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屋检测鉴定报告——房屋检测鉴定报告办理流程:
CNAS章/CMA章/CAL章的区别:
1.CNAS证书:实验室认可证书,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hinaNationalAccreditationServicefor
ConformityAssessment,CNAS)颁发,是正式表明检测实验室具备实施特定检测能力的第三方证明;
2.CMA证书:中国计量认证(ChinaMetrologyAccreditation,CMA),计量认证是国家对检测机构的法制性强制考核,是政府部门对检测机构进行规定类型检测所给予的正式承认
1.受理委托;
2.初始调查,摸清房屋的历史和现状;
3.确定鉴定方案;
4.现场查勘、测试、记录各种损坏数据和状况;
5.检测验算,整理技术资料,全面综合分析;
6.论证定性,做出综合判断,评定等级,提出处理建议;
7.签发鉴定报告(鉴定人员签名并加盖房屋安全鉴定专用章)
IMG_1276u=3241968540,2559167123&fm=23&gp=0
二、房屋检测鉴定报告——房屋建筑安全检测报告常出现的几个问题
一、报告格式错误
1.报告封面:格式和字体不正确,封面的报告名称和报告内容里名称不符。
2.说明页:格式不正确。
3.正文间距问题:正文行间距均是2倍行距(表格与图形除外)
4.目录页:格式、字体、行间距都不正确,经常没有及时更新。
5.页码问题,封面页码标注和实际页码不对应,错误类型:后一页中,第x页和共x页没有对应、有中间有符号的、有改了页码不会自动更新的。
6.检测依据的序号应用小括号,而不是中括号。
7.项目编号:报告中涉及的项目编号均用(1)格式,不要用(1)格式或1)等其他格式。
8.表格样式:表格边框底纹用1.5倍外边框式表格,字体5号字体。
9.版本问题:有些报告中在WPS显示正常,在word中显示就是另一状态。
二、符号、字体错误
1.表头的字体错误,表头的表示错误,如“表6.1”错误,应写成“表6-1”。
2.图示轴线没有消隐,图号错误,应是“图6.1”
3.图的轴号编写错误,上下轴号应从左往右,从1开始编,左右轴号,应从下往上,从A开始编。报告中平面图应与倾斜沉降中的示意图形状一致。
4.报告里的符号错误,如“Mpa”错误应是“MPa”,“Kpa”“错误应是kPa”等。
5.钢筋符合通常用SJQY字体来表示,部分报告编制人,通常把钢筋后面的字体也跟着改为SJQY字体,应是统一标准,汉字是小四宋体,英文和数字字体应是“TimesNewRoman”。
6.报告中所有字母与数字均用罗马字体“TimesNewRoman”。
三、测距尺寸错误
1.倾斜、沉降的高度和间距测出来不一定是整数,报告经常出现如“7000mm”等数据,多数是“7003mm”等实测数据。
2.钢板的厚度,小数点后应保留2位,但是报告里有保留1位的,甚至还有整数的。
3.沉降观测中,选个参照点后,后面的测点通常正负号都有的,而不是每个报告都清一色的正号;沉降差是值,应无正负号。
4.挠度计算应统一标准,4m以下的构件测3个点,4m以上的构件测5个点。
四、报告前后不统一
1.挠度的测量,项目负责人竟然把测的点都给改了,基本的原则都没有。
2.完损表的内容与附件照片内容不符,原因可能修改了前面,忘记把照片一起修改了。
4.同样模版的报告,不同项目负责人编写的,编写的版本都不一致,每人一个版本,建议按照报告模板执行。
5.一审中提到的问题没有修改完就送二审,且二审的版本和一审就有差别;三审的版本中,二审问题没了一审问题又出现了。
五、原始资料问题
1.原始资料编写距离、厚度等数据。
2.混凝土强度等原始资料应写明构件名称,已发现很多次漏写。
3.原始数据应是真实测量的数据,请注意数据的真伪性。
4.当把审核单拿回修改时,需在审核单上修改一栏写清修改回复,如没有修改的,需写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