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人工关节置换术后。
病例三体外异物、肺结核。
病例四肺癌。
病例五骨巨细胞瘤。
病例六结石。
一、医学影像报告简介
医学影像报告是法律框架下符合医疗规范的对影像图片进行专业描述并给出专业结论的医学文书。
二、医学影像报告基本原则
逻辑性、准确、简明、全面
逻辑性
符合基本的逻辑条件,前面描述具体对应最后的结论,分析客观合理,结论真实可信或贴近结果。
准确
具备专业水平的分析与描述,最后得到客观的结论,符合最终诊断。
简明
描述语言科学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报告描述与结论简洁明了,最简单的医学语句得到最简洁的结论。
全面
影像图片观察细致,所见异常均能在描述和结论中得到体现。
三、报告基本书写要求
1.图像评估,投照偏差,部位偏差,体外异物,运动、呼吸伪影,植入或置入体内的线、管、球囊、内固定物等医疗器具
2.临床病史:非常重要,必须高度重视
3.描述性词语:医学规范,专业术语,首在定位、重在定性,主次书写或按序书写
关于定位的词语。
近心端和远心端、干骺端;骨骺、骺板、骺线;指骨、趾骨粗隆、头、干、基底部;骨皮质、髓质、骨膜;椎体、终板;股骨头承重区、头、颈;肱骨解剖颈、外科颈;对位、对线;shenton及Calve线;颈干角、CE角;Cobb角
关于形态的描述词语,点、条形、索、斑片、片状、云絮状、结节、肿块、云絮状、点状、斑点状、粟粒状、结节状、团块状、圆形、卵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分叶状、片状、条索、线状、网状、囊状、弧线形、星状、纠集、聚拢、舟状、哑铃状、牵拉
以下是常见关于密度、信号的描述性词语,密度,透亮、病灶、阴影、不透光、致密;低密度、高密度、混杂密度;混杂信号、低信号、高信号;轻度、中度、重度。
长短句区别,喜欢哪个用那个。
病灶描述一般按照部位、数量、大小、密度、边缘、形态描述,
肺癌
右肺上叶见一个/单发大小约15x13mm、边缘毛糙并短毛刺、不均高密度实性结节影。
右肺上叶见一个/单发高密度实性结节影,大小约15x13mm,边缘毛糙并见短毛刺,密度不均。
骨巨细胞瘤
右侧股骨干骺端见一个大小约28x27mm、边缘光整并见环形硬化缘、形如皂泡样改变、中心见点状骨嵴高密度影的不均低密度类圆形病灶。
右侧股骨干骺端见类圆形病灶,大小约mm,边缘光整并见环形硬化,形如皂泡样改变,密度不均并中心见点状骨嵴高密度影。
4.结论: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逻辑合理,解答需求
长短句结论区别,喜欢哪个用哪个
胰头癌Whipple术后复查,胰头、十二指肠、胆囊术后缺如,残余胰腺2枚低强化结节影,胰腺-空肠、胃-空肠、胆管-空肠吻合口管壁增厚,可疑肿瘤复发,合并门静脉及分支癌栓形成,肝包膜及大网膜腹膜种植转移、肝实质转移瘤,继发胆总管下段梗阻、肝内胆管弥漫性扩张,建议PET-CT检查。
1、胰头癌Whipple术后复查,胰头、十二指肠、胆囊术后缺如,残余胰腺2枚低强化结节影,胰腺-空肠、胃-空肠、胆管-空肠吻合口管壁增厚,可疑肿瘤复发,建议PET-CT检查。
2、门静脉及分支癌栓形成。
3、肝包膜及大网膜增厚,考虑腹膜种植转移。
4、肝实质多发软组织结节影,考虑转移;
继发胆总管下段梗阻、肝内胆管弥漫性扩张。
5.术前与术后
术前及术后报告对比,需要给出对比信息,好转、平稳或恶化、转移。
大小、范围、密度或信号、中心有无坏死、病灶毗邻关系、有无新发转移。
四、DR报告书写基本要点
1、各式各样的正常胸片报告
描述:胸廓对称,纵膈、气管居中,双肺肺野清晰,肺纹理走行自然,双肺未见异常密度影。纵隔未见增宽,双侧肺门未见增大。心脏及大血管形态、密度未见异常。双侧膈面光滑,肋膈角锐利。
双侧胸廓对称。两肺纹理走行自然,清晰,两肺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气管及纵膈居中,纵膈无增宽。两肺门大小、位置及密度正常。心脏形态、大小在正常范围内。胸膜无增厚及粘连。双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双侧肋骨走行自然,未见明显畸形及骨质破坏。
所示两侧胸廓对称。两肺野清晰,纹理走形自然。纵隔及气管居中。纵隔未见明显增宽。两膈面光滑,肋膈角锐利。心影形态大小正常。
两侧胸廓对称,所见肋骨未见异常。两肺野清晰,肺纹理走向规则,未见实变影。纵隔影未见增宽,肺门影未见增大。气管居中,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异常;两侧膈面光滑,肋膈角锐利。
结论:DR平片未见异常。胸部正位片未见异常。心、肺、隔未见异常。
正常胸部DR正位片。正常胸部DR平片。胸部立位平片未见明显异常。
心肺未见明显异常征象。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正常胸片解析:
三野三带(上中下野、内中外带)、
左四弓主动脉球、肺动脉段、左心耳、左心室
右三弓上腔静脉、肺动脉段、右心房
2、肺炎、
炎性病变和肿瘤性病变区别
炎性病变多呈云絮状、大片状或斑片状、边缘模糊有炎性渗出改变,可见空气支气管征;特殊的炎性假瘤。
肿瘤性病变多呈实性病变,密度较高,均匀或不均匀,良性肿瘤多边界清晰、光整,恶性肿瘤边缘毛糙,可见短毛刺、分叶状改变。
双肺上叶病变一定注意肺结核、肿瘤性病变鉴别,尤其注意瘢痕癌,空洞壁形态、有无壁结节、液平等。
右肺下叶见少许斑片状、条索状、云絮状高密度影,边界模糊。
考虑右肺下叶少许炎症/炎性改变,建议胸部CT检查。
3、骨折、
主要包括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
1开放性骨折或复合伤骨折影像表现可见骨质完全断裂,断端刺破穿透皮肤,周围软组织血肿,断端对位、对线明显不良,错位、成角、旋转、挛缩畸形。
2闭合性骨折包括横行、线性、斜行、粉碎、旋转、a、横行骨折可见横行骨折线,边缘清晰、锐利,对位、对线良好。
b、线性骨折可见纵行骨折线,边缘清晰、锐利,对位、对线良好。
c、粉碎性骨折可见多发骨折线,骨质碎裂、游离,边缘清晰、锐利,对位、对线一般不良,可见错位、成角、d、旋转骨折可见断端旋转、对位、对线一般不良,可见错位、挛缩、成角畸形。e、撕脱骨折可见游离小碎骨片,边缘清晰、锐利,与主体骨形态一致。
f、压缩骨折一般发生于脊椎,主要指椎体变扁、塌陷,g、青枝骨折特指儿童骨折,因有机质含量高、韧性好,可见骨皮质局部凹陷、骨质密度增高,髓腔及对侧骨皮质无异常。
h、应力性骨折或疲劳性骨折,多指长期微小力量长期挤压导致多发微小骨折,多以骨质嵌插、骨膜反应为主要表现,腓骨及足跖骨多见。
下图依次是横行骨折、纵行骨折、斜行骨折、斜行错位骨折、旋转骨折、青枝骨折、粉碎性骨折。
断端的位置(对位)包括正常、移位、挛缩、嵌插、分离。对位一般是指远端对近端、前端对后端,对位良好断端距离适中、中心位置无偏移,对位不良包括断端偏移约20%以上为移位(错位),断端局部受外力部分融合为嵌插,断端距离增加为分离,远端受力近端移位为挛缩。
描述:右侧肱骨头颈及上段骨折不连续,见多发条形低密度影,对位、对线不良,断端分离、旋转、成角畸形,周围软组织肿胀并密度增高。
结论:右侧肱骨上段粉碎性骨折,断端分离、旋转、成角畸形,周围软组织肿胀。
描述:右侧肱骨上中段骨折内固定术后复查,肱骨上中段骨质不连续并见多发条形低密度影,对位、对线尚可,断端边缘锐利,金属内固定物在位,未见断裂及移位。周围软组织肿胀。
结论:右侧肱骨上中段骨折内固定术后复查,内固定物在位,对位尚可,建议复查。
描述:右侧肱骨上段骨皮质不连续,可见多发条形低密度影,对位、对线不良,断端边缘见少许骨痂形成,软组织见条形钙化灶,周围软组织肿胀。体外见石膏外固定物高密度影。
诊断:右侧肱骨上段骨折外固定术后改变,对位不良,断端骨痂形成、骨化性肌炎,建议复查。
4、气胸、
影像表现:
右侧胸腔见大片状极低密度影,其内未见肺纹理,压缩肺边缘清晰、锐利,肺组织体积缩小、密度增高。
主动脉球突出并见环形钙化灶。
右膈抬高、圆隆,膈下肝区见多发粒子高密度影。
影像诊断:
1、右侧气胸并右肺完全性肺不张。
2、左肺纹理增强。
3、右膈膨升。
4、胸主动脉硬化。
5、胃癌肝转移粒子植入治疗后改变。
5、肺癌、
中央型肺癌模板
描述:左肺门见巨大团块状高密度影,大小约50x50mm,边缘毛糙并见多发短毛刺,密度不均。
结论:左肺中央型肺癌,建议胸部CT检查。
周围型肺癌模板
左肺上叶见结节状高密度影,大小约10x10mm,边缘毛糙,密度不均。
左肺上叶实性结节影,考虑周围型肺癌,建议胸部CT检查。
肿瘤描述性词语:团块、团块状的、结节,结节状、分叶状、毛刺样、不规则、毛糙的、边缘模糊的、均匀的、不均匀的、最大、最小、考虑的、可疑的、推荐的、建议的。
6、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骨关节病变主要描述关节对位关系,包括对位良好、半脱位、完全脱位;完全脱位包括前脱位、后脱位。
半脱位部分关节对位不佳。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RCO分期主要看股骨头形态,重点看承重区有无塌陷,股骨头骨质破坏、密度改变程度。
描述:双侧髋关节对称,双侧间隙略变窄,双侧髋臼边缘毛糙,骨质密度不均增高。双侧股骨头变扁、塌陷,右侧为著,骨质碎裂、密度不均,关节面下可见小囊性低密度影及斑片状高密度影。右侧Shenton及Calve线不连续。双侧股骨上段骨质形态、密度未见异常。周围软组织未见异常。
结论:1、右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RCOIV期)、半脱位。2、左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RCOIV期)。
术后复查
描述:右侧髋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改变,假体关节在位,间隙良好,周围骨质密度未见异常。
左侧股骨头变扁、塌陷,骨质碎裂、密度不均,关节面下可见小囊性低密度影及斑片状高密度影。左侧股骨上段骨质形态、密度未见异常。周围软组织未见异常。
结论1、右侧髋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改变,请结合临床。2、左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RCOIV期)。
8、强直性脊柱炎
描述:双侧骶髂关节间隙消失并关节面骨性融合,骨质密度增高。所见腰椎边缘见条形骨化密度影,多发骨桥形成,形如竹节样改变。周围软组织未见异常。
结论:双侧骶髂关节骨性融合并竹节椎,符合强直性脊柱炎表现。
9、骨巨细胞瘤
骨肿瘤
定位最重要,解剖位置决定大部分肿瘤的性质。
长骨干骺端多为骨巨细胞瘤、骨肉瘤、纤维肉瘤。
短骨多为内生软骨瘤、骨囊肿、脂肪瘤。
多发多转移瘤,部分为系统性病变。
定性看肿瘤形态、密度。
肿瘤边缘光整、可见硬化缘、邻近骨皮质受压变薄,未见骨膜反应,良性肿瘤。
肿瘤边缘毛糙,边界不清,可见虫噬样改变,骨皮质消失、破坏,散在大量骨嵴,骨膜破坏,阳光征或Codman三角形成,恶性肿瘤。
多发转移瘤,高密度的成骨性转移多为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低密度的溶骨性转移多为肺癌、卵巢癌、肝癌、肉瘤、胃癌、结直肠癌等。
骨巨细胞瘤属于交界性肿瘤,可良可恶。
描述:左侧胫骨干骺端见类圆形均匀低密度影,大小约60x50mm,病灶边界清晰并突破关节面,邻近外侧骨皮质受压变薄。
左膝关节未见骨折及脱位征象。周围软组织未见异常。
A60x50mmsized,round,homogeneousradiolucentdensitylesionwithwell-definedmarginisrevealedinthemetaphysisofproximaltibiawithextensiontoarticularspace,theadjacentlateralcortexisthinnerbycompression.
Noevidenceoffractureordislocationisrevealed.Thesofttissuearoundjointisnotswelling.
结论:Aradiolucentmassinthemetaphysisofproximaltibia,consistentwithGiantcelltumor,Biopsyissuggested.
左侧胫骨干骺端低密度肿块影,符合骨巨细胞瘤表现,建议结合病理穿刺结果。
五、低年资医生报告容易出现的问题
1、各种线、管、固定物不识别
PICC和CVC、输液泵和输液港、内外固定物(石膏及夹板、骨锁、克氏针、钛合金骨网)、双J型管或猪尾管、心脏起搏器及植入型转复除颤器、人工假体关节、医美假体(乳腺假体、隆鼻假体、颌面部假体)
2、解剖定位不准确
前方、前缘、前份、前部,代表什么?上中下野和叶区别;股骨头、颈、干;指趾骨粗隆、头、干、基底部;骨膜、骨皮质、骨髓质;
3、体外异物还是体内
衣物;饰品;金属内固定物;金属异物;乳头(很重要,不要误诊);
4、什么样的报告最难写?
边缘性病变的报告最难诊断,也就最难写;同影不同病的报告最难写;良恶性质不明的报告最难写。
六、可看可不看的忠告
以下不一定有用,不一定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进窄门、走暗路、耕瘦田
3、如果没有更多的选择,选择一个行业,坚持做到顶尖,做不到顶尖就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