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猫7岁,中华田园猫,母猫已绝育。体重下降,3个月前体重3.9kg,目前2.7kg,食欲不振,精神还可以。免疫驱虫齐全。
2.临床检查
2.1体格检查
TPR正常,BCS2/9,腹部触诊可见明显团块
2.2实验室检查
表1爱德士五分类血常规
表2爱德士生化17项
2.3影像学检查
图1腹部右侧位片
图2腹部腹背位片
X光所见:脾脏区域可见明显占位病变
图3脾脏肿物超声
图4脾脏肿物超声
超声所见:脾头区域可见质地回声不均的团块,最大约3.88x3.08cm。
3.术中探查
图5脾头区域肿物
图6肿物与胰腺、网膜粘连
4.细胞学检查
图740x10
图8100x10
5.组织病理
图9脾脏肿物
图10脾脏肿物
组织病理描述:对一只6岁7个月母猫的脾脏肿物粘连至胰脏/大网膜的3张切片进行检查。可见由肿瘤性上皮细胞排列成管状、巢状和片层状组成的肿瘤,广泛性扩张并浸润至脾脏实质,伴有促结缔增生及纤维间质。可见大量坏死和炎症。单个肿瘤细胞呈立方形或多边形。可见细胞质边界不清晰,伴有少量至大量双嗜性至颗粒性嗜酸性细胞质,伴有数量不等的酶原颗粒。基底细胞核呈圆形,伴有细点状染色质及清晰程度不等的核仁。常见有丝分裂,平均为1个/HPF。可见多灶性坏死区域。所检查血管内未见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延伸至样本边缘。未见淋巴结。
组织病理诊断:腺癌、符合胰腺癌、累及脾脏。
6.治疗情况
●布托啡诺0.2mg/kg/h,5天
●加巴喷丁10mg/kg,po,bid,5天
●马罗匹坦1mg/kg,sc,sid,5天
●米氮平1.875mg,po,sid,5天
●抗生素预防感染,液体治疗,纠正水合状态,低脂流食强饲满足肠内营养需求
开腹探查后第4天,食欲无明显好转,无呕吐症状,排尿排便正常,体重较入院时略有回升,2.77kg(增加0.07kg)。超声发现少量腹腔积液,脂肪回声增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见脂肪背景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提示腹膜炎、脂肪炎(见图11,12)。
图11
图12
术后2周左右,由于持续的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沟通做好临终关怀,安乐死处理。
7.分析讨论
根据以前的报告,转移的常见部位是肝脏、腹膜和局部淋巴结,尽管也报道过向肺、脾脏、卵巢、肾脏、胸膜、心脏膈肌和胃肠道的转移。胰腺癌和胆管癌与皮肤副肿瘤综合征有关,该综合征可能对称性地发生在腹部、面部和四肢,表现出非瘙痒性的脱毛,有报道称通过切除胰腺肿瘤可消除该综合征(但在这项研究中,没有猫出现副肿瘤性脱发)。皮肤和内脏脂膜炎、脂肪炎也与猫胰腺肿瘤有关,这可能是脂肪水解酶全身释放的结果。
34只猫中有3只(8.8%)存活超过1年。在这三只猫中,一只患有低分化肿瘤并伴有淋巴结转移,但在死于进行性疾病之前存活了414天,这只猫是通过腹部探查、肿瘤切除和淋巴结活检确诊的,在12次剂量的吉西他滨和美洛昔康治疗后,猫仍然没有可测量的疾病,但是当使用节律性环磷酰胺时,肿瘤开始生长。在接下来的7个月里,随着肿瘤的发展,临床医生从卡铂到米托蒽醌再到洛莫司汀(CCNU),然后是节律性苯丁酸氮芥。另一只猫存活了510天,通过胰腺肿块的细针抽吸被诊断为上皮瘤形成,这只猫最初接受吉西他滨,然后卡铂,再然后随着肿瘤的发展接受环磷酰胺。第三只猫在通过完全手术切除被诊断为外分泌型胰腺癌之前,已经患有糖尿病2年,它接受了5剂吉西他滨治疗,在体检发现进行性疾病前存活了1年,后续主人选择不再治疗,也中断了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