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疾病科普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糖尿病;治疗;可视化知识图谱;CiteSpace软件
2结果与分析
2.1文献数量分析
2.2国家与机构研究实力分析
9460篇文献来自120个国家和地区,将数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列于表1。由表1可见,美国发文量居首位,占发文总数27.81%;其中,欧洲国家总体上实力较强,排名前10位国家中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占据7位。中国在该领域192篇,排名第11位,位置较靠前,但产出仅占总量2.03%,提示我国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研究实力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以1年为节点,对2000~2013年期间发表的9460篇文献进行分析,形成各国糖尿病治疗领域研究实力科学知识图谱图2。由图2可见,120个国家间连线仅为52条,中心度0.0073,提示目前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国际间合作有待加强。
采用CiteSpace分析形成了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研究机构及其分布的知识图谱(图3),排名前10位的研究机构列于表2。由图3可见,本文所检索的文献涉及320个研究机构,但是机构间的连线只有93条,且中心度仅为0.0018。从研究机构的分布提示:在各国范围内,研究机构间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研究合作较为密切;而该领域的国际间合作并不密切,各研究机构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国际间合作有待加强。在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研究机构中,美国的研究机构有6个,礼来制药公司排名第一。值得注意的是,在排名前10位的研究机构中丹麦占据了其中3个,这与丹麦国内较高的糖尿病发病率以及政府对糖尿病研究与治疗高度重视相一致。此外,前10位的研究机构中有7所大学,其次是专业的医药公司和研究所。提示大学在糖尿病治疗研究领域起主导作用,医药公司和专业研究机构的贡献也不可小觑,是推动糖尿病治疗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
2.3糖尿病治疗研究的热点――关键词共现分析
2.4最有影响力的引文分析
对2000~2013年期间9460篇文献进行共被引分析,即关键节点文献分析。CiteSpace分析显示共被引文献为263篇,按被引用频率为序将前10位共被引文献列于表4。分析排名前10位文献,显示这些文献主要集中在糖尿病治疗药物、治疗方法的改进、并发症的控制、胰岛素对代谢的影响以及高血糖状态直接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等方面,提示上述内容为当今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
2.5主要出版物分析
3讨论
根据IDF统计,截至2013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3.82亿,预计到2035年全球将有近5.92亿人患糖尿病。2013年中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为9840万,据此到2035年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将达到1.43亿[2]。糖尿病不仅是单纯的卫生健康问题,它已经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3-5]。因此,及时准确了解糖尿病治疗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情报学支持,为卫生政策的决策提供参考。
根据WebofScience的SCI数据库2000~2013年期间发表的糖尿病治疗领域文献,发现该领域的研究力量及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在该领域占有绝对优势和极大影响力,这与美国较强的研究实力和较高的科研投入密不可分,德国、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实力亦较强。通过关键词等研究热点分析,显示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法是注射胰岛素,服用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二甲双胍和磺酰脲类药物亦是重要的治疗手段,而干细胞治疗和胰岛移植治疗具有很大的潜力,是糖尿病治疗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糖尿病是代谢紊乱综合征,长期的代谢紊乱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这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0-11]。血糖控制是位于第1位的关键词,显示血糖控制是避免糖尿病并发症最为重要的因素。在发达国家,社区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形成了有效的糖尿病等慢性病预防和维持体系。提示在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中社区干预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对于这种慢性病,预防和维持胜于治疗,这种观念应被卫生政策制定者充分重视[12]。
通过对糖尿病治疗领域研究的多方位可视化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在该领域处于领先的国家与研究机构,为研究者掌握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提供参考;通过对关键词分析,准确地把握了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沿;同时,通过对期刊和被引文献进行分析,使研究者获得该领域更为详实的信息。通过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可以使科研人员快速把握糖尿病研究领域的历史脉络,帮助研究者找出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为构建科学有效的糖尿病预防与管理体系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梅长林,等.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70-771.
[2]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IDFDiabetesAtlas[S].6thed.Brussels,2013.
[3]王海鹏.我国诊断糖尿病疾病经济负担趋势预测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4]RamachadranA,SnehalathaC,YamunaA,etal.Cost-effectivenessoftheinterventionsintheprimarypreventionofdiabetesamongAsianIndians.within-trialresultsoftheindiandiabetespreventionprogramme(IDPP)[J].DiabetesCare,2007,30(10):2548-2552.
[5]陈悦,刘则渊.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J].科学研究,2005,23(2):149-154.
[6]ChenC.Measuringthemovementofaresearchparadigm[J].SPIE,2005,(5669):63-76.
[7]ChenC,HuZ,LiuS,etal.Emergingtrendsinregenerativemedicine:ascientometricanalysisinCiteSpace[J].ExpertOpinBiolTher,2012,12(5):593-608.
[8]曹会聪,朱立禄,王桂敏.基于ISIWebofScience的《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文献计量研究[J].现代情报,2014,34(1):89-93.
[9]RoglicG,UnwinN.Mortalityattributabletodiabetes:estimatesfortheyear2010[J].DiabetesResClinPract,2010,87(1):15-19.
[10]IDFDiabetesAtlasGroup.UpdateofmortalityattributabletodiabetesfortheIDFDiabetesAtlas:estimatesfortheyear2011[J].DiabetesResClinPract,2013,100(2):277-279.
[11]罗远英,滕日添.糖尿病新观念与糖尿病干预性治疗进展[J].内科,2008,3(1):110-112.
忧!糖尿病健康教育喜忧参半
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怎么看?
家住哈尔滨市道里区经纬街的患者刘天林老人患糖尿病10多年了,老人经常听课,说起健康教育,他激动地说,糖尿病人多了,医院比较重视了,各类专业机构也重视,这是好事,通过听课,我从不知道糖尿病是咋回事,到现在懂得了很多,对我的疾病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是糖尿病患者,赵东老人却有不同的感受。他认为健康教育好,应该大力普及,可现在一般开设听课的地方几乎都与“商业”挂钩。老人现在只敢到龙江省委宣传部、百年养生健康机构举办的公益科普讲座“龙江讲坛”去听课。
痛!健康教育莫再“亡羊补牢”
邹先生是一位公司的经理,平时以车代步,一日三餐离不开烟酒,血糖将近18.0mml/L,却从来不耽误吃喝,等身体不舒服时才开始注重学习知识,可为时已晚。两个月后,双眼失明,又过了一个月与世长辞,令人惋惜!这样的案例已经不是个案了!
在社区,尚有部分糖尿病患者足不出户,在哈尔滨市南岗区的文林社区,患者杨阿姨说,我们这个社区很大,居民区很深很远,有些糖尿病患者根本就不出屋,顶多到楼下转转,啥信息也得不到,就靠着儿女们传递一些信息,可儿女们都忙,于是“关怀”就成了被遗忘的事情,这些人很可怜,被糖尿病折磨得奄奄一息,却不知道怎么去做!一旦等他们懂得的时候,恐怕也来不及了。
喜!糖尿病健康教育渐受重视
尤其是政府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在该省重要的科普宣传阵地――龙江讲坛搞了几期糖尿病科普讲座,立足于宣传糖尿病科普教育,服务广大市民,受到了各方的赞誉。
快!健康养生教育应再迈一大步
一、指导思想
各中学要将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纳入本学校日常工作,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以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技术指导下,建立推进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切实做好学校艾滋病教育工作。
二、工作目标
全市所有中学95%以上的学生掌握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
三、工作内容
1.开展科普讲座
各中学在每年9月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将艾滋病预防知识专题教育纳入其中。接受艾滋病知识入学专题教育对象为各中学每年初一和高一新生,每学段不少于2课时。
2.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2015至2020年期间,在各中学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五个一”活动,即:一本宣传册、一堂健教课、一期宣传板报、一场主题班会、一次知识竞赛。
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即可通过同伴教育、主题班会、绘画、读书活动、知识竞赛、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上述各形式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均计入专题教育课时,以确保落实《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的初中6课时、高中4课时(高一2课时、高二2课时)的要求。
四、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
成立市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领导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普教科,负责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日常性管理工作。
2.师资保障
每年9月,各中学组织艾滋病预防知识专题讲座,师资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讲师团安排,各中学不承担授课费。
3.效果评价
每场讲座结束后,各中学配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讲师团完成学生掌握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的效果评价工作。
4.师资培训
根据教育部门的需求和安排,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讲师团组织开展针对教育系统的艾滋病专题教育师资培训,培训对象为各中学校医。
5.日常教育
各中学指定1名兼职教师(如校医)负责所在学校艾滋病日常性宣传教育工作,日常性宣传教育活动所需的科普资料由各区级疾控中心按新生人数100%发放。
6.督导检查
根据我科实际情况,现将影响我科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调研分析如下:
一、专科宣传方面
原因分析:
目前科室搬迁后整体宣传不到位,宣传投入严重不足,宣传手段单一,对宣传不重视。
针施对性措:
1、突出专病治疗中医药优势,提高中医药特色疗法的宣传。
3、加大对科室在宣传方面的资金投入,强化科室从业人员的自我宣传意识。
二、人员队伍建设方面
目前状况:
1、中医人才链出现断裂,人才储备断档。
2、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短缺。
3、现科室医师人数不能满足临床病人需求量,中医类别执业人员相对较少。
原因分析:由于过去中医院医疗体制及科室自身原因,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受到西医治疗的影响,中医出现了以老中医为主,青年中医无法摒弃西医,基本治疗还是以西医为主。
采取措施:
1、制定计划并按照中医专科建设指南要求实施聘用、招录中医人才,补充人才链的断缺。
2、加大中医继续再教育培训学习力度,让西医类别从业人员掌握基本的中医理论和诊治疾病的方法。
3、大力引进专科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满足科室建设发展和临床需求。
三、突出中医药特色方面
目前状况:临床诊疗手段西医偏重,中医主药应用较少。
原因分析:因重西轻中的思想,再者西医对于病情起效
快,科室又是手术科室,西医医师对中医病历书写、中医辨证论治存在一定困难,中医从业人员不坚持以中医理论和方法来诊治病人,急功近利,从而导致了现在中医药发展滞后的现状。
采取措施:加大中医中药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按照中医诊疗规范来进行日常诊疗工作。提高中医特色诊疗活动在薪酬中的分配比重,强化中医中药在临床应用的检查。对在诊疗工作中遇到的难点进行梳理、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改进。
四、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应用方面
目前状况:三个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落实还不到位,日常诊疗工作中不能充分和中医治疗规范相结合
原因分析:虽然我科三个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已经建立,但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很好的应用,中医中药治疗仍没有很好的落实,忽略了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际应用。
采取措施:科室将重点加强三个优势病种的诊疗及优化,督促诊疗方案在实际诊疗工作的应用,并持续改进。
五.中药制剂方面
目前状况:我科中药制剂种类较少,中药制剂特色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缺乏在中医药制剂方面的开发和创新
原因分析:由于科室各方面发展原因,好多好的方剂及经验用药没有很好的整理,几十年间未能提炼优化创新,没有好的中医药制剂留存。
采取措施:科室将进一步加强科研及资料整理,加强中医药制剂的研发,以满足临床需要。
六、中医护理方面
目前状况:中医护理基础差,中医护理从业人员缺乏,中医护理操作和适宜技术的临床运用有待加强。
原因分析:我科中医护理人员基础较为薄,中医护理人才不足,中医护理知识缺乏,大部分护理人员未能接受系统的中医护理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心理干预;疾病复发
精神发育迟滞(MR)是指个体在发育阶段(通常指18岁以前),由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所引起,以智力发育不全或受阻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精神发育迟滞伴行为障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出现攻击性、出走、毁物、饮食障碍、自伤的问题,社会危害大。我们采用综合心理干预加药物治疗与单用药物治疗两者进行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10年~2012年住院患者,入组标准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轻、中度精神发育迟滞伴行为障碍诊断标准(CCMD-3)诊断标准[1],并与监护人一起生活。同时排除重症精神病、长期卧床躯体功能障碍及重度精神发育迟滞伴行为障碍的患者。
1.2方法
2结果
2.1一般资料共入组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17~61岁,平均年龄37岁。其中首次住院20例,反复发作30例,已婚12例,离婚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实验组25例),对照组有2例脱落,两组之间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2两组之间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分别在6个月和1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ADL量表的评定(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6个月和1年后实验组的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分(PSMS)、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分(IADL)及ADL总分均比对照组小,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
2.3两组之间服药依从性、冲动行为发生率、复发率的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精神发育迟滞伴行为障碍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需要家庭支持及自我管理来延续住院医疗护理的功效[3]因此,综合心理社会干预能有效建立一个良好的协调家庭支持系统,能促进患者精神症状的缓解和自知力的恢复,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社会心理康复模式。在治疗阶段,通过药物治疗控制患者病情,给予患者及家庭成员精神卫生医学知识指导,调整家庭角色,正确认识精神疾病和正确对待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可缓解家庭的负性情绪;社会康复阶段,主要用医学、心理、社会知识帮助家属和患者掌握药物的自我管理和不良反应的处理技巧,提高患者及家属应对应激事件的能力,鼓励患者分担家务,参加社会活动,提高适应能力和降低复发率精神发育迟滞者往往表现出高激惹性,在进行家庭干预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经济活动、社会责任感、劳动能力、劳动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家庭经济情况等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社会危害行为的话题。尤其是语言和情绪上表现出的责备和冷漠更是不可取。
研究表明,抗精神病药物持续巩固治疗是防止精神疾病复发的重要因素,提高患者对维持治疗的依从性是改善精神疾病的关键[4]。本文研究组在进行分别为期6个年、1年的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后,患者的PSMS总分、IADL总分、ADL总分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服药依从性明显增高,冲动行为发生率、复发率明显降低,(P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8-75.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24,166-8.
心理分析:传统观念。构成就医障碍
医生点评:查明病因。对症施治是关键
在医学上。ED是指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俗称阳萎,在世界范围内为常见病、多发病。并且与高血压、心脏病一样是普通疾病。按美国麻省(MMAS)的资料推算,全球有1亿男性有不同程度的ED。大致可以分为心理性“ED”、器质性“ED”和混合性“ED”三种类型。其中。器质性“ED”主要是指器官病变影响激素分泌,导致障碍;而心理性“ED”是指紧张、压力、抑郁、焦虑和夫妻感情不和等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引起大脑中枢的抑制造成的ED;如果导致器质性“ED”发生的病变器官得不到及时治疗。再加上患者心理阴影,就会形成混合性“ED”。很多男性朋友对ED心存恐惧,认为病因复杂治不好。其实,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绝大部分ED患者是能够恢复健康的,但关键是先明确的查出造成ED的原因,采用有针对性的治疗。
美国“尼娃”精确查处病因。让男人重振雄风
【关键词】非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本院非内分泌科住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2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1.2方法利用住院患者的计算机管理数据库进行信息检索,调阅2008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本院非内分泌科住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在所有入选糖尿病患者的病历中,随机抽取200例患者的病历作为原始资料,对非内分泌科住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分布特征、病情变化情况、入院原因、控制目标知晓率等进行统计分析。
2.1非内分泌科住院DM患者的病情发展本研究收集病例中,自2008年以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最高,且呈快速增长趋势,见表1。
2.2非内分泌科住院DM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构成比非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多集中于50~79岁,其中60~69岁为高峰期,且女患者的发病较男患者更高,见表2。
2.3入院原因及其构成比本组200例患者中,41例患者有慢性糖尿病并发症,占20.5%;39例患者感染,占19.5%;22例为高血糖症群,占11.0%;15例肿瘤,占7.5%;12例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占6.0%。
2.4控制目标知晓率非内分泌科患者在得知患有糖尿病以后,均能够自觉加强运动、控制饮食和定期检查空腹血糖等,但对于其他的控制目标知晓率还比较少,见表3。
2.5治疗及转归分析本组200例患者中,首次诊断糖尿病为53例,占26.5%;治疗不需调整共11例,占5.5%;新加用口服药11例,占5.5%;更换口服药17例,占8.5%;加用胰岛素115例,占57.5%;调整胰岛素41例,占20.5%。其中,治愈21例,占10.5%;好转165例,占82.5%;未愈14例,占7.0%;无1例死亡。
3.3控制目标知晓情况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重视度也日益提高,对于糖尿病的防范意识有所加强,但患者对于糖尿病的控制目标知晓率仍比较低。尤其是对于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等指标的知晓率亟待提高。在糖脂代谢紊乱中,长期的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大小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监测血糖的最佳方法之一是监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9-11]。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对其的知晓率仅为1.5%。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高糖高脂肪饮食、日常运动量不足等都是造成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应积极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普及糖尿病科普知识,以提高人们对于糖尿病的保健意识,并改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饮食低糖、盐,并积极进行运动锻炼。由于糖尿病的症状较轻,容易延误治疗,且并发症较多,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防治该病的关键。因此,深入研究糖尿病的发病原因、防治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高血脂、高血压等高危疾病的防治。
参考文献
[1]沈莉莉,张宁.住院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发病状况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5):1212-1213.
[2]陈雪峰,余叶蓉.华西医院1996-2005年住院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及伴发症患病情况[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8):597-600.
[3]赵锦,罗静云,易田,等.4731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统计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1,9(2):236,301.
[4]吴朝红,吴吉林,朱敏,等.2009-2011年万州区糖尿病住院病人统计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2,19(5):335-338.
[5]陈雪峰,余叶蓉.华西医院1996-2005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入院原因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7):525-528.
[6]余竞华.786例糖尿病住院病人统计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8):24-25.
[7]马常娥,王小平.某院10年来糖尿病住院患者入院原因分析[J].甘肃医药,2009,28(6):430-432.
[8]LiH,ChenBK,ShahN,etal.Socioeconomiccorrelatesofinpatientspendingfor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mellitusinChina:EvidencefromHangzhou[J].Experimentalandclinicalendocrinologyanddiabetes,2012,120(1):35-44.
[9]GovanL,WuO,BriggsA,etal.Inpatientcostsforpeoplewithtype1andtype2diabetesinScotland:astudyfromtheScottishDiabetesResearchNetworkEpid-emiologyGroup[J].Diabetologia,2011,54(8):2000-2008.
[10]DesAlvoDJ,GreenbergLW,HendersonCL,etal.Alearner-centereddiabetesmanagementcurriculum:reducingresidenterrorsonaninpatientdiabetespathway[J].Diabetescare,2012,35(11):2188-2193.
关键词:农村;冠心病;健康教育;保定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真正提高广大农民的健康水平,首先就要对农民的健康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农民人口在我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农村居民的健康因素是衡量一个国家现阶段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国家发达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农村居民对冠心病的健康教育知识,不但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且可以减轻社会经济压力,节约社会资源。因此,加强冠心病早期教育,使冠心病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深入到农民生活中,可以促进农村医疗的建设和发展,另外对于促进农村的社会和谐稳定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0年2月28日至2011年3月1日,就诊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的保定地区年满16岁以上在家务农者,共入选6577人,其中男性3120人,占47.4%,女性3457人,占52.6%。按照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新的年龄分段,16—44岁1771人,占26.9%,45—59岁2071人,占31.4%,60岁以上2735人,占41.7%。文化程度:高中30例,中学2000例,小学3256例,文盲1291例。
(二)研究方法
4.统计学分析。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处理,运用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农民对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对于心肌梗死的九种危险因素(高胆固醇血症、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腹部肥胖、心理社会压力高、摄水果蔬菜少、饮酒、规律的体力活动少)进行调查发现,我国近20年生活方式的巨变,导致危险因素迅速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正在趋于年轻化,40岁左右的中年人成为高发人群。心血管的危险因素除了尽早干预,还要综合干预。要早期控制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三高: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糖。生活方式的干预应从儿童做起,包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积极培养孩子热爱运动的习惯等。
(二)农民对冠心病健康的认识需求程度调查与分析
(三)农民对冠心病患者参加运动锻炼认识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课题组调查发现44岁以下的农村冠心病患者从不参加运动锻炼的占64.2%,45—59岁以下的农民从不参加运动锻炼的占56.8%,60岁以上的农民从不参加运动锻炼的占46.7%。
三、结论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冠心病早期干预,使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二)开展有组织、有计划、定期的健康体检,建立冠心病患者院外健康手册,统一联网管理,带动保定地区农民卫生条件的快速发展
利用下乡或定期开展健康大体检等活动,向保定地区农村冠心病患者普及健康知识,敦促其接受治疗及检查,使冠心病患者能有得到及时救治,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并指导其院外用药。建立农村冠心病患者院外健康管理手册,并实行联网管理。为提高对基础全科医师的临床技能要求,可统一院外冠心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指南,使全科医师对冠心病患者的院外管理有章可循,提高农村冠心病患者的防病治病意识,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三)充分利用农村现有场地,增加基础医护人员培训及技术支持
总之,防治冠心病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积极开展一级预防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冠心病的院外管理,才能取得冠心病更好的防治效果。
[1]刘江生.我国康复心脏病学的发展及现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5):417-427.
[2]孙月芬.运动锻炼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作用机制[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8):79-80.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治疗;病人依从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难题[1-2]。糖尿病作为慢性病,患者需终身用药,因此,患者用药依从性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需了解糖尿病发病原因、认识糖尿病的危害、掌握糖尿病的治疗方法等从而战胜疾病,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本院对门诊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期提高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现报道如下。
204例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后接受糖尿病正规治疗情况、出现严重并发症情况、控制饮食情况、执行规律适度运动情况、空腹血糖、空腹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明显优于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国际糖尿病联盟.老年2型糖尿病管理全球指南[J].糖尿病临床,2014,8(2):65-75.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8):插2-42.
[3]曹晓娜,黄亚茹,崔晓丽,等.2型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对患者生活方式、健康教育、足部护理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2):94-96.
[4]郑钰珉.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径与依从性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4):371-372.
[5]弓付坤.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现状及进展[J].中外医疗,2013,32(31):192-193.
[6]董钧,徐绍春.337例低血糖昏迷院前急救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8):185-186.
[7]石永玲.糖尿病低血糖症20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14,43(2):175-177.
[8]沈明其,林海鹰,徐晓波.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初探[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5):209-210.
[9]王卫庆,宇光,包玉倩,等.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29(5):357-362.
[10]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1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指南[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6,8(10):591-597.
一、目的
通过全面落实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及时控制和有效消除高致病手足口病疫情对人的危害,大幅度降低发病率,保障全镇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组织领导
各村成立相应的组织,成立包括包组干部、村医、村民小组组长为成员的6包保小组,落实工作责任制。
三、疫情控制
(一)自**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赵庄镇中心卫生院和各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或可疑病例进行报告。
(二)村卫生室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或可疑病例时,要立即转诊至镇中心卫生院,镇中心卫生院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或可疑病例时,要立即转诊至县人民医院,同时填出转诊单,并注明包保责任人,并写清症状和体征,并注明为可疑病例。
(三)全镇局部或集体单位发生流行或暴发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四、培训工作
镇中心卫生院和镇防保所要加强对辖区各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切实提高临床医生诊断水平、操作流程和报告意识。
五、应急处置
镇政府、镇中心卫生院做好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应急处置的准备,做到“物资、人员、技术、经费”四落实,一旦发生暴发疫情,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处理,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六、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5岁以下婴幼儿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避免接触患病儿童。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二)镇各中小学、幼儿园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病情痊愈2周后才能返回学校或幼儿园;
5、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上级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上级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6、定期开卫生防病健康教育课,教育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镇中心卫生院和各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的预防控制措施
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候诊及就诊区域应定时清洁消毒,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发现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或可疑病例时,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不明原因发热患儿,应立即送定远县人民医院(定点医院)检查治疗,不得截留治疗,不得直接转往县外医疗机构。同时做好转诊车辆的消毒工作。
3、诊疗、护送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4、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七、公共宣传和健康教育
全镇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手足口病包保责任制的通知要求》,要大力开展人手足口病科普知识和应急处置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爱国卫生和全民健康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防范措施,并组织居民(村民)开展个人防护自救和应急救援培训,提高全镇群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自我防护和心理承受能力,引导群众和非政府组织自觉配合和参与政府的应急工作,为人手足口病疫情应急处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二)
一、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EV71感染引起的常规传染病之一,主要发生对象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该病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急性期病人的粪便、口腔分泌物、皮肤疱疹液中的病毒,经粪——口途径和呼吸道进入体内;临床表现主要是手、足、臀、口腔粘膜等部位斑疹和发热为特征,一般愈后良好。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村小要高度重视,分别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实行校长任组长,教师为成员的工作机构,并制定好防控工作方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三、工作目标
通过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生,一旦发生肠道病毒EV71病毒感染疾病疫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防止二代病例的发生,全面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科学有效控制疫情。
四、工作措施
(一)卫生防病措施
学校要对学龄前儿童和学生进行手足口病和其他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宣传,教育儿童和学生及时主动报告发热等不适症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的防病意识与自我保健能力。
(二)医疗防治措施
1、明确诊断标准及临床诊断。
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临床诊断以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斑疹、疱疹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重症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衰竭等表现。
2、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易感人群。
托幼机构要加大管理力度,认真落实晨检制度,对发现的病人及疑难病人一定要及早隔离治疗。认真落实《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患儿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衣物、被子、餐钦具、玩具等)要随时进行消毒。必要时依法暂时关闭病例所在的学校、托幼机构及其他幼儿聚集场所,以保护易感儿童。
(三)开展防控知识宣传培训
1、提高学生防病知识水平。
各小学要以各种宣传方式大力开展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学生家长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对儿童玩具、餐具、衣物、用品进行消毒,要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尽早就诊,并积极配合治疗。
五、加强督促检查
中心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对辖区内的托幼机构、学校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学校饮食、饮水与环境卫生、晨检制度、健康教育等卫生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因措施不力、工作不落实而造成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疫情扩散蔓延的,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严肃处理。
六、各校责任区划分
学校名称
责任人
备注
七、工作要求
1、要求各小学充分认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抓好落实。
2、各小学要保证防治疾病所需的一定经费,及一定的物质保障。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三)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针对当前手足口病高发的情况,我校高度重视,制订了鲁庄中心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防控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幼儿园负责人为成员的手足口病领导小组。建立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责任制,由专人负责手足口病的监控报告工作。
二、加强宣传:
(一)宣传工作要点:
通过晨间谈话、午间活动等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对广大的师幼开展有关手足口病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最根本目的与任务。对于肠道传染多发季节,加强有关不饮生水、不吃过期变质食品,饭前便后要洗手等“防病从口入”的有关行为的强调至关重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宣传主要内容:
1、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饮食卫生习惯。
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3、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并告戒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4、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家长、教师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6、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
7、减少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三、做好环境整治、消毒工作:
1、做到“三清、三灭”:“三清”,即清垃圾、清污水、清厕所;“三灭”,即灭鼠、灭蚊、灭蝇。
2、活动室、午睡室保持良好的通风,无人环境下定期用紫外线灯消毒;教玩具每天消毒,在含氯25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15分钟或在阳光下暴晒4小时以上;幼儿个人用品(茶杯、毛巾专人专用,每天清洗、消毒一次;被褥、床垫每周暴晒一次,每次不少于4小时,及时翻动,并且个人专用;被套、枕套、枕巾每周洗一次)按要求定期做好消毒工作;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桌椅板凳台面、水龙头、便器扶手以及其它可能触及的物体表面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15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3、加强园内食堂、饮用水管理,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及饮用水传播途径。
四、加强幼儿晨检、午检及幼儿缺勤的追踪调查工作
1、每天进行晨检、午检和全日健康观察,及时掌握幼儿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幼儿有手足口病等疑似症状或传染性疾病症状,要及时通知家长并送医院检查。
2、对缺勤的幼儿,老师要及时进行调查,摸清原因,并进行跟踪追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向园领导报告。
3、经医院诊断为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要按有关规定进行隔离治疗。
4、因手足口病等传染病暂时停学的幼儿必须在恢复健康,并经有资质的医疗单位确定没有传染性、并开具健康证明后方可入园进班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