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二零二一年五月·视频、音频直播
主讲:导引按蹻传承人·瞿龙、傅弘
轻:力度轻(将将接触皮肤即可)
静:静止(没有任何手法,静止点按)
向:方向(顺经为补,逆经为泄)
同时,对于按蹻的介绍,包括平时经常使用的一些穴位,针对这些内容专门做了一档节目,叫【穴位密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购买收听一下。
睡眠问题是很多人的问题,以前是中老年人的问题,现在趋于年轻化,很多人都被睡眠问题困扰,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不管是养生还是保健,这已经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不好解决,是因为大家对自己的身体不够了解。其实,身处国内是非常庆幸的,因为还有中医这个选项。从西医的角度解决睡眠问题最多的是吃安眠药、冥想、或者睡前喝牛奶,牛奶喝完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正好对症了,喝完以后发现睡得好了,这就是管用的一种人;
第二种:喝完了以后没用。喝完了以后没反应,晚上该睡不着还是睡不着;
第三种:喝完了以后反倒睡不好了,还不如不喝。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
第一种:如果是胃热有一点上火,而牛奶属于凉性的,正好喝了牛奶感觉舒服了,就睡着了;
第二种:如果没有胃热的情况,喝了一杯热牛奶也就解了个饱,类似于睡前来一点宵夜;
第三种:喝完以后睡不着,这是因为胆功能有问题。牛奶一般是靠胆来消化的,你喝完了以后有时候会涨肚、恶心等等,这都是胆功能低下的问题,也就是一般西医所说的乳糖不耐。
总结:
第一种:有胃火,牛奶是凉性的。睡前喝了一杯热牛奶相当于泄了火,感觉舒服,有助于助眠。
第二种:自身没有火,因为其他原因导致的睡眠问题,所以喝了牛奶没效果。
第三种:胆功能低下,消化乳制品功能不强,喝完热牛奶反而会涨肚恶心甚至腹泻。
所以很多方法不是没有用,而是因为每个人失眠的症状不一样,一个方法不能应对所有人,到底是哪一种问题导致失眠,需要找到正确、合适的解决方法。看清自己其实最难,如何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喝牛奶,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一)睡不好觉的三种原因
中医管睡不着觉的问题叫做阳不入阴,大概分为三种情况。
1、阳不想入阴
夜晚刷视频,刷到好玩的视频,迟迟不想入睡,不知不觉就到凌晨五六点了。而恰恰七点钟还要赶飞机,睡了也难受,不睡也难受,到底睡还是不睡?原本是可以阴阳顺畅的转换的,但是因为阳气不想入阴,慢慢的阴无法入阳,产生阴虚,阳不想入阴得不到休息,也会阳虚。
2、阴虚阳亢
其实这是一种阴阳不平衡,更多的是阳气过于旺盛,没有把自己的能量完全消耗完,不给阴气以空间。
3、阳虚阴盛
阴盛并不是指阴气特别强,从来没有中医讲过阴亢,因为所谓阴盛其实是属阴的邪气,例如阴邪中的寒邪、湿邪。
(二)穴位贴介绍
1、研发穴位贴的初心和治疗原理
2、产品使用说明介绍
一盒三袋,每一袋六小贴,主要针对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和间使穴,内关穴位于手臂内侧腕横纹下三指处,在两条筋中间,内关穴下一横指的位置就是间使穴。建议一天贴两贴,睡觉前半小时贴,贴上以后不要再做让人亢奋的事情,左右侧穴位轮换用。
睡眠不好主要是因为人体阴阳失衡。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否阴阳平衡,但有很多症状,可以据此进行判断。
(一)睡不着
即入睡困难,翻来翻来覆怎么着都睡不着,没有睡意,像烙饼的过程。
(二)觉少
每天睡得少,只能睡四、五个小时,特别想睡,总觉得没睡够。有些人睡两三个小时就够了,精力充沛,这是天赋异禀,这种人很少见。
(三)半夜易醒
例如凌晨一到三点醒,或者三到五点醒,一夜能睡好几觉,尤其是中年人。
(四)睡眠质量差
睡眠特别浅,容易惊醒,容易被打扰,地上掉一根针都能醒。
(五)多梦
晚上睡觉梦见什么的都有,上天的,入地的,有飞的,有游的,睡一宿第二天起来精神特别不好,而且总是做噩梦,第二天感觉更累,有睡眠障碍。其实吓醒了也算幸福,吓一宿都醒不了更惨。
(六)睡前饿
不吃饿得睡不着觉,吃完又撑得睡不着。怎么都不行,除非拿捏到特别精准的点——数着米粒儿吃——属仓鼠的。
(七)睡觉打鼾
睡觉打鼾吵的并不是自己,而是别人。睡觉打鼾是因为躺下以后压迫呼吸道,进出气不顺畅。证明吸入氧气量不够,呼吸少了。而且还会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甚至憋醒,例如小郭老师。
(八)稀奇古怪
上述7种都不是,有另外的很少见的睡眠问题。很多所谓的疑难杂症,不好归类、少见的问题其实只是不太常见的医理。例如睡眠归心脏管,因为心主神明,不论是心神的神,还是神魂的神,知道这条医理就知道了可以从哪里入手,帮助身体调节问题,但是对于罕见的症状,别人都没有,就他有,就特别不容易被理解,其实就是不太常见的医理,甚至是还没有被总结出来的医理,在他身上产生了不平衡、不和谐的症状,所以建议大家及时反馈。
大陵穴对于大多数的睡眠问题都有效。
定位: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两筋间陷中——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顺着两根肌腱一直往上捋,捋到手掌与小臂连接处,也就第一掌横纹处的正中位置。
方向:中指轻轻点按在大陵穴静止不动,指尖的方向朝向手指的方向。
1、读书的孩子能用睡眠贴吗?
读书的十七八岁的孩子身上的寒气不多,主要是心情焦虑,如果体型偏瘦,可以尝试睡眠贴,或者就用导引安蹻的方法用手指轻摁他的内关穴、大棱穴,傅弘老师读书时一想到未来就特别焦虑,觉得人生没有希望,常用大陵穴,然后就睡着了,忘了所有这些焦虑的事情。
2、七八十岁的老人可以用睡眠贴吗?
七八十岁的老人只要身体没有特殊的问题,可以用睡眠贴,因为主要针对心包经的穴位,如果高血压、严重心脏病则要慎用,年龄不是特别硬性的标准。
3、有高血压能用睡眠贴吗?
高血压的人不能贴睡眠贴,但可以导引,穴位的功效很多,而产品只是加强了穴位的某一个功效,针对一个穴位可以出很多种穴位贴。
4、用了睡眠贴上火是什么原因?
有的人用睡眠贴有上火的症状,是因为这一款睡眠贴主要是为了驱寒,有上火的症状可以配一些清热、祛火的穴位,龙哥在之后的课程里会特别细致的解释。
5、睡眠贴应该怎么贴?
贴两只手都可以,建议今天贴一只手,明天换一只手,轮换着用。
正安:二零二一年五月·音频直播
主讲:导引按蹻传承人·瞿龙
瞿龙老师姓瞿,写法是瞿秋白的瞿,但这个“瞿”是多音字,在姓氏里也念ju,因此叫做瞿(ju)龙,平时师门兄弟和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呼瞿龙老师为龙哥,就是【穴位密码】课程里常常被傅弘老师开涮的龙哥。
“导引按蹻”这四个字从字面上来说,“导”,导经令通,“引”,引气令和,“按”,点按,“蹻”,穴位,这个字现代已不常见,只在中医典籍里出现。四个字合起来就是通过用手指点按穴位的方式来激发人体的自愈功能,达到调节身体阴阳平衡的作用。
轻:力度轻。用手指轻轻放在穴位上,包含两个信息,一是必须用中指,而是轻,手指刚刚触及皮肤就可以,千万不要按、揉。
静:静止。不需要任何动作,没有针灸的提拉捻转,也没有按摩的揉捏,静静放在穴位上就可以。
向:方向。顺经为补,逆经为泄,不能搞错。
对导引按蹻感兴趣,想要详细了解的同学,可以听听【穴位密码】第二季的第一集,瞿龙老师讲了导引安蹻使用当中的注意事项、操作流程和禁忌,而且这一讲属于试听范围,没有任何费用,可以放心收听。
人可以三天不吃不喝,但三天不睡绝大多数人就精神崩溃了。人为什么睡觉?有人说睡觉就是补充体力,但是通过吃饭、喝水,甚至打坐、冥想都可以恢复体力,为什么还要通过睡觉?
(一)西方的研究结果
(二)中医的研究结果
1、睡眠以及阴阳关系
我们的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弄明白了睡眠是什么,中医的解释睡眠就是阳入阴。众所周知,中医眼中万物皆分阴阳,人体也不例外,不仅要分阴阳,还要阴阳平衡。中医认为所有疾病都是阴阳失衡导致的,所以中医看似用各种方式治病,其实本质都是在调节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再说深一点,一个人身体中的阴阳看似对立,是不可调和的,非黑即白,但是在中医眼中阴阳不是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的,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之间其实是一个相互扶持、相互制约的关系,即相爱相杀的状态。
2、阳不入阴
在中医眼中,所有活着的、动的、生发的都是阳,所有死的、静止的、收敛的都是阴。白天工作的状态就是阳,晚上休息睡觉就是阴,所以睡觉就是阳要入阴的状态。阴把阳收回来以后,通过阳的推动力,推动阴生成阴液储存起来,等到第二天,阴再把前一天储存好的阴液转化成动力供给阳。
例如大家常用的一次性打火机,能够看到机身里面晃动的液体。哗啦晃动的液体就可以理解成阴液,外面的壳是身体,打着的火苗就是阳,火苗需要下面的液体持续提供能量才能维持燃烧的状态,一松手熄火了,就相当于人体休息睡觉了。
入睡困难用北方人的说法就是在床上烙大饼,翻来覆去睡不着,很困、想睡,但是越着急越睡不着,尤其是第二天还有事儿。
(一)入睡困难的原因:心肾不交
睡眠问题十之八九都是心脏搞的鬼,因为心主神明,心神不稳肯定睡不好。有的人说自己心脏明明跳得孔武有力,为什么还是睡不好?在这种情况里主犯是肾脏,心脏属于从犯,是为虎作伥的角色。肾脏是不会直接导致失眠的,但有一种症状叫做心肾不交,就会间接导致入眠困难。心肾不交就像一个国家里两个比较大的职能部门打起来了。身体总共有五脏六腑十一个职能部门,入眠困难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而已。【穴位密码】第二季详细解释过心肾不交和心肾相交的问题,人体一定要做到心肾相交。
(二)心肾不交的医理
首先,心五行属火,肾五行属水,火的特点是动的,属阳的,一直向上燃烧的;水是不动的,属阴的,寒的。任其自由发展,心火会越烧越旺,肾水会越来越寒,所以需要把肾水提上来抑制心火,不要让它越烧越旺,同时需要心火下行温煦肾水,不要让它越来越寒,这样身体阴阳就平衡了,能睡个好觉了,反之就会出现心肾不交的情况。
肾脏主封藏,相当于一个国家的户部,最大的官员是户部尚书,手里掌管着国库,没事喜欢存点儿银子玩。君主之官的心想修修皇宫,顺便做几件新的龙袍,叫国库支点银子,但是作为户部尚书的肾是敢于直言的倔老头儿,加上本来国库空虚,即肾亏,就不给钱,于是这个皇上当得很上火,很不舒服,就睡不着了。所以造成入睡困难的是肾虚,没有能力把肾水提升上来,当务之急是要把肾补起来,把国库充盈起来。只要把肾补好了,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作为户部尚书的肾发现国库有钱了,主动告诉皇上国库充盈了,别说修修皇宫,做几件新衣服,就算多娶几十个妃子钱都有富余,可劲儿花。这时作为君主之脏的心听了能不高兴吗?这样一来,肾水就能抑制心火了,皇上高兴了,自然会礼贤下士,关心户部尚书,相当于温煦了肾水,户部老头儿也就不那么倔了,君臣之间相互友爱,一片祥和。所以,补肾才是关键所在。
(一)太溪穴
定位: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足跟骨肌腱之间的凹陷处。
属性及功效: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不仅是补肾最好的穴位,还能促进身体里阴液的生成。
入睡困难的主犯是肾,心虽然不是主要原因,但也难辞其咎,但是心毕竟是君主之脏,多少要给点面子,所以只能以安抚为主,即补大陵穴。
(二)大陵穴
定位:横坐标在手掌与小臂连接处的掌横纹上,有多条掌横纹的,是离手掌最近的那一条;纵坐标在小臂内侧的两根肌腱之间,顺着筋槽往上捋,一直捋到掌横纹交界处。
属性及功效:大陵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原穴和输穴,在导引按蹻中有稳定心神的作用。
1、穴位顺序有什么讲究吗?
对于穴位顺序没有太多要求,但是建议先补太溪,再补大陵,毕竟心为君主之脏,肾为户部尚书,要多往皇帝老儿身边多靠靠。
2、一般一个疗程是几个循环?
3、点的时候可以看电视之类的吗?需要专注吗?
可以看电视,不用像发功似的,但是要切记三点“轻、静、向”,轻:别使劲按,静,别动,向,方向千万不要搞反。
4、是左右穴位一起点吗?
例如今天点的是左脚的太溪、左手的大陵,各点半小时,明天可以换成右脚的太溪和右手的大陵,各半个小时,一天换一侧。
5、孩子多大可以导引按蹻?
没有年龄限制,不过在【穴位密码】第二季第一课里讲过,如果孩子太小,切记不要点任脉的穴位,其它都可以。
6、可以做多少天?
如果属于入睡困难,可以点一周,应该就有很明显的效果了。
7、可以天天点吗?
可以,毕竟是补肾和补心的两个穴位,平时没有睡眠
问题,点一点也是多多益善的。
导引按蹻是中国古医术的一种,是通过手指点按穴位来达到经络通畅的一门强身健体的中国古医术技法。如果想更细致的了解导引按蹻,可以回听睡眠公益课第一、二课,以及《穴位密码》第一、二季课程,每一季都有几期免费的试听课程。
睡眠问题十有八九都跟心脏有关,它不是主犯就是从犯,要不就是共犯,也有心脏处于受害者角度的时候,纯属别人捣鬼,这属于后几期的内容。
可以把早醒分为不在治疗范围之内和在治疗范围之类两种。
1、不在治疗范围之内
2、治疗范围之内
表现症状:每天睡觉也不是特别困难,但磕磕绊绊也就睡三五个小时,醒得比鸡早,上闹钟的唯一目的不是叫自己起床,而是提醒一下看今天有没有睡够,然后开始浑浑噩噩的一天。不但影响工作质量,而且还影响心情,成天看谁谁讨厌,看什么什么不顺眼,长此以往,不仅带来很多身体隐患,而且还给精神造成不小的伤害,甚至有些抑郁症最开始时也是由睡眠问题引起的。
前面已经说了,睡眠问题主要是由心脏引起的,只不过有轻重之别,跟肾脏也有关系,但心脏算是主犯。很多同学不仅入睡困难,而且还伴随早醒问题,那么可以同时一块儿解决它,只不过这次的侧重点是心脏。
早醒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热症,另一种是寒症。
(一)心中有热
1、症状
热症即俗称的心火大,临床表现一般有口苦、心烦、口舌生疮等等,舌尖附近溃疡严重,不但什么东西都吃不了,说话还不利索,经常咬字不清,稍微说清楚点舌头就疼一下,瞿老师深有体会,因为在录制《穴位密码》第二季的时候经常被傅老师气得口舌生疮。舌尖溃疡特别能表现出心脏的火大,因为中医有个说法叫“舌为心之苗”,所以舌尖很能表现心脏的状态。如果有以上症状,基本上就能判断为心火大引起的早醒。
治疗方法是祛心火。
2、推荐穴位:后溪穴配大陵穴
方法:泄后溪、补大陵。
后溪穴属性及功效:后溪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属于八脉交会穴之一,特点是可以通督脉。
定位:官方说法是在手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大白话即把手掌翻过来面对手掌,找第一掌横纹——最靠近手指的、最长的、贯穿整个手掌(可见龙哥是断掌)的掌横纹,攥拳,小拇指靠下的位置会出现一个小肉尖,找到小肉尖后再慢慢松开手掌,按压有酸胀感的小坑就是后溪穴。
手法:用中指轻轻放在穴位上——中指指尖与指肚的这一小块儿轻轻放在后溪穴上面,点的时候注意“轻、静、向”这三个操作要点,把手轻轻放在上面就好,不要有动作,如果对“轻、静、向”不是很了解,建议收听《穴位密码》第二季第一课内容,瞿老师特意讲了导引按蹻的操作方法和禁忌,这节课是免费的。
方向:中指指尖朝手指的方向,即顺着手指的方向。
3、医理
心火大为什么要泄小肠经的穴位?因为脏腑都是一阴一阳、一表一里、成双成对的出现,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心为脏,小肠为腑。在导引按蹻中一般不泄脏器,脏器如果出了问题,泄相应的腑,即从小肠下手。以邻里为例,心为阴为脏,相当于家里的女主人,小肠为阳为腑,相当于家里的男主人,一到晚上女主人火大(心火大),夜里睡不着觉,总放一些特别闹的曲子,吵得人睡不着,这时去跟女主人讲理,根本沟通不了,又得解决事情,就把她家老爷们儿叫出来(即男主人小肠)劈头盖脸一顿揍,这个过程就相当于泄小肠,女主人一看是自己造成老公被揍,就收敛了许多。
万物皆分阴阳,阴阳还需要平衡,所以不能光泄,还要补,泄小肠的动作相当于把男主人打了,需要补补心,安慰女主人,给她道个歉,解释解释,这就相当于补。
大陵穴属性及功效:大陵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输穴、原穴,在导引按蹻中有稳定心神的作用。
真正处理邻里关系时不能使用这种暴力方法来解决,正确的方式是报警。
(二)心中有寒
1、症状及医理
临床表现是手凉,前胸后背特别怕冷,身体比较寒,即平时摸着比较凉,面色暗沉,有时候洗东西时手特别怕冷,有以上症状可以基本判定心中有寒。
治疗方法是驱寒。
2、推荐穴位:内关穴
方法:补内关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在导引按蹻里有宁心安神、宽胸和胃、活血止痛的功效。
定位:横坐标是在手掌内侧与小臂之间的腕横纹,最靠近手掌那一条,以自己三根手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距离往手臂方向量,纵坐标是在小臂内侧两根筋的中心点向上捋,捋到三根手指的位置,这个交叉点就是内关穴。
手法:用中指轻轻放到穴位上,顺着手指的方向。
1、觉得自己心中有寒,但贴了上火,应该怎么办?
上火应该不是睡眠贴的作用,因为它不会让心脏上火,它不是补心阳,是通过一种让血液回流心脏的温阳的方法。可能还是用贴者本身心脏有火,这种情况可以先泄后溪,再补内关。
2、人会因为冷暴力怠慢造成心寒吗?
这个心寒跟今晚讲的心寒概念不一样,但是肯定能够会伤心,九重天外同学解释的“寒心”是比较完美的诠释。
3、有热症又有寒症怎么操作?
先泄后溪把热驱除再补内关。
4、入睡困难而且又早醒怎么办?
可以泄后溪、补大陵,同时补太溪,效果会更好。
5、大陵、内关、太溪能不能一起用?
可以一起用,大陵和内关是心包经的穴位,太溪是肾经的穴位,都是阴经,多多益善,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6、贴上睡眠贴感觉更兴奋了,说明有心火吗?
不清楚同学所说的兴奋是个什么概念,如果感觉症状不对,可以先泄一下后溪,再补内关、大陵就可以啦。
7、太溪穴能贴睡眠贴吗?
太溪最好不要贴,因为这是专门为心包经、心脏设计的产品。
8、小孩也能这样用吗?
小孩可以用这几个穴位。
公益直播第三季·不吃药、没鸡汤,解决睡眠问题
什么是睡觉以及为什么睡觉已经在第二课(心肾不交)里详细说了,第一课傅老师和瞿老师还演绎了阴和阳关系,但有些关系没法用演绎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今天要说的这种早醒的情况。阳在该睡觉的时候入阴了,由于阴不够强大,不能完全把阳收敛在体内,同时阳也有点亢奋,总是不安分,相当于阴和阳两个人吵起来,阳就从阴的怀抱中跳出来了,就在跳出来的一瞬间,人就醒过来了。
每一种症状背后都有一个脏腑或者几个脏腑同时在作怪,跟心脏完全无关的情况不多,只是关系大小的问题,这次跟心脏关系不大,罪魁祸首就是连身为君主之官的心脏都不放在眼里的肝胆这一对不安于现状的家伙。
(一)肝
肝位于腹腔隔膜之下,右肋之内,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五行属木,主生发,喜疏泄。即右肋下面这一块为肝区,肝藏血、藏魂,主筋。关于喜疏泄这个特性,虽然脏藏而不泄,腑泄而不藏,但是肝脏例外,肝脏是个可以泄一泄的的脏器,而且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
(二)胆
胆位于右肋,附于肝之短叶间,胆居六腑之首,又称奇恒之腑,胆主决断,功能是储存和排泄胆汁,胆汁是由肝之精华汇聚而成,储存于胆,排泄进入小肠参与消化。
(三)肝胆的关系
别看肝胆不属于消化系统,但是可以说掌管、管理着消化系统,权力很大,大家都听说过“肝胆相照”这句话,用来形容兄弟之间的的亲密无间、互相信任。一般成语的出处都有一个现实依据来支撑,现实中肝胆之间也的确是这个状态,但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它们不像想象中那样兄弟情深了。
因为肝又称为五脏之贼,它做事往往比较狡猾,《黄帝内经》记载“肝者,将军之官,谋略出焉”,意思是肝的特性比较暴躁易怒,有大将军风格,电视剧里常出现的兵部大司马,即掌管兵权的比较大的官,一般都是逮谁欺负谁,因为手里掌握着重兵,就连皇帝见了也得礼遇有加。一个国家,尤其是古代,往往是手握重兵、军权的人才能造反。俗话说秦桧还有几个朋友呢,何况兵部大司马,这个朋友就是胆。这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的世界观,一阴一阳、一脏一腑,肝属阴,为脏,胆属阳,为腑,胆对肝忠心耿耿、绝无怨言,这就是“肝胆相照”的由来。
话分两头说,胆其实就是个傻小子,每天干的都是别人偷驴,他拔橛子的事儿。胆汁根本不是胆生成的,是肝之精华,每天肝偷偷摸摸在大半夜分泌出胆汁,然后交给胆装着,胆有种给大哥拎包的感觉,不光如此,胆还经常给大哥挡刀。
(四)肝脏引起半夜醒的原因
2、经络在当运时代表的相应脏腑也是相对活跃的时期,肝出来偷偷摸摸工作了,一旦被堵塞,马上就会骚扰心脏,这时就醒了。
推荐的配穴是泄阳陵泉,补太溪。
(一)阳陵泉
阳陵泉之所以大名鼎鼎,是因为它是八会穴之一,八会穴分别为: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脏会章门,腑会太仓(中脘)。这八大会穴在某些症状上个顶个的好用。
定位: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下方差不多一根手指的距离,有个小坑,按压有酸胀感,就是阳陵泉的位置。
(二)肝的问题为什么要泄胆?肝既然喜疏泄,何不泄肝?
这适合用家庭单位来比喻,胆属阳,为腑,代表男主人,肝属阴,为脏,代表女主人,脏藏而不泄,腑泄而不藏,相当于男女属性,大多数家庭男人属阳,总是干一些应酬、输出的活儿,女人属阴,就持家、攒钱,干的是收敛的活儿。肝胆的搭配跟一般的小夫妻不太一样,肝不是一盏省油的灯,算是标准的悍妇和母老虎,只要悍妇心情不美丽,就开始折腾身边的所有人,也就是把身体折腾得鸡犬不宁,不但脾气不好,还经常给胆出些主意,搞得十里八村、左邻右舍都怕她,偏偏胆就喜欢悍妇老婆,惟命是从、马首是瞻,这母老虎跟其它脏器不一样,别的脏器太过火可以斥责一下,但斥责肝脏却怕掌握不好,她反而撒泼打滚,这时不如索性数落她老公一顿,泄泄胆就行了,毕竟他们是一家子。这就是指桑骂槐和敲山震虎的方法。(瞿老师在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实例,思路可以套用三十六计来解决,例如围魏救赵、隔岸观火、釜底抽薪、指桑骂槐等等,用三十六计解释案例的课程正在制作中,敬请期待。)
(三)太溪
导引按蹻一直强调阴阳平衡,所以不光要泄,还要补,补肾最好的穴位在第二节课里已经讲过,就是太溪穴。补太溪的目的不但可以让下焦更强健些,而且还可以帮助阴更好地把阳收敛、收摄回来,笼住阳。
1、例假期间可以用穴位吗?
可以用。在《穴位密码》第二季第一集的免费试听课里,龙哥特别讲了导引按蹻的禁忌,其中例假期间的禁忌穴位是合谷和脾经的穴位,因为它们一个是统血、收摄的,一个是散气停血的,一旦使用会导致经期紊乱或者停经。
2、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穴位吗?
十二岁以前的孩子不要动任脉,因为过早开任脉不好,其它没有太多禁忌。
3、老人四点醒跟肺有没有关系?
4、穴位贴是贴在指定的穴位上吗?
穴位贴是专门为心包经设计的,一般情况下大陵、内关、间使最合适,因为它是利用回收心血的功能,让血回流到心脏,起到温养心脏的作用。
5、八点睡,十二点醒,再入睡又很慢,是不是要配点别的穴位?
6、多梦
别急,这是下一节课的内容,而且知识密度很大
当年傅老先生无数次提醒:“医者,一念生,一念死,所以必须严肃,绝不能草草了事。”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只要是医学就一定要严谨、严谨加严谨。
导引按蹻是中医古技法的一种,导,导经正通,引,引气令和,按,点按,蹻,穴位,导引按蹻就是通过点按穴位达到强身健体的一种古老的中医技法。操作方法非常简单,用中指轻轻放到穴位上,无论点哪个穴位都要用中指,操作要领“轻、静、向”,即中指指尖轻轻放到穴位上面,不要有揉、压、按、捏等任何动作,记住方向,因为导引按蹻要分补泄,不清楚具体操作的可以听一听傅弘老师主讲的《穴位密码》第一季。
做梦相当于人的本能,每个人都会做梦,只不过是多与少、好与坏、记得住与记不住的区别。现代医学认为做梦是指在睡觉后脑神经继续活跃,脑中有一些感知和记忆会生成一些幻想,所以形成了梦境,但是人为什么做梦现在还闹不清楚。
其实做梦是非常正常的,做好梦更是开心的事情,但反反复复梦见破事儿,像韩国电视剧一样又臭又长,让人睡觉不踏实,睡醒了心情不好,这是从心理到生理的双重折磨。所以做梦是正常的,但过于频繁的做梦或者影响睡眠质量,睡觉比不睡还累,这就不正常了。
中医把多梦分成两种,一种是有外邪的,《黄帝内经》记载:“黄帝曰:愿闻淫邪泮衍,奈何岐伯曰: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臓,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气淫于腑,则有余于外,不足于内;气淫于臓,则有余于内,不足于外。”所有的病气或不好的东西都叫淫邪,“泮衍”当蔓延讲,这句话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外界刺激,压力进到体内以后,没有固定的地方能依托存在,随着营卫之气四处游走,干扰内脏,造成魂魄到处飞扬,使人不能安稳睡觉,产生了梦境。一般这种外邪引起的多梦要看到本人才能找到原因,但也可以用接下来要介绍的这种治疗方式。
第二种就是无外邪入侵的,其实大多数人都属于第二种,《景岳全书》认为“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在没有外邪入侵的情况下失眠多梦必然是心血不足造成的。血虚的症状特别多,例如头昏眼花、心悸多梦、面色苍白或萎黄、女子月经量减少、手足麻木等等。造成这些血虚症状的原因包括:年事已高又有常年的慢性病,或者产后大出血,手术后大出血或意外大量出血以及长期熬夜等等。
(一)血虚的医理
血虚的罪魁祸首是脾脏,现代生活中十个人中就有九个半都有脾的问题,可以说是万恶之源,因为脾相当于后勤保障部部长,有点权力,但是它所面对的其它脏器都比它权力大,例如君主之脏的心是老大,它说了算;掌管银库的户部尚书肾脏专管钱;身为大将军的肝脏有兵权;肺为娇脏相当于高高在上的公主;而脾所管的分配这个工作特别要命,不光如此,脾还特别小心眼,谁都能欺负它,但只要有谁欺负它,它就不干活或者胡干。脾虚的人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特别胖,一种特别瘦,还有就是脸色极度不好看。
(二)穴位组合:补血海、补内关、补关元
1、血海穴
归属:足太阴脾经
定位:位于大腿内侧,膝盖骨内侧上角
功效:补肝养血,滋润皮肤,治疗月经不调、贫血等症状
名字的由来:血,受热变成红色液体也。海,大也。顾名思义指本穴为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补血的效果非常好。
2、内关穴
归属和功效:内关穴归属于手厥阴心包经,在导引按蹻里有宁心安神、宽胸和胃、活血止痛的功效。
梦见乱七八糟的事情可以用补血海补内关的穴位组合,如果做噩梦,还要加上关元穴。做噩梦可能是因为宗气不足造成的,所以要兼顾补宗气,关元穴补宗气的效果非常好。
3、关元穴
归属:关元穴属于任脉,是小肠经的募穴。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一)打鼾的中西医解释
打鼾不但能吵到别人,有时候连自己也不放过,现代医学认为打鼾可能是因为睡觉姿势不对或者平躺时呼吸道塌陷、堵塞,造成呼吸道狭窄,小舌头堵住了气管造成的。
中医把打鼾分为两种,一种跟上面提到的看法类似,是由于肺气不足,不能支撑呼吸道造成的,另一种是因为痰湿内阻造成的,即喉咙有痰堵住了呼吸道。典型的例子是有人以前从不打鼾,或者鼾声轻微,经过一场重感冒或者流行性感冒后出现了打鼾现象。
不管属于哪一类打鼾,都与肺脏有关,这次的问题跟心脏没有太大关系,是肺脏引起的,因为“肺主气,司呼吸”。当务之急是补肺气,补肺气最好的穴位是太渊穴。
(二)打鼾的穴位组合:补手三里、补太渊
1、太渊
所有前面加“太”字的穴位都是很关键的穴位,例如太冲、太溪、太渊,另外,有一句很关键的话:肺朝百脉,脉会太渊,太渊还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太渊可以治疗咳嗽、气喘、关节肿胀、胸痹、无脉症等等,在导引按蹻里,只要是关于呼吸的症状基本上都要找太渊。太渊还有个别名叫“鬼心”,人身上除了正常的穴位以外,还有十三个鬼穴,以及由此为中心引出来的针灸的分枝,叫做鬼门十三针,主要用于治疗癫狂以及节目不能说的症状,能够引出很多鲜为人知、光怪陆离的小故事,可以做一期小节目拿来聊一聊。
归属:手太阴肺经
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2、手三里
归属:手阳明大肠经,
选用手三里主要是利用大肠经清降的功能,能够利肠利腑、通经通络、消肿止痛,主治上肢不遂、手臂无力、腹泻、牙疼等。例如上焦有痰湿瘀阻,就利用清降功能,通过补手三里降下来。
两个穴位的操作顺序是先补手三里,再补太渊,各三十分钟。如果经络不通畅,手三里可以先泄十到十五分钟,再补十五到二十分钟。
1、这些穴位这几天常用,但好像没妨碍做梦
做梦是正常现象,不会因为用了穴位就不做梦了,做梦过多、睡觉特别累或者做噩梦才需要用穴位。
2、睡眠贴是治标还是治本?
睡眠贴是从本出发,中医都讲究治本。
3、睡觉做噩梦怎么办?
补关元,增加宗气。
4、表里经络的搭配是不是都先导引阳经穴位再导引阴经穴位?
不一定,要根据病情确定,有时不需要导引阳经,直接补阴经就可以了,这个搭配不是固定的。
5、打鼾不是因为脾虚吗?
打鼾是综合因素造成的,不光是因为脾虚,今天介绍的方法就能有效地缓解打鼾的现象。
6、关元、血海、内关的组合可以每天做吗?
可以,但如果是女性的话,经期不能碰血海以及所有脾经的穴位,因为脾统血,有可能造成经期中断或者紊乱。
7、补关元上火怎么办?
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少补一点,另一种方法,如果是上焦火,例如肺火大,可以泄泄合谷来祛火。但要强调的是经期不能动合谷,跟用脾经的结果是一样的。
附
1)阴经只补不泄(补泄见第4条)。阴脉不到极为特殊的情况下是不泻的,这里包括了手三阴、足三阴及任脉。因为阴脉聚集的是五脏之气,《中医藏象学》中说“藏而不泻者,五脏也”。五脏为藏精之所,多一份精多一份命。所以阴脉不可随便泻。
2)任脉开,天癸至。未到青春期的女孩是不可以用任脉的穴位。
3)在女子月经期间不可用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及足太阴脾经的穴位。这两者都会导致月经提前结束,并且到了下次生理期的时候会因为之前的非正常结束而十分难受,对身体可能会有一定的损害。甚至对于更年期期间的女人可能会导致提前绝经。
4)饭后一个小时一般不建议泄胃经的穴位和补中脘(会造成呕吐)。
5)孕妇禁用合谷穴以及三阴交穴。子宫肌瘤患者禁用三阴交穴。
6)导引任脉穴位需平躺。
7)日常调理不用心经,极泉穴除外;心脏的问题除神智类以外,都用心包经代之。
8)不可投机取巧,如果病人病重没有力气给自己进行導引按蹻的时候,可以请健康的家人或是朋友帮助,但是不可以让多人在同一人身上導引,也不可一人同时为多人導引,更不可两人或是多人同时互相導引。
9)被導引者尽量平躺,而其脚底的位置避免有人。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表明,进行導引期间如果有人紧密侍候在患者附近,可能受患者所排出的病气所影响。对于身体越弱的人影响越大。
10)導引过程中不要喝水和吃东西。
2)双侧穴位一天点按一侧即可,第二天换对侧。老师配穴处方正常情况同理操作,每天左右轮换(特殊情况以老师医嘱为准)。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详。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当我们双手上举时,全身所有的阳经从上到下;所有的阴经从下到上(包括任脉);督脉除外。督脉属于奇经八脉,是从下向上运行。因此阳经顺经方向为从上到下,逆经方向为从下到上。阴经则相反。(推荐下载“大家中医APP”或“灸大夫”,查看经络穴位循行事半功倍)
中指指尖顺着经络走向为补,逆着经络走向为泄。
补泻的方向是導引按蹻中唯一的手法,導引按蹻秉承了中医理论中“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原理,除肝经及特殊情况外,阴脉是只补不泄,而阳脉则应补泻相宜。至于什么时候补泄则需要准确辩证。
轻:力度轻。将将接触皮肤即可。中指轻轻放上去,不按不揉。
静:静止。找准了穴位,按到上面,保持很轻的力度,不要揉、不要震动、不要到处跑。
向:方向。这里中医叫“迎随补泻”,讲究顺经为补,逆经为泄。
操作时用中指轻轻放在穴位上,其它手指不接触身体。
操作时中指不离开穴位,中途不换手。
操作时隔着透气薄衣操作即可。
前四种酸,麻,胀,痛代表着经络不够通畅,一般刚开始使用穴位的人感受到的大多是这四种反应。等经络通畅后,更多感受到的就是后四种的反应凉,热,风,湿。少部分人对身体特别不敏感,对所有的導引都没有反应。没感觉不代表没有效果,只要方法正确,就一定会刺激到经络运行。
自己可以给自己導引,效果会比别人给自己導引差一点。给别人導引时直系血亲的效果会好一点。身体特别弱、有大病如心脏病或者大病未愈的人尽量不要给别人導引。不同体质的人群導引的效果快慢也不尽相同,但无论是哪一种人群,只要人体中的经络尚在,施术方法得当,治疗就一定会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