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文明养犬,市民应注意以下7点。
依法办理养犬证
依法依规办理养犬证,才能保障犬主拥有养犬的合法权益,使犬只受到法律保护,避免被抓、被没收。如若发生犬只丢失、伤害,捡到犬只的人可根据养犬证上的信息联系上犬主,使其找回犬只。
遛狗必须拴绳
遛狗人不拴绳一般有以下几个理由:“我家狗很乖的,不会乱跑”“我家狗不喜欢被牵着,那样不舒服”。
而现实情况是,狗有很强的好奇心,极有可能因发现了感兴趣的东西而不顾主人的阻拦冲出去,有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
对症处理犬吠
养狗的市民应搞清楚其狗叫的意图,对症处理:
重视健康问题
及时注射疫苗、驱虫
及时注射疫苗。狂犬病疫苗属强制免疫,3个月以上的狗每年须注射一次;布(布鲁氏菌)病、犬瘟热、细小病毒、犬传染性肝炎等疫苗属自愿免疫,可每年注射一次。
驱虫措施不可少。狗龄在40天左右开始驱虫,以后每隔3个月左右驱虫一次。如果狗身上有虫子,建议每隔一周再驱虫一次,根据宠物医院大夫诊断使用对症的驱虫药。
夏季狗狗爱去草丛,易感染蜱虫,更容易引起狗狗巴贝斯虫病,建议每隔一月驱虫一次。
给狗驱虫的产品分内服和外用两种,这些产品在正规的宠物医院或正规渠道都可买到。合格的驱虫药外包装上有“国家兽药”二维码,通过“兽药综合查询”App可以查到产品的主要成分、生产企业、批准文号、生产日期、失效日期等。
带狗坐飞机、高铁
需要出具通行证
如果带狗乘坐飞机、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需要提供所在县(市、区)动物检疫机构出具的通行证,否则不得乘坐。
到县(市、区)动物检疫机构办理通行证,需提供狗的狂犬病免疫证明(免疫户口本)、免疫有效保护期内出具的免疫抗体检测报告、临床检测报告,填写检疫申报单并经动物检疫机构审核盖章。
及时清理粪便
狗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细菌和病毒,如果不清理干净,这些细菌和病毒会在空气和环境中传播,从而增加人们感染疾病的风险。
所以市民遛狗或带狗外出,应随身携带垃圾袋、小铲等,在狗便溺时,及时处理狗的粪便。
考虑清楚再饲养
狗有十几年的寿命,一旦选择养狗就要做到不伤害、不抛弃、不放弃。因为弃养会使狗变成流浪狗,流浪狗会给社会带来危害,例如容易攻击人、因没有定期打疫苗携带病毒和细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