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是一种通过医学手段对身体进行检查,了解健康状况、发现早期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的诊疗行为。规律健康体检不仅能更早评估疾病风险、更早筛查慢性病,还能早期干预慢性病的发生发展,让大家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一、体检项目包括哪些
体检分为基础体检和专项体检。建议大家每年都要做一次体检。其中,基础体检项目一共有14大项,分别为问卷问诊、一般检查、内科、外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妇科、实验室常规检查、实验室生化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常规心电图、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通过做这些体检项目并生成相应的体检报告,大家可以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
二、不同年龄段的人怎么选
查得对是指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体检项目各有侧重。
10~16岁的青少年青少年体检需重视身体与视力、听力发育情况,除了接受常规的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脉搏)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增加视力、色觉测验,从而更早发现弱视、斜视、近视、色盲及色弱等眼部疾病,及早干预。同时,如果可能,家长也可以让孩子接受青少年心理健康筛查,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
20~30岁的成年人成年人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大、工作节奏快、体力劳动减少,再加上不良的生活方式,除了选择基本项目检查,可根据自身健康危险因素,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选择个性化检查项目。一般而言,20~30岁的人需要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和健康卫生习惯,在体检时一般选择常规基础检查项目。处于这个阶段的成年人需注意传染病的筛查及预防,可在常规检查外,增加肝炎、Hp感染、泌尿系统感染、HPV感染、乙肝五项、C13呼气试验等体检项目。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要开始留心乳腺和宫颈的健康,增加乳腺彩超、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等体检项目。
40岁左右的成年人注意肿瘤及胃肠道疾病筛查。定期做好早癌筛查,增加肿瘤标志物检测、胃肠镜等体检项目。
60~70岁的老年人除了心脑血管、糖尿病、肿瘤、肾损害等疾病的常规检查,老年人每年体检还应该注意耳鼻喉和眼底病变、糖尿病等疾病的筛查,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的评估,必要时可采取磁共振等深度筛查手段。
管得好是指大家要科学看待体检结果,并根据体检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健康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体检结果是一个提示性指标,并不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很多疾病需要多次复查,并结合临床症状和遗传、生活习惯等因素进一步明确诊断。大家在拿到体检报告后,若有异常也不必过分焦虑,可及时找到医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对症用药,从而拥有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