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精神卫生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我们在该领域仍旧面临着重重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报告》正式发布
在这20年里,全球精神卫生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我们在该领域仍旧面临着重重挑战。
全球范围内,每八个人里就有一人可能罹患精神障碍。在中国,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高达16.6%,换言之,每六个人里就有一人可能在其人生的某个阶段罹患精神障碍,而新冠疫情的到来则进一步加重了这一趋势,人们的精神健康问题(包括焦虑、抑郁等常见精神障碍)都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我们针对精神障碍的各项服务却还存在严重不足。平均而言,世界各国用于精神卫生的财政预算不到其卫生总预算的2%,而用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投资则更为不足。
世界范围内,针对精神障碍的污名和歧视仍旧普遍存在,精神障碍人士在教育、工作、生活等各方面都可能遭受到更多的权益侵害。
精神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精神健康,就没有健康。对于精神健康的投资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福祉,更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实现精神卫生服务转型,意味着我们要建立运转良好的精神卫生系统和服务,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提高公众对于精神健康的理解,要加强政治承诺,同时也要充分结合数字技术,提供人人可及的精神健康服务。
实现精神卫生服务转型,意味着我们要重视儿童青少年期的精神心理健康,对于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的投资能够带来最大的回报,而且有许多循证的干预措施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实现精神卫生服务转型,意味着我们要促进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实现以人为中心、以复元为导向、以权益为基础的照护,保证精神障碍人士能够充分参与社会,实现社区融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初级卫生保健与精神卫生服务的整合,加强综合性医院中的精神卫生服务建设,同时要动员社区工作者、精神障碍亲历者(同伴)等非专业人士参与精神卫生服务提供,作为专业服务的一大补充。
实现精神卫生服务转型,还意味着我们要让更多精神障碍亲历者参与进来,为精神卫生服务的规划、实施、评估等各环节提供他们的经验与智慧,充分为其赋能。
在这份报告里,世界卫生组织汇总了目前最新的全球精神卫生数据,重点指出了目前全球精神卫生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与不足,向我们展示了投资精神健康领域的巨大益处,指名了精神卫生转型的路线及建议,同时也展示了大量的最新证据与实例,证明精神卫生转型以实现人人享有精神健康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此外,这份报告也整合了大量来自精神障碍亲历者的声音和故事,以彰显“没有我们(亲历者)的参与,就与我们无关”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