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聘职位:内科医生:临床医生、医院/医疗/护理/美容保健类、内科医生:
工作年限:11
职称:中级
求职类型:均可
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2000——3500
希望工作地区:广州深圳
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珠江新城郭其会诊所起止年月:2003-08~2008-06
公司性质:私营企业
担任职务:内科医生
工作描述:在诊所长期从事大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尤其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经验丰富.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哈市卫协第二医院起止年月:2000-07~2003-06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
担任职务:门诊急诊科
工作描述:在七院工作期间,在老主任的教导下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到卫协二院后经过门诊急诊的锻炼,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日后的门诊工作打下了基础.
离职原因:辞职
公司名称:哈市第七医院一门诊起止年月:1997-04~2000-05
公司性质:事业单位
担任职务:见习医生
工作描述:见习期结束后一直在门诊从事诊疗工作,在此期间曾遇到几例输液反应和一例青霉素过敏反应,均已成功救治。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哈尔滨医科大学
最高学历:大专毕业日期:2001-07-01
所学专业:临床医学
获得证书
1994-091997-01黑龙江省九三卫生学校临床医学毕业证
1997-092001-07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毕业证书
2002-082002-12鼎康驾驶员学校汽车驾驶驾驶证(b)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一般
国语水平:精通
粤语水平: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自中专毕业一直从事门诊工作,熟悉门诊的全项工作,曾经成功的参加过过敏性休克,有机磷中毒的抢救,尤其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外科的清创缝合及一些小手术均可处理。
个人自传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手机:
电子邮件:xuexila.com
看过“医生个人简历封面模板”的人还看了:
1.医学生个人好看的简历封面免费模板
2.医学专业简历封面模板
3.医学生好看的简历封面模板
4.医生好看的简历封面背景图模板
1、简历的修饰
不要因为省钱而去使用低廉质粗的纸张。检查一下是否有排版、语法错误,甚至水、咖啡渍。在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时,使用拼写检查项并请你的朋友来检查你可能忽略的错误。
2、字符大小
如果你需要用两页纸来完成简历,请清楚、完整地把你的经历和取得的成绩表现出来。不要压缩版面,不要把字体缩小到别人难以阅读的程度。
3、真实
不要虚构日期或职务名称来蒙蔽你极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事实,如果你未来的雇主去做背景调查发现你在撒谎,那你就和你的工作说“再见”吧!
4、陈述你的才能
5、推出你的长处
不要仅仅简单地抄写你的专业介绍中关于专业定位的描写术语。为了显示你比其他竞争者更有优势,你需要的不是简单地列出你富有优势的领域,列出你在实践中所完成的特殊贡献。
6、你最近在干什么
7、确定目标
8、请不要寄附件
病人选医生这一事关医疗卫生全局性改革的重大举措,在全国各地已实行了几年,实践表明,由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介的病人选医生实施以来,对于促进医院发展,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深化医院内部改革等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如何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病人选医生这一制度,不仅要有理论上的支持,更要有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现就病人选医生应把握的几个原则作初步探讨。
1病人选医生制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1.1医院工作的主体是医疗,医疗工作的主体是医生,在医疗实践中,医生肩负的责任是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这是一般意义上的医学服务原则。病人选医生制度的实施,说明医疗服务模式已由生物医学为基础的“以医疗为中心”正向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为基础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在实施病人选医生的活动中,要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要善于引导和发挥医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医生的创新精神和开展创造性工作的能力,给予其充分的发展空间。其次要合理配置和使用人才,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在工作上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而又要强调整体意识。第三要借病人选医生这一契机,引入竞争机制,改革医院内部人事分配制度。要打破吃大锅饭、平均分配、评聘不分开、绩能无优劣的怪圈,对那些具有真才实学、深受病人满意的医生给予重奖、重用,鼓励年轻医生岗位成才。
2病人选医生制应体现首诊制和主诊医生负责制的原则
3病人选医生制度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质量认证体系,确保医疗安全
3.1医疗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医院管理水平、业务水平、职业道德好坏的重要标准,而这个标准的依据是国际质量认证的医院全方位的贯彻落实。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就没有约束,而没有约束就没有规范的行动。在完善病人选医生活动中,不仅要加大医疗质量管理力度,制订出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而且要以国际质量认证在医院的实施为突破口,狠抓医疗质量管理,开启医院生存新的空间。
3.2医疗质量管理要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作保证,严格医疗纪律,严格医疗操作规程,用科学的态度去抓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才能有所成效。不难看出,每次发生的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无一不是粗心大意、马虎行事、不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办事的结果,无一不是缺乏科学精神,主观意念第一的结果。在病人选医生活动中,要认真吸取经验教训,规范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行为管理,从源头上堵塞漏洞,保证医疗质量扎实到位,造福于民。
3.3在贯彻执行国际质量认证标准的同时,要结合本地、本院的情况,有的放矢,分步实施。同样,要认真总结医院在历年医疗质量管理上成功的举措和经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开展病人选医生的活动,同样需要有良好的医疗质量作保证,而医疗质量的好坏又关连着千家万户的生命和健康,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医疗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责任重于泰山。要结合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用科学的态度和务实的眼光把质量管理抓紧抓好,切实抓出成效。
3.4医疗质量管理依赖于医疗安全管理,医疗安全又制约着医疗质量,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互为矛盾,又互为因果。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则处于十分突出的位置。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医疗安全抓得不扎实,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隐患多,最终导致医疗质量下降,造成恶性循环。在实施病人选医生过程中,要下大力气狠抓医疗安全,从思想上、制度上、工作环节和操作规程上严格防范,消除不安全隐患,才能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4以病人选医生为改革的突破口,深化医院内部改革
4.2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与人事制度改革虽然各有侧重,但归根到底还要体现利益分配原则。按劳取酬,多劳多得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又受到来自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干预和制约。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资本,知识就是生产力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已成为新的利益分配原则。医院在实行分配制度改革时,要按岗设人,按岗付酬,对那些有突出贡献的人要给予重奖,对那些有岗不做事,混钟点的人要实行量化管理,严格考核,奖勤罚懒,体现公平竞争原则。在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稳妥,另一方面又要有所作为,用利益分配杠杆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倡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提高职工的劳动价值和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
【关键词】医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心理健康
AStudyonCorrelationofMedicalStudents'MentalHealthtoPersonalityTraits.BaiJunyun,WangHong,LiHua.Dept.ofGeriatrics,The1stAffiliatedHospitalofKunmingMedicalCollege,Kunming650032,P.R.China
【Keywords】Medicalstudents;SCL-90;Mentalhealth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我们于2006年6月~11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昆明地区两所医学院校355名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22份,有效率90.2%,其中男生144名,占44.7%,女生178名,占55.3%,平均年龄21.7±1.1岁,汉族276人,占85.7%,少数民族46人,占14.3%。
1.2工具
1.2.1心理健康评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试工具,SCL-90症状自评量表由90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按照5级评分(从无=1,轻度=2,中度=3,偏重=4,严重=5),阳性项目为评分≥2的项目。计算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10个因子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其他因子),共计13项指标[3]。总分≥204分为有心理问题者,总分≥220分为有心理障碍者,总分≥234分为有严重心理障碍者[4]。
1.2.2人格测验采用大五人格简式自评量表问卷(NEO-FFI)的中文译本,其特点为简明而有效,共60个项目,按5个分量表计分,分别是神经质(N)、外向性(E)、开放性(O)、顺同性(A)和严谨性(C),每个维度12题,采用5级评分[5]。FFI已被我国学者证明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6]。
1.3实施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昆明地区两所医学院校本科学生采用无记名方法进行调查,受试者自填量表时给予统一的指导语。
2结果
2.1SCL-90测定结果SCL-90量表总分为145.87±43.51,总均分为1.62±0.48,阳性项目数为39.82±22.63,各因子分在1.40~1.87之间,因子分相对较高的为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最低的是恐怖(见表1)。总分在204~220
分的有7人,在220~234分的有6人,>234分的有15人,即有心理问题者有7人,占2.1%;有心理障碍者有6人,占1.8%,有严重心理障碍者有15人,占4.6%。在本研究中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者共计28人,占8.7%。
2.2不同性别SCL-90测试结果比较用t检验对男、女生从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10个因子分的测试结果分别进行比较,由表1可见,女生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评分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人格特征采用t检验对男、女生在NEO-FFI中各分量表的得分进行比较发现,女生在神经质(N)上的得分高于男生(P0.05)。
2.4高、低分组的人格特征为了突出分析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将被试按SCL-90总分的高、低27%分组,分出高分组(SCL总分≥162分)和低分组(SCL总分≤117分),高分组的症状总分为200.93±40.23,低分组的症状总分为104.90±7.63。两组的症状总分差异非常显著(t=22.24,P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高、低分组在NEO-FFI各分量表的得分差异,结果显示高分组的N分较高,E、A、C分较低(P
2.7人格特征对症状总分的回归分析以SCL-90总分作因变量,各项人格维度分数作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N和A进入回归方程,N对症状总分的影响是正向的,而A的影响是负向的(具体参数见表5)。
分别以高、低分组的症状总分作因变量,以5项人格维度分值作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个回归方程中都只有N进入,即N与高分组(BETA=0.251)和低分组(BETA=0.326)的症状有显著关联。
3讨论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系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7],本研究初步探索了从五因素人格结构角度分析人格特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以SCL-90量表考察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者占8.7%,医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性等方面的症状较为突出,这一结果与吴花林报道[8]一致,反映出这些问题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同时,还发现男、女生的心理卫生特征表现不一致,从总体上讲女生组的心理问题多余男生组。女生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评分均高于男生。在人格特征方面,女生的神经质(N)得分明显高于男生。
一个人怎样认识周围世界和怎样适应与反作用于周围世界,即一个人的稳定的、持续的与独特的感知、体验、思维、应对与行为方式,构成一个人的人格。个体外显的情感与行为反应方式取决于其内隐的感知方式、态度与思维方式[2]。高校大学生承受着各种压力和困扰(如学业压力、现实目标、择业就业、专业兴趣和人际关系等)[7]。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大多数的症状与神经质这一人格特质有关,所以在针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如认知行为治疗、情感支持、社会技能训练等),帮助他们处理应对各种心理冲突、行为问题和情绪危机,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和社会适应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4参考文献
[1]魏俊彪.医科大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医学与哲学,2002,23(8):63-64
[2]翟书涛,杨德森主编.人格形成与人格障碍.长沙市: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10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1-35
[4]刘连龙.西部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5):339-340
[5]CostaPTJr,McCraeRR.RevisedNEOPersonalityInventory(NEO-PI-R)andNEOFive-FactorInventory(NEO-FFI).Professionalmanual.Odessa,FL:PsychologicalAssessmentResources,1992:1-15
[6]郭庆科,韩丹,王昭,等.人格测验中正反向陈述的效应.心理学报,2006,38(4):626-632
[7]肖永春,刘明波,高山川.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现状分析.复旦教育论坛,2005,3(2):50-55
[8]吴花林,王林森,马存根,等.医专学生SCL-90调查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4):392-393
【关键词】人格;精神卫生;模型,统计学;学生,医科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equationmodel,SEM)是一个包含面很广的数学模型,也常称为结构方程建模,是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新兴的统计分析手段,是近几十年应用统计学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分支,并被称为近年来统计学的三大发展之一[1]。结构方程模型的发展弥补了传统统计方法的不足,并迅速成为多元数据分析的重要工具[2]。结构方程模型包括测量方程和结构方程2个部分。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尤其是医学院校大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3]。笔者通过结构方程建模分析医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开展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某医学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该医学院校一至四年级本科生共448名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448份,收回有效问卷400份,有效率为89.29%,其中男生147名,女生253名;平均年龄为(21.6±1.5)岁。
1.2方法
1.2.1人格因素和心理健康评定[4-5]采用“大五”人格特征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1)“大五”人格特征量表由240项条目组成,包含5个人格特征类型:情绪性、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谨慎性。(2)SCL-90症状自评量表由90个反映精神症状项目组成,按不同症状群划分为10个因子,即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妄想、精神病性、其他。调查实施前,对调查员进行选拔和培训,并进行预调查,以保证整个调查的顺利完成。正式调查时,将上述量表装订成册,一次性发给被调查者,进行现场调查,问卷不记名。调查问卷回收后,由调查人员逐份核查调查表的填写情况,对发现的个别逻辑错误或缺项,尽量补救。
1.2.2结构方程分析和评价方法[6,7]首先根据专业知识建立一个合理的初始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参数估计方法有最大似然法(ML)、广义最小二乘法(GLS)、非加权最小二乘法(ULS)、加权最小二乘法(WLS)等;再次对模型进行总体评价,常用拟合指标有:比值(Ratio)、拟合优度指标(GFI)、校正拟合优度指标(AGFI)、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赋范指数(NFI)、非范指数(NNFI)等指标;最后根据修正指数(MI)对模型进行反复修正和再估计,直至模型符合要求。
抽取200份问卷对医学大学生人格特征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另外200份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AS8.2和LISREL8.80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2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最优斜交转换法提取公因子,因子分析的特征值和因子贡献率见表1,提取公因子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人格特征量表的适合性检验总MSA=0.8543,各原始变量的MSA均>0.5,说明此观测数据可以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按累积贡献率≥80%提取公因子,可提取3个公因子:因子fx1的意义主要由宜人性、谨慎性决定,命名为成熟稳重性;因子fx2的意义主要由外向性、开放性决定,命名为活泼开朗性;因子fy3的意义主要由情绪性决定,命名为情绪性。
该文对“大五”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2个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结果提示,2个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说明该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可靠,可用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构方程最终模型拟合优度指数Ratio=2.01,GFI=0.94,AGFI=0.90,RMSEA=0.06,NFI=0.98,NNFI=0.98,CFI=0.99,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且CN=216.06,提示该模型是可靠的,从整体上来说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各变量间的关系。
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新颖的统计学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体现在4个方面[15]:(1)对误差进行2次分离,从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2个层次上对误差进行分离,大大增强了统计效率和精度;(2)可分析潜变量,为潜变量的分析提供了方法学的保证;(3)可寻找因果关系,为因果关系的确定提供了数理依据;(4)可以将数理知识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结构方程模型,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各个变量间的关系一目了然,从统计学角度为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ANDERSONJC,GERBINDW.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inpractice:Areviewandrecommendedtwo-stepapproach.PsycholBull,1998,103:411-423.
[2]周涛,鲁耀斌.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在实证分析中的应用.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5):99-102.
[3]翟爱玲,李珍华,崔爱环,等.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个性特征的关系.山东精神医学,2005,18(3):140-142.
[4]LAWRENCEAP,OLIVERPJ.黄希庭,等,译.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5-148.
[5]张明园.精神科评定手册.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16-22.
[6]黄芳铭,著.结构方程模式:理论与应用.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23-26.
[7]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著.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2-120.
[8]易丹辉.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与应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9.
[9]FOLKMANS.Dynamicsofastressfulencounter:cognitiveappraisal,coping,andencounteroutcomes.JPersSocPsychol,1986,50(5):992-1003.
[10]LOUL.Universitytransition:Majorandminorlifestressors,personalitycharacteristicsandmentalhealth.PsycholMed,1994,24(1):81-87.
[13]李慧民,翟景峰.大学生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166-168.
[14]齐平,桂莉娜,蔡宝鸿.我国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进展.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23(4):437-444.
关键词自杀意念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
自杀意念是偶然体验的自杀行为动机,个体胡思乱想或打算自杀,但没有采取或实现此目的的外显行为,是自杀的游离因子。虽然自杀意念并不一定直接导致自杀行为的产生,但它是自杀行为发生的必然阶段和主要心理环节,是评估自杀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①自杀意念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心理因素作为自杀的重要影响因素已得到公认。本研究希望通过探讨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生活满意度状况,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预防、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1.1对象
共有11603名广东省某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完成测试,其中男生6964人,女生4639人,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29岁,平均年龄21.02?.46岁,大一3453人,大二3324人,大三2836人,大四1990人。测试采用一商业心理测试系统,被试在计算机上完成所有测试,本研究是2012年东莞理工学院全体在校生心理健康普查综合研究的一部分。
(1)艾森克人格问卷(EPQ):②是信度、效度较高的国际通用人格特征问卷,分为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和掩饰性(L)4个分量表。
(2)大学生人格问卷(UPI):③目前该量表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共包含60个题目,被试得分越高,说明心理问题越严重。
(3)生活满意度量表(LSIA&LSIB):④由2个自评分量表组成,即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和生活满意度指数B(LSIB),被试得分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
(4)自杀意念的评估:以UPI的第25题的回答作为判定有无自杀意念的依据,即被试是否在最近一年中常常感觉到或体验到“想轻生”,如果被试选择“是”,则判断被试为有自杀意念者,反之,则判定为无自杀意念者。
1.3统计方法
主要使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
2.1自杀意念率
在校大学生中最近一年中常常感觉到或体验到“想轻生”人数为144人,其中男生100人,女生44人,自杀意念率是1.24%(144/11603),其中女生自杀意念率0.95%(44/4639),男生为1.44%(100/6964)。有和无自杀意念组在性别上有统计学意义(p
2.2有无自杀意念大学生在人格特质、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上的得分比较
有无自杀意念大学生在人格特质、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上的得分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
2.3有无自杀意念对人格特质、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有无自杀意念(有=1,无=0)作为因变量,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作为自变量,采用向前逐步选择法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依次是精神质(B=0.070,S.E.=0.009,Wald=58.670,p
本研究显示,有无自杀意念者在精神质和神经质上差异效果量大(d>1.5),有自杀意念者得分偏高;在内外向和掩饰性上差异的效果量中等(d=0.60~0.69),有自杀意念者得分偏低,这和国内王冰蔚⑦的研究结果一样,这说明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在人格特质上要更为倔强、固执、冲动、怀疑、敌意、攻击性和自我中心,情绪上更为不稳定性,易紧张和焦虑,遇到刺激情绪反应强烈,性格上更为内向,并且行事掩饰性较低。
有无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效果量中等以上(d>0.63),有自杀意念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生活满意度较低,这和国内的诸多研究结果一致,⑧⑨这可能说明自杀意念本身就是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不断走向恶化的表现。
回归分析显示,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低的人出现自杀意念的概率更大。在人格特征方面,高精神质的人因为其自我中心性,喜欢固着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所以他们更容易走极端,导致其自我毁灭的欲望更为强烈;低精神性则因其较好的社会适应性,更容易获得社会认同,促使其自杀意念较低。内外向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子,这可能与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排解心理垃圾有关,他们更善于获得社会支持,有更多人际交往和倾诉的机会。⑩本研究结果提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减少校园自杀危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重视学生良好社会适应性和生活乐观性的培养。
注释
①卢广新,刘佚超,王艳郁等.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5):779-781.
②③④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10-211.
⑤安静,孙启武,郭兰.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与抑郁情绪、希望特质[J].心理卫生评估,2012(8):616-619.
⑥李艳兰,王小桃,胡海青等.生命价值观、应对方式与大学生自杀意念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9(10):743-745.
⑦王冰蔚.有自杀意念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11):1323-1325.
⑧李丽华,王小平.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