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就有铲屎官了?从5件猫爪金饰,聊聊古代的猫奴,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以史为鉴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近日,山西考古研究院在对周代北白鹅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出土了距今2700多年的5件猫爪型金饰。这直接激起了网上关于古代猫奴的讨论。
本期以史为鉴跟大家聊聊古代猫奴的一些趣事。
提起养猫,最有名的要数古埃及人,距今3000余年的古代埃及人已经开始养猫了,而且埃及人对于猫极度崇拜,认为猫是月亮、拯救的化身,猫在埃及的地位很高。
图注:埃及猫神贝斯特女神,又称贝斯蒂
但是根据考古学的证据,目前发现最早的猫奴并不在埃及,而是在塞浦路斯。
2004年考古学家在塞浦路斯发现了一座9500年前,一个男人和猫咪的合葬墓,陪葬的猫咪大约八个月大,这个9500年前的男人应该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铲屎官。
图注:2004年science上关于出土陪葬猫的发掘图
再来说回中国,中国人养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但是当时人们对于猫的认知还是属于“猛兽”居多,而不是现在大家所熟悉的“萌物”。
在诗经《大雅-韩弈》中就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描述,《韩弈》讲述了周朝时期韩侯朝觐周宣王的过程,其中在夸赞韩国有多么富饶的时候说了这么两句:“孔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
意思是韩国这块地方真是太好了,川泽遍布水源充足。河里的各种鱼儿又肥又大,山里的各种鹿成群结队。而且还有熊、罴、猫、虎这样的猛兽,你说韩国好不好?
在这句诗中,猫竟然能和熊、罴、虎这样的猛兽并列,可以看出当时人们认知中的猫还是凶猛的山猫、野猫居多。
而且中国古人也有崇拜猫的记载。
在《礼记-郊特牲》中就记载了古人还要在腊月的时候专门去祭祀猫、虎:“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
古人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每到腊月的时候就要祭祀天地,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农作丰收,这个时候专门把猫和虎单独拿出来祭祀主要就是因为猫、虎可以保护农作物。
猫可以吃田鼠,虎可以吃野猪,而田鼠和野猪都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所以能帮助农人除害的猫和虎,都被古人认为是吉利的象征,需要祭祀的存在。
那么既然这个时候猫作为猛兽的代表,会不会被古人驯养呢?
我猜大概率是会的!
在《孟子-滕文公下》里面记载了周公在辅佐周成王的时候,商朝的遗民还发动了叛乱,而且叛军带着虎豹犀象这样的猛兽作战,可以看出商周时期,驯养猛兽作战已经是很正常的行为了,而且河南地区还出土过商周时期宠物象的墓葬。
“周公相成王……驱虎豹犀象而远之”。
既然虎豹犀象都能被圈养作战,同样是“猛兽”的猫怎么会独善其身呢?
图注: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木猫
到了汉代的时候,养猫已经是很正常了的操作了,汉代的《十洲记》中记载:“飞鸿骅骝,天下之良马,然用捕鼠于深宫之中,曾不如跛猫。”
意思是把跑得飞快的千里马拿过来捉老鼠,还不如一只跛猫有用,这是劝谏要物尽其用,把人才放在对的地方上。
从这句我们可以看出,宫中养猫捉老鼠已经是常态了。
但是关于猫的故事很多,古人养猫的实物倒还真不多见,这次出土的猫爪形金饰也算是让大家大开眼界,倒也证实了中国养猫的历史也非常的悠久。
北白鹅墓地考古负责人介绍,墓主人是一位男性,金饰可能是墓主人佩戴在腰间的。
看来当时这位铲屎官是个不小的贵族,不但养得起猫这样的“猛兽”,还有金子做出5个可爱的猫爪佩戴在身上!
最后想问一句:什么时候出猫爪的周边?
文/以史为鉴
图/网络
参考资料/
诗经《大雅-韩弈》《礼记-郊特牲》
文/小野铲屎官
本文由小野铲屎官原创首发,任何个人及机构未经允许不得商业转载。
萝莉身,御姐心,身穿jk养柯基!大家好,我是全网最可爱的铲屎官小野。
养猫人的冬天是从猫咪钻被窝开始的,最近小野家的几只猫咪老爱钻被窝,虽然小野是经常写狗子的,但是不代表我不喜欢猫,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猫咪吧。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无时无刻不在上演,主要原因在于猫咪对被窝那不为人知的执着;这也是一场双方实力悬殊的战争,通常进攻方盯、扑、钻、挠,动作频频,花哨异常,堪称无所不用其极。而镇守被窝的人类只一手死按着被缝,好整以暇,就赢得了一天的好心情。
猫星人具有与生俱来的吸引力,溯古,黄庭坚和陆游都是不折不扣的猫奴,陆游的诗有关于猫的就有十几首,放在今天,大概就是在朋友圈里整天晒猫不能自拔的吸猫患者。
“夜长暖足有狸奴”,看来陆游输了这场被窝争夺战呢!
追今,张之洞可以说是吸猫重症患者了,卧房里养了十多只猫,都是亲自喂养。另一个我们比较熟悉的是老舍先生,托福,他们家的大花猫真是闻名天下。
就连国外也不例外,据说丘吉尔的晚年生活和一只胖橘形影不离。
猫咪这个毛茸茸的小东西别的魔力不说,能调节心情是真的。近来身边养猫的人渐多,也有人询问我猫咪品种。美短活泼,英短温顺,暹罗聪明,布偶温顺但价格可观,曼基康腿短蠢萌时下身价持续上涨,可是除了这些血统分别,我们的祖先把自由繁殖的中华田园猫按花纹作了专业的分类,由于种类较多我们选取了几个分类,来感受一下古人的风雅:
以上的分类多来自古籍《相猫经》,该书失传良多,后由清朝黄汉辑录在《猫苑》一书中,除了花色分类,该书还收录了很多与猫有关的小故事。看来古人养猫其中也大有学问,看过以上爱称是不是为古人的取名智慧所折服呢?可以看出这些精巧的名字流露出自古以来人类对猫星人浓浓的喜爱之意。
文学类、科普类、艺术类总有你喜欢的一种吧。
《猫城记》——老舍
猫人也有历史,在古代,他们也与外国打过仗,可是在五百年中,自相残杀的结果叫他们完全把打外国人的观念忘掉,而一致的对内,导致文明的退化。而“我”亲眼目睹了一场猫人与矮子兵的战争,以猫城全城覆没而结束了这座私欲日益膨胀的外星文明古城。
作者借猫人混乱生活和丑恶行径的描写,抨击了当时中国国内的纷争引发的混乱。而猫人的全族毁灭,也显露了作者对民族前途的担忧,这反映了作者不断寻求真理过程的曲折和内心的矛盾痛苦。《猫城记》在思想倾向上的复杂性和艺术表现的特异性,使它长期以来引起不同的评价。
《我是猫》——夏目漱石
小说围绕金田小姐的婚事引起的风波,有力地揭露了资产阶级,批判了社会拜金主义风气。金田老爷是靠高利贷起家的、“穷凶极恶,又贪又狠”的大资本家,拥有大量的财产。他的“堂皇富丽的公馆”,与苦沙弥的“暗黑的洞窟”恰成鲜明对比。他发财致富的“秘诀”是“要精通三缺”,即缺义理、缺人情、缺廉耻。“把鼻子、眼睛都盯在钞票上”,“只要能赚钱,什么事也干得出来”,把金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金田依仗自己的财势,成为社会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财大气粗,仗势压人。主人公苦沙弥安贫、正直,教书十年与他素不相识,只是慢待了他的老婆,他便兴师动众三番四次进行打击,致使苦沙弥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买通的落云馆的顽童搞得苦沙弥坐卧不宁,他却得意洋洋地说:“……这个家伙……不久将来,总会投降的呢。”一副奸诈、凶狠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了。所以,连“猫”也觉得金田是“最坏的人类”。
《鲤·猫知道一切》——张悦然
有时深居简出,有时逍遥浪荡;装得了高冷,卖得了嗲萌;有时慵懒散漫,有时雷厉风行;我们爱它宠它,却可能永远不会懂它……
——只有猫,知道一切。
张悦然出品《鲤·猫知道一切》,携手时下活力四溢的人气创作者和他们的猫主子,用趣味横生的故事,让猫告诉你一切——
深度访谈张悦然,身为“猫奴”二十年,揭秘“猫的法则”。
当下活力四溢的人气创作者邀你聚众吸猫!
《吸猫指南》
这是一家人养的一群猫的故事,暖心、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
如同人类社会一样,有猫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中的猫,有个性,有脾气,更多时候一心卖萌。江湖中的猫,有想法,有心计,但对主人忠心友好。
它们会互相打斗,也会联合作战,每逢杨桃成熟时节,天台掀起猫鸟大战;它们能自行诊症,也能自己找药,邻居家天台的韮菜,是它们的疗养良药。
它们是猫,却密切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令人愉快又满足的生活日常。与猫咪和乐融融的日常,点点滴滴,充满爱和绝妙的笑点。让人心中一暖,理想的猫咪看护指南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遇到状况时,不会手忙脚乱。
趣味十足,欢笑连连。饲猫少女,多猫家庭,考虑养猫的人,都好爱看!
享受生活,热爱动物!
让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喵~
养猫,并不是现代人特有的休闲方式。宋代著名诗人陆游有云: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
“狸奴”就是猫,给它翻译翻译就是:刮风下雨算个啥,烤个火,逗个猫,窗前枕下。
陆游甚至专门为猫写了组诗,题为《赠猫》。我们看看第三首:
执鼠无功元不劾,一箪鱼饭以时来。
看君终日常安卧,何事纷纷去又回?
——《赠猫(其三)》
逮不到老鼠,我不追究;每天的饭菜,我按时送;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你能趴在那里好好陪我……
你呀整天跑来跑去就不能理我一下?!
陆游的这只小猫名叫“於菟”,“於菟”是啥意思呢?
鼠穴功方列,鱼餐赏岂无。
仍当立名字,唤作小於菟。
——《赠猫(其一)》
小猫横扫无胆鼠辈,大鱼大肉是大大滴有!照例应该给你起个名字,嗯,就叫你“小老虎”吧!
哦,顺便提一句,陆游的“小老虎”是一袋盐换来的...
另一部值得参考的书,是黄汉编写的《猫苑》。和前辈相比,这部书的增加了“灵异”、“名物”、“品藻”(也就是鉴定)的部分。
通过这两部书,我们就能大致了解古人和猫的故事了~
“猫”这个字:
左边是代表动物的豸,右边是禾苗的苗。宋《埤雅》云:鼠害苗,而猫能捕鼠,去苗之害,故猫字从苗。
看来古人很早就把猫看作一个去鼠害的正义baby了嘛!
叫法
一般来说,古人称家猫为“猫”,称野猫为“貍”。但猫的叫法超级多,要是加上外号,单独编一部词典都绰绰有余。各个时期,都不乏特有意思的:
东汉三国
(1)苗
《说文》:猫,狸属,从豸,苗声,莫交切。
(2)貔狸
《广雅》:貔狸,猫也。有趣的是,古代契丹把“黄鼠”也叫做“貔狸”,而黄鼠是介个样纸的:
(3)纹貍、神貍
这是《猫苑》记载的一种香猫,似貍,出大理府,纹如金钱豹。
(对不起串台了...)
唐代
(1)(跟我读)茅~
《唐韵》交代了“猫”的读法:猫(切同说文)韵会韵,畧正韵,谟交切,并音茅。
(2)猛兽
《五经文字》:猫,猛兽。
(3)红叱拨者
看起来很中二,意思是“一只特别能叫唤的猫”。出自《酉阳杂俎》:灵武所产猫,有名红叱拨者。
五代十国
(1)“东守”、“白凤”、“紫英”、“怯愤”、“锦带”、“云团”、“万贯”
出自《记事珠》。据说是张抟家的七只猫,每只都是名品。据说这位“张大仙”从唐朝活到北宋,活了一百一十八岁,专门研究周易、算命和憋气(?)。
(2)御花朵、昆仑妲己
这俩是公主的御宠,出自《表异录》:后唐唐琼花公主自角,养二猫,雌雄各一。有雪白者,曰“御花朵”,而乌者惟白尾而已,公主呼为“昆仑妲己”。
宋代
(1)白老
庐枢家的大白猫,实力强悍。出自《唐馀录》:家有猫名曰“白老”,既至,自堂西阶地下,获鼠七八枚,皆杀之。
(对不起又串台了...)
(2)虎倏
意思是很猛的野兽,司马光家的猫叫这个...《铁园山丛谈》:司马温公家有猫,曰虎儵。《说文》:“虎儵,黑虎。”盖取其猛而名之。
(3)“鬼尼”、“高伊”
这是朝鲜人的叫法,出自《鸡林类事》和《朝鲜史略》。
(4)喵(认真脸)
《席上腐谈》:猫能自呼其名。
明代
(1)猪神(?)
据说是古代的“章鱼保罗”。《丹铅录》:毛犀,即彖也,善知吉凶。人呼为猫猪,交广人谓之猪神。
(2)狸狌、狸奴、狻猊、虦
《事物绀珠》:猫曰狸狌,又曰狸奴,又曰狻猊。《尔雅》:狻猊如虦猫,食虎豹。
(3)“一块玉”、“乌云罩雪”、“金钩挂玉瓶”
这都是太监、宫女起的鬼名字...出自《在园杂志》。
清代
(1)妙妙妙
竺庵禅师《猫鼠偈》云:“有朝捉得老鼠时,大叫一声妙妙妙。”
(2)日月眼(就是异色瞳)
(3)阴阳眼(同上)
《猫苑》:金银眼又名阴阳眼。狮猫,历朝宫禁卿相家多畜之。
(4)九尾(九喇嘛?!)
《猫苑》:山阴西湾人家,有一白猫,尾分九梢……人呼为九尾猫。
现代
额,主子--
最后附上一个小故事:
有个叫齐奄的人养了只猫,取名“虎猫”,意为“猛如虎”
客人A:“老虎的确猛,但是龙更猛,不如叫‘龙猫’吧!”
客人B:“龙猛是猛,但是龙不驾云就飞不起来,云肯定比龙高级!不如叫‘云’?”
客人C:“云雾遮天蔽日不假,但是大风一吹就给它吹散了,云还是不敌风啊,叫‘风’如何?”
客人D:“大风算个屁啊,刮起来咱立个土墙就挡住了,‘墙猫’!”
客人E:“墙是硬,但是老鼠会在它里头打洞啊,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听过吗?小小蝼蚁尚且如此,何况大老鼠呢?我看取名‘鼠猫’最为合适。”
东里老人嗤之以鼻:净整些花里胡哨的,什么‘风猫’、‘墙猫’,猫就是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