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看似小巧的仓鼠攻击性也是很强的。
被老鼠咬伤后,如何紧急处理伤口
是否需要接种出血热、鼠疫、
狂犬病或者破伤风疫苗
下面为大家进行详细解答~
被宠物仓鼠咬伤,如果只伤及表皮,或者伤口较浅,可以用肥皂水和干净水清洗伤口15分钟,是否需要接种疫苗可参考本文的分析。
如果出血严重可采取直接按压方法进行止血,伤口严重的则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外科处置或用药指导。
咬伤后的伤口处理
被宠物仓鼠咬伤后,应按照以下三点做好伤口处理和健康监测。
清洗完伤口后,用碘伏等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一般不需要包扎伤口。
被咬伤后应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头痛、面部发红、牙关紧闭、全身(或局部)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伴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并告知接诊医生有被仓鼠咬伤史。
狂犬病疫苗
根据《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狂犬病易感动物主要有犬科、猫科及翼手目动物,仓鼠等小型啮齿类动物极少感染狂犬病,也未发现小型啮齿类动物导致人间狂犬病的证据。由于鼠类不是狂犬病毒的自然宿主,不可能一直携毒,宠物仓鼠在被隔离圈养的情况下,被患有狂犬病的狗或大型动物咬伤后还能生还的可能性极低,因而通过宠物仓鼠传播狂犬病的风险也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被宠物仓鼠咬伤后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意义不大。
出血热疫苗
破伤风疫苗
被动物咬伤本身不会传播破伤风,但如果伤口过深或伤口被污染,就会有感染破伤风的风险。根据《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2021年版)》,啮齿动物喜啮咬较坚硬的物体,门齿磨损后始终呈锐利的凿状,人类被其咬伤容易造成小而深的伤口,属破伤风感染高风险。因此,被仓鼠咬伤后,需结合伤口性质和患者既往免疫接种史综合评估破伤风感染风险,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措施,一定需要或不需要接种破伤风疫苗或被动免疫制剂。
伤口一般分为清洁伤口、不洁伤口和污染伤口,分级标准如下:
清洁伤口: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少的区域伤口;在伤后立即得到处理的简单伤口(如刀片割伤)。
不洁伤口: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多的区域(如腋窝、腹股沟及会阴等)的伤口;超过6小时未处理的简单伤口。
污染伤口:被污物、有机泥土(如沼泽或丛林的土壤)、粪便或唾液(如动物或人咬伤)污染的伤口;已经感染的伤口;含有坏死组织的伤口(如发生坏疽、火器伤、冻伤、烧伤等)。
综合评估,可在充分考虑伤口清理消毒情况的同时,按照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估:
伤口评估:评估伤口的部位、类型、大小、深度,有无神经、血管、肌腱、骨骼等损伤,有无软组织缺损,有无异物残留。
致伤动物评估:评估动物系家养、野生或流浪,动物免疫接种史,动物是否呈现病态。
致伤方式及情景评估:致伤方式(抓挠、噬咬、舔舐等),致伤情景是因动物受激惹而发动袭击还是非激惹状态的主动袭击。
患者评估:患者年龄、营养状况、基础疾病史、遗传病史、服药史、免疫接种史。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程序,18月龄以上儿童已经接种4剂百白破疫苗,6周岁以上儿童已接种5剂含破伤风成分的疫苗(4剂百白破疫苗+1剂白破疫苗),对孩子一般可有效保护5~10年。
也就是说,对于已经规范完成百白破疫苗全程免疫的孩子,11岁以内是拥有面对破伤风病菌免疫力的;超过11岁或者其他情况,应在综合评估破伤风感染风险后按照表格进行免疫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