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水平飞速发展,医疗检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检查效果的准确性也在不断提高。体检科质量主要包括体检医疗服务质量和体检医疗技术质量,而由于不同体检科在服务单位、服务对象、技术水平、设备条件等问题上有所不同,体检医疗服务的质量标准也会有不同的要求。随着检查范围不断扩大,在医院体检科质量管理工作中也会不断出现一些问题。
1医院体检科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1.1行业准入标准偏低
当前体检行业还没有相对统一的、系统的、完整的行业规范,在体检技术操作规范、质量控制标准、岗位责任制等多方面都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同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体检行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归置存在不统一问题,医院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从各自立场进行监管,但在实际监督中并未起到应有的效果,而医院方面多是处于经济利益的原因,在价格上抬高市场竞争优势,相应的,体检科成为医院质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1]。
1.2科室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1资料与方法
1.1方法
1.2评价标准
受检人员在体检完毕后,护理人员给予受检人员一份调查问卷,主要内容有满意度、体检可信度、体检效率等各个方面的评定。评价形式以评分制为主,从0~10为评价等级。
1.3统计学分析
对临床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继续拧统计分析,采取t检验和χ2检验,数据以(x±s)表示。
关键词:健康档案;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个人健康的意识普遍增强,在不断追求物质、精神生活的同时,对个人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同时,职工健康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健康档案为职工健康提供可靠的疾病风险评估、检后健康预防作用。笔者所在的山西省儿童医院职工健康体检工作由单位人事部门管理。笔者从事职工健康档案管理多年,现结合本单位为例,经过认真梳理,对医院职工健康档案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提出对策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医院职工健康档案管理的现状
二、存在问题
一、组织管理
1.2规范设置预防保健科,专人负责,配有专用办公室,配齐电脑、办公桌椅、橱柜、空调等必须的办公条件。
1.3完善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肠道门诊工作制度、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及职责、院内感染控制制度、自查工作制度、学习培训工作制度、结核病转诊、报告工作制度及流程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报告制度等,部分制度按规定制作标牌上墙。
1.4统一规范使用卫计委监制的各种登记簿和各种统计报表。
二、健康教育
2.1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栏(二级以上医院至少2个,一级医院至少1个),及时开展传染病及其它疾病的预防控制宣传工作,至少每2月更换一次宣传内容(有每期图片资料和汇总登记表支撑)。
摘要: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也越来越强,以预防疾病为主的保健理念正在被更多的人接受和提倡,健康体检可以使人们及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为工作生活做好保障,也可能尽早的发现身体潜在的疾病,提早治疗防患于未然。因此,体检中心的工作有很大的意义,优化体检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是重中之重。本文就体检中心信息化管理应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体检中心;信息化管理;应用
体检中心每天面对大量的参检人员,参检人员基本信息,检查资料的汇总,是非常重要和繁杂的工作,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使得体检流程更加方便快捷,避免人为出错,体检资料便于保存和查询,提高体检中心的整体管理水平,让体检者获得好的体验,从而提高体检中心的经济效益。
一、体检中心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体检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全面步入信息化管理的阶段,体检中心的信息化不但给体检者提供了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体检中心的管理文化与价值理念。信息化是体检中心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极大的提高了体检中心的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也在不断的改善体检中心的服务模式。对于体检中心内部而言,信息化管理可以优化体检流程,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的质量,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对于体检中心的外部而言,由于信息化形成的服务模式,可以提高人们的认可度、扩大市场、从而提高体检中心的医疗水平,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体检中心的社会价值在于体检中心信息化实际上建立了一个全面的医疗数据库,这里包括大量的体检者的个人资料、体检信息以及疾病信息汇总等。分析这些数据信息,可以帮助医疗行业对于某种疾病的发病年龄、地区等进行科学的分析;采集汇总这些数据,能够使体检中心获得极具价值的信息资源。通过信息化系统,企业管理者可以获得科学、准确的数据,为企业发展决策提供有利的依据,从而得到更大的发展。
二、体检中心信息化管理的目标
摘要:目的:不断改进健康档案管理,提供优质体检服务,为大众健康保驾护航。方法:根据十余年的从业经验,翻阅大量留存资料,梳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根源,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档案管理中存在思想认知不足、制度建立不足、资金投入不足、深层运用不足等四个方面的问题,相应提出提高认识、完善制度、提升素质、信息化建设等建议。结论:结合当前互联网发展的蓬勃态势,从多方面着手,尤其是重视信息化建设对加强档案管理、提供优质服务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健康体检;档案管理;问题;建议
随着伟大中国梦的高歌猛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稳步上升,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不断觉醒,定期体检的群众数量不断攀升,健康管理的服务要求与日俱增。目前,作为健康管理重要一环的档案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与健康管理形势远不相符,与群众期待极不吻合。因此,亟须加强和改进档案管理工作。
1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剖析
健康体检档案管理,既是健康管理的组成部分,也是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既涉及患者或体检人员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又关联一个医院或体检中心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笔者根据十多年从业经验,总结出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四个问题。
1.1对健康体检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强
档案和档案工作是社会进步的产物。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对档案工作社会地位的提高和自身的发展发挥着巨大推动作用。但目前,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体检人员,普遍存在重健康体检、轻档案管理,重单次体检、轻资料累积,重疾病治疗、轻档案运用的思想,对健康体检档案管理的意识十分淡漠。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人认为健康管理主要是做好体检,档案管理是附属性工作;有人认为体检档案是过去的事情,它只代表过去,对健康管理意义不大;有人认为体检档案管理繁琐,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等。这些错误思想说明我们对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不够。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制定方案。
根据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及《灵宝市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结合实际我镇成立了阳平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制定了《阳平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定标定责到人,明确责任,各项目实施责任人制定了各自的工作方案及项目运行计划并能规范化运行。
二、健全制度,严格培训,规范行为。
三、九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布置和进度情况。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居民健康建档是基础,我们组织各项目实施人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精神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组织下乡入村体检等形式,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做到了健康档案内容详实、填写较规范。截止目前已经为10664人建立了居民健康建档。我们将在11月下旬到12月份对全镇一、二中学生全镇幼儿园托幼人员安排进行体检。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老年患者体检应用人性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老年患者688例设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老年患者712例设为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焦虑自评量分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普遍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舒适度感受也同样优于对照组,组间各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体检患者实施人性化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体检的工作效率及健康体检服务质量,同时也可大幅度提升医院整体质量。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老年体检;应用效果
在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不断上涨的今天,人们对于临床护理模式有了新的了解,而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式日趋严重,各类疾病预防也逐渐引起人们重视,这也使得医院领导者对临床体检工作者要求越来越高。为迎合医院要求,使得临床工作者也主动、积极的学习,以期提高专业实务和计数[1]。人性化管理是近些年提出的相对较高的管理模式,主要根据不同患者综合病情拟定相应护理计划,减少医患矛盾,同时提升医院质量,现将人性化管理在老年体检中的效果调查结果进行详细阐述。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688例老年患者设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我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712例老年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329例,女359例;年龄范围为55~85岁,平均年龄为73.9±3.9岁。观察组男359例,女353例;年龄范围为56~87岁。平均年龄为74.1±4.4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发现无明显差距(P>0.05),存在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