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结束后都会给每位家长一份体检反馈单
您是否觉得,报告单拿到手后,
看的似懂非懂,一头雾水?
其实家长们不用搞懂所有的数据,只要注意几个关键项目是否达标就可以啦!
今天小蜜牙来教你看懂宝贝的体检报告
01
如何看血常规报告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判断贫血的指标。
△学龄前幼儿的血红蛋白若<110g/L则为贫血,需要开展补充铁元素的饮食矫治。
△血小板——判断凝血功能的指标。
△血小板过高会容易产生血栓;血小板过低难以止血。
白细胞和白细胞分类——判断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常用指标。
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碱/酸性粒细胞等,都属于白细胞。因此上图中的白细胞计数(序号0)是其他白细胞分类(序号1至5)的总和。
不同白细胞的功能也不同,医生会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是否感染,然后再根据白细胞的种类,结合出现的症状诊断出具体病情。
举个例子说明:
△中性粒细胞上升↑多数为急性细菌感染;
△淋巴细胞上升↑则表明病毒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上升↑可能是患上了支气管哮喘、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
02
如何看尿常规报告
△酸碱浓度PH值4.6-8.0区间内可以认为是正常。
△亚硝酸盐“+”代表可能有尿路感染。
△尿蛋白“+”代表可能有肾脏或全身疾病。
△尿酮体“+”多是由于空腹检测,或是尿液标本不新鲜。
△尿白细胞“+”或数值超过参考值,提示泌尿系统感染。
△尿红细胞“+”就是所谓的“尿隐血”,应及时排查原因。
03
如何看验光报告单
一般验光后我们会拿到像这样的一个张验光单。但不给点解释还真是看不懂啊
△
△S(球镜)——如果是+表示远视,-代表近视。此图中右眼远视150度,左眼远视175度。正常情况下,小朋友都是先天的远视,随着年龄增长,数值越来越小,约9岁左右到0度。如果发生近视了,该数值变成“-”,负的数值越大表示近视度数越高。
△C(柱镜)——表示散光度数,数值越小越好。此图中右眼散光25度,左眼散光12度,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A(轴向)——表示散光轴向。有散光度数才会有此项数据。
屈光检查发现近视是否就一定近视了呢?当然不是!因为幼儿配合度不高导致数据不准确,或是过度用眼,有假性近视的可能。所以需到医院做“散瞳验光”,让瞳孔睫状肌放松后测得的数据才是真正的视力度数。
约半数幼儿的近视都是假性的。此时务必要注意用眼保护。如果诊断真性近视,达到一定度数就必须戴眼镜,否则,就可能形成斜视或者弱视。
散瞳有危害吗?散瞳是让睫状肌得到充分休息,散瞳期感受到的模糊和怕光都是暂时的,在医生指导下散瞳,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04
其他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及评价
我们常用百分位数法评价孩子的生长发育,因此,体检报告单上会出现P3、P10、P25、P50、P75、P90、P97等评价值来评价孩子的身高和体重。
对于体格生长的评价,不仅要简单看目前在同性别、同年龄所处的水平,更要看自身的增长速度是否达标,是否存在发育偏离。
乙肝两对半及甲肝
乙肝表面抗原(HBsAg)、②乙肝表面抗体(抗-HBs)、③乙肝e抗原(HBeAg)、④乙肝e抗体(抗-HBe)、⑤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具体判读如下:
微量元素
主要看钙、铁、锌、镁、铜、铅、镉七种元素以及25-(OH)D是否缺乏或过量。微量元素缺乏或过量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
骨龄和骨密度
骨龄检测主要是根据X光片分析孩子的身高潜力和发展。据科学研究显示,孩子出现骨龄发育提前趋势,会严重影响他的身高、体型。骨密度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致,通过骨密度检查,判断小儿是否缺钙。
临床工作中通常用T值来判断骨密度是否正常:
正常值参考范围在-1至+1之间
当T值低于-2.5时为骨质疏松
入园体检流程?
1、挂号、交费、取体检表
2、填写体检表,取候诊号码
3、量长、体重,长发育评价
4、对号进体检室体检
5、验查肝功、肝
6、凭通知单接受宣教,领取体检报告三、幼体检项:肝功、澳抗、素、微量元素(含铅)、智测、胸透、全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