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必贵,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职于腾讯。热爱跑步、单麦威士忌、写故事。文字风格多变,奇诡飘逸,已出版小说多部,曾用名“兔子跳铃铛”创作《短信:我身边的恐怖经历》在天涯文学引发了巨大轰动。现尝试创作“惊悚+科幻”题材,《超脑:地库》一经出手,即引起轰动。作为科幻文学的新作者,他的目标是倪匡的卫斯理系列。
写惊悚小说写到毛骨悚然
蔡必贵眉清目秀,是那种典型的斯文理工男。平时喜欢健身,故而身材保持也不错。儿时经历过断手,游泳差点淹死,这些倒霉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有一天,他开始写作。写作的初衷就是觉得“在座的写得都不错,但我能写更厉害的”。“结果写出来一看并没有很厉害。”但从此,更加有了写作的心,在这条路上孜孜不倦,甘之如饴。
写这个故事写得很嗨,虽然不至于吓到自己,但蔡必贵坦言自己“有几次夜里写到毛骨悚然,然后就开心地意识到:这个情节好棒。”
“科幻文学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对话蔡必贵:
喜欢观察身边人
广州日报:如何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的?
蔡必贵:其实我写作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有时没事干的时候上网看各种小说,看到一些很有意思的作品,但往往开始都很好,后来却有些虎头蛇尾,我觉得有点可惜,看多了,就觉得自己也能写。于是,就这样开始了写作生涯。第一部作品《短信:我身边的恐怖经历》发表后读者还很喜欢,这样我就有信心了。
广州日报:你会把身边的朋友写进小说里吗?
蔡必贵:我平时非常喜欢观察别人,喜欢把人分解成素材写到小说里。我作品里的很多人物都有我朋友的投影。在坐车时,我也喜欢观察身旁的一些人,会去注意他们的言行,揣测他的经历和职业什么的,我觉得这对我写作也有好处。
广州日报:《超脑:地库》是要写一个系列吗?时空牢笼的想法颇有意思,如何想到这个点的?
广州日报:科幻小说需要扎实的理科知识背景和严密的逻辑,惊悚也需要烧脑。你如何做到“惊悚+科幻”的?
蔡必贵:这两者并不矛盾,惊悚是风格和情节,科幻是解释问题的世界观。到目前为止,我个人还没有写不下去的时候,有时会纠结A、B、C三个方案,怎么写才会更好。
广州日报:希望您的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吗?
蔡必贵:当然希望。实际上《超脑》系列已经有一部大电影,一部网剧在前期制作中,未来两年内会上映,这对我是一个很好的鞭策和鼓励,我会继续努力让广大的读者看到新的作品。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