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体检报告了解身体健康——常用体检项目指数解读

许多人在健康体检后,面对体检报告单上的多项指标和检查结果总有些摸不着头脑。比如“心律不齐”到底是在说什么血压怎么看高还是低、尿常规到底都查了些什么、肿瘤筛查真的有必要吗......我们针对体检中查出的异常结果较多的项目以及广大体检者询次数多的项目进行了汇总整理,详细的解读一下各个体检结果指数的含义,帮助大家正确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一、测血压

高血压常常被人们挂在嘴边,可什么是高血压呢血液好比水,水压就是水对于水管的压力,血压就是血液对血管的压力,高血压就是对于血管的压力相对于正常增大了。如果水压太大,水管会爆,如果血压太高则血管也会破裂(特别是心脑血管破裂引发中风等危害)。

血压是衡量我们身体状况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可能有些人还不知道,血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会随着年龄、体型、生活习惯以及身体状况的变动而变化的~血压过低过高(低血压、高血压)都会造成严重后果。

血压过低会使身体各部分的营养、氧气供应不足,产生眩晕、无力,甚至晕厥,同时也会增加卒中风险;血压过高会伤害各个器官组织,包括血管、心脏肾脏等,也会增加卒中风险。

各年龄正常血压参考值

年龄

收缩-男

舒张-男

收缩-女

舒张-女

16-20

115

73

110

70

21-25

71

26-30

75

112

31-35

117

76

114

74

36-40

120

80

116

77

41-45

124

81

122

78

46-50

128

82

79

51-55

134

84

56-60

137

139

61-65

148

86

145

83

收缩压

舒张压

正常血压(含高值状态)

90-139mmHg

60-89mmHg

高血压

≥140mmHg

≥90mmHg

低血压

≤90mmHg

≤60mmHg

要注意的是在测量血压的时候,不同的情况、姿势、身体状态也会有不同的测量结果,在测量血压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在测血压前,先平静坐片刻,使精神安静下来。

2.情绪紧张和激动之后不马上测血压。

3.剧烈运动之后和劳动之后不马上测血压。

4.测量时坐正,把上衣一侧袖子脱下,不要卷起紧的衣袖,手臂平放,手心向上,上臂和心脏在同一水平位上,肌肉要放松。如果是卧位,也要使上臂和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不能过高或过低。

5.测血压时精神不要紧张,不要屏住呼吸,因为屏住呼吸可使血压升高。

二、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也是体检中常做的体检项目之一,对尿常规的理解多数人还停留在泌尿功能检查的阶段,其实尿常规还能了解肾脏等器官的健康情况,以及其他器官的疾病对肾脏功能有无影响、药物治疗对肾脏有无影响、观察治疗效果等。

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比重、酸碱度、尿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红细胞(潜血)和白细胞。

指标分析

名称

正常

异常

酸碱度(PH)

4.6-8.0(平均值6.0)

增高常见于频繁呕吐、呼吸性碱中毒等

降低常见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等

尿比重(SG)

1.015-1.025

增高多见于高热、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降低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孟肾炎等

尿胆原(URO)

<16

超过此数值,说明有黄疽

隐血(BLO)

阴性(-)

阳性(+)同时有蛋白者,要考虑肾脏病和出血

白细胞(WBC)

超过五个,说明尿路感染

尿蛋白(PRO)

阴性或仅有微量

阳性提示可能有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性病变

尿糖(GLU)

阳性提示可能有糖尿病、甲亢、肢端肥大症等

胆红素(BIL)

阳性提示可能肝实质性或阻塞性黄疽

酮体(KET)

阳性提示可能酸中毒、糖尿病、呕吐、腹泻

尿红细胞(RBC)

阳性提示可能泌尿道肿瘤、肾炎尿路感染等

尿液颜色(GOL)

浅黄色至深黄色

黄绿色、尿浑浊、血红色等就说明有问题

检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容器必须清洁:一般采用体检中心提供的专用容器。

2.防止采集标本时被污染:女性应避开月经期,以防影响结果,最好能在检查前一天清洁阴部,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如果采集时有异物掉入,要重新取样。

3.取中段尿:一般尿液检查须弃头尾,避免干扰,如有特殊要求医师会说明。

5.近日服用药物情况:如服用维生素C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应向医师说明。

肝功能检查目的在于探测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

同时也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比如是否患有急、慢性肝炎、酒精肝、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及肝胆系统疾病等。

通常我们会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指标来衡量肝功能,如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转氨酶、r-谷氨酰转肽酶。

谷丙转氨酶(SGPT)

正常情况

(15-40)u/ml

增高

肝炎,脂肪肝,肝脏肿瘤,肝硬化,溶血性疾病,心肌梗塞,肌肉病变。

降低

r-谷氨酰转肽酶(r-GT)

低于50IU/ml

肝内和肝外梗阻性黄疸,肝炎,肝硬化,酒精或药物性肝损害。

谷草转氨酶(SGOT)

(8-28)mmol/L

心肌梗塞急性期,肝炎,心肌炎,胸膜炎,肾炎,肺炎,肌炎。

总胆红素

(5.1-17.1)umol/L

急、慢性肝炎,梗阻性黄疸,血色素沉着症,肝癌,胆结石,胆管炎,肝硬化,溶血性疾病。

间接胆红素

(1.7-13.7)umol/L

溶血性疾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

直接胆红素

(0-3.4)ummol/L

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损害,肝癌,肝内结石,胆道阻塞。

碱性磷酸酶(AKP)

成人:(3-13)金氏单位;儿童:(5-28)金氏单位;

阻塞性黄疸,肝炎,肝癌,畸形性骨炎,佝偻病,软骨病,骨转移癌,骨折修复期。

血清总蛋白

(60-80)g/L

总蛋白增高,脱水;

血液稀释,饥饿,营养不良,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严重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糖尿病,烧伤,蛋白质吸收功能障碍的胃肠道疾患,出血。

血清白蛋白

(35-50)g/L

脱水;

营养摄入不足,肝硬化,烧伤,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

血清球蛋白

(20-30)g/L

感染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结缔组织病,肝硬化,疟疾,丝虫病等;

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营养不良。

血常规检查多是为了辅助一些特殊检查而做的辅助检查,其测量指数更是种类繁多,下表就是一些会遇到的血常规检查指数。

血红蛋白(Hb)

参考值

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烧伤,休克等。

贫血,出血等。

红细胞(RBC)

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

白细胞(WBC)

成人(4.0-10.0)×10×9/L

各种细菌感染,炎症,严重烧伤,也可能是白血病。

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血小板

(100-300)×10×9/L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等。

网织红细胞计数

0.5%-1.5%

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时。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0.01-0.05(1%-5%)

细菌感染,炎症。

病毒性感染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0-0.70(50%-70%)

细菌感染,炎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

0.005-0.05(0.5%-5%)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等。

淋巴细胞

0.20-0.40(20%-40%)

百日咳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

免疫缺陷等。

单核细胞

0.03-0.08(3%-8%)

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等。

注意事项: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3.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4.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6.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7.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肾功能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肾脏病,并且可了解肾脏受损的部位和程度,还有助于诊断和指导治疗。医学上常用尿液显微镜检查和化学检查以及血液的某些化学检查等指标来衡量肾功能的变化。

常用指标

血尿素氮(BUN)

二乙酰-肟显色法1.8~6.8mmol/L尿素酶-钠氏显色法3.2~6.1mmol/L。

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大量内出血、烧伤、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血肌酐(Scr)

成人男79.6~132.6μmol/L,女70.7~106.1μmol/L;小儿26.5~62.0μmol/L全血88.4~159.1μmol/L。

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

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

血尿素

3.2~7.0mmol/L。

升高表示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血尿酸

成人男149~417μmol/L,女89~357μmol/L;>60岁男250~476μmol/L,女190~434μmol/L。

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

尿肌酐(Cr)

婴儿88~176μmmol·kg-1/d;儿童44~352μmol·kg-1/d;成人7~8mmol/d。

饥饿、发热、急慢性消耗等疾病,剧烈运动后等。

肾衰、肌萎缩、贫血、白血病等。

尿蛋白

生理性增加

体位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发热、情绪激动、过冷过热的气候等。

β2-微球蛋白清除试验

23~62μl/min

肾小管损害。

1.做肾功能检查最重要的一项是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前要空腹,不要喝水不要吃东西不要吃药。

2.留取晨尿:尿常规检查一般留取晨尿检测最为适宜。晨尿是指早晨起床时第1次小便,相对较浓,尿中的有形成分要比白天稀释的尿液为多,比较容易发现尿液的异常,也可避免饮食、饮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3.留取的尿液标本应在1小时内送检:以免因酸碱度的变化影响尿中的有形成分,如红、白细胞的破坏或皱缩变形;特别是做尿红细胞显微镜检查时,新鲜的尿液标本才符合要求。

4.留取中段尿做尿常规检查:以避免尿道口炎症、白带等物污染尿液影响检查结果。留取中段尿的方法是在留小便时,先排掉前一段小便,留取中间的一段,最后一段小便也不排入。

5.12小时、24小时尿液留取:12小时尿一般是留晚7-晨7时的小便,到晚上7时先将小便排尽弃去,然后将晚7时后的小便留置在容器内,一直留到次日晨7时尿为止。24小时尿留取,首先弃去起床时的尿(早晨7时),将7时以后的尿留置在容器内,一直留到次日晨起床7时尿为止。记录12小时或24小时尿总量(或秤尿的重量)后,将尿搅匀,留一小瓶(50-100ml)尿样本送检。

6.女性月经期一般不宜留取小便送检:以免经血混入小便,造成血尿的假象。

肠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为多见,男性高于女性,如不及时治疗,长期反复发作,会增加癌变的风险。

肠胃病常见症状:

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泛酸、打嗝、饭后饱胀感、压迫感,胃酸、胃痛、胃堵、胃胀、胃寒、胃热、胃痉挛、厌食、消化不良、腹泻、便秘、肠鸣、脓血便、便不成形、粘液便、柏油便等。

项目简介

1、胃蛋白酶原

通过其血清测量值的不同,在各胃部疾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价值。

2、胃泌素

刺激胃泌酸腺区黏膜和十二指肠黏膜的DNA、RNA和蛋白质合成,从而促进其生长。在临床上能观察到,切除胃窦的病人,血清胃泌素水平下降,同时可发生胃粘膜萎缩;在患有胃泌素瘤的病人,血清胃泌素水平很高,且多伴有胃粘膜的增生、肥厚。

3、淀粉酶

数值偏高常见于胰腺肿瘤引起的胰腺导管阻塞、胰腺脓肿、胰腺损伤、肠梗阻、胃溃疡穿孔等;偏低常见于肝硬化、肝炎、肝癌、急性或慢性胆囊炎等。

4、便常规

检查大便性状、颜色等是否正常,有异常细菌、细胞等。

5、便潜血

检查大便是否含有血细胞,用于消化道出血,肠道炎症,痔疮等的筛查及辅助诊断等。

6、胃部彩超

了解胃蠕动情况,胃部是否有占位性病变。

7、血沉检查

用于心肌梗死和心绞痛,胃癌和胃溃疡,盆腔癌性包块和卵巢囊肿等的鉴别,也用于结核病和风湿热的病情变化及疗效观察等。

8、幽门螺旋杆菌

主要用于胃炎、胃溃疡、胃癌的早期筛查。

9、癌抗原(CA-125)

主要用于卵巢、子宫内膜、结直肠、胃肠等肿瘤的早期筛查等。

10、糖类抗原(CA-50)

主要用于胰腺、胃、肺等器官的肿瘤筛查等。

11、糖类抗原(CA72-4)

主要用于胃癌、直肠癌的早期筛查等。

12、无痛胃肠镜

检测无痛苦,创伤小,更精确,对消化道出血、息肉、溃疡狭窄还可以进行多项微创治疗,尤其是一些微小病变甚至粘膜层的病变,均可明确诊断。并且具有放大功能,更进一步增加了诊断的准确性等。

1、检查前一天晚餐不宜过饱,不能进食刺激性食物。晚9点以后禁食,禁水,不服药,不吸烟。检查当日禁食,禁水。如果没有按此执行,最好把检查推迟到另一日期。

2、注意饮食,三餐规律,冷热适度,少进食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少喝浓茶和咖啡;少碰煎炸油焖等人为加工过的食物;多吃新鲜瓜果蔬菜。

3、一旦发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每年一次体检,同时每2至3年做一次胃镜和肠镜。

心脑血管检查中,着重检查的是动脉硬化,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血管的血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或者发病,建议预防动脉血管硬化要定期检查。

预防心脑血管病变的预防方式有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为戒烟戒酒,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减少高脂肪营养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病症的人更应该多注意,积极配合治疗。

常见检查项目

血脂

检查项目包括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脂浓度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此检查有助于诊断动脉硬化症,冠心病及肾病综合症的诊断。

血流变

监测是否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心肌梗塞、血栓形成等危险因素。

动脉硬化检测

具有无创、准确的特点,对四肢动脉血管硬化程度分析,有助于诊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血管弹性下降,硬度增加,内膜增厚,斑块及狭窄等异常病变,实现早检测、早诊断。

经颅多普勒

能检测颅内及颅外各血管及其分支,甚至可以对微小的脑动脉瘤进行检测。对脑动脉硬化、脑动脉供血不足、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狭窄、脑血管闭塞、脑出血性及缺血性中风的诊断及鉴别有重大作用。

颈动脉彩超

检查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有无狭窄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心脏彩超

检查是否有高血压性、动脉硬化性、风湿性、先天性等心脏病变及心肌病。

1.检查前,耐心等待,保持安静平稳的心态;

2.检查前请勿剧烈运动、抽烟及大声激动的谈论;

3.该项检查不受饮食的影响,但也要合理饮食,休息好。

现在体检中心一般采用静脉血液测量,家庭一般采用指血(毛细血管)来测量。

检查项目指数

血糖参考值及一般诊断标准

诊断条件

静脉-全血

毛细血管

正常参考值-空腹

3.9~6.1

正常参考值-餐后两小时

7.8以下

糖尿病-空腹

6.1以上

糖尿病-餐后两小时

10以上

11.1以上

糖耐受量受损-空腹

小于6.1

糖耐受量受损-餐后两小时

6.7~10.0

7.8~11.1

空腹血糖受损-空腹

5.6~6.1

空腹血糖受损-餐后两小时

6.7以下

餐后胰岛素:正常指标是3.9-7.8;

餐后胰岛素糖尿病参考值是:

·4.4-8.0良好;

·小于等于10.0是一般;

·大于10.0是不良。

另:轻度糖尿病:7.0~8.4mmoi/L;

·中度糖尿病:8.4~10.1mmoi/L;

·重度糖尿病:大于10.11mmoi/L。

注:·孕妇空腹不超过5.1mmol/L。

·除血糖外,糖尿病的诊断通常还需要配合糖耐量的检测;

·有糖尿病史的,建议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最好也可以定期检测静脉血糖。

提到X光透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想到它对人体的危害,但其实,在检查过程中的辐射量是微乎其微的,而且它也是现代医疗检查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检查手段。X光透视的优势也是别的检查无可取代的,其简便易行,能立即得到检查结果,可同时观察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常做的X光检查有:胸部X光和消化道造影。

胸部X光

主要检查肺部、心脏、主动脉、纵膈以及胸腔内骨胳等疾病。

消化道造影

检查胃、食道、小肠、结肠等粘膜的构造、形状及蠕动的情况,还可以发现息肉、溃疡及消化道的肿瘤等疾病。

普通进行的x射线照射,成年人每年不超过一次,中老年人需要做防癌检查也最好控制在一年一次以内。

正在发育的青少年和孕期的孕妇做x光检查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可逆的影响,事前一定要慎重。

在进行x光检查的时候要去掉可以形成阴影的物品,避免影响检查结果,造成错误判断。

肿瘤筛查是早期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的重要途径。体检中各项血液检查指标,B超、X光、肛门直肠指检,妇科体检中的巴氏涂片、乳腺钼钯摄片等都是常用的筛查肿瘤的方法。肿瘤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呈直线上升趋势,从50岁开始更是应将肿瘤筛查做为重点检查项目。

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发生反应升高的一类物质,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类和糖类,医学上称为肿瘤标志物,英文名称是TumorMarker,通常简称TM。其存在于细胞、组织、血液或体液中,可通过生物化学、免疫学等方法进行检测。目前在临床中,TM主要用于肿瘤患者的辅助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观察、监测肿瘤有无复发、指导后续治疗等。

肿瘤标志物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人体内产生的一些特殊物质,这些物质在癌症患者体内含量明显超过正常人,通过抽血测定其含量就可为癌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肿瘤标志物与影像学、细胞学、内外科、彩色多普勒、CT等检查相配合,能够增加诊断的准确率,可以起到很好的筛查作用。

常见检查项目及分析

血液检查

血清癌胚抗原(CEA)

正常值:小于等于3.45微克/升升高:结肠癌、胃癌、尿道癌、卵巢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膀胱癌、宫颈癌。

甲胎蛋白(AFP)

AFP是最早发现的肿瘤标志物,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常用检查项目,约87%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高达20微克/升以上。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正常值:小于4微克/升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正常值:血中浓度小于5微克/升

升高:绒毛膜上皮癌,和卵巢的胚胎性恶性畸胎瘤。

妇科体检中巴氏涂片

第一级

正常细胞。请每年继续定期检查。

第二级

有不正常细胞,宜寻找可能发炎原因,并接受治疗。

第三级

有可疑的癌细胞,必须重新再做一次子宫颈抹片检查,必要时必须做病理切片检查。

第四级

极为可疑的癌细胞,必须做病理切片检查证实。

第五级

确定有癌细胞,须做病理切片检查观察癌症细胞侵犯程度。

·B超---利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可清晰地发现全身大多数器官是否有肿块及病变。

·X线胸片----X线穿过人体后,因器官、组织密度不同呈现影像,由此可直接显示肺部肿瘤,也可通过肺气肿、阻塞性肺炎、胸水等间接性改变寻找胸部肿瘤。

·肛门直肠指检---大致可以确定距肛缘7厘米~10厘米的肛门、直肠有无病变和病变的性质,可检查出前列腺癌、直肠癌。

·胃镜和肠镜---直接用肉眼观察胃、肠黏膜的色泽、血管纹理、腺体开口形态,来识别有无病变,对可疑病灶可做活检确诊。

主要的体检项目及意义

项目

内容明细

检查意义

原发肝癌肿瘤标志物

甲胎蛋白主要是对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的筛查

癌胚抗原(CEA)

广谱、肠道、肺、胃、直肠肿瘤标志物

癌胚抗原主要是对胰腺癌,结肠癌,肺癌,乳腺癌等的筛查

癌抗原(CA-125)

卵巢肿瘤标志物

主要用于卵巢、子宫内膜、结直肠、胃肠等肿瘤的早期筛查

癌抗原(CA-15-3)

乳腺肿瘤标志物

主要用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

糖类抗原(CA19-9)

胰腺癌、胆道、甲状腺肿瘤标志物

主要用于筛查胰腺、胆道、肠道及甲状腺等器官肿瘤

糖类抗原(CA-50)

广谱,胰腺、肝、卵巢、胃、肺肿瘤标志物

主要用于胰腺、胃、肺等器官的肿瘤筛查

糖类抗原(CA24-2)

胰腺癌、胆道阳性率84%、胃>直结肠>肺>乳腺肿瘤标志物

主要用于胰腺癌精准筛查,与CEA同测,有助于结/直肠癌的筛查及诊断

糖类抗原(CA72-4)

胃癌、直肠癌肿瘤标志物

主要用于胃癌、直肠癌的早期筛查

细胞角蛋白(CYFRA21-1)

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标志物

主要用于非小细胞癌及N母细胞瘤等的肿瘤的早期筛查

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小细胞肺癌及神经母细胞瘤肿瘤标志物

主要用于小细胞肺癌、肾脏神经母细胞瘤、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等肿瘤的筛查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

广谱肿瘤标志物

使用于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道癌、鼻咽癌、胶质瘤、前列腺癌等辅助诊断,可作为肿瘤的早期发现

鼻咽癌EB病毒抗体检测

用于检查鼻咽癌

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进行骨密度鉴定,有着以下3大作用:

早期诊断骨质疏松和骨折危险度的预测;对内分泌及代谢性骨病的骨量测量,从而制定安全的、最佳的治疗方案,防止骨折发生;病情随访及疗效评价。

骨密度检查适宜人群:

1.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无其它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者。

2.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1个以上危险因素者(绝经后、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

3.有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病史者。

4.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者。

5.X线显示骨质疏松改变者。

6.接受骨质疏松治疗需要进行疗效监测者。

7.有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肝病、甲状旁腺亢进等)或服用可能影响骨矿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肝素等)者。

8.孕妇在孕期3、6个月各测骨密度一次,以便及时补钙。

检查指标分析:

骨密度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克/每平方厘米表示,是一个绝对值。在临床使用骨密度值时由于不同的骨密度检测仪的绝对值不同,通常使用T值判断骨密度是否正常。

T值是一个相对值,正常参考值在-1和+1之间。当T值低于-2.5时为不正常。

T值>-1

骨量减少

T值在-1到-2.5之间

骨质疏松症

T值<-2.5

严重骨质疏松症

T值<-2.5,同时伴有一个以上部位的骨折

一般情况来说,有使用激素的患者,每半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就可以了,而如果要看骨质疏松等症状的治疗情况,一年一次就可以了。

内科检查的项目较多,心、肝、脾、肺、肾都在内科检查的范围之内,而内科检查对许多疾病的体征有初步的筛查和诊断作用。所以不能因为做了一些器官的单项检查就忽略内科检查,内科检查在整套体检流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胸廓

有无异常胸廓,异常胸廓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及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等。

肺与胸膜

了解呼吸音、有无罗音与炎症等。

脉搏

次数是否正常,搏动是否规律。

血压

测定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心脏

用听诊器及早发现心脏疾病。

肝脏

通过触及肝脏的质地,可以了解肝脏的性质,在正常情况下,肝脏质软,慢性肝炎时质韧,肝硬化肝脏质硬,还通过有无压痛了解肝脏是否病变。

脾脏

是否肿大或肿大的程度,了解有无感染、充血、肿瘤等。

肾脏

大小、硬度及移动度等,筛查肾肿瘤。

腹部

外型、软硬度、是否有包块等。

外科检查是对一般情况(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营养情况)、甲状腺、浅表淋巴结、乳腺、脊柱、四肢关节、泌尿生殖器、肛诊与其它等等的一般检查。

系统的外科检查可以早期发现一些病症:如骨质增生、前列腺肥大、乳腺增生及腺瘤等;而一些常见的恶性肿瘤,往往也可以通过外科检查发现,如乳腺癌、直肠癌等。

一般检查:

主要包括发育、营养、体态、面容、表情、步态等观察。

颈部检查:

淋巴结、甲状腺、气管及颈部血管观察。

皮肤、体表及浅表淋巴结检查:

皮肤颜色、弹性。光泽,是否存在瘢痕及其它改变。颌下、颈部、锁骨上下、腑窝、腹股沟等处淋巴结是否有肿大。

胸部及乳腺检查:

检查胸部是否有畸形、胸廓活动度及心肺情况。乳腺检查主要观察乳腺发育情况,是否对称,是否存在畸形,同时进行乳腺触诊检查。

脊柱、四肢检查:

观察脊柱生理弯曲、活动情况,是否存在畸形及侧弯。四肢发育、活动情况,观察是否存在畸形、水肿及血管曲张。

腹部检查:

腹部是否有畸形、是否有压痛,肝、胆、脾是否肿大,腹部有无肿块,有无腹臂疝及腹股沟疝存在。

肛门检查:

包括肛门外观检查、肛门指检、前列腺及肛门镜检查。

外生殖器检查:

男性体检者包括外观检查,、阴囊及、附睾触诊。女性体检者则进行妇科专科检查等。

孕妇和新生儿不适宜做外科检查。

B超检查是超声波检查的一种,是一种非手术的诊断性检查,B超检查可获得要检脏器的切面图像,可直接进行直观的形态观察。因此,B超检查在胆道疾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B超已成为临床上检查胆道疾病最常用的方法。B超对受检者无痛苦、无损伤、无放射性,不用担心。

1.胆:胆结石、胆囊炎、胆道肿瘤、胆道蛔虫病、阻塞性黄疸。

2.肝脏检查。

3.妇科检查:如检查女性盆腔及其附件、膀胱等脏器。男性可以检查膀胱。

4.孕期检查:既能对胎盘定位、羊水测量,又能对单胎多胎、胎儿发育情况及有否畸形和葡萄胎等作出早期诊断。

检查心脏时,应休息片刻后脱鞋平卧于检查床上,解开上衣钮扣,暴露胸部,让医生检查;探测易受消化道气体干扰的深部器官时,需空腹检查或作严格的肠道准备。如腹腔的肝、胆、胰的探测前3日最好禁食牛奶、豆制品、糖类等易于发酵产气食物,检查前1天晚吃清淡饮食,当天需空腹禁食、禁水;检查者如果同时要作胃肠、胆道X线造影时,超声波检查应在X线造影前进行或在上述造影3天后进行;如检查盆腔的子宫及其附件、膀胱、前列腺等脏器时,检查前需保留膀胱尿液,可在检查前2小时饮开水1000毫升左右,检查前2-4小时不要小便。

THE END
1.入职体检报告里面的单核细胞比例偏高到8.5严重吗苹果绿养生网病情描述: 入职体检报告里面的单核细胞偏高8.5严重吗?医生回答(1) 张兰英主任医师 国药东风总医院 血液风湿科 病情分析:单核细胞比例偏高可以不采取治疗手段,单个细胞比例偏高说明人体处于一个免疫缺陷的状态,那么这个时候应该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这样才能取得一个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生活中应该...https://m.pingguolv.com/ask/xExEGExT.html
2.入职体检血常规异常结果:红细胞计数偏高有问必答你的血常规的结果基本上还是可以接受的。目前没有发现大的问题。应该不会影响入职。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71923555.htm
3.前几日我单位体检,我的生化检验单上以下数据不在标准范围内你好,这几项没有多大的问题,血脂高需要适当控制一下饮食了,不要吃得过于油腻。其他几项偏高或偏低...https://iask.fh21.com.cn/question/181090.html
1.血小板计数高对入职体检有影响吗?在入职体检中,血小板计数的升高通常会被视为一个需要进一步评估的结果。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和体检医生可能会对这一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以下是可能的影响: 临床评估:如果体检报告显示血小板计数偏高,体检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升高的原因。这可能包括血液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或其他相关的医学评估。 https://blog.csdn.net/2401_88941801/article/details/143805616
2.血常规异常影响入职吗39问医生血常规异常一般是不会影响入职的。血常规异常可能是由于身体有炎症或者是有轻度感染所引起的,在病情恢复...http://wapask.39.net/question/84203350.html
3.2024进厂体检项目详解:化验单解读指南一、体检结果概览 经过全面的化验与检查,您并非感染者。以下是详细的分析结果: 1. 通过TPPA确诊实验,您的化验结果为阴性,这明确地表明您没有感染。而ELASA与TRUST两种方法的比较结果,虽然一个为阴性,一个为阳性,但这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解释。 2. TRUST实验的结果判断需要人工用肉眼判断。不同的操作人员可能因为观察...https://m.tijian8.com/post/189F295e4E39.html
4.体检报告怎么办理16篇(全文)报告□ 申请□ 通知□ 纪要□ 其它□ 健康体检基础套餐: a套餐:216元 内科:血压、心、肺、肝、脾、腹部、淋巴结等 外科:甲状腺、乳腺、肛指检查等 眼科:眼睑、结膜、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眼底等 五官科:耳、鼻、咽、喉、扁桃体等 血常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等18项。尿常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omiub73y.html
5.我体检后报告单上医生建议:红细胞计数偏高,可能是相对性增多或我体检后报告单上医生建议:红细胞计数偏高,可能是相对性增多或绝对性增多,其值为5.16*10e12/L,正常值是3.5---5.0,建议血液科诊治,我好怕,有人请指点一下!!!_有问必答_寻医问药网http://wap.xywy.com/club/static/2624/1311615.htm
6.汽车评估复习题答案版(精选4篇)5.汽车技术状况变坏的八种外观症状是汽车最高行驶速度降低,加速时间与加速距离增长,燃料与润滑油消耗量增加(操纵稳定性变坏)(平顺性降低)(汽车有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环境污染严重)以及运行中因技术故障而停歇的时间增多等。 6.国家现行标准《机动车及挂车分类》中,M2类车辆指的是至少有(4)个车轮,并用于载客...https://www.360wenmi.com/f/filedar6e11v.html
7.科学就医丨体检检验报告单怎么看?1、红细胞计数 一一红细胞数值偏高可能是人体患有红细胞增多症,减少则可能是贫血。 2、白细胞计数 一一白细胞偏高可以检测身体是否发生感染、白血病、组织坏死等问题,偏低可能是病毒感染或化疗副作用所致。 3、血小板计数 一一血小板检查主要是看人体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https://www.sthospital.com/view_news.aspx?id=7365
8.看懂你的体检报告,没有那么难日记每次把体检报告拿在手上,看着那些数据和图表,总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别急,这就来教你看懂体检报告。 1.血常规 血常规是最普通,最基本的血液检验,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4项。 血常规的检查意义在于,及早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https://m.douban.com/note/246716529/
9.症状及患病时长:我是单位体检时我的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您好,感谢您的信任,我已接诊,会尽快给您回复哦。(请您暂不要回复此信息,只能追问2次,请省着点...http://dxy.com/question/107969400
10.《南国早报》记者到我院体检部采访:专家教你读懂体检报告个别...血小板计数偏高、淋巴细胞绝对值偏高、窦性心律不齐……正值体检季,不少拿到体检报告的市民都有种“看天书”的感觉。一些指标不正常,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报告里却没有说明,自己解读更是心惊胆战。为此,记者请来专家教您如何读懂体检报告 1 专业术语看不懂,自己联想很可怕 ...https://www.gxmuyfy.cn/news/newsyydt/14291.html
11.血常规检查项目有哪些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内包括有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比容(HCT)及血小板(PL)。 正常参考值在化验单的右侧都有注明,查出来的结果,除有数字外,还有符号“↑”和“↓”表示比正常参考值高了或是降低。 血常规报告内容较多,各项含义不同,看报告时可分为三大...https://www.yjbys.com/edu/jianyanjishi_shi/202327.html
12.90%的人都没有看懂的尿常规,原来是这样……据说这是最让肾内科医生崩溃的项目,因为不少人看到检查单这一项显示阳性,就跑去找医生哭诉:“医生,我尿血了……救我!”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 真相是,潜血显示“阳性”不是血尿的诊断标准!不能说明你就尿血了! 真正判断是否存在血尿的是下面要谈到的有形成分分析中高倍镜视野的红细胞数(RBC)。所以,记住哦!https://www.sc.gov.cn/10462/12771/2016/3/15/10372851.shtml
13.广东省全科医学岗位培训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70题,任选60题) 请注意:本部分须做在答题卡上,计算机阅卷,多做部分不得分并且答错倒扣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规定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多少小时内,农村多少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40135.html
14.实验室检查常见的有哪些?实验室检查常见的有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免疫检查、血气分析等。 1.血常规:检查血液中的各种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等,可以有助于了解感染、贫血、血液系统疾病等的状况。 2.尿常规:检查尿液中的各种指标,如尿蛋白、尿糖、尿沉渣计数等,可以提示肾脏疾病、尿路感染、糖尿...https://cont.jd.com/pccontent/12076098
15.降管理师复习错题集(单选)D个体和群体的体检后续服务 答案D 7、关于疾病监测的任务,不正确的是 A对人群中疾病的爆发、疾病的发生、现患、死亡及其分布进行长期监测 B健康促进 C调查医院、诊所,居民委员会漏报的病例 D收集医院、诊所等来源的病人登记、病例报告 答案B 第二章 https://www.jianshu.com/p/398e292f53d1
16.患者红细胞计数为2.3×1012/L,白细胞计数为180×109/L,其患者红细胞计数为2.3×10 12 /L,白细胞计数为180×10 9 /L,其红细胞计数结果应报告为() A. 2.0×10 12 /L B. 2.1×10 12 /L C. 2.12×10 12 /L D. 2.25×10 12 /L E. 2.3×10 12 /L 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相关题库:临床基础检验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https://www.shuashuati.com/ti/262966a4318142209640cdf83cdb23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