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中医特色才能弘扬中医优势(八)

(注:这是从事中医战略研究的贾谦老师写的一篇论文,得到贾老师同意,我把它放在这里,希望大家多了解中医现状,为中医的发展多做点事情。)

遵循自身规律保持中医特色

才能弘扬中医优势

贾谦杜艳艳周立华欧阳卫权李仲良张晓彤张建芳

(五)中医医疗必须坚持中医特色

上面已经说过,中医有诸多优势,但必须坚持中医特色才能发挥中医优势。无论是中医院还是个体中医,都必须姓中,坚持中医特色。借现代化之名,大量购买、采用所谓先进的仪器设备,叫喊西医确诊疾病中医再分型治疗,必将把中医引向消亡之路;这些人中绝大多数是被“把医疗推向市场”的错误政策逼迫而为的。

一句话,中医医疗必须坚持中医特色。

1.组织中医重温四大经典,坚定中医信念

数年前,邓铁涛老先生就建议广东省中医院组织所有中医重温四大经典。吕玉波院长精心组织,不仅组织学习、研讨四大经典,而且开研讨会出论文集,遂使广东省中医院在SARS肆虐期间敢以中医为主向SARS宣战,取得重大胜利。重温四大经典,坚定中医信念,培养铁杆中医,广东省中医院做出了表率,这也是他们对中医发展的一大贡献。今天,深圳市中医处也已开始组织全市中医轮流参加培训班,重新学习四大经典。如此,广东省很快会成为中医药强省。

中医后继乏人,已由百年前的80万人锐减为今天的23万人,且由于教育的问题,大多数不太相信中医,不太会用中医思路看病。尽管如此,这20多万中医毕竟都有相当深厚的中医功底,效仿广东省中医院,组织中医重温四大经典,用不了三两年,都会成为相当好的中医,成为中医继承发展的骨干。

2.中医大夫晋升要以临床水平为主

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政策,迅速扭转这种怪现象,以疗效评价大夫的水平,以患者的的意见评价大夫水平。我国历史上从来就是以疗效评定大夫的。

3.现有中医院管理条例应该废止

众所周知,西医认门,中医认人。也就是说,西医院的门越大越好,因其设备齐全,科室多,技术先进,各科室相互配合才能诊断。几千年来,中医从不搞大型医院,且从不搞病床,都是家庭病床,中医遍布全国,十里八里,病人一叫就去,即使太医院为嫔妃看病亦是如此;中医不必好多医生联合诊断,每个医生都是全科医生,一个医生就是一个医院,关键在于医生水平要高,所以认人。

医院管理条例按西医院要求,将医院分为三六九等,每一等都有设备要求,人员要求,占地面积要求等等,与中医实际需要相差甚远。中医不需要西医的各种设备仪器,那些东西对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几乎毫无用处。有人认为那些先进,那是对西医先进,对西医有用,对中医则不然。在特殊情况下仪器设备对中医也许会有点用,但望闻问切实际上解决了绝大多数的问题,这是我们的特色。李致重先生提出,中医见瘤不治瘤,仍是要辨证论治。要求某等级的中医院要有什么仪器设备,实际上是邯郸学步,引导中医院丢弃自己的特色,邯郸步没学会,忘记了自己怎么走路,最后只能爬着回家。中医院不姓中,这是重要原因之一。

最近,又抬高了中医师开设门诊部的资格,已停止批准新设个人门诊部,旧有门诊必须大于300平方米,这增加了民间中医的注册难度。这实际上又是要限制中医。中医门诊要那么大的面积干什么?

中医院就是中医院,不是西医院,应有自己的标准;中医门诊就是中医门诊,无需仪器设备,要降低中医门诊准入条件。给中医点宽松环境。尤其应该鼓励中医师、特别是已从医院退休的老中医自行开业,以方便群众看病。而且医保应该允许到所有中医院、甚至个体中医那里看病。就是在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保险公司也为到中医诊所、针灸诊所看病付费;我们在民营饭店公款吃喝都能报销,却将民营中医医院和诊所排斥于报销范围之外,阻碍了中医事业的发展。

国家近来特别重视中医的振兴,特为中医院建设拨出巨款,但我们调研发现,中医更适宜办诊所,或诊所连锁。一拨款加强中医院建设,就会进设备,搞基建,设科室,增病床,使之更加失去中医的特色,加速中医的灭亡。在我们看来,不如将这些资金用于保障中医大夫的公务员待遇,将中医院建成全区、全县中医诊所连锁的牵头单位、培训组织单位。

4.中医院应组织医生拜师学艺

在邓老建议下,广东省中医院延请全国名老中医前去带徒授艺,每位老中医带两位徒弟,有的甚至带十几个徒弟,并举行了盛大的拜师会,广为宣传,培养了大批人才,明显提高了临床水平。最近又聘请一些有一技之长的和有绝招的民间中医前去讲课,带徒,开创了从民间吸取营养之先河,创造了要让中医院姓中的榜样。

我们发现,不少中医院组织其中医外出进修西医,或鼓励他们读西医博士。例如,河北省赵县中医院近些年共分配去20多个中医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但是,这些原来学中医的学生现在大多数都能上手术台了。由于中医看病的收入实在太低,这些大学生都改行考了西医的执业医师,并到省里或者京城的大医院参加培训,成了西医外科、内科都看的“中西医结合大夫”,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都能做开颅手术了。这种情况与广东省中医院适成鲜明对比。

建议鼓励中医院派人跟随名老中医学艺,而不要管他们是否有行医证,或请他们到中医院讲课和指导。“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值得向他们学习,就会集各家之长于一身。他们能把祖宗留下的中医精髓继承下来,这种继承本身就应该得到鼓励。

5.中医的病历只应该写中医的诊断

按照有关部门规定,中医写病历时要用中西医两种说法写病历,既要按中医说法写明脉象、诊断,又必须按西医思路写清病名等。有领导对我们说:这是对中医要求高,是好事。这哪里是好事,是引导中医西化,同样是一种歧视:西医为什么不写两种病历?这种做法是要说明我们中医正在向西医水平努力!还是认为中医不科学,要去傍大款!

建议明确规定中医不再书写西医格式的病历。

6.中医医疗事故只能由中医鉴定

中西医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医疗保健体系,西医不懂中医的思路与理论。西医的医疗事故从来是由西医鉴定的,从来不让中医介入;然而,中医方面的“医疗事故”可以说全部是由西医按照西医的标准去鉴定的。这是对中医的歧视。如果不算是一种霸权的话,也是越俎代庖。在西方,从来也没有把西医学划入科学范畴,中国有些人硬要说西医是科学;科学就科学吧,我们有些人硬要把“科学”当成真理的代名词,于是产生“科学主义”,于是要求中医的“医疗事故”必须由“科学的西医”来鉴定,于是中医只好瞻前顾后、小心翼翼,不敢运用自己的特长,不敢运用自己的方法和药物,不敢用中医中药治疗急症病人,只得跟西医一样去搞各种检查化验以保护自己,导致中医全盘西化,导致中医院不姓中,导致老百姓看不起病,导致中医超前的防治急性病的理论和技术退出了急症阵地。这是中医的奇耻大辱!所以,李可老先生“呼吁老中青三代中医起而雪耻,不要自卑,不要妄自菲薄、自甘附庸”。

现代医学天天在合法(却并不一定合理)地杀人,而且是把你口袋掏空以后再杀,而且杀了你你还得感谢他!(见《中医战略》序七,古籍出版社,2007年1月)任何医学都有治不好的病人,中医也不例外,但中医失误甚少。我们绝不应该让所谓科学的、根本不懂中医的专家来鉴定中医“医疗事故”。我们建议,中医的医疗事故只能由中医专家进行鉴定,也只有中医专家才有资格鉴定中医的医疗事故。

7.允许坐堂医存在,允许老中医行医

中药与西药不同,中药必须辨证使用。西药可以划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现在我们也跟在人家后面把中药划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这是漠视甚至抹杀中医药特色。比如,感冒了,应该买什么中药?今天二把刀的中医尚且分不清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叫一般百姓如何区分?如何去购买那些OTC“感冒”中药?把中药划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是郑筱萸扼杀中医药的举措之一。几千年来我们解决诸如此类问题靠的就是中药店的坐堂医。望闻问切之后,开一副汤药,或者开点成药(包括膏药),方便群众。坐堂医不能取消。如此,抹杀了中医特色,限制了中医优势的发挥。

今天,北京一些大的中药店依然有“坐堂医”,但一部分是假的,是为药厂推销其诸如治疗癌症的医药产品。这是以推销为目的的行为,自当取缔,不能与真正的坐堂医相提并论。

有些老中医退休了,如果回老家治病,因为执业医师证两年一换,两年以后没有工作单位了,你回到自己家乡就不给换,不给换你再行医,就是非法行医,马上抓起来。老中医临床经验丰富,是国家宝贝,充分发挥老中医余热是缓解后继乏人的措施之一。所以,要改变一些规定,如退休年龄、定点注册、退休后行医等。

(六)中医科研必须走自己的路

中医的科研几乎全是跟在西医后面爬行,完全忘记了中医药是我国的原创性医学;只是千方百计用西医药的思路、方法、设备来验证中医的科学性。因此,在科研思路、招标思想、评审体系等各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1.中医科研要走自己的路

几十年来,中医科研是模仿西医紧跟西医做法来“发展”中医,“验证”中医,丢了中医特色,所以,没有出现什么大的成果。例如:西医有抗生素,我们就千方百计要从中药中找出能杀死病菌的中药;折腾了几年,从清热解毒的中药中没有找到杀病菌的中药,倒是没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五味子有一点作用,也不是很强。

西医要找抗病毒药,我们也要从中药中寻找抗病毒中药。SARS来了,开的是抗病毒的预防方子,说其中一味药——贯仲有抗病毒作用。这还是中医吗?中医治SARS是这个原理吗?当然不是。

西医要搞耗子实验,我们也赶快搞动物模型,迄今也未见真正的模型搞出来;

西医研究到了细胞水平、分子水平,我们也要求我们的中医研究生做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

西方提出基因组,我们马上提出基因组是中医发展的突破口;

西方提出循证概念,我们拼命鼓吹,认为中医必须采用循证医学,据不少老专家说,循证方法并不适合中医,尤其不能将之称为“循证医学”。

我们不能再邯郸学步了。

我们中医的科研应该搞出中医自己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例如中医诊断标准、疗效标准,中药审评标准。我们不仅没有这么做,反倒几乎全面采用西医的诊断标准,按西药标准评判中药。中医的科研应该以临床为主,临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建议中医科研改变思路,但凡西医思路的,实验的,不要资助。

也建议换一换评审专家,不要老是那么几个人,尤其是,中医药的科研,千万别请西医药专家评审,找几个真懂中医没有西化的人当评审专家,免得把中医药科研引向西医药化,免得大家说我们的专家是学霸。

我们觉得,这一点我们要向苏联学习:李森科事件出来后,苏联反思了,对所有590个学派都予以支持,而不仅仅支持领导认为对的那一部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科技竞争力依然很强,盖源于此。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因而学术大发展。

如果不能改变这样的研究思路,为了不浪费纳税人的钱,为了不耽误研究人员的青春,为了不让中医药更快的灭亡,可以停止一切中医中药的科研。

2.改变目前的科研支持思路

我们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对中医项目能否立项,往往只看“先进的”生化指标、时髦的标题和大胆的假说,而不考虑是否合乎中医自身规律以及能否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个别人的学霸作风已经影响了对SARS、艾滋病、戒毒、癌症、“禽流感”等课题的评审公平性。一个例子是:有人以“中医治虚劳研究”为标题投标,未果;后把标题改为“中医治疗疲劳综合征的机理研究”,中了市级课题;次年再以“中医药对CFS的作用机理”为标题,竟又中了更高层次的标。内容一样,三易标题,中标级别依次上升,成了“以西审中”的典型事例。

不应只根据专家意见决定是否立项,主管部门应有自己的主见和原则,应有自己的科研支持思路,而且对于民间中医、民办机构同样应该支持。建议对民间的课题申请以及不符合主流思想的申请,特别予以支持,哪怕资助经费少一点也行。因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从日心说到联共布尔什维克(少数派)都是如此。

例如,共有14路民间中医主动到艾滋病村为患者免费治疗,效果甚好,吴仪同志也有批示,我们以及民间中医两次向有关领导汇报,原本应该肯定他们的成绩,组织人员到他们治疗点去考察,将他们组织起来,予以资助,极有可能筛选出较为普适的处方及辨证加减的方法,有千百万元就可产生重大成果,既为中华民族争光,又可解除患者之苦;却不去花这个钱。其实不是舍不得花钱,而是瞧不起民间中医,犹如当年国民党军队看不起共产党的民兵、游击队一样:“你们老百姓都能打日本,还要我们军人干什么?”。说穿了,蒲辅周、岳美中等中医大家在调入中医研究院之前也是民间中医,也没有中医大学文凭。

又如,魏慧强教授提出新世纪医学模式,专家认为,完全可用以解决“禽流感”问题,可以作为防治现代医学没有有效防治途径的“禽流感”的重要防治措施;自2005年10月我们就这一方法召开研讨会以来,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不少地方邀请前往讲课,然而有关部门的人员踢皮球,至今不予支持推广。2006年,我国为“禽流感”防治花费了20亿元人民币,并没有找到好的方法。我们为此找过疾控中心,人家说,你们应该找中医局。

因此,建议主管部门,改变中医科研支持思路,中医大有作为。不改变思路,好的东西会被掩盖,中医难以发展,人民健康难以保障。建议中医局深入调查,发现苗头,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以振兴中医为重,以群众健康为重,予以支持,而不论其出身和地位,更不要仅仅强调“按程序办事”。

3、中药研究不要变成植物化学研究

十年前开始大力推行中药现代化。提出现代化的原意也许很好,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各行各业都要与时俱进,关键在于现代化的路径和目的:是按中医药自身规律发展,还是跟在西医药后面“现代化”。目前中药研究已不再研究中药的药性,而是研究其化学成分,寻找“有效成分”,分离提取,走到了西药和西方植物药的路上。这些问题早已在2002年我们的《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反思》一文中说清楚了。

中医中药历来不分家,硬按西医药方式分家;分家不说,中医院校的中药系或中药学院,所学课程完全是西方植物化学那一套:第一,不认药;第二,不会炮制;第三,所学全是有效成分分离提取。这样的学生将来能当执业中药师吗?能承担中药的科研工作吗?能把中药传承下去吗?

我们搞出了青蒿素,有关大专家猛吹“中药现代化就是要搞像青蒿素这样的一类新中药”。其实他就没有弄清什么是中药,什么是西药,他的学生自然更弄不清了:青蒿是中药,青蒿素是西药;中药就没有一类新药,一类新药就不是中药!

洋人从我们的八角茴香中提取出抗病毒的有效成分“达菲”,成了预防“禽流感”的“香饽饽”,我国也竞相购买储存,不少人后悔我们自己没有研究出“达菲”:我们的中药让人家研究出来了。其实,我们不必后悔。“达菲”不是中药。中药只要搞成单体,就不再是中药,必然产生毒副作用,导致病毒产生耐药性,药品寿命也不会太长。自2005年8月29日至2006年7月6日,全世界一共报告了103起与“达菲”有关的毒副作用案例。无独有偶,英国观察家报2007年1月7日罗宾·麦基报道(标题:禽流感药物具有致命威胁),发现服食“达菲”后的排泄物会污染水源,导致生态灾难,而且十分厉害。

中药的提取物不再是中药。自从化学分析方法传入我国的近百年来,从植物中提取出了麻黄素、黄连素、青蒿素等六七十种“素”,没有一种是中药。中药应用几千年,没有因其毒副作用而被淘汰者(只有关木通被药监局错误地淘汰了),也没有导致病毒产生耐药性,也不污染环境。八角无毒而达菲有毒正说明中药与西药不同,不能走人家的路。我们的科研必须研究中药的四性五味、升降沉浮与归经,必须要把祖宗的认药、炮制全面继承下来。不要把中药研究变成植化研究。

最近有人提出要全面改写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把每味本草的成分都搞清楚,这一提议居然得到某些院士的支持!这哪里还是中医的《本草纲目》?!不懂中药就别装懂,或说,要想消灭中医药就明说,不要糟蹋纳税人的金钱来消灭中医药了!

化学分析有用,但不能说明中药的好坏与效能,正如对酒和茶的化学分析无法确定其优劣一样,也正如研究人参近百年而说不出其功效一样。因此不要把植化当成中药现代化。

最好不要再提现代化了,第一,现代化易于使人误以为中医药太古老、太传统、不科学,否定了中医药的先进性;第二,现代化以西方科学为标准,以西医药为科学,事实上中西医药是完全不同的体系,中医药不可能向西医药靠拢。

如果一定要说现代化,我们认为,简单地说,现代化就是要让全国13亿人都能得到简便廉验的中医药服务,而绝不是把中医药“提高”到西医药水平。

4.不要再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了

过去,领导讲话,乃至有的文件,总是强调中医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要“科学化”,“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中医是“传统医学”,译成英文则称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也许其心甚好,结果适得其反,使人们认为中医糟粕太多。其实,世界上任何学问都在不断发展,都在不断否定自己过去的一些东西,中医也不例外。但是,与世界其他医学相比,中医药学最完整,最系统,最先进,最能化繁为简地解决人们健康问题。我们应该感到骄傲而非喊叫我们有糟粕,喊叫我们要“现代化”“科学化”。试想,现代医学的糟粕比我们中医多多了,百年来上市的化学合成药品绝大多数已被淘汰,我们为什么不喊叫现代医药学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呢?因为我们一些同志认为人家科学,人家现代,“就是治错了,治死了,人家能说清道理,也是科学”。再试想,五运六气、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中医精华不是都已经被当作糟粕抛弃了吗不是有人喊叫四大经典要作为选修课吗?我们应该认识到,诸如此类提法是一种民族虚无主义在作怪,是一种没有民族自信心的表现!

众所周知,“传统”一词作为名词用时,如发扬革命传统,是个正面词,而作为修饰词用,则有贬义。国内如此,国际如此。澳大利亚林子强先生早就提出,中医是中国医学,不要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由于他的提倡,澳大利亚说ChineseMedicine,不说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因此,我们不要动不动就自我贬低,中医不仅是传统的,而且是现代的,更是将来的,中医代表了未来医学发展方向。

(七)转变价值观念,振兴中医

中医的日渐消亡,首先是两次“海归”带回来的崇洋观念和鸦片战争失败后产生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想作祟,以及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但价值观念的错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我们物价局总觉得中医这么简单,三个指头摸摸就看了病,太不值钱了。因此对中西医治疗的定价明显不当,显示出我们价值观念有问题。

众所周知,西医全凭仪器设备诊断,离开了仪器设备,可以说无法诊断。所以,西医的诊断费是挂号费加上各种检查化验费,少则几十,多则几千。中医则不然,诊断全凭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全凭自己的知识,费用就那么几块钱的挂号费(农村地区还不收挂号费),中医知识真是不值钱啊!也难怪中医改行作西医,要生活不能没有钱哪!这也是逼迫中医院改姓西的重要原因之一。

1.提高中医诊断收费标准

简便廉验本是中医一大优势,今天却变成了劣势——养活不了自己!因此,建议提高中医的诊断费用,或曰开方费。有些人会认为老百姓接受不了。当年肉类提价时不少人也这么认为,但群众都接受了。而且大部分中医诊断费(挂号费)应该予以报销,因为它等同于西医的各种检查化验费。

在提高中医诊断费的同时,重要的是坚持中医特色,提高诊疗水平。河南中医药学院有一位毕业生到平顶山中医院工作,后又回学院念了“传统中医班”,一回医院,就在诊室门口贴了张条子:“本人不懂西医,不开西药”。由于坚持了中医特色,疗效卓著,天不亮就排队挂他的号,最多时挂到170人。

提高中医诊断收费标准,坚持中医特色,就能发挥中医优势。

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深入研究卫生经济学,比较中西医治疗的成本以及各自的知识价值,与物价局商量重新定价,让中医大夫也能够像西医大夫那样生活。

2.给中医以公务员待遇

我国卫生系统中,计生人员、疾控人员是享受公务员待遇的,无论什么情况,工资照发。只有医务人员工资只发60%,其余由自己“创收”。地县以下医院,这60%远远不能保证。西医院没关系,大量的检查化验和手术费用使他们能够生活得很好;中医院可惨了,简便廉验,不需要检查化验,不用吊针不作手术,实际收入往往远低于档案工资,远低于西医院。乡村医生连几十元的补助费都发不到手。

建议公益性中医医院职工均按公务员待遇。医务人员生活有了保障,自然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他们会坚持中医特色,从而会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同样,乡村医生也应予以生活补助。

这同样是一个价值观念问题。中医按公务员待遇,可以发挥中医优势,为国家节约大量医疗费,同时又可保障13亿人的健康。

我们现在只有23万中医,按平均年薪5万计算,为115亿元;就算几年后我们有了200万中医,工资总共不过1000亿元。即使按年薪10万元计算,也不过2000亿元。我国年医疗费6000亿元,中医按公务员待遇后所节省下来的医疗费用将远远超过其工资总数。

3.到个体诊所看病应该允许报销

个体诊所遍及全国各地,方便群众看病,到个体诊所看病应该允许报销或部分报销。在澳大利亚等国,患者到针灸和中医诊所看病,保险公司是可以付款的,何以在中医的发源地反倒不行了?

(八)做好中医科普宣传

1.在中央电视台设立中医频道势在必行

中央电视台的海外频道开设的《中华医药》栏目已深受海外观众欢迎,有很高的收视率。为什么不能面向国人,再开设一个涉及面更宽、节目更普及更深入的中医专门频道呢?!

众所周知,古往今来,中国人讲究“玩物丧志”,五代十国时某皇帝养了许多狗,给狗戴帽子封官,成为历史笑谈。洋人养狗之风传入我国,今人以养狗为时尚,谓之“爱护动物”,不仅到处都有狗医院,更有了狗频道(112频道)——快乐宠物。宣传中医药难道不如宣传养狗重要?!

2.组建讲师团,推广非药物疗法,宣传中医养生知识

前面已经说过,中医不仅用药,还用各种非药物疗法。这些方法非常有效,也为普通百姓所掌握,然而百年来的压制、打击,大多数人已经忘记了。这些方法简便易学,疗效显著,只需短期培训,几乎人人可以掌握一招半式,且可互教互学,相互治疗。

2005年我们即申请课题,拟组织中医非药物疗法讲师团到全国各地宣讲、推广中医非药物疗法,可惜“专家”评审通不过,因为他们不懂中医非药物疗法,更不了解其意义。

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建讲师团,征求志愿者,到农村推广非药物疗法,亦即推广魏慧强的新世纪医学模式,为农村培养一批懂得、熟练非药物疗法的乡村医生。

建议在中小学推广中医的养生体育,如五禽戏、八段锦,养生十三法,以及祝总骧教授提出的三一二经络锻炼法等等。这有助于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

中医养生本是中医的优势,人们反倒不了解,只知道什么“营养”,什么“补钙”,结果,一些人补钙补得内脏钙化。所以,中医养生知识要通过各种媒体予以宣传,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如此,可使人们不害病,健康长寿,这对于已经进入老龄化的中国尤其重要。

(九)建立战略研究中心,编纂中医医藏

1.在中医局下设立中医药战略研究中心

我们在2001年就曾建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建“中医药战略研究中心”,当时告诉我们,已经建立了。后来才知道是在信息所内成立了一个政策研究室,两个人。这是远远不够的。

中医药战略研究中心的任务并非仅仅给领导提供一些绝对数字,更不是报喜不报忧,那用处不大。应该将一些数字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并实地调研,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应该组织中医的战略研讨、政策研讨,站在国务院的高度、为民族利益、为百姓健康提出中医如何发展。

中医药战略研究中心应该研究中西医疗效、诊断、经济学、方法论、知识产权保护方法途径以及中医先进性、中医哲学原理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从而坚定我们的自信心,为领导提供战略性决策建议。

2.设立专门机构收集研究民间中医的绝招

建议设立一家专门机构或一家中医院,专门负责收集、研究民间中医保存下来的精华和绝招。如在试用中有效,加以开发,并给予提供者以重奖或能形成产业时予以股份,如若试用效果不佳,则他以后不必再提。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从事此项工作的同志必须道德良好,能够保密,谁泄漏谁负责,谨防有人剽窃他人成果。

3.编纂中医医藏,建立中医医史博物馆

我国道学、佛学均已建立了道藏、佛藏。中医药学是我国独有的医学,是我国原创性医学,代表了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应该尽快组织力量编纂中医医藏,不使其精华失传。编纂过程中,要尽可能收集散落在海内外的文献资料,甚至不惜重金收购。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所收集了相当一部分中医文物,各中医院校也都有所收藏,然而与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相比,实在微不足道。据我们所知,民间尚有相当一批极为珍贵的中医文物(例如张雅宗先生收藏几百件中医文物,据李经纬老师估计,价值上亿,甚至比中医科学院收藏的文物价值还高),国家应该鼓励民间捐献(给以重奖)或向民间收购,建立国家级中医博物馆,向国人及全世界展示中医的博大精深及中医的悠久历史。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THE END
1.主人眼中的救命稻草——中医,真的能给宠物带来奇迹吗?很多主人带着狗狗来看中医,都是拿着西医开出的“死亡诊断”而来,肿瘤、瘫痪等恶性疾病,让主人痛苦不堪。此时,中医仿佛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们内心更多期待的是奇迹发生。 虽然,奇迹有时真的存在,但更多的是爱莫能助。 一位30多岁的男人拿着宠物医院开具的癌症诊断书找到卢三天的时候,情绪几近崩溃,堂堂七尺男儿...https://static.zhoudaosh.com/7636F61AE4B0187725229D86909163C5B8E15218BD00C09A607368895356A6D4
2.车主全责。宠物医院看病需要2万。保险公司不愿意承担相应治理费用...问题描述: 我们家狗狗买来2000,昨天被车撞了,有狗绳,车主全责。宠物医院看病需要2万。保险公司不愿意承担相应治理费用。只说愿意承担狗狗的买来2000价格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777595.html
3.看医生就诊看餐医图片看医生就诊看餐医素材医疗工具 听诊器 胶囊 药物 医药 西药 诊断书 体检通知书 会计的场景 医生用听诊器帮儿童体检诊断 医生给婴儿检查身体 可爱的图标设置:专业和蔼的医生给一个好的建议 EPS 一个微笑的医生在医院服务台的肖像 女,小狗,宠物,兽医诊所,兽医,检查,听诊器,微笑 医生兜售药丸 EPS 智能手机的远程医疗概念 3D渲染极简卡...https://www.vcg.com/creative-image/147610742
1.动物诊断报告书模板.docx动物诊断报告书模板摘要动物诊断报告书是指对动物进行病理学和临床诊断后,对其进行分析和描述的一种文书。本文将介绍动物诊断报告书的常用格式和要求,以方便兽医等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动物诊断和治疗。一、病例概述请在此部分提供以下内容:动物品种、年龄、性别、月经、季节和主要症状。二、主要病征和体积指数主要病征请在...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710/6152225001005200.shtm
2.开业动物医院业务表单動物醫療診斷證明書20230114.docx勤物瞽院勤物翳瞪明善地址霞舌勤物呼名性别公母吉育口未结育年龄犬猫兔舄口鼠蜥蜴类直家禽类真猪焉其他毛色出生日别晶片狂犬病牌虢9 科别身分晋登字虢勤物主人病名治及意见以上勤物余空本院默瞽自币特予瞪明 院是年 月 日注意:本瞪明善须加盖本院舲,或https://m.renrendoc.com/paper/237576696.html
3.大学生创业创新计划书宠物医疗APP创业计划书文章介绍了宠物看病APP的项目背景,针对我国宠物医疗行业发展的现状,提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和相关信息咨询的解决方案。APP提供每日饲养知识、一键上门诊断、保健品推荐、宠物美容和诊疗服务,设计上注重用户体验和平台兼容性。市场分析表明,中国宠物市场尤其是宠物医疗领域具有巨大潜力,但目前行业规模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分布不均...https://blog.csdn.net/weixin_52614629/article/details/131055056
4.宠物医疗协议书8篇(全文)一、被保险宠物因意外伤害或罹患疾病就医治疗的,应由投保人人作为申请人,于出院后三十日内,填写保险金给付申请书,并提交下列证明和资料向保险人申请给付保险金: 1、保险单; 2、被保险宠物户籍证明; 3、由保险人指定或认可的医疗机构出具的附有必要病理检查、化验检查、血液检验及其它诊断报告的疾病诊断证明书、病历...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q2dtsei.html
5.手机名医诊断的软件有哪些线上资讯病情的软件推荐慧宠医生端app下载,是一款爱宠养宠的人量身定做打造的你的线上宠物医生专家手机应用,宠物不舒服了怎么办在线问诊,海量医生入驻,正规平台医师执照认证。慧宠医生端宠物治疗在线就可以看病了避免了线下看病的麻烦,快来下载慧宠医生端试一试吧! 慧宠医生端 https://www.shubang.net/news/39082.html
6.宠物狗医生看病多少钱一次?总结来说,宠物狗医生看病的费用因地区、兽医的经验和技术水平、诊断和治疗的复杂程度等因素而异。一般来说,普通的宠物狗看病费用在100-300元之间。对于复杂的疾病或需要一些特殊检查和治疗的情况,费用可能会更高。重要的是,在给宠物狗看病时,应该选择有经验且信誉良好的兽医,以确保宠物狗的健康和幸福。https://www.chongwugo.cn/37423.html
7.宠物看病这么贵,宠物医院却不赚钱?比如猫咪呕吐,书上相关的诊断与治疗方式就能写上三四页,只有在面对熟悉的老顾客时,基于彼此的信任,她才敢于做一些尝试性的治疗,大多数时候都需要谨慎地利用各种化验和检查手段来辅助诊断或是采取更为保守的治疗方式。 赢得宠物主人的信任需要时间,精进技术同样需要大量时间。几乎每一位受访医生都表示,作为宠物医生,...https://36kr.com/p/dp1981426756174851
8.个人宠物医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通用8篇)掌握好医院里面的多种看病诊断技术,熟悉各项操作流程,打好和医生的关系。 中期规划 xxx年9月—xxxx年6月 xxx在三甲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继续深造学习。 xxx年6月—xxxx年底。 通过于志同道合的朋友,筹备创办一家诊所。 xxx年 购置一套房子。 【个人宠物医生职业生涯规划书】相关文章: ...https://m.wenshubang.com/zhiyeguihuafanwen/2963841.html
9....业内人士:“铲屎官”带宠物就医时尽量货比三家苏州社会很多人养宠物,是为让自己多个伴,但当宠物生病时,又往往让“铲屎官”头疼。据《2022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在宠物医院消费品类中,占比最大的为“给宠物看病”,各级城市占比均超过80%,其中还潜藏着宠物医疗纠纷。近日,苏州市民张先生带生病猫咪到宠物医院治疗,整个救治过程让他对这家宠物医院产生了质疑。 http://www.subaonet.com/2024/szsh/0615/900250.shtml
10.动辄收费几千元,这些宠物医院太“任性”宠物看病动辄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近日,山东济南市民卢女士花费3000元从宠物市场上购买了一只幼犬,买回家不到两周,幼犬出现呕吐、便血的情况。卢女士把狗带到一家宠物医院治疗,经医生诊断幼犬患了犬瘟,需要马上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卢女士的宠物狗康复了,但医院给出的账单却让她傻了眼——检查、治疗、住院等费用...https://www.jswmb.cn/mshownews.aspx?id=15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