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巴渝行4月主题02】什么是病媒生物?疾病传播“黑名单”它们都在榜
提及“病媒生物”,不少人会感觉一头雾水,但说到“四害”大家就恍然大悟了。老鼠、蟑螂、蚊、蝇均能携带大量致病菌、病毒,是病媒生物中几种较有代表的类型,因为其数量庞大,繁殖力强,故较为重视,但其实病媒生物还有螨、蜱、虱、蚤、臭虫等等。
病媒生物指能传播疾病给人类从而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今天我们邀请到陆军军医大学(原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热带医学教研室书记/副主任王英教授,跟大家聊聊有关病媒生物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
全球80%以上人口生活在至少具有一种重大病媒传播疾病风险的地区
病媒生物的危害包括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
直接危害:主要体现在病媒生物的骚扰和吸血、蛰刺和毒害、过敏反应以及病媒生物的直接寄生等四个方面。
间接危害:主要体现在将疾病(主要指传染病)传播给人类。病媒生物可通过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两种方式进行疾病的传播。
由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给人类造成的虫媒传染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种虫媒传染病,占了全球传染性疾病负担的17%左右,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负担最大;全球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至少具有一种重大病媒传播疾病风险的地区,半数以上的人口面临两种或更多的虫媒病感染风险。
病媒生物防制——综合防制策略
当前病媒生物防制的重点工作主要体现在如何科学地实施综合防制策略。其包含了环境治理、化学防制、物理防制、生物防制、遗传防制、法规防制及其他防制。
化学防制,就是利用化学杀虫剂喷洒杀灭病媒生物。几十年来,化学防制都是病媒生物防制中的一个重要的措施。但值得注意的是,化学防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说对环境的污染、滞留和对人畜的有害性以及耐药性的日益增强。所以,在化学防制的同时,我们也在考虑选用一些替代的手段。
近年来,全球越来越重视病媒生物的生物防制策略。例如,在公园的人工湖里养鱼,可以把这个孳生的蚊幼虫吃掉,从而达到生物防制的目的。另外,杀蚊细菌、真菌、线虫和昆虫的合理利用、家鸭的饲养和除蚊植物的种植等都可用于病媒生物的生物防制策略。尤其是生物杀虫剂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普通大众如何在生活中做好病媒生物防制?
王英教授提示:普通群众如何做病媒生物防制,可以注意以下几方面:
3、注意生活细节,减少病媒生物的出现机会。王英教授举例道,重庆家家户户都有泡菜坛子,而坛沿上的水,就是蚊子产卵孳生的重要环境。这时就要记得定期更换坛沿水。如果泡菜坛子比较大,不方便换水,也可以在坛沿里放很多盐巴,或者用塑料袋把泡菜坛子罩起来,以降低蚊子在泡菜坛沿的水中产卵的机会。另外,废弃瓶罐切勿乱丢弃,以免给蚊虫营造繁殖环境;厨房垃圾及时清理,避免食物残渣余留,造成蟑螂、老鼠出没;饲养宠物还要注意宠物的卫生和杀虫,不要给跳蚤、弓形虫可趁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