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闽江:我们一直对心理学有很多误解,心理健康知识科普任重道远温暖你的大学时光

第一件事情是:一名学生已有非常明显的精神疾病症状表现,周围人都能看得出来,可是孩子的父母不认同,不愿意带孩子去看精神科医生,坚持认为是因为孩子遇到了“神附体”,把神供养好了孩子就没事了,怎么说也说不通,就是不愿意带孩子去医院评估诊断;

第三件事情是:一个初中生,因为遇到了一点小挫折,不愿意上学,就被父母直接送到精神卫生中心去诊断治疗,并服药,孩子也很“配合”,其实孩子没有那么严重的疾病,不需要进行心理治疗。

还有很多很多,都让我觉得心理健康知识科普真的很重要。

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对心理健康及心理疾病的正确认识,患有心理疾病后有良好的社会支持、有温暖的家庭氛围、有互相理解的同伴群体是患者能否良好康复的重要因素。当前,整个社会仍然对心理疾病存在严重的污名化,个人对心理疾病也存在严重的病耻感,我们的大学生及其家长亦是如此,这严重影响个人的成长发展和良好社会心态的形成。

我所经历的误解,你是不是也这样呢?

作为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者,经历了大学生及其家长对心理健康、心理疾病、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种种误解。

误解1:在大多数大学生眼中,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是精神疾病患者才会去的场所,心理中心就是一个心理疾病治疗的场所,它们提供的服务就是给心理疾病的患者治病的地方。一旦寻求了学校的专业心理咨询,就说明自己有“神经病”。就会担心受到周围同学、家长对其负面的态度和看法,被贴上其不安全、性格缺陷、情感控制能力差等标签。比如:心理协会纳新的时候,邀约同学参与,很多同学都会说,我又没病,我不需要参加心理协会。

误解2:大学生们对心理疾病患者存有自动化的负面评价和情感反应。一方面对其它心理问题患者存在偏见,认为他们是危险的,不愿意过多地与他们接触,甚至断绝来往;另一方面,大家普遍担心自己的心理问题被周围的朋友、同学、家人,甚至陌生人所知晓,因为这会引起别人的偏见、怜悯和嘲弄。比如:很多同学对宿舍某个有心理问题的同学有偏见,不愿意与之交往;不愿意让宿舍的同学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戴着面具生活。

误解4:还有很多同学认为心理问题不需要寻求专业帮助,自己都能解决,求助心理咨询是弱者的表现,寻求专业帮助会被视为是能力低下的表现,会威胁到他们的自尊,产生羞耻感,这比当下的痛苦更令他们难以接受。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人们认为“人先自助而后天助之”,问题就应该由自己解决,寻求帮助是“无能和羞耻的象征”,还有就是担心会损害到自身的“面子”,即便自身无法解决问题时人们往往难以启齿,不想积极寻求帮助。

误解5:我们很多大学生的父母亲对心理疾病也存在严重的认知偏差,认为孩子的心理问题仅仅只是心情不好,不需要看医生,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有心理疾病,也不愿意让自己亲朋好友及学校老师知道孩子有心理问题,甚至孩子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仍然不愿意带孩子到医院去做专业的评估和诊断。另外,有些孩子被诊断为心理疾病后不配合用药,尤其是父母不让孩子用药,随意减药、停药,导致严重后果。

误解6: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也存在误解。由于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很多大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概念理解是不清晰的。他们大多都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心理治疗,其实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老师,其主要工作范围是为心理正常同学及遇到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发展性咨询和健康性心理咨询。例如,涉及到高校学生人际关系问题、职业选择问题、求学问题、恋爱、家庭等方面的问题。并且,学校心理中心的心理咨询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与发展的咨询模式,重视咨询效果的教育性、支持性、指导性,涉及的意识程度一般较浅,基本在意识层面。主要通过谈话来解决问题。而心理治疗师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做的事情,面对的是心理异常的患者,主要通过药物来治疗。所以,有时候很多家长和大学生都不理解为什么学校有免费的心理咨询,非得要我去精神专科医院。

误解7:对心理咨询存在“咨询恐惧”。在现实世界中,学生会因为对未知的咨询产生恐惧而导致在选择治疗时产生犹豫和怯懦的心理。大学生因为不了解心理咨询的原则、过程、方法,会产生一些担心,害怕被卷入治疗模式中,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漏,担心曾经的创伤被再次提及,担心心理咨询根本没有作用。

误解9:还有不少大学生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心理咨询师替我解决问题,认为心理咨询师是万能的,一定能找到好的方法来帮助自己。其实,心理咨询产生效果的根本动力在于自身的改变及行动,心理咨询师只是协助你解决问题,关键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如果咨询师的想法和建议你不认同,更不愿意采取行动,那心理咨询是不会产生效果的。

误解10:还有不少学校的老师也对心理咨询有误解,有些老师认为,现在的孩子生活过得那么好,哪里来的心理问题,就是矫情,不要管他;有的还认为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了,根本不需要心理咨询;有的学工管理教师把全部希望寄托给心理老师,认为学生遇到心理问题,就是你心理老师需要解决的,干嘛要去医院治疗。

什么是心理疾病污名化?心理疾病病耻感?

“污名”一词最早源自古希腊,指刻在或烙在人身上的标记或符号,表明此人有行为或道德缺陷,人们会因此拒绝和回避他们。污名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学现象,是刻板印象、贴标签、偏见和歧视的复杂结合体。被污名者具有不受社会欢迎的负面特征,比如罪犯身份、身心缺陷或者不符合规范的言行举止等,污名导致其价值受损、被群体排斥。公众会形成对被污名者的刻板印象,并以偏见、歧视等反应对待他们,并引起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和行为反应。

心理疾病污名是污名的一种,指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对心理疾病患者存有的负面评价、消极情感体验和歧视。由于心理疾病患者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出现功能失调,但大多数公众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储备,不了解各类心理疾病之间的症状差异和严重程度,而是统一看成是神志不清的、不可预测和不可控的、具有潜在暴力危险或安全隐患的。所以相较于生理疾病,人们对待心理疾病者的态度会更加严苛,更易产生负性评价。这种对心理疾病患者的消极刻板印象会导致大众对心理疾病患者更大的恐惧、愤怒、逃避、社会距离疏远、偏见和歧视,并且即便患者在疾病症状得到控制之后的恢复期,污名的负面作用也会持续存在。公众污名使得受污名者在生活各方面受到歧视,还会使其家人、朋友受到连带污名的影响。个体会将污名进行内化,形成自我污名,被污名者将公众对心理疾病的刻板印象内化,将偏见、歧视和负面评价转向自己,表现为自责、自我贬低、社会退缩和负面情绪等,甚至自暴自弃、行为退缩。自我污名会让被污名者体验到强烈的刻板印象威胁和污名压力,他们可能会对心理求助感到羞耻,对亲人和朋友隐瞒病情等。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能清晰明白,心理健康科普的重要性。

作为社会个体,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心理疾病?

这里我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心理健康素养十条(2018版)给大家普及下。希望对大家正确认识心理疾病会有所帮助。

一、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一个健康的人,不仅在身体方面是健康的,在心理方面也是健康的。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心理健康事关个体的幸福,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心理健康会影响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也受到身体健康的影响。所以我们都要重视心理健康,知道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三、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都是常见的心理疾病。如果情绪低落、失眠严重、兴趣减退或者丧失、精力缺乏、有悲观厌世的感觉、出现一系列的躯体症状持续两周以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无法减轻,有可能患上抑郁症。抑郁症可导致精神痛苦、学习工作效率下降、无法正常生活,甚至悲观厌世。抑郁患者具有较高的自杀风险,需要及时防范。焦虑症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并伴有心跳加速、手抖、出汗、尿频等症状,严重是会出现惊恐障碍。公众要提高对自身情绪健康的觉察能力,及时寻求科学的评估方法,尽早求治,防止问题加重。抑郁症、焦虑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两者相结合而治愈,及时治疗有助于降低自杀风险,预防复发。

四、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药物治疗是针对许多心理疾病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精神类药物种类繁多,药物在用量、适用范围与禁忌、副作用等方面各有特点,精神类药物必须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得自己任意使用。某些药物的滥用可能会导致药物依赖及其他危害。在用药期间,要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尊重医生的要求按时复诊,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药物类别及用量的调整。在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后,应继续听从医生的用药指导,不可急于停药。自己任意调整药量甚至停止用药可能带来病情复发或恶化的风险。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其表现和程度因人而异,应向医生沟通咨询,切不可因为担忧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必要的药物治疗。

五、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作为心理老师,我们都会要求学生动起来,通过运动来改善症状,获得更好的自我效能感,但是,很多学生坚持不下来,甚至认为这没有作用。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心理健康也有帮助和益处。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时,大脑释放的化学物质内啡肽又称快乐激素,不仅具有止痛的效果,还是天然的抗抑郁药。运动有助于平静情绪、缓解焦虑,运动还可以提升自信、促进社会交往。坚持适量运动,每周三到五天,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对于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更为有效。运动的方式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选择,动起来就会有作用。

六、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很多心理疾病患者不愿意去治疗,不敢让身边的人知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担心被歧视。人们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恐惧和排斥很多是出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实际上,精神心理疾病在得到有效治疗后,可以缓解乃至康复。因此,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经过有效治疗,症状得到控制后,可以承担家庭功能、工作职能与社会角色。把患者排除在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工作环境之外,是不必要的,也是不恰当的,会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新的压力。对于能够维持工作能力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为其提供适当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和康复。我们都应该给心理疾病患者更多的理解和宽容,不歧视,不排斥,可以的话给予一些温暖的关怀。

七、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人们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缓解。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减压方式看起来当时能够舒缓心情,但弊大于利,是不健康的减压方式。例如,吸烟、饮酒、过度购物、沉迷游戏等方式。虽然当时可能带来心情的缓解,但是也会带来更多的身心健康和生活适应的问题。通过学习科学有效的减压方式可以更好的应对压力,维护心身健康。第一,调整自己的想法。找出导致不良情绪的消极想法;根据客观现实,减少偏激歪曲的认识。第二,积极寻求人际支持。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获得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第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适量运动和健康的兴趣爱好等方式调节情绪。判断什么是科学的减压方式,主要是看这种方式是否有利于更好的应对现实问题,是否有利于长远的心身健康。

八、改变对精神疾病的认知态度。要把精神障碍当成普通疾病,理解坚持治疗,恢复社会功能的重要性,相信精神疾病是可以治疗的。对于精神障碍患者而言,他们首先是害怕,怕周围的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后歧视自己,而周围的人则怕患者危及自己。周围的异样眼光,给患者造成了极大压力,阻碍了他们正常就医,回归社会,恢复社会功能。实际上,精神障碍(包括失眠、抑郁和焦虑障碍)其实就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这些病就像高血压、胃肠炎一样普通。它的病因大多来自于大脑神经递质的功能失调及外界的心理压力。要学会科学和正确认知精神疾病,按照精神科医生的要求安心治疗。

作为高校,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一、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实际,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规范课程设置,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和辅修课程,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有效改进教学方法,通过线下线上、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心理情景剧等多种形式,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学生特点,建议开发校本教材。

二、明确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内容

三、拓宽心理健康知识普及途径

四、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团队

学校心理健康知识普及队伍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工作队伍、学院心理辅导站工作队伍、思想政治辅导员、朋辈心理咨询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专业课教师、家长、专科医院精神科医生。在心理育人工作中,它们发挥着各自的工作职能,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场合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另外,要建立起

心理健康科普,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努力!我们一起可以吗?

THE END
1.一文教会你,零基础,制作知识科普视频之医疗宣教防疫特殊时期,诞生了一个零接触的健康宣教方式,它就是“码”上出圈的二维码宣教。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观看宣教视频,什么是宣教视频?简单来说,健康宣教视频属于是知识科普视频,在三五分钟的时长内,深入浅出地向你讲述或是演示一个相对复杂的知识体系或是结构流程。 https://lightmv.cn/explainer-video.html
2.科普海报蓝色图片科普海报蓝色设计素材蓝色校园欺凌预防科普小知识海报立即下载 蓝色卡通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海报立即下载 蓝色校园欺凌预防科普小知识海报立即下载 蓝色2022年全国科普日宣传海报立即下载 蓝色简约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海报立即下载 蓝色简约风法律知识科普手机文案海报立即下载 蓝色卡通风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海报立即下载 蓝色校园欺凌预防科普小知...https://so.redocn.com/haibao/bfc6c6d5baa3b1a8c0b6c9ab.htm
1.降知识宣传标语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标语吧,标语对人们的思维是有一定的感性作用的.。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标语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健康知识宣传标语,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无气不生病,无毒不生疮。 https://m.ruiwen.com/biaoyu/6022287.html
2.降科普演讲稿范文(精选17篇)一是要加大全民健康教育力度。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针对老人、儿童、工人、干部、妇女等不同人群,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或易于接受的方式,全面普及健康膳食、身体活动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人群相关健康指标的知晓率,努力营造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环境,形成引导、鼓励全民健康生活、幸福生活的`社会氛围。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yanjianggao/20220925085627_5654090.html
3.科普宣传标语(精选430句)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标语,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标语在生活中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宣传形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标语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普宣传标语,欢迎阅读与收藏。 1、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2、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 ...https://www.yuwenmi.com/biaoyukouhao/3451362.html
4.降知识的宣传标语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标语吧,标语以其时间性、阶段性和空间性的特色,表示着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重点。什么样的标语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健康知识的宣传标语,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https://www.jy135.com/jiankang/2056364.html
5.科普宣传标语11篇32、公众科普,阳光雨露。 33、科学的生活,健康的身体,幸福的人生。 34、普及科学前程好,和谐社会处处歌。 35、科普,惠及大众,科普,传播知识。 36、共享科普,共享繁荣。 37、置身科学天地间,邀游文明长河中。 38、多听多看多动手,科学世界任我游。 39、理解科普,受惠科普参与科普。 https://www.yjbys.com/kouhao/3010850.html
6.科普冷知识文案素材?最后,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情,丰富你的过年文化知识,让你的过年更加快乐。 五、健康知识小科普文案? 健康知识小科普的文案应该口述浅显易懂,引导人们掌握健康常识,以便制定正确的健康生活方式。文案应该主要包括五大方面: 一是促进营养平衡,即多吃富含营养的蔬菜水果; ...https://tool.a5.cn/article/show/59383.html
7.降科普素材降科普图片降科普素材图片下载觅知网为您找到1026个原创健康科普素材图片,包括健康科普图片,健康科普素材,健康科普海报,健康科普背景,健康科普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健康科普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UI、PS、免抠,模板、艺术字、https://www.51miz.com/so-sucai/1540233.html
8.电视降栏目方案4、走进学校、社区和企业。学校健康教 育是健康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块,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对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的学生是十分必要的。街道、社区活动室播放卫生科普电视节目,对街道、里弄的居民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是社区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方面。因此通过和街道、社区联合制作也是一种好的宣传方式。 https://www.wendangwuyou.com/meiwen/syw/121891.html
9.急救知识科普宣传文案(精选70句)字典 | 2023-08-04 18:37 | 推荐访问 急救知识科普宣传文案 【 liuxue86.com - 实用资料 】 1. 作为社会责任感的一部分,了解急救知识是每个人的义务。 2. 当意外发生时,掌握急救知识可以挽救生命。 3. 急救知识不仅可以救人,也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技能。 4. 每个人都应该参加急救培训,以提高自己在紧急情况下...https://www.liuxue86.com/a/5061954.html
10.医学科普动画制作用更有趣的方式科普医学知识医学科普动画相比于传统的医学科普方式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并且趣味性足。通过来画动画制作工具无需动画制作基础也可以根据医学文案制作医学科普动画,再搭配AI智能配音功能加以幽默有趣的讲解旁白,即可摆脱医学知识的晦涩难懂 晋江市医院始于1936年,是一家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承担着全市医疗保...https://content.laihua.com/case/82.html
11.知识矩阵:用优质内容帮人解决降问题,是一种幸福降新浪降随着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我们已经告别了以温饱为主要需求的阶段,转而追求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公众对健康信息的关注和需求日益增长,推动了健康知识科普行业的快速发展。今年的两会代表发言也体现了这一点。全国政协常委蔡秀军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则特别提到了健康知识普及的重要举措,而全国政协委...https://health.sina.com.cn/news/2024-03-21/doc-inapasyn7132100.shtml
12.一般人看不到的内部微信号!法律知识咨询学习平台▼简介:不求长命百岁,但求一生健康。每天学点养生知识,应四季,顺天时,天人相应,为你传递颐养之道,平心志,怡性情,神形合一,给你科学养生之道。 画非凡 ID:qingniaofei2017 ▼简介:与你,花前相依,飞瀑流连,风中落叶飘飘,茶中香茗吟吟,诗情画意一笑间。飞跃碧海苍灵,一起看世间最美的景语花香。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7459816.html
13.抖音直播带货商品推荐抖音直播带货卖什么好运营技巧自媒体2、根据运营/推广的步骤进行制作(视频拍什么?文案写什么?音乐配什么?)。 3、根据用户拍视频(他们是谁?他们关心什么?他们熟悉什么?如何用产品特点结合用户痛点) 问:我自己做个号?还是走投放? 我是企业的 答:很多企业觉得做抖音号投入太大,觉得可以直接找红人代言,或者只想投信息流广告,你会发现,这样的转化不是...https://www.jb51.net/zimeiti/751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