市的首个公告出来的前一天,即2014年4月2日,金山软件创下历史新高33.5港元/股,此后则一路下跌。
一言以蔽之,报表合并的是猎豹移动的收入和净利润,而不是其市盈率。猎豹移动的年增长率超过100%,而网络游戏和WPS平稳增长,增长率不到40%,那么分拆前后,对金山软件的估值,或许是50倍PE和20倍PE的区别,除非在金山软件现有部门中,又培育出一个新的“猎豹”脱颖而出,金山的股价才能重拾增长势头(表7)。
谁是下一个“猎豹”
猎豹移动分拆上市之后,金山软件手中尚有西山居、WPS和金山云三大业务。被证明有能力出好作品的西山居,拥有小米、猎豹和迅雷三大推广渠道,然而“12款手游均告失败”的担心挥之不去。WPS依靠政府订单和免费策略占领移动端,侧面撼动微软垄断地位,但iOS版上的决策性失误,导致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时期。金山云剥离金山快盘个人版,专注企业市场,2014年切入的游戏云表现耀眼,不过,金山云仍属于烧钱阶段,未来格局有待观察。
最最关键的争议,在于掌舵者。如果说金山软件的华丽转身在于雷军魅力,猎豹移动的突围则由傅盛色彩推动,而沿着既定的移动互联网战略前进的WPS、西山居、金山云,似乎尚缺乏一位旗帜更加鲜明的领导者。
西山居揽获三大推广渠道
跟随母公司的移动互联网战略,西山居也将重点全面转向移动业务。2014年二季度,大型端游《剑网3》贡献54%的收入,未来仍然有增长潜力。虽然目前的手游并没有为金山贡献收入,公测的4款手游也未能证明成功,但手游是西山居未来的发展重点。2014年的ChinaJoy上,西山居携12款手游亮相,而端游系列产品并未展出,西山居副总郑可向媒体表示,到年底,移动游戏研发团队将首次超过端游,“手游成为西山居接下来的重点”。“手游代表未来,市场规模一定会超过PC端游。我们正在到处找团队,看新项目,在往前走。”张宏江认为,“今天,端游市场还是远远超过手游,但端游用户数已经比手游要少。未来游戏是手游的天下。”
手游格局将会如何演变,西山居能否进入第一梯队,谁也无法精确预见,甚至很多投资者对邹涛投了不信任票。但是随着股权激励的推进和渠道的布局,西山居成功的概率的确在不断增强。
首先是股权激励。在小米入股西山居之前,西山居26名管理层持股20%,在小米入股后,管理层持股比例稀释到18.8235%。但这一部分股份的价值,也从1.50301亿元水涨船高至4.96亿元,这意味着每位管理人员平均获得的股权激励从578万元增加至1908万元,且由公司贷款支付。而随着西山居的收入和估值不断攀升,股权激励的价值也会不断提升。如果未来西山居能够实现分拆上市,类似猎豹移动CEO傅盛的励志故事有望在西山居重演。如果西山居收入达到10亿元,10倍PE,估值100亿元,26名管理层的平均激励是7240万元,如西山居收入达到20亿元,10倍PE,西山居便能诞生26个亿万富翁。
其次是“雷军系”的协同作用。在雷军的布局之下,猎豹移动是其生态系统中的其中一颗重要棋子。2014年二季度,猎豹移动坐拥6.622亿手机安装用户和2.843亿月活跃用户,而且还在快速增长中。2014年10月15日,金山软件与猎豹移动订立游戏共同经营框架协议。按照协议规定,网络游戏用户支付费用所产生的收入,猎豹移动将按20%-50%的比例向金山软件支付。此外,猎豹移动还需向金山软件支付许可费,其将根据游戏的质量、许可领域方位和许可的移动平台而制定,约在200万-1500万元之间。协议还规定,猎豹在协议截至日期2015年12月31日前,两个财年的应付款项的上限4200万元和7800万元。
除了猎豹移动,“雷军系”中更有小米和迅雷。香港市场调查公司CounterpointTechnologyMarketResearch近日公布了2014年2月的全球手机市场销量报告,红米和小米3均进入全球销量榜前10。小米2014年一季度共售出了1100万手机,上半年销量2611万台,年度销售预期从雷军此前提出的4000万台提高到了6000万台。截至2014年6月,小米累计销量5230万台,2015年的目标则是突破1亿台,2016年则突破1.5亿台,那么至2016年小米预计累计销量将高达3.3619亿-4.0619亿台。以1人消费2台小米/红米手机保守计算,届时积累的用户量至少能上1.68-2亿(表8)。2014年3月,迅雷的月独立访问用户达到了1.36亿。
而猎豹移动、小米和迅雷这三者,构成西山居游戏的三大渠道。2014年二季度,金山的网络游戏日均最高同步用户数不过57.24万,月平均付费账户数225.54万,账户的每月平均收益43元(图9)。从2006年一季度开始的数据表明,金山的网游仍然由端游驱动,在于《剑网3》等主打游戏的纵深耕耘。
手游推广渠道的强悍,远超一般的网络游戏公司,而未来西山居进入到第一梯队的概率也在增强。目前金山的网络游戏2013年收入11亿元,187万人付费,反映的是收入占比约50%的端游《剑网3》和其他端游及页游,并没有兑现脱胎换骨的渠道所能带来的提升。张宏江表示,尽管《剑网3》用户数、PCU和收入都达到历史水平,但金山不再投入资源做任何新的端游,未来全部精力都放在手游和页游上。而猎豹和小米都是推广手游的好渠道。目前猎豹月活跃用户约3亿、小米约7000万,迅雷约1.4亿,加总约5亿,未来还能持续增长。
但是,如果“黑天鹅”真的出现,即金山开发的所有手游全部折戟,《剑网3》也停滞不前,再无新的卖力作出现,那就只能另当别论了。
WPS布局移动端:与微软来一场豪赌
2011年,雷军曾抛出豪言壮语:“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乔布斯一样的人物,我要用未来十年和微软来一场豪赌。”而事实是,微软office在PC端居于绝对垄断地位,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作为微软最大的摇钱树,其office部门最近3年收入不断创新高,2012-2014年财年(截至当年6月30日),收入分别为222.99亿美元、229.95亿美元和243.23亿美元,为微软的总收入贡献了约3成。
占领移动端,“打碎了巨人垄断的瓶子”
凭什么撼动微软多年的垄断地位?金山办公有两张牌,政府采购和占领移动端。首先是政府采购。受益于保证安全和打击盗版的政策,WPS在政府机构办公市场占有率超过50%,WPS在2013年政府采购中的中标数量是微软的两倍,价格仅为微软的1/3。不过,PC端格局已定,暂时无法撼动。因为政府办公市场毕竟比企业办公市场小很多,而后者恰是微软的大本营。随着政府推行正版化,WPS从政府办公市场扩大到央企,再扩大到其他企业的路径也有很大的可能性。如果能抓住政策机遇,提升在企业办公市场的占有率,WPS收入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然而,这需要假以时日。
其次,WPS比竞争对手微软率先布局移动端。金山办公CEO葛珂在2014年5月30日给员工发出的内部邮件中,重申了WPS的移动化战略。2014年5月,安卓版WPS的月活跃用户数量约为4200万,iOS版的WPS月活跃用户数量约为300万,移动端产品仅上线3年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PC版WPS的用户数的2/3(表9)。2014年6月已经拥有5000万月活跃用户,截至2014年8月,WPSOffice移动版的全球用户量超过2亿,月活跃用户数超越6000万。9月18日,金山办公软件携手亚马逊,为Kindle设备开发定制版WPS,WPS成为Kindle上的唯一办公软件商。照这样的速度,2014年底WPS移动端的月活跃用户预计达到8000万,2015年预计将达到1.3亿。用葛珂的话说,“移动互联网打碎了巨人垄断的瓶子”。未来,WPS的首要任务是占据市场,对市场形成垄断地位后,盈利自然滚滚而来。但是,WPS果真能保持目前的优势,如愿占据移动端吗?
虽然安卓版WPS进展迅猛,已经领先微软office365、谷歌的QuickOffice、DocumentstoGo和OfficeSuite等竞争对手,然而其在iOS平台上的推广却被人诟病。从推广效果看,iOS版的WPS花了1年零3个月收获第一个300万月活跃用户,从2013年2月推出至2014年5月,而这还是发生在WPS部门MBO之后,推广效果比早两年的安卓版要差很多。
笨象微软对移动端反应迟钝,船大难转身,不过也放下身段,在2013年6月推出了iOS版,同年7月发布安卓版,2014年3月推出iPad版,并且和iPhone版一样,同为免费下载,但如果用户想要在上面进行编辑文档等操作,将需要付费注册Office365服务。
苹果和微软的优势都在iOS,从iOS版WPS的推广速度看,很难补齐这么巨大的缺口,这也让人对WPS的未来多了一点疑虑。
全球化:能否复制日本经验?
日本金山2005年3月成立,注册资金1亿日元,由金山控股。2007年3月7日引入外部资金,日本金山获得日本最大VC集富(JAFCO)投资25亿日元(约2200万美元),但仍由金山控股。目前金山软件持有日本金山51%股权,2014年3月将其中20%以3734.3096万元(6.1404亿日元,折合1.867亿元人民币)转让给猎豹移动。
通过与当地人合作,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直销,日本金山用低价策略撬开了日本市场的口子。KingsoftOffice定价4980日元,售价不及微软的1/10(5万日元),也不及“一太郎”的1/5(2.5万日元)。日本金山的低价策略,虽然难以撼动微软的根据地—日本企业,以及一太郎在日本政府机构中的优势,然而日本市场高达92%的正版率,使得KingsoftOffice对价格敏感型的普通个人用户具有吸引力。日本金山进入学校和培训市场,并对PC厂商倒贴钱提供预装产品,很快占据了日本近九成的二手电脑市场和两成的网吧电脑。
2009年,WPS在日本市场打败本土老大“一太郎”,仅次于微软office之后位居第二,日本金山也已实现盈利。时任金山软件高级副总裁的葛珂表示:金山WPSOffice在日本的销售额已与中国的销售额持平。据报道,截至2012年12月底,KingsoftOffice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35%左右,成为微软的强劲对手。2013年来自日本的收入1.12亿元,占总收入的5.14%(表10)。
金山云,何去何从?
2012年1月,金山软件拆分金山快盘业务,成立独立子公司金山云。金山快盘自2010年推出至今己满3年,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4月,金山快盘个人版用户已突破4500万,日活跃用户数达到数百万。此时,金山云包括两部分:金山云存储平台和金山快盘。
在金山内部,金山云也被当做创业公司,对外融资。2012年11月30日,金山软件与小米科技达成一项股权出售协议,金山旗下子公司金山云,将以182万美元的价格将9.87%的股份出售给小米(以每股0.02美元向小米发行及出售9100万股股份,2012年估值1843.97万美元),完成交易后,金山、小米以及金山云管理层,分别持有金山云72.56%、9.87%和17.57%的股份。
在重新确定平台服务基础提供商的定位后,金山云开始剥除最难盈利的2C业务。2014年9月,金山快盘个人版以3300万美元售予迅雷,当时快盘用户数已超1.2亿。
小米与金山云之间频密的互动往来,令小米加强了对金山云的控制力,未来也不排除金山云与小米云合二为一。2014年8月21日,小米通过ApolettoLimited收购金山云1.61688亿股优先股,收购完成后,小米将持有金山云约20.76%股权,金山软件持股63.83%。金山云公司同意授予金山软件和小米公司认股权证,允许这两家公司以0.0742美元/股的行使价分别认购不超过2494.8万股(总代价约200万美元)和约1.62亿股(总代价1200万美元)金山云优先股。认股权证的有效期是自2014年8月21日起的18个月内。
未来,小米公司有望最多持有金山云集团30.06%股权,而金山软件对金山云的持股比例将下降至56.34%。而如果双方都行使认股权,届时对金山云公司的持股比例将变成:金山软件持有57.18%,小米公司持有29.48%。若仅金山软件行使认股权利,届时金山软件的持股比例上升为64.61%,而小米公司的持股比例下降为20.31%。
【附文】金山软件会成为雷军弃子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金山软件作为雷军的“四驾马车”之一,其位置不可撼动。
其一,金山软件是雷军用情最深的地方。1992-2007年,雷军一直奋战在金山,由于无法真正施展抱负而选择“退隐”3年。2010年4月,他带着对移动互联网的深刻感悟,创立了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总入口——智能手机,即小米,而后又在求伯君和张旋龙的说服下,回归金山以移动互联网的基因改造金山软件。
其二,从股权和业务的相互渗透来看,小米和金山软件的联系更加紧密。小米已经入股金山软件旗下子公司金山云、金山办公和猎豹移动,未来小米与金山各大主要业务部门的整合将进一步深化。金山个人云售予小米也入股的迅雷,同样是双赢。有“很深的商业考虑”,“周教主”如是评价。
其三,猎豹移动的清理大师、电池医生和仍在金山软件内部的WPS,都有入口的价值。放着已经积累大量用户的移动端丢弃不用,似乎实在没有任何理由解释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