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体保持良好态势,正有序开展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然而,很多民众对于接种疫苗还存在较多疑惑,尤其是中老人朋友。“我能接种新冠疫苗吗?”“什么时候可以接种?”“选择哪一种疫苗接种?”……
从化街坊看过来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开始啦!!!
我区共设立12个接种点,如何预约?怎么接种?这份攻略请收好!
接种对象
在从化区辖内工作或生活的18-59岁中国籍内地居民,不限户籍和居住地。
接种地点
从化区新冠疫苗接种定点接种单位
预约方式
符合条件并且自愿接种的市民,
可自行下载“预防接种服务”APP,
按以下指引逐步操作预约。
STEP1
使用手机在各大应用市场(建议在华为应用市场、苹果APPStore等非第三方软件)中搜索“预防接种服务”APP进行下载。
STEP2
STEP3
在注册页面中,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格式、设置密码(两次密码要保持一致)并进行滑块验证,勾选“协议说明”等,点击“注册”按钮,提交注册信息。
STEP4
进入首页,点击“新冠疫苗预约”,进入新冠疫苗预约界面。
STEP5
若之前没有绑定成人信息,需要绑定个人信息。
STEP6
填写成人基本信息,进行绑定。
STEP7
点击选择新冠疫苗以及社区,补齐其他信息。
STEP8
STEP9
预约成功后会显示预约详情界面。接种当天可在APP首页点击右下角“我的”进入个人中心,点击“我的预约订单”查看预约详情或使用二维码取号接种。
注意:(1)预约成功后,请准时到医院中完成接种,APP设有爽约机制,爽约3次锁定一个月后才能重新预约;(2)若不能按时预约,请提前一天取消。
请注意:
1.请确保填写的个人资料正确,接种现场核对发现资料与受种者不一致将会被拒绝接种。
接种注意事项
接种前
好好休息,让身体保持在一个较好的状态,最好不要空腹接种;
如自己不清楚是否属于禁用人群,接种时主动提供健康状况及近期服用的药物信息,由接种点医生判断是否可以接种;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建议最好内穿一件短袖上衣方便接种。
接种期间
接种当天全程佩戴口罩,按接种点标识有序排队,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
如果接种部位有伤口,尽量避开伤口选择另一侧接种;
接种后,止血棉签投入医疗垃圾桶中;
接种后在接种点留观区观察30分钟,无不适症状后才可以离开接种点,如出现不适,及时向现场医护人员反馈。
接种后
接种当日注射部位保持干燥并注意个人卫生;
如果出现持续发烧等现象,应及时就医并向接种单位报告;
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两剂次,间隔至少28天。按照接种点指引,按时接种第二针,如推迟者也应尽早补种。
暂缓接种情形
01.对疫苗中任何成分包括辅料和制备工艺中使用的物质等过敏者,既往发生过接种过疫苗后严重过敏反应者。
0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和发热者。
高血压患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或)药物治疗,但收缩压仍≥160mmHg和(或)舒张压仍≥100mmHg者。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状态、乳酸中毒)或患有上述急性并发症痊愈未满2周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3.9mmol/L者。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TSH>10μIU/L,且T3、T4低于正常值者;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亢突眼患者。
03.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3个月内有生育计划者。
04.有惊厥、癫痫、格林巴利综合征、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脑病或精神病史或家族史者。
05.已被诊断为患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淋巴瘤、白血病或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者。
06.已知或怀疑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者;使用抗肿瘤药物等免疫抑制制剂者。
07.有新冠病毒感染史者。
08.临床医师或接种工作人员认为不适合接种者。
09.其他未尽事宜以疫苗说明书为准。
打完疫苗就不用戴口罩了?能不能同时接种其他疫苗?......
新冠疫苗是什么种类的疫苗?
答:目前您接种的是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由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接种于Vero细胞,经培养、灭活、纯化和佐剂吸附后,分装制成。
接种新冠疫苗会不会由疫苗引起新冠病毒感染?
答:灭活疫苗是不会发生由疫苗引起的新冠病毒感染的;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
新冠疫苗接种程序是什么?
答:全程免疫为2剂次,每剂间隔4周,接种途径是肌肉注射。
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能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处理?
答:接种新冠疫苗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发热、接种部位红、肿、疼痛等,通常在两到三天之内自行缓解,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症状较重或无法自行评判严重程度,应及时就医处理。
接种新冠疫苗后如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怎么报告?
答:根据既往的经验,一般接种疫苗后严重的不良反应会在接种后30分钟内出现,请及时告知接种点医生。接种后观察30分钟方可离开,7天内每天均需进入“粤苗”APP的“接种日记卡”模块进行健康情况填报。如离开接种场所以后出现有严重的反应,怀疑与接种有关,应该及时向接种点的医生报告。
目前新冠疫苗,有哪几种?哪个最好?
答:目前全球新冠疫苗的研发有数百家单位,主要集中在几条技术路线上,包括灭活疫苗、基因重组疫苗、载体疫苗(包括腺病毒载体、减毒流感病毒载体)、核酸疫苗(mRNA疫苗、DNA疫苗)。这5条技术路线,不能简单说哪条技术路线更好,要评价一个疫苗,一定要综合考虑到它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可负担性,这才是对一个疫苗的科学评价。目前国内进行紧急接种的疫苗是新冠灭活疫苗,并无其他选择,且目前没有证据证明何种工艺疫苗更好。考虑到现有防疫需要,只要是出于防病的目的,任何工艺的疫苗对于非禁忌症人群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现使用的是什么疫苗?
答:现主要使用的是全病毒灭活疫苗,是通过化学等方法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同时保留能引起人体免疫应答活性而制备成的疫苗。灭活疫苗的优势是传统经典的疫苗制备方式,属于成熟、可靠、经典的疫苗研发手段。相对于其他技术路线而言,灭活疫苗研发平台成熟、生产工艺稳定、质量标准可控、保护效果良好,研发速度快,且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国际通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判标准。
是否需要检查产生抗体?如何检查抗体,如果为阴性需要补种吗?
新冠疫苗能不能和HPV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疫苗等其他疫苗一起接种?
答:理论上说,新冠疫苗与流感疫苗间应该不具有交叉反应,而且目前国内所有可及的新冠疫苗均为灭活疫苗,相对来说安全性也较好。不过,对于新冠疫苗这个疫苗家族新成员,在技术指南等文件明确之前,暂不建议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但是如有疑似狂犬病暴露者需接种狂犬疫苗、其他外伤需接种破伤风疫苗者,应优先接种。14天内接种其他疫苗者,暂缓接种新冠疫苗。
答: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一样,在上市前都经过动物实验、人体预测试实验、人群Ⅰ/Ⅱ期、Ⅲ期临床试验,疫苗安全性已得到了多次验证。
接种新冠疫苗后感冒发烧了是怎么回事?
答:这可能是偶合症。所谓偶合症,是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偶合症不是由疫苗的固有性质引起的,即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因果关联。
接种新冠疫苗后多久可以产生抗体?
答:临床研究表明,接种新冠灭活疫苗第一剂后7天普遍开始逐步产生抗体,14-28天抗体阳性率约60%-90%;接种第二剂28天后抗体阳性率均达90%以上,并形成持续保护。
接种新冠疫苗后是否就不会得病?
答:本次接种的新冠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揭盲结果综合显示,疫苗接种后均产生高滴度免疫应答,中和抗体阳转率达90%以上。在全球多个国家进行的Ⅲ期临床试验,疫苗有效性进一步得到验证。但需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未产生保护力,或者仍然发病,与疫苗本身特性和受种者个人体质均有关。
新冠疫苗保护效果可以维持多久?
接种新冠疫苗后,核酸检测会呈阳性吗?
答:不会。核酸检测的是新冠病毒抗原,本疫苗为灭活疫苗,是一种“被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已完全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故接种后不会导致患新冠肺炎,也不会因接种疫苗使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接种新冠疫苗后还需做核酸检测吗?接种证明能否替代核酸检测报告?
接种新冠疫苗后,出入境检查血清抗体呈阳性怎么办?
打了新冠疫苗,是不是还要继续戴口罩?
答:到目前为止,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仍可能不产生保护力或者发病。目前,人群免疫屏障尚未建立。因此,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不能把安全押在疫苗上。我们仍需牢记“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社交距离、个人卫生。“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个人可以将新冠疫苗带给海外的同事接种吗?
答:新冠灭活疫苗出入境有严格的审批程序,个人不得私自携带新冠灭活疫苗出境,否则,可能面临违反境内外法律等风险。
尚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人,需要采取何种防护措施?
答: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我国已经实行的非疫苗防控措施都是非常有效的。对公众来说,虽然可能暂时没有接种疫苗,但仍有很多有效的防控手段,比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通风等。
得过新冠肺炎,或是无症状感染者,还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么?
答:虽然基于现有已发表信息,在包括中国香港、比利时、荷兰、美国等地通过基因测序的结果均发现再次感染现象,无法得出一次感染终身免疫的结论。但一般来说,感染过传染病或无症状感染,均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应该具有类似接种疫苗的保护作用,建议新冠肺炎康复者或无症状感染者不接种新冠疫苗。
海鲜/鸡蛋/青霉素过敏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
答:海鲜/鸡蛋/青霉素不是新冠疫苗任何一种成分,免疫程序中明确过敏个体并不是接种疫苗的特殊禁忌,因此可以考虑接种。
有某病(哮喘/风湿/糖尿病/手术)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
答:目前用于紧急使用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说明书中指出,慢性疾病急性发作者禁忌接种。鉴于慢性病患者是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高危人群,需要对慢性病患者在非发作期接种新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