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以消费者名义在市面上购买了多款猪肉水饺送去权威第三方机构检测,样品均在品牌电商旗舰店、品牌线下自营门店、美团小象超市或百货超市等渠道线上购买。
涉及湾仔码头、正大、海霸王、必品阁、思念、三全、龙凤、广州酒家、千味央厨、壹号土猪等10个知名品牌。
第三方检测机构采用的检测方法为GB/T38164-2019《常见畜禽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
检测结果显示:
三全玉米猪肉饺子样品,检出了黄牛成分、猪成分及鸡成分。
该品牌产品包装配料表,标注了“猪肉、鸡肉、鸡粉调味料”,还标注“此生产线也加工含有芝麻、花生、鸡蛋、鱼、虾及其制品的其他食品”。
正大、必品阁的猪肉水饺样品均检出猪成分、鸡成分,这两个品牌的送检样品包装配料表标注含有猪肉,没有标注鸡肉。
广州酒家、壹号土猪样品被检出含有猪成分和鸡成分,其包装配料表标注含有猪肉和鸡粉调味料。
湾仔码头、思念、千味央厨、龙凤及海霸王的样品,均被检出含有猪成分和鸡成分,包装配料表中标注含猪肉和鸡肉。
02
企业回应
针对此次检测结果,涉及到的企业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三全食品:
三全食品公司产品严格按照配料表投料生产,包装标识配料信息真实。因同一生产车间生产有牛肉类产品,可能存在气溶胶干扰,所以检出牛肉成分不代表有牛肉投料。该负责人称,牛肉价格远高于猪肉和鸡肉,逻辑上不存在更换原料的主观故意。
正大集团:
同时,公司对南都送检的同批次产品留样送样至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为GB/T38164-2019,结果显示:鸡源性成分“检出”。
经对本批次产品的生产周期和生产过程进行排查后发现,该生产线在2月20日生产本批次产品之前,于2月18日生产过含有鸡肉原料的产品,而生产线在每批次产品生产结束后均进行了全面的清洁消毒,生产线的卫生完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专家认为,出现此类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GB/T38164-2019这个PCR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非常高,且只能定性,不能定量。如存在不同的动物源性原料共用生产线、使用含有动物源性成分的辅料或者在储运及检测过程中存在交叉情况的,由于残留不同的基因片段,就会存在被检出的可能性。
为进一步确定水饺中鸡肉成分的含量,正大集团将同批次产品送至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指定食品复检机构)进行定量检测,结果为:猪肉含量24.5g/100g,鸡肉含量未检出(<0.1g/100g)。
必品阁:
针对必品阁水饺样品检测情况,8月9日,希杰(青岛)食品有限公司向记者表示,公司产品“王饺子(玉米猪肉)350g”,产品配料中不含鸡肉,且经排查复合原料中均无鸡肉。公司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要求,在每批次产品生产结束后,对生产线进行全面的清洁消毒,且在该批次产品生产前也未生产含有鸡肉的其他产品。公司保证在生产过程中,不存在使用鸡肉替代猪肉,掺杂掺假、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03
这是正常情况,还是违规行为?
对于此次检测,不少消费者内心恐怕会犯嘀咕:猪肉水饺为何会检测出鸡肉成分?这到底是正常情况,还是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对于各大企业给出的回应,是否合规,又该如何解读?
针对以上疑问,媒体和专家都给出了解释和科普。
SGS通标健康食品行业技术专家卢祝娣告诉媒体,从GB7718标签合规的角度,食品名称应能反映食品的真实属性,且真实、准确,在食品名称中出于反映食品真实属性需要,提及某种配料或成分是合规的。
此次送检的10款产品的食品名称都能体现真实属性,食品名称中提及的配料“猪肉”在配料表中存在,符合事实,食品名称的标示合规。预包装食品标签要求标示配料表,并按GB7718要求标示各种原料、辅料和食品添加剂,如果产品配料使用了鸡肉,应作如实标示。
综合专家给出的解释,此次被检测出鸡源性成分的10款猪肉饺子,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产品配料表中已明确标注,除了猪肉外,添加有鸡肉;
第三种,生产线或生产环境与其他含鸡肉或牛肉的产品公用;
结合专家解释,《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对食品标签的要求,以及各企业给出的说明,基本可以判断,这10款饺子都符合要求,不存在违法违规的情况。
04
合法合规,但难挡消费者吐槽
虽然此次事件企业和权威人士都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但还是无法抵挡网络上众多消费者的吐槽。
“看配料表早发现很少有纯猪肉水饺,基本都是鸡肉,大豆蛋白来凑数。还是市场监管处罚太松,很难不让人怀疑企业在偷工减料。”
有不少消费者认为,这些企业的行为虽然合法合规,但并不代表就合情合理,就像去饭店点了盘猪肉饺子,结果发现后厨往馅儿里加鸡肉,肯定要找老板要说法。
还有很多消费者表示,买水饺时只看名称,不习惯看配料表,对这部分人来说,就容易构成误导。
难道猪肉水饺真的需要添加鸡肉吗?为什么近年来速冻水饺的市场一直在下行?消费者真增的需求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