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检查是PET与CT的完美结合,能精准地诊断出早期肿瘤,那么做PET/CT时为什么还需要问诊呢?
这是因为PET/CT的准确率虽然能达到90%以上,但并不是100%,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的情况。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检查前进行病史采集就显得尤为重要。
PET/CT检查前问诊的意义
01每个患者的检查流程是固定不变的吗?
PET/CT检查遵循一定的标准操作步骤,但考虑到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我们需要在这些标准步骤的基础上,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检查方案。
在PET/CT常规扫描中,患者通常需要采取仰卧位,双手抱头,扫描范围从头顶延伸到大腿中段。然而,如果在接受病史询问时发现患者存在强迫体位的情况,我们应提前通知技术人员,以便患者能够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通过调整患者的体位,我们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并确保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对于有明确下肢不适症状的患者,我们将在常规扫描范围的基础上,额外对下肢或上肢进行扫描。这样做可以避免遗漏任何可能的病变区域,确保对患者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检查。
若患者属于危重症患者,我们会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确保患者在PET/CT检查过程中的安全。这包括提前准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如氧气供应和急救药物,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行动。
02患者检查中配合度是否对图像质量有影响?
通过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让患者了解检查过程中的细节和各个环节中的注意事项,有助于消除患者的顾虑和恐惧,并赢得患者的理解和积极配合,有助于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
例如,我们可以向患者说明适量饮水的重要性,告诉患者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图像质量,还有助于加速体内放射性药物的排泄。此外,我们还可以提醒患者在检查后与家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03影像诊断和临床信息之间有何关系?
除了影像诊断外,综合临床信息进行分析有助于帮助医生全面评估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监测治疗效果。
04为什么恶性肿瘤要询问病理结果?
当患者已经通过病理检查明确了肿瘤的诊断,并且检查的目的是为了进行疾病分期或再分期时,了解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对于提高分期的准确性和影像学解读的效率至关重要。
以肝硬化患者为例,如果他们的AFP升高,且怀疑患有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这通常意味着肿瘤对18F-FDG的摄取可能较低,甚至可能无法通过18F-FDGPET/CT检测到。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采取延迟显像来提升诊断的敏感性。此外,为了获得更准确的诊断,医生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如增强MRI或增强CT扫描。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需要考虑使用其他显像剂进行PET/CT检查,以获得更全面的诊断信息。
05不同治疗期间,PET/CT显像会有区别吗?
不同的治疗手段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对病变区域显像剂的摄取情况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正在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如果治疗有效,病变区域对显像剂的摄取通常会显著减少,如果忽略了这一重要的治疗背景,可能会导致对病变的漏诊或误判。对于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放疗后短期内病变区域的FDG摄取可能会表现为一过性增高,这是放疗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所致。如果不了解这一现象,可能会错误地将其解释为疾病进展。
因此,了解患者的治疗历史和当前的治疗阶段对于正确解读影像学检查结果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医生避免诊断错误,制定更准确的治疗计划,并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医疗关怀。