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害怕看成绩单,长大了害怕看体检单。”这大概是当代许多人的精神写照了。
对于体检这场身体健康的“考试”,人们多多少少会有点抵触情绪。毕竟平时不爱惜身体的后果在这时都会得到充分体现。
同时也怕自己突然查出某种重大疾病,一些人也因此选择成为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只要我不体检,我身体就没毛病。”
事实上,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没有任何意义,如果真生了病,只会越拖越严重。
那么问题来了,体检真的有这么重要吗?体检项目应该怎么选择呢?
本文将带给你一份详细的体检攻略。
体检作为了解健康状况,进行自身健康管理的一种方式,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很多疾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而及时体检能够早发现亚健康状态和潜在的疾病,从而进行调整和治疗。
■
以大家最为惧怕的癌症为例,研究表明:
早期发现的食道癌患者通过手术治疗,五年存活率可以达到90%到95%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优势可见一斑。
另外,定期体检可以对身体各项指标进行动态监测。
根据指标变化发现可能存在的疾病或病变风险。
定期体检还可以反映健康管理的效果,从而指导人们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也促进生活方式改善。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足够认识到体检的重要性了。
可是来到医院后,难免会对着五花八门的体检项目犯迷糊。
那么如何根据自身需求去选择合适的体检项目呢?
根据《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2022》[1]所述建议
体检项目应采用“1+X”的模式,即基本检查“1”和专项体检项目“X”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择。
所谓的“1”,其实就是大家常说的常规体检内容。
主要包括健康体检自测问卷、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四类。
■基本检查之1:健康体检自测问卷
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疾病史、家族史以及运动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信息。
■基本检查之2: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和物理检查2个部分。
//
一般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脉搏,可以对个人身体的基本情况、血压、是否肥胖等进行初步判断。
物理检查以医生查体为主,常见的项目有:
普通内科检查(主要针对心肺功能、腹部功能)
普通外科检查(主要针对甲状腺、乳腺、脊柱四肢关节、肛肠、前列腺等)
五官科检查(包括眼、耳、鼻、咽喉、口腔等)
妇科检查等
//通过视诊、触诊、扣诊、听诊的检查方式,医生能够发现上述器官中可能存在潜在疾病的重要线索,也可以对一些疾病进行初步排除。
■基本检查之3:实验室检查
顾名思义,这项检查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
通常是对送检物质的内容、性质、浓度等特性进行检查,常见的项目有血尿便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宫颈刮片等。
这类检查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身体是否存在问题,一旦发现异常数据就需要询问医生或到相应科室进行更为详细的检查。
■基本检查之4: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指的是通过心电图机、X光、超声仪等医学设备对身体各器官进行检查,可以帮助明确身体有无肿块、结节,初步辨别良恶性病变,评估血流血供等。
为了帮助大家更为直观地了解基础体检项目的内容,我们在表1中对于基本体检项目的检查内容进行了整理。
表1基本体检项目[1]
一般而言,医院所提供的体检套餐一定都会包含上述提到的四大类检查,但不一定包含其中的各个小项。
在选择时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这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专项体检项目“X”。
专项体检项目之所以被称为“X”,就是因为其影响因素很多具有不确定性。一般而言可以通过年龄、性别、职业、不良习惯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专项检查项目“X”并不一定脱离于基础检查项目。它更像是一种参考指标,帮助选择更为细化、更适合自己的体检检查项目,从而真正达到体检的目的。
下面就从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进行介绍。
■0-20岁
■20-30岁
■30-40岁
■40-60岁
■60岁以上
除了年龄和性别以外,职业和不良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体检项目的选择,其中尤为需要注意的就是职业病。
所谓职业病[2]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为方便大家更直观的了解职业病的体检内容,我们在表2中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总结。
表2十大类职业病参考体检项目[2]
此外,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威胁人们的健康,必须定期进行体检来防范那些“隐形刺客”。
长期久坐保持一个姿势不动的人群
通常会产生颈椎、腰椎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MRI(核磁共振)检查
平时运动较少、吃外卖较多的人群
需要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经常吸入油烟的主妇及煮夫,或是有抽烟习惯的人群
需要做肺部CT来检查肺的功能。
长期熬夜、生活作息不规律、心理压力较大的人群
受到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身体免疫能力下降、失眠、易怒、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也大大增加了消化不良、高血压、中风、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因此必须选择更为全面的体检项目,如:胃肠镜、肝功能、血常规、心电图、心脏彩超、头部CT、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另外建议这部分人群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对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进行早期发现及预防。
-
总而言之,工作性质和不良习惯会对哪一方面造成不适或危害,就需要进行哪一方面的检查。
除了根据以上影响因素来选择专项检查项目以外,大家还可以从个人身体状态、生活环境、家族病史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实在拿不准,可以在咨询医生后再做决定。
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准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专项检查项目,我们也整理了专项体检筛查的目标人群(表3)及体检项目推荐(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