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对宝宝和语言发展大有好处。因为儿歌朗朗上口,合辙押韵,宝宝爱听,也容易跟着妈妈学。
下面的儿歌快收藏起来,坚持每天给宝宝念,几首儿歌可以轮流着念给宝宝听,其间每首儿歌都要反复地念几次~
《拍手歌(一)》
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坐飞机。
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小孩丢手绢。
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小孩来搬砖。
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
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敲锣鼓。
你拍六,我拍六,六个小孩拣豆豆。
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小孩穿新衣。
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小孩吃西瓜。
你拍九,我拍九,九个小孩齐步走。
你拍十,我拍十,十个小孩在学习。
《拍手歌(二)》
你拍一,我拍一,常洗澡来常换衣。
你拍二,我拍二,每天都要带手绢。
你拍三,我拍三,不要随地乱涂痰。
你拍四,我拍四,打死苍蝇和蚊子。
你拍五,我拍五,消灭臭虫和老鼠。
你拍六,我拍六,大搞卫生齐动手。
你拍七,我拍七,千万别吃烂东西。
你拍八,我拍八,每天洗脸又刷牙。
你拍九,我拍九,饭前便后要洗手。
你拍十,我拍十,公共卫生要保持。
《打醋买布》
一位爷爷他姓顾,
上街打醋又买布。
买了布,打了醋,
回头看见鹰抓兔。
放下布,搁下醋,
上前去追鹰和兔。
飞了鹰,跑了兔,
打翻醋,醋湿布。
《做早操》
早上空气真叫好,
我们都来做早操。
伸伸臂,弯弯腰,
踢踢腿,蹦蹦跳,
天天锻炼身体好。
《小手帕》
小手帕,四方方,
天天带在我身上。
又擦鼻涕又擦汗,
干干净净多喜欢。
《搬鸡蛋》
小老鼠,搬鸡蛋,
鸡蛋太大怎么办?
一只老鼠地上躺,
紧紧抱住大鸡蛋。
一只老鼠拉尾巴,
拉呀拉呀拉回家。
《小兔子乖乖》
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
不开不开,我不开,
妈妈不回来,谁来也不开。
就开就开,我就开,
妈妈回来了,我就把门开。
《小松鼠》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老虎找不着,找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个,让我数一数。
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找朋友》
找呀找呀找呀找,
找到一个好朋友。
敬个礼呀,握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
《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爱吃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
《扁担长板凳宽》
扁担宽,板凳长。
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
板凳偏偏不让扁担绑在那板凳上。
也不知是扁担绑在了板凳上,
还是板凳绑在了扁担上。
《小耗子》
小耗子儿,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
吱儿吱儿叫奶奶,
奶奶不肯来,
叽里咕噜滚下来。
《弯弯的月亮》
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
《拉大锯扯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
姥姥家,唱大戏,
接闺女,接女婿,
小外孙子也要去。
《小星星》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高高山上一条藤》
高高山上一条藤,
藤条头上挂铜铃。
风吹藤动铜铃动,
风停藤停铜铃停。
《数蛤蟆》
一个蛤蟆一张嘴,
两只眼睛四条腿,
扑通一声跳下水。
两个蛤蟆两张嘴,
四只眼睛八条腿,
扑通扑通跳下水。
《外婆桥》
摇啊摇,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
外婆叫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
少吃滋味多,
多吃滋味少。
《小蜜蜂》
小蜜蜂,嗡嗡嗡,
飞到西,飞到东,
传花粉,采花蜜,
我们学它爱劳动。
金瓜瓜银瓜瓜
金瓜瓜,银瓜瓜,
村里瓜棚结瓜瓜,
瓜瓜落下来,
打着小娃娃。
娃娃急得叫妈妈,
妈妈急得抱娃娃,
娃娃怪瓜瓜,
瓜瓜笑娃娃。
《雁》
雁雁排成队,后头跟个小妹妹。
雁哥哥,慢点飞,雁妹妹,快点追,
大家团结紧,谁也不掉队。
《小燕子》
小燕子,真灵巧,
身上带把小剪刀;
上天剪云朵,下河剪水波;
剪根树根当枕头,
剪块泥巴搭窝窝。
《数数几条腿》
大黑鸡,两条腿,
小黄牛,四条腿,
蜻蜓六条腿,螃蟹八条腿,
蚯蚓、鳝鱼没有腿。
《月亮歌》
初一一条线,
初二看得见,
初三初四像娥眉,
十五十六圆又圆。
《雨儿雨儿下》
雨儿雨儿下,庄稼笑哈哈,
麦子长高了,麦粒拳头大;
磨成面,用车拉,烙个油饼车轱辘大。
《萝卜白菜》
红萝卜,大白菜,
红的红来白的白,
吃萝卜,吃白菜,
圆圆的脸儿真可爱。
《种西瓜》
小小孩,上南洼,
刨个坑儿种西瓜。
先长叶,后开花,
结个西瓜圆又大,
乐得小孩笑哈哈。
《剪纸歌》
小娇娇,手儿巧。
拿剪刀,铰呀铰。
铰只狗,铰只猫,
铰麻雀,喳喳叫。
《小板凳》
小板凳,你莫歪,
让我爷爷坐下来。
我帮爷爷捶捶背,
爷爷说我好乖乖。
《漱口》
小花杯,装清水,
“咕噜咕噜”漱漱嘴。
要想牙齿好,
吃过东西快漱嘴。
《从小锻炼身体好》
花花绳子一条条,
大家比赛把绳跳,
单脚、双脚,
翻花、双摇,
花样多来姿势巧,
从小锻炼身体好。
《人有两件宝》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双手能劳动,大脑能思考。
《多吃蔬菜身体好》
大萝卜,水灵灵,
小白菜,绿莹莹,
西红柿像灯笼,
黄瓜一咬脆生生,
多吃蔬菜身体好,
壮壮实实少生病。
《别咬手指头》
有的小朋友,爱咬手指头,
细菌从口入,得病全家愁。
《爱护动物要做到》
动物园,好热闹,
狮子吼,猴子跳,
不投食,不恐吓,
爱护动物要做到。
《瓜》
黄瓜脆,丝瓜长,
西瓜甜,冬瓜胖,
菜瓜甜瓜和南瓜,
一个一个有营养。
冬春种下一棵秧,
夏天瓜儿满园香。
《小蜻蜓》
小蜻蜓,纱翅膀,
飞来飞去捉虫忙,
低飞雨,高飞晴,
气象预报它最棒。
《听声音》
小河流水哗啦啦,
风吹树叶响沙沙,
雨滴落下滴嗒嗒,
鸟儿唱歌叽喳喳,
青蛙开心叫呱呱,
娃娃拍手笑哈哈。
《洗澡歌》
小鸭子,嘎嘎叫,
走呀走,摇呀摇,
见了水,要洗澡,
扑嗵嗵,往下跳。
《蒲公英》
毛茸茸,轻又轻,
一群威武的小伞兵,
飞到东,飞到西,
到处安家乐融融。
《大苹果》
我是一个大苹果,
小朋友们都爱我。
请你赶快洗洗手,
要是手脏别碰我。
《肥皂泡》
肥皂泡泡,轻轻飘飘。
太阳一照,红了绿了。
又像樱桃,又像葡萄。
谁爱吃它?风儿宝宝。
《小小小小萤火虫》
小小萤火虫,飞到西,飞到东。
这边亮,那边亮,好象是盏小灯笼。
《一个大,一个小》
一个大,一个小,一只老虎一只猫,
一边多,一边少,一群大雁一只鸟,
数一数,瞧一瞧,大小多少记得牢。
《五个好娃娃》
五个好娃娃,乖乖睡着啦,
公鸡喔喔啼,叫醒五娃娃,
拇指姐姐起床了,食指哥哥起床了,
中指哥哥起床了,四指弟弟起床了,
五指妹妹起床了。
《手指游戏》
一像小棍敲敲敲,
二像剪刀剪剪剪,
三像叉子叉叉叉,
四像板子拍拍拍,
五像蝴蝶飞飞飞。
《起床歌》
小宝宝,起得早,睁开眼,眯眯笑,
咿呀呀,学说话,伸伸手,要人抱。
《穿衣歌》
小胳膊,穿袖子,穿上衣,扣扣子,
小脚丫,穿裤子,穿上袜子穿鞋子。
《小镜子》
-小镜子,圆又圆,看宝宝,露笑脸。
闭上眼,做个梦,变月亮,挂上天。
《小铃铛》
叮铃铃,叮铃铃,一会远,一会近。
小宝宝,耳朵灵,听铃声,找到铃。
《学画画》
小宝宝,学画画,大蜡笔,手中拿,
画小鸭,叫嘎嘎,画小马,骑回家。
《大鞋子》
大鞋子,像只船,爸爸穿,我也穿,
一二一,向前走,走呀走,翻了船。
《逛公园》
逛公园,宝宝笑,东看看,西瞧瞧,
花儿香,鸟儿叫,小草绿,小树摇。
《看画报》
小娃娃,看画报,睁大眼,仔细瞧,
布娃娃,哈哈笑,伸伸手,要你抱。
《搭积木》
大积木,红黄兰,小宝宝,最爱玩,
搭火车,钻山洞,盖高楼,连着天。
《小汽车》
小汽车,嘀嘀嘀,开过来,开过去,
小宝宝,当司机,送妈妈,上班去。
《藏猫猫》
儿歌:躲猫猫,躲猫猫,猫猫、猫猫在哪里?喵……猫咪在这里。
玩法:妈妈可以把宝宝抱在怀里,爸爸用方巾遮住脸,然后突然拉下方巾,叫宝宝的名字,逗她笑。再把方巾放在宝宝脸上,看她会不会拉下方巾逗爸爸笑。这一游戏主要是帮助孩子辨别父母二人之区别,诱发宝宝愉快情绪。
《骑马唱歌》
儿歌:骑大马、骑大马;上高山,跨过河,咯噔咯噔,跨过河!
玩法:把宝宝抱在膝上,面向前方,妈妈双手扶稳宝宝,让宝宝有骑马上的感觉,一面唱着儿歌一面用腿按节拍上下抖动。宝宝很喜欢这种有韵律的游戏,练习几次后,当听到“咯噔咯噔”时,身体便会做好准备,一听到“跨过河”时,会自动向高处一跃,配合妈妈的动作,诵唱其他童谣也可使宝宝配合做动作,帮助宝宝懂得童谣的韵律,记得在某几个音节出现之后会有一个有趣的动作,宝宝会以那几个音节作为动作的征兆,主动去配合童谣的表演。
目的:培养孩子的韵律感与节奏感。
《斗斗飞》
儿歌:斗、斗、斗、斗、蝴蝶飞,斗、斗、斗、斗、双连飞。
玩法:把宝宝放在怀里,妈妈双手握住孩子双手,使孩子握拳伸出食指,将孩子两食指相碰再离开,同时妈妈说:“斗斗斗斗蝴蝶飞。”反复玩,使孩子一听到妈妈念“斗斗飞”,就会把两食指相碰。
目的:发展言语动作协调。
儿歌:小娃娃,照镜子,镜子里面有妈妈,镜子里面有娃娃,照的宝宝笑哈哈。
玩法:让宝宝俯卧,把镜子左右移动,鼓励宝宝支撑起上半身。锻炼孩子的手臂力量和胸部扩张等肌肉,开拓孩子的视野。
《蹬轮子》
儿歌:小脚,弯又弯,蹬起小轮子,一、二、三、四、五。小腿一起来跳舞。
玩法:让宝宝仰卧,轻轻握住他的左脚脚踝,帮他轻轻屈膝,再慢慢拉直,做5次。再换另一只脚做5次;两只脚一起做5次。同时妈妈配合指令一、二、三、四、五有节奏感的运动,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促进孩子大肌肉发展。
《小龟翻身》
儿歌:小乌龟学翻身,四脚朝天翻不过;乐的大家哈哈笑!龟妈妈来帮助,帮助小龟把身翻。
玩法:让宝宝仰卧,把孩子的左腿放在右腿上,妈妈手托孩子腰部,让宝宝转身,成俯卧。将玩具放在宝宝眼前,引逗他抬头片刻,再翻过身来,然后把宝宝的右腿放在左腿上,往左翻。
目的:锻炼孩子的翻身能力
《说儿歌》
儿歌:小娃娃,甜嘴巴,喊妈妈,叫爸爸,叫的奶奶笑哈哈。小宝宝,妈妈抱。妈妈一逗他就笑,不逗他不笑,老逗他老笑。
玩法:妈妈轻轻地叫宝宝名字,跟他轻声说话,给他念儿歌。
目的: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与语言节奏感。
《咚咚锵》
儿歌:小鼓咚咚锵,小鼓咚咚锵。我的小鼓会唱歌,我的小鼓响咚咚。
玩法:给宝宝买一只小鼓,妈妈一只手拿鼓,一只手拿锤,敲给宝宝看。然后让孩子模仿。
目的:训练两只手的配合。
儿歌:老大扛猎枪,老二打灰狼,老三去炖肉,老四吃得香,可怜小老五,只能喝点汤。
玩法:妈妈抱着孩子,妈妈边念儿歌,念到哪个手指,让孩子伸出哪个手指。
目的:让宝宝手指、培养动作协调能力与节奏感。
《指鼻子》
儿歌:宝宝的小鼻子,一边一个红苹果,两只黑眼睛,上边是大脑门。
玩法:孩子坐在妈妈膝盖上,妈妈念歌谣,念到什么,要求孩子在自己脸上指什么。
目的:培养宝宝认识五官的能力,加强锻炼手眼协调性。
《小手不见了》
儿歌:小手小手拍一拍,小手小手攥一攥,小手小手爬一爬,小手小手不见了。
玩法:与宝宝面对面坐下,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第一句时拍手,说第二句时双臂半屈在左右两侧做攥拳动作4次,说第三句时双手从胸前开始做爬山动作,一直到双手伸到最高处为止,说第四句时先拍两下手,再放到身后。
目的:可以集中宝宝的注意力。
《蚂蚁爬山》
儿歌:蚂蚁蚂蚁一二三,一群蚂蚁去爬山。大树挡了道,蚂蚁弯一弯。石头拦了路,蚂蚁翻一翻。弯一弯,翻一翻,小小蚂蚁爬上山。
玩法:让宝宝当小蚂蚁,妈妈站着当大树,爸爸躺着当大石头,做为宝宝爬行当中的“障碍物”。第一句时妈妈站在宝宝前面挡住宝宝去路,让他绕行;第三句时爸爸在宝宝前面,让宝宝从爸爸身上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