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五院-闵行医联体PET/CT中心引进的高端分子影像设备自2023年7月正式开机投入使用后,已完成300余例患者的检查,为临床精准诊断及精准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支持,同时也让多位体检患者体验到家门口PET/CT高端检查的便利、快捷并从中受益。
近期,60岁的殷老伯因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到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住院期间,还感觉胃部有所不适,了解到五院配备有PET/CT,决定到PET/CT中心预约一次全身影像检查。检查当天,核医学科医生详细询问了殷老伯病史后了解到他一般状态良好,没有非常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没有肿瘤家族史、手术史及其他既往病史,随后进行PET/CT检查。但当PET/CT扫描图像结果传输到医生办公室,医生仔细阅片后大为吃惊。因为在并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医生在他的肺部及胃部各发现一高代谢占位性病变,且均考虑是肿瘤性病变。医生报告中明确指出了这两处病灶以及其他可视病灶,并给以相应的诊断意见及建议。
PET/CT作为影像学的一种检查,通过一次检查可以同时获得全身PET的代谢显像、CT的解剖学信息和PET/CT两者的融合影像结果,实现“1+1>2”的成像效果。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是18F-FDGPET/CT检查,可用于患者的全身肿瘤负荷评估,在全身肿瘤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良恶性鉴别、恶性肿瘤分期、为不明原因发热或原发灶不明的转移性肿瘤患者寻找原发灶、评估疗效以及病灶穿刺靶点定位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另外,PET/CT检查同时发现胸部及腹部各一处肿瘤病灶,避免了因仅检查某一部位而导致另一部位病灶的漏诊,这也是PET/CT的优势所在,即通过一次检查可知全身。充分体现了PET/CT在肿瘤全身筛查、重复肿瘤的发现及鉴别诊断方面的重要作用。
PET/CT临床适应征包括:
1.进行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2.发现转移病灶,探查原发病灶;
3.确定恶性肿瘤的分期;
4.恶性肿瘤治疗的疗效监测及随访评估;
5.肿瘤高危人群、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人群肿瘤探查;
7.为活检确定有诊断意义的穿刺靶点;
8.指导放疗计划的制订;
9.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疑难复杂病例等其他情况。
PET/CT也可用于肿瘤高危人群体检筛查
1.体检时发现可疑病灶或者不明原因的肿瘤指标异常,随访或治疗后仍提示异常者。
2.有肿瘤家族史。
3.有恶变风险的慢性病史,如肝硬化、萎缩性胃炎、多发性肠息肉等。
4.有不良生活习惯,近期出现明显不适,怀疑存在肿瘤风险者。
以上患者进行PET/CT检查,可早期发现处于萌芽状态的病灶,从而达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